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县级乡镇派出所(正式警察编制)和地市级市直参公单位,选哪个好?

世如尘风


面临职业选择,县级乡镇派出所的正式警察,和市级市直参公事业单位,选哪个更好一些?

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毫不犹豫地选市直参公人员。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市级单位起点高,发展前途更好。市级事业单位一般为处级或者副处级,只要不是太差劲,晋升副科级、科级,只不过是内设机构的职务人员,并不是很难,至不济到退休,也可以享受副调研员、也就是副处有待遇。而县区级在乡镇的派出所,按规定只能是股级单位。县区公安局是正科级机构,派出所,顾名思义就是公安局的派出机构,按照规定必须低于公安局两级,按部委下设司局级,省厅下设处室,市直部门下设科室,县区部门下设机构为股室,因此派出所为股级。即使公安局升级,派出所也只能调配到副科级,即使干到一把手的位置,也只是副科级,想达到副处级待遇,机率太小。

其次,乡镇派出所的民警,和公安局的人民警察身份是一样的,是公务员,但市直参公单位的参公人员,也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和党政机关包括公安局的公务员岗位是一样的,可以自由转任,也可以互相调配,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第三,市直参公事业单位,工作职责比较单纯,工作任务和压力相对较小,工作、生活环境也是乡镇所不能比拟的。以后成家立业,生活设施和基础条件,以及子女教育、医疗、娱乐等,也是乡镇无法比拟的。众所周知,人民警察是高危职业,基层派出所人员更是危险又辛苦,每天要面对乡村复杂、琐碎的各种事务,5+2、白加黑,没有周末休息日,别人享受节假日的时候,是干警们工作最繁忙、最需要提高警惕的时间。两者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内容、工作压力,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

事实上,随着政法机制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这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事业单位改革,除行政执法外,其他事业单位以公益服务为主,不再承担行政职能,也就不再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机构属性改变,由参公变成了纯事业管理,以前取得参公身份的人员,也就变成了无根之水,能不能保留参公身份,能不能继续享受参公待遇,都是未知数。从已经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的辽宁省的实践经验来看,机构取消参公后,原参公人员只是暂时保留身份待遇,以待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出台。也就是说,参公能不能继续保留,一省组织人事部门,都没有准确的信息可以提供。

反观政法体制改革,人民警察的待遇越来越高,基层公安机关无论是从机构级别、职务待遇、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人民警察不再使用地方的政法专项编制,其垂直管理也将进一步扩大化,甚至就连和公务员一样的“职级并行”政策,也都更有利:县区一至四级警长,并不像公务员一至四级主任科员那样,受行政编制60%的名额限制。公安人员只要条件达到,每两年晋升一个台阶,晋升一级警长,也就是时间问题。而相对而言,基层公务员终其一生,如果得不到提拔任用,一般最多也就三级主任科员到头。想要进一步晋升二级、一级主任科员,往往要受名额限制,而这些名额,都被单位的副职,和比自己资历更老的职工所占据,只有等他们调动、自然减员后,腾出位置,自己才可以晋升,但往往位置才腾出来,却被新任命的领导干部占据,等不到别人“自然减员”,自己先熬不住,先自然减员了。

俗语云: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个人职业选择,不仅要看眼前的现状,还要看以后的发展前景。一旦选择了,得到了某些东西的同时,肯定也同时失去了一些东西,利害得失,不得不慎。有时候看似不要紧的东西,比较身份、编制、岗位等方面的差别,到了关键时刻,犹如一道无法逾越的深渊,就差那么一点点,许多东西就可望而不可及,成了终身的遗憾。


职言管语


我在公安机关工作了一辈子,七十年代初参警,二o一四年六十周岁退休,其间先是普通民警,然后提内勤干事,那个年代没有国家公务员之说,提了干事,就是干部,这个身份有别于普通民警。之后,在职人员可以参加社会考试,保留公职,带工资、转户口、转粮油关系到被录取的院校所在地。四年脱产学习毕后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当时派出所二十多人的编制,没有电台没有机械化的交通工县,只有公用自行车。彼时升任为副所长、再后任所长。队伍从二十多人增加到六十多人,有6辆机动车,刑侦、治安、巡逻、内勤各一辆,所长、教导员(政委)、各一辆,副职用车比较灵活。基层队、所、站确实辛苦,任务量巨大,还有很多突发事件处理及警卫(保卫)工作要做。从警一辈子我的体会是必须忠于党、忠于人民,牢记入党誓言和人民警察的宗旨。虽然在正处职岗位上工作了些年头,但初心不改,牢记职责,不辱使命。是一名任劳任怨的老警察。


子墨爷爷


乡镇派出所民警与市直参公单位公务员该选哪个?过来人的血泪教训告诉我们,人往高处走,毫不犹豫选择市直参公单位吧,不去才会后悔!

