03.08 事業單位,馬上五十,一月五千多,孩子大學,掙得不夠養家,是不是一種心酸的無奈?

海風25671642


看見這個問題,有些感受,所以談談我的看法。其實,題主提到的這個問題,我認為別人是回答不了的,應該問問自己,問問自己的內心。

我在參加工作初期,曾經在縣城的一個事業單位當過4年臨時工,工資不是不夠養家,是連自己都養活不了。我的態度是:第一,我是臨時工,所以我不應該和別人比,這是自己的問題。第二,我不心酸,也不無奈,壓力激發了我的動力,努力創造了機會,一有機會,我就離開了。到現在30多年了,這個單位只有我一個人,改變了這種現狀,也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你所談到的現象,非常普遍,畢竟大多數的人都是這麼過來的。所以,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問問自己,問問自己的內心。

1,知足是一種生活狀態,人“皮”難“披”,人人都不容易

在我們的身邊,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人,在我的眼裡,普通人遇到的普遍問題,就是經濟不寬裕,老有虧空,必須精打細算。

但是,面對這些問題,多數人都能坦然接受,他們也可以自得其樂,生活幸福。這中間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足,知足者常樂。

這些人工資低,所以從不亂花錢,高消費。為了保證家庭重大開支,幾根豆腐乾幾顆花生米喝回酒,也開心的很。他們還從不和人攀比,別人住大房開豪車,那是別人的事兒,和我無關,再說,有錢人就一定快樂嗎?不一定。

這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我為這種態度點贊。

2,如果有人為此心酸無奈,那就問問自己,這些年你都幹了什麼

題主50歲,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上有老下有小,一個很尷尬的年紀。在這個年紀,仍然在經濟困境中徘徊,又倍感心酸無奈,那實在是怨不得別人,要怨只能怨自己不爭氣。

所以我才會有問問自己,這些年來你都幹了什麼的疑問。

生活中不如意的人很多,這些人怨天怨地,怨政府怨社會,從來不知道怨自己。在職場呆了近30年,基本屬於混日子,才有這樣的結局。

怎麼混出來的呢?一是得過且過,過一天算一天,天塌下來自有個兒大的撐住,急什麼?二是混吃混喝,不思進取,好過了自己,難為了公家,難為了家人。三是越難越覺得自己不容易,越難越覺得什麼都不是東西。

有句話叫“事在人為”,我就真不知道,你“為”了嗎?怎麼就“為”了個一事無成?

3,不知足就努力,什麼時候都不遲

我是從一個八十年代的農民,一步步走出來,成為一個公司的高管。我的經歷告訴我,只要你心存不足肯上進,什麼時候都不遲。可惜的是,現實中的多數人,一到50歲,先自己把自己定位成老人,晚了,遲了,如果……

以我看來,5年足以讓一個人脫胎換骨。不相信你可以試試。

一是從現在開始謀一件事情。我一直堅持認為,人這一輩子,最怕只謀一件事,只要肯謀,絕對沒有不成的道理。只有謀事才能成事。年輕有年輕的短處,年長有年長的長處,彆著急,離80歲還早著呢。

注意,我說的是“謀”事,不是“做”事。謀,意味著要用腦筋,要善於思考,要通過考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是要圍繞這一件事情強化學習。學習最能改變一個人。我在快50歲時曾經做過一件讓人大跌眼鏡的事:用我一年多的工資,上了一個在職研究生班,為了寫畢業論文,有一個多月吃住公司沒有回家。只有我自己知道,這個過程對我有多麼重要。

終身學習,對我們每個人都特別重要。千萬不要以為上學才是學習。文化基礎不好也無所謂,有個高中基礎足矣。要相信,那麼多人花那麼多心思寫那麼多書,不是給自己看的,書中總有我們需要的東西。

三是要堅持,堅持最好的方法是給自己定個目標。無論是謀事還是學習,都不容易。有句話說得好,“不吃學習的苦,就吃生活的苦”。好在到了我們這個年齡段,生活的苦我們已經領悟到了,吃吃學習的苦,用來改變自己,也不白在這世上走一回。問題是,改變自己命運的苦,值得吃,吃好了可以一勞永逸。

在這個過程中,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不必要定大目標,我們的標的也不是馬雲馬化騰,我們只需要比我們身邊的多數人強一點好一點就可以。不要小瞧這一點一點又一點,時間將是最好的證明。

總結一下,我想要說的是,如果我們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很滿意,那好,我們繼續就是。如果我們對我們目前的生活不滿意,我們就必須努力創造一個滿意。人的潛能無限,只要努力,並且找對方向和方法,我們終能在這個世界找到一個讓我們滿意的地方,找到一個讓我們滿意的自己。


山西1哥


事業單位工作,馬上五十歲了,月薪五千多,這樣的人,在中西部省份,非常常見,尤其是縣區基層。工作了二十幾年,大半輩子光陰已經過去了,要麼在專業技術崗位,混了箇中級職稱;要麼在管理崗位,晉升管理八級十幾年了,一輩子也就這樣了。職位、職稱不上不下,工作了半輩子,也沒有了什麼新鮮感,也沒有了奔頭。

