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拒絕被收割!出借人未來的理財之路該怎麼走?

最近一段時間,咱們天眼投資交流群經常有出借人問天眼君:“XXX平臺下車一筆錢,不知道往哪放,曾經被某平臺套路收割過,所以P2P不會再考慮,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建議?”

說實話,當前這種情況蠻普遍的,包括P2P出借人在內的大多數投資者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未來錢該往哪投?

回顧這幾年,在市場經過了“金融創新”之後,我們會發現無論是餘額寶還是P2P,都會面臨嚴監管、嚴合規的情況。

雖然中國的投資人見識了很多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但包括P2P雷潮等一系列事件,也讓投資人在付出高昂的學費後明白了一個道理:投資有風險。

“你圖他高息,他圖你本金”,投資人被暴雷、套路收割後,這回真吸取教訓了,很多人又把錢都存回了銀行。

在當前,銀行理財市場中最火爆的產品無疑是“結構性存款”和“智能存款”。

為了吸引新的儲戶,近年來結構性存款和智能存款頻頻發力,讓投資人發現不少在收益率上可以與P2P媲美的爆款級產品。

但是當前好多投資人都搞不清楚“結構性存款”和“智能存款”到底是什麼,導致很多人雖然很感興趣,卻又不敢投,畢竟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雷潮,本金是第一位的。

所以今天天眼君就和大家來聊聊這兩款現象級產品的區別以及安全性,大家再根據自身情況去決定買哪個。

結構性存款和智能存款的區別

在天眼君看來,雖然他們都叫“存款”,都是由銀行發行,但兩者的本質還是有一定差異的。

拒絕被收割!出借人未來的理財之路該怎麼走?

結構性存款也可稱為收益增值產品,是運用利率、匯率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存款。

結構性存款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存款產生的固定收益,另一部分收益則與投資標的物掛鉤。

看不懂?沒關係,現在天眼君再用大白話給大家解釋一下。

假如你有1萬元放餘額寶存一年,按照2.5%的年利率算,會有250元的利息收益。這個時候你如果用其中的50元的利息收入去買“彩票”,即使虧光,你的1萬元本金也還有2%的收益,也就是200元,但如果中獎了,你就大賺特賺了。

所以,結構性存款本質就是一個由大部分“低風險低收益”+少部分“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組合,起投金額一般在5萬元。

在收益率方面,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由基礎存款部分的固定收益率和金融衍生品部分的浮動收益率共同組成,所以收益率是不固定的,一般銀行會提供一個預期收益率區間,例如2.5%-12%。

在流動性方面,結構性存款一般有固定的的投資期限,不支持中途提前支取,因此流動性不及智能存款。

購買路徑(以招商銀行APP為例):

1、下載招商銀行app

2、選擇首頁的“理財產品”

3、選擇“結構化”

4、可以看到當前結構化存款的全部產品

拒絕被收割!出借人未來的理財之路該怎麼走?

再來聊聊智能存款。

智能存款相對於投資人就好理解很多了,大家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比傳統定期存款更便利的存款服務,既有活期的靈活,又有定期的收益,智能存款一般支持隨存隨取,其計息週期較短,有按日、按月或按年等多種方式計息方式。

智能存款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相對較高,一般都在4%以上,而且是按照產品公佈的存款利率計算實際利息收益的,屬於固定收益產品,而且投資門檻很低,最低50元起存。

購買路徑(以京東金融為例):

1、下載京東金融app

2、首頁選擇“全部服務”

3、選擇“銀行精選”

4、產品類型選擇“存款”

5、可以看到當前智能存款的全部產品

拒絕被收割!出借人未來的理財之路該怎麼走?

結構性存款和智能存款保本嗎?

這個時候肯定有投資人問了,既然這兩種產品這麼好,收益又高,那麼他們保本嗎?

首先,先來說智能存款。

《存款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五條指出,同一儲戶在同一家銀行的存款本息數額在50萬以內的,實行全額償付。

智能存款雖然是一種新型存款,但其底層資產依然是定期存款,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50萬元以內可得到全額賠付,這一點毫無疑問。

但是必須要注意的是,50萬的額度是累加的。假設你在振興銀行的線下網點存了40萬元定期,又在京東金融APP上的購買了振興銀行的智能存款。以上合計60萬元,超過50萬元限額。

當然,實行限額償付,並不意味著限額以上存款就沒有安全保障了。超過50萬元的部分,可依法從投保機構清算財產中受償。

再來看看結構性存款。

與智能存款不同的是,結構性存款則屬於基礎存款和金融衍生品的合成產品,其基礎存款部分也納入存款保險範圍,但金融衍生品投資部分不保本也不保收益。

所以購買哪種產品還是要根據個人的需求來決定。這兩種產品未來你會投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