根据我多年来办理公务员调动手续的经验,基层公安民警想调离出去的逐年增多,已经成为了影响基层公安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不少县级公安局只好采取严格控制调出指标的办法,阻止公安队伍人才严重流失。

我大学师兄毕业后就考入了某副省级城市的区公安分局,长期在局政工办从事人事工作,但毕业12年后仍是个小科员,其间几次找到接收单位想调离出去,局领导都不肯批,理由就是想调出去的民警太多了,出口要严控,到最后就是进步无望、调离更难,一个满腹锦绣的中文系才子熬成了牢骚满腹的颓废男。

与市直参公单位公务员相比,乡镇派出所民警并无多少优势。

一比工资待遇。

派出所民警比其他行政单位同级别公务员多份警衔津贴和执勤补贴,每月多一千多元。但就普遍情况而言,市直公务员又要比县里同级别公务员工资待遇更高,光是每年的绩效考核奖就能多万把块钱,所以总数算下来,工资待遇其实是旗鼓相当。

二比晋升快慢。

乡镇派出所民警由于平台低,所长多数为正股级或副科级,推行警长制后虽说晋升机会比以前多了不少,但多数基层公安民警想要在退休前解决四级高级警长仍然困难。而市直参公单位则不然,一般都为正处级规格,执行与党政机关公务员相同的领导职务设置和职级序列,科级领导职数多,职务与职级并行后三级、四级调研员职数也大幅增加,无论是提任科级领导职务还是晋升四级乃至三级调研员,都要比乡镇派出所民警容易太多。同时,由参公转为公务员并无障碍,办理调动手续即可,所以身份问题也不需要介怀。

三比工作强度。

基层公安民警普遍存在安保维稳任务重、值班值勤多、工作压力大、管理要求严的情况,“白加黑”“五加二”是常态,每有重大安保经常是连续无休、超负荷运转,辛苦自不待言。而市直参公单位,要么是参公的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如总工会、妇联、作协、残联等清闲单位,要么是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都是典型的机关作风,朝九晚五,作息规律,加班也有但不经常,工作强度相比基层公安民警还是要轻松不少。

最后,调到市区工作,居住环境、医疗条件、教育资源皆非小县城可比,家庭生活、小孩教育和医疗保障更有优势,这些资源也是优质生活的重要方面,不容忽视。

欢迎关注职场李论,更多职场思悟解析,期待与您分享!


职场李论


我有个两朋友,都是农村的,一个起初是在乡里做青年干事,几年后调入团县委任副书记,现在已经是厅级领导了。

一个一参加工作就在大机关,20多年过去,现在仍旧是个小科员。

所以我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发光,不在于在乡下或在大机关,而在于你是否具有发光的能力。是金子,不论在什么角落总会发光。是黄铜你把它供在高堂上,它也发不出光来的。

总之,不论在什么环境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好。不一定高官厚禄,不一定轰轰烈烈,但当生命走到尽头,回想起这一生时,感到无愧于自己就好。



杨哥的


作为一个在基层工作了许多年月的人,我建议选择地市级市直参公单位的工作。

可以从当下和今后两个方面来分析:

1.站在当下来看。

虽然乡镇派出所正式警察编制工资待遇比公务员的工资待遇还要更好。但是不管怎么说,乡镇毕竟是乡镇,乡镇的待遇再好,也不可能跟市里的待遇相比较吧。首先不论市直参公单位的编制性质(现在应该已经基本完成了机改),哪怕是市直参公单位的纯事业编制,市级单位的级别摆在那里,个人发展暂且不说,工作的辛苦程度估计跟基层没办法比较。

2.站在未来的角度看。

这是选择市级参公单位的重点。

首先是个人发展前途,乡镇派出所一般是副科级,所以在乡镇的发展前途由此可见一斑,而市直参公单位一般都是处级,平台的宽广程度比乡镇不知道大了多少。

其次是对家庭的影响。这是一个隐形而重要的因素,在没有结婚的情况下,乡镇工作能找到县里的对象已经是很好的了,而在市里工作,很有机会找到市里的对象。然后是房子的问题,在乡镇一般都会选择在县城买房,而市里工作的人考虑的都是怎样在市里买房。由此带来更多的后续影响,比如子女教育,县级的教育资源能跟市里的教育资源比较吗?再比如医疗、购物等等因素,县城和市里都是完全不同水平的存在。

综上所述,如果可以选择,建议毫不犹豫选择市直参公单位的工作。


基层小哥


别犹豫,首长告诉你,毋庸置疑,绝对选择地市级参公单位。

先说说乡镇派出所:

好处,既然你比较犹豫,肯定你是这个县的,首先的好处肯定是离家近,离家近意味着可以吃喝在家,省去了租房的困扰,在家里也相对舒服一点;其次的就是警察的待遇通常较好,比同地区公职人员最起码多一千元以上。

坏处:一是任务量出出奇的大,晚上要值班,有各种案件,24小时随叫随到,基本上可以说卖给单位了,而且工作上的事都是村里的鸡毛蒜皮小事,能给你烦死。二是平台太低,一辈子很可能就是个小民警,最多能熬个所长,连个副科都不是。

市直单位:

好处:一是平台高。高的平台意味着更多的提拔机会,市直单位的副科、正科通常都是单位自己决定的,通常年限够了,就能享受相应待遇。而且参公身份的调动完全和公务员无障碍,是可以自流流动的,这和其他事业单位是有区别的。二是工作相对轻松。市级单位各个科室分工明确,需要什么材料东西可以让县区提供,个人时间较多。三是待遇也不差。市区在一个地方通常都是一类行政区,要比一般县里工资高个千把块,而且参公身份也是和行政编制一样可以享受车补的。

坏处:除了可能离你家远一点,觉得没什么其他坏处了


90后侍郎


二者的区别的关键在于待遇和环境,可以说各有利弊,所以关键还要看自己需要什么。

县级乡镇派出所的优劣:

正式警察编制,警察待遇高于普通公务员,近年来还是非常不错;但是劣势也很明显,警察工作繁忙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此外,乡镇派出所,工作环境相对差些,且未来孩子的教育环境相对差些。

地市级市直参公单位的优劣:

市直参公单位,单位与普通公务员基本相似,且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未来孩子的教育条件都要相对好一些。当然,劣势也是有的,待遇可能不如警察工作。

到底要如何选择,还要考虑自身因素,如喜好,如离家远近等。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洛阳中公教育


毫无疑问,肯定选地市级市直参公单位。为什么呢?

第一,提拔机会相差太大。乡镇派出所是高配副科级单位,最多也就所长和指导员两个副科职数,如果没有在上级公安系统有过硬的关系的话,想提拔一个副科领导难度都特别大。而地市级市直单位行政级别正处,内设机构都正科,一般只要稍有能力提个副科正科级实职难度都不会很大,甚至能力强的即使没有关系冲个副职也是有可能的,退一万步说,即使实职搞不到,走职级并行职数也比派出所多,竞争压力也更小。

第二,工资待遇相差太大。我一堂哥在乡镇派出所,据说,近年来公安系统在编干部实行了在役军人工资待遇,工资水平大大提高,他一般科员每月扣除五险一金之类的后加津补贴到手也有近五千块钱,平时出勤抓黄赌毒也有一些灰色收入,反正平时到手工资待遇甩我一个省直(垂管)单位同级别公务员十万八千里。但是算上年终奖公积金之类的,全年阳光工资我还是比他高一点点。据我所了解,市直单位公务员全年收入水平普遍高过了我们(垂管)市局单位,更不用说和我这县直垂管单位比了。

第三,生活质量和获得感相差太大。乡镇派出所面对的是基层群众,一般为群众提供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小事,并且由于人员较少每个正式民警面临的工作量都较大、工作繁忙、工作压力重,加班加点和节假日出勤基本上都是常态,陪家人的时间较少,一般生活获得感较低。而在各级公务员群体中,省市直单位公务员的工作时间是最接近朝九晚五的,一般加班时间特别少,甚至于对于一些弱势的市直小单位公务员,基本上都没有体验过大规模加班生活。

第四,对家庭影响相差太大。乡镇派出所和市直单位公务员由于日常工作接触的对象不一样,所形成的人脉资源和无形中能够影响到社会资源差距还是较大的,这对于其个人的家庭生活影响相差太大。比如,一般家长都想小孩能有更好的教育,不考虑家庭背景和条件前提下,市直单位公务员肯定比派出所更有条件让小孩在市里接受更好教育。

如果您有什么不同观点,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公考知心人


正式(公务员)警察要比地市参公人员好。前者有保障,后来可能会存在参公参公以后就成了企业人员。不要图地市级的城市生活环境好,生活无保障你在那里有何意义?虽然乡镇的环境可能偏远一些,但那里是广阔的天地,基层最能锻练人,大有可以作为,也可以从镇做到县、市,甚至省城里去。


亨利海利


过悠闲文明无风险的城市生活,选地市事业单位。不怕累不怕风险要实权的,选派出所所长。在乡镇一级的所有公务员中,除了书记,大概对当地社会影响力最深入最广泛的就是派出所所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