上有老,父母年齡大了,身體越來越差,隨時防備著會有病啊災的。下有小,孩子也該上大學,也上大學畢業,要就業,要結婚,婚房婚車婚禮一大堆,都要用錢,還都不是小錢。夫妻陪伴半生,也沒有了激情,兩人的生活品質、身體條件也都不如前,小問題層出不窮。

人生最艱難的時候,莫過於四十、五十,想辭職奔前程,沒有了勇氣,下不了決心,社會早已經大變樣了,再重新開始,能不能適應生存都成問題。想繼續呆在體制內,工作生活一眼能看到退休,渾渾噩噩,又不甘心。上不下,下不下,是最難受的時候。

其實這時候,最要緊的是穩定,放正心態,兢兢業業工作,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工作上不要有錯失,身體也不要有大毛病,因為自己沒有辦法後退。五十歲的男人,是父母和孩子的靠山,如果這個靠山不穩,整個家庭都會陷入困境。在此保證之下,盡力生活得更好,才是最好的選擇。


職言管語


俗話說:人比人要死,貨比貨要扔。穿衣吃飯看家底。

作為事業單位每月五千工資,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餘。顯性工資每年六萬,隱性收入:績效工資,公積金,社保等累計在十萬左右。

我想說,一個農民種糧每畝地純收入最多五百元,那可抵頂200畝以上純收入。過去一個地主才一二百畝地,那你不是新時代的地主嗎?!何況退休後的退休金及醫療保障更誘人!那不是永遠的地主嗎?!

不忘初心不忘夲,生活要向最低看齊,工作要向最高努力!我們國家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比發達國家差距甚遠。我們沒有享受的夲錢,只有努力拚搏的資格。

橫向比較,看看工人,農民工以及水深火熱的老農民,你會知足常樂!珍惜自己的崗位,努力工作,才對得起薪水,對得起良心,對得起人民!為國家全面奔小康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一片綠葉442


怎麼這麼巧合?我老公也是事業單位,工資恰好五千,69年出生的😀在我們這個重慶下屬的小縣城,五千塊錢的收入也勉強能夠應付,不過我們兩口子非常精打細算,而我女兒上大學不要學費和住宿費,只要1200元的生活費。我老公另外給我1000塊錢做生活費,剩下的2800塊錢就由他自己支配(油錢、煙錢和人情錢,不過幸好我家的人情很少)……我則在一家餐廳當鐘點工,一個月掙900塊錢自己存起來(我老公不要😀)。看了你的題目,怎麼沒有提到你的愛人呢?她可以出去掙錢呀?要是你的花銷不夠的話,完全可以朝她開口呀?幹嘛自己硬扛?我老公他是不要我的錢,不然我每個月都會拿出來補貼家用的,畢竟家是兩個人的,我們要共同經營噻!


鳳146983974


你這種情況,心酸真談不上,無奈到是能理解。關鍵是你對人生的態度,還有你打算和那些人群比較。

既然是事業單位,一月五千多,那麼加上單位福利,綜合收入肯定不止五千多的。再加上你愛人也會有一部分收入。目測你們家庭收入10000元以上。

孩子大學,大學一年的學費也就一萬多,加上生活費,普通的大學生標準2-3萬元足夠了,你再撐上兩三年,孩子大學畢業也就可以參加工作賺錢了。

你這樣的家庭收入,肯定是夠養家的,而且已經比大部分普通家庭的條件好多了。所以談不上心酸。當然如果你對生活有更高的追求的話,這就沒個準了,因為對於追求來說,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人嘛最主要的是認清自己的定位,以及家庭的定位,生活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規劃,不能好高騖遠,否則你只會感到越來越心酸和無奈。

知足者常樂,對於我們這些收入不上不下的家庭來說,就是人生的真諦。對生活是心酸還是無奈、快樂還是幸福,其實都是人的主觀認識。你鑽牛角尖和想開點完全就是不同的結果。所以想開點,抱怨起不了什麼作用,持續努力付出,一定會有回報的。


磐石底座


在中國很多人認為五十已快到退休年齡,豈不知,按一個人知識儲備來講,五十是創業黃金期。再回來回答你的問題,在事業單位靠死工資只能解決溫飽,有時連溫飽亦成問題,筆者深有體會。想要讓父母妻兒過著比較舒服點,你就要開闢自己新的事業,結合自己的特點。筆者在一事業單位,多年前也算個小小中層,發現這樣混日子終非長事,果斷辭官,和媳婦一齊創辦公司。現所在部門分管領導就是當年自己辭官他走上中層崗位的,我和妻子已買了四套住宅(一套已變現),兩套公寓,三個車位,另外辦的公司固定資產加固定客源估值也在百萬以上。而這個分管領導因為要了二胎,忙著換房,首付區區五十萬也要分期。呵呵,自己雖不是領導面前紅人,但自己多年的付出足以讓父母孩子衣食無憂。不要總是抱怨,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去找尋出路,總會柳暗花明。


濰坊久久


我五線城市事業單位,副高有技術,月薪拿到手全部五千多,所在城市房價八九千,現住兩居室有少量貸款,一兒子正在上學,孩子未來的花費將會很多。雖然想想未來也偶會焦慮,但和老公想的更多的是怎樣努力掙錢,兩個人有商有量,共同打拼,感覺也很幸福。老公之前在企業上班,收入較低,四十出頭才辭職做起了生意,近兩年家庭收入明顯好了很多。等過兩年孩子上大學走了,我也準備憑技術業餘掙點兒外塊兒,和老公一起奮鬥,讓這個家越過越好!所以,我覺得光發愁沒有用,重要的是夫妻二人同心同力,開源節流,把有限的錢合理利用。


寶寶v快樂


事業單位,馬上五十,一月五千多,孩子大學,掙得不夠養家,是不是一種心酸的無奈?

不是心酸,更不是無奈,到了知天命的季節了,從容而優雅地活著大於所有的一切。

先講兩個故事,都是我自己身邊親戚身上的真實故事。

我們家小舅今年76歲了,原本一直在鄉下種田,但是有一手老式裁縫手藝,所以後來毅然離開了農村去縣城做一點縫縫補補的小生意,表哥則在縣城打工,貸款買房月供中。

為了減輕表哥的負擔,其實表哥也是年近50的人了,老舅父依然堅持每天出攤縫縫補補,偶爾還承接一些白事喪衣這些活,不僅能自力更生過得很滋潤,而且至今還在反哺表哥,幫助表哥還貸。

在小舅的親朋好友之中,沒人會認為他這是低賤,反而都非常欽佩他身上的那種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當然,也沒人會鄙視表哥,因為他其實完全有能力自己還貸。

藉此故事,我只是想說:找一個自己合適的角度活著、幹著,這原本就是一種幸福,不要去向上攀比,更不要去自我否定,已經知天命的人,給孩子們樹立一種積極樂觀的榜樣,這是父親的一種責任,所謂的“言傳身教”不正是如此嗎!

繼續講故事,老家有一個叔父,也是年近70的老人了,他的家庭比較悽慘,堂弟在2016年心臟病早逝,堂妹則嫁在當地縣城的一戶人家。

堂弟撒手走了之後,留下一個問題:縣城買房的貸款需要叔父繼續還貸。

當初堂弟買下縣城的這套住宅時,單價才3000元左右,如今縣城的樓價翻了一番,單價都在6000+了,叔父其實有兩種選擇:其一、讓堂妹(叔父的女兒)去還貸,房子的繼承權轉給堂妹;其二、將房子賣掉,不僅能賺一筆養老,而且還能免於還貸的艱辛。但是,叔父偏偏選擇了去工地打工,每天掙180元左右,繼續還貸供樓。

叔父對這件事的看法是:這是兒子留下的財產,他雖然走了,但是不應該馬上就賣掉或處理掉,應該繼續還清貸款。

叔父的想法很樸實,這大概也是他活下去的精神動力之一吧。

藉此故事,我只是想強調:坦然面對現實,積極樂觀地按照自己的模式去活著,去幹著,周圍人都會認同我們的,千萬不要去自我否定。

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應該活得非常坦然,非常自在,而且面對現實的能力應該是超強的。所謂的“知天命”就是知道自己此生能有多大作為,能搞定那些事情,不能搞定那些事,能掙那些錢,不能掙那些錢。

所謂面對現實的能力就是:總能想出一些辦法去疏導家人的任何情緒,並潛移默化地引導著家人積極樂觀地沿著既定方向前行。

如果到了年近50歲的時候,還不能活明白了,那麼此生會比較累,自我感覺會比較糟糕,其實是否明白,往往都是一張窗戶紙的事情,一點就通才對。


大叔煮史問道


和你情況差不多,初中中轉畢業後分配到縣城。9O年其實想退企業,那時是國有企業工資加獎金,沒關係進不上,被分配到事業單位,每當同學湊在一起,也有自卑感。現在和你收入差不多,其他什麼也沒有,都5O歲的人,沒有別的想法,努力站好最後的崗吧!


讓心歸零青州風箏


我69年出生,今年剛好五十,我是一個農村人,現在在一個三線城市上班,兒子讀大學時,我給兒子買了一套房子,一個月還四千房貸,兒子學費生活費一年要三萬多,我那時工資也就七八千一個月,而且我還是一個人(我離婚了,一個人負擔),我不也活得好好的嗎?你有五千多工資,事業單位,我估計你應該也在三四線城市,你還有公積金年終獎,一家人生活根本不存在問題,即使你老婆不上班,一天二百吃喝用基本生活絕對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