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假道伐虢帶來的不止是成語

“假道伐虢”之策為中國歷史文化留下了幾個膾炙人口的成語,亡了兩個姬姓宗親國,但它留給歷史的不止是幾個成語,而是把一代名相百里奚送到了秦穆公身邊,隨之而來的是秦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第一次快速崛起。”歷史往往充滿這種戲劇性的天意安排,必然中存在著無數的偶然。


假道伐虢帶來的不止是成語

三十六計之假道伐虢

01

楔子

歷史上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往往存在著密切聯繫,這也是看歷史故事時經常會發出感嘆的緣由,“哇,原來他倆是這麼湊到一起的!”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相互征伐,子弒父、弟害兄,父殺子,兄殺弟,父子相殘,兄弟相殺,禮崩樂壞,徹底沒有規矩的時代。也可以說是思想衝撞,破壞規則,然後再揉合、建立規則的一個過程。中華民族最璀璨最核心的文明都是在這一時期,初露端倪或是形成萌芽。

同時伴隨而生的是大量成語和典故,隨手翻來往往有恍然大悟的閱讀體會。今天就聊聊假道伐虢(guo二聲)與春秋時期秦國首次崛起之間的聯繫。

假道伐虢(guo二聲)這個故事,主要脈絡就是晉國想收拾南邊的虢國和虞國,用了一個計策,以美玉和良馬賄買虞國國君,借道攻打虢國,滅了虢國後,回師途中順手牽羊又把虞國滅掉了。假道伐虢也成為古代三十六計中的一計。


02

同姓相伐

想讀懂這個故事,先看晉國、虢國和虞國的來歷,以及三者間的關係。


假道伐虢帶來的不止是成語

打來打去其實都是一個老祖宗

首先,三國都姓姬,是一個祖宗周太王。

虞國始君虞仲是二房這一枝的,和他哥哥周章都是仲雍的四世孫,周武王分封天下的時候,周章受封吳國,虞仲北遷到今山西平陸,獲封虞國。

晉國始祖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也是著名的“桐葉封弟”故事的主人公,一片桐葉封到了今山西,開創了春秋晉國600多年的基業。

虢國稍許複雜一點兒,前後有四個虢國。先是周武王分封天下的時候,把自己的兩個叔叔虢仲和虢叔分別封為東虢(今河南滎陽)和西虢(今陝西寶雞),地方不大,但位置重要,所以都封的是公爵。

東虢在春秋初期被鄭國給滅了,餘部遷到陝西平陸,跟虞國做了鄰居,當時的周天子又給封了個虢公,史稱北虢;西虢是後來遷到河南三門峽一帶,成為跨黃河兩岸的南虢。

按老百姓的說法,晉國和虢國血緣上更近,從周朝始祖——周太王那邊論下來,他們都算是三房一枝的。

不過,春秋時期父子相殺都屢見不鮮,何況早已經出了五服的這些所謂宗親國了。

其實,歷史上假道伐虢發生了兩次,也就是說晉國向虞國借過兩次道去打虢國。當然也不白借,晉獻公也不小氣,把自己最心愛的美玉和良馬都送給了虞國國君作為酬謝。

虞國國君是個既貪財又短視的二貨,高高興興收了人家的禮,還主動派兵跟晉國一塊去打虢國。


假道伐虢帶來的不止是成語

好像借道虞國是近好多!

晉國第一次借道是滅了北虢,時隔三年第二次借道。就是這次借道《左傳》記載了虞國大夫宮之奇對虞國國君的勸諫。這段著名的對話衍生出了幾個著名的成語。

《左傳》記載“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

什麼意思?前面是說晉國想去打虢國,再次跟虞國借道!

虞國大臣宮之奇諫言自己的國君說,“不能借!虢國和虞國就是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關係。虢國被滅,虞國也完蛋。借過一次道了,哪能再借一次?!”虞國的國君說,“不能吧?晉國跟我可是同宗,我們都姓姬,它不能坑我吧?”宮之奇回答說,“泰伯和仲雍都是周太王的兒子,泰伯不想讓出王位又怎樣,還不是丟了繼承權。”

言下之意,至親父子都如此,何況你們這種早就八竿子打不著的宗親。

這段對話給我們留下了好幾個成語,假道伐虢、唇齒相依、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等等。


假道伐虢帶來的不止是成語

亡國之君才真正知道什麼叫唇亡齒寒


03

百里奚出世

故事後來我們都知道,晉國滅了虢國,回手順便滅了虞國。不過這段故事還給我們推出了一個名人,春秋歷史上乃至中國歷史上的名相之一——百里奚。

如果不記得,讓我們一起復習一下滬教版初二語文課本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篇。文中第一段“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很勵志的一段話!百里奚跟前面幾位賢人都是孟子推崇的,起自窮困而作出一番偉大事業的人物。

縱觀百里奚的一生,那是相當相當的富有戲劇性,跌宕起伏,命途多舛(chuan三聲),套句現在的俗語,電視劇都不敢這麼寫。

這個百里奚當時也是虞國大夫,跟宮之奇是同事,晉國假道伐虢的時候,他沒有勸諫虞國國君,倒是勸宮之奇趕緊跑,認定虞國必定完蛋。

宮之奇生氣地問他,你知道虞國很危險,幹嘛不跟著我一起勸諫國君,百里奚回答的很妙。他說,勸諫這種根本不懂事,油鹽不進的貨,就好像把珠玉扔到道路上一樣,簡單說,沒用!何必費吐沫。

但百里奚勸宮之奇離開虞國,自己卻沒有離開,而是心甘情願跟著虞國國君一起當了晉國的俘虜。因為,他說自己既然不能盡賢,就盡忠吧。陪著國君一起當俘虜。

這時候百里奚已經七十歲了,按照古人的平均壽命看,百里奚已經算長壽了,可以隨便在什麼地方等死了。其實,大家都想錯了,他精彩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中國歷史上如果說大器晚成的典範是姜子牙,那能跟姜子牙拼一下的就只有百里奚了。姜子牙七十多歲才開始輔佐周文王,打下了周朝八百年的江山。百里奚也不遑多讓,七十多歲才遇到秦穆公,君臣相合,創下了秦國第一次輝煌。

不過,這裡我們先暫停一下,回望一下百里奚的前半生,或許應該叫蹉跎的大半生更


04

苦難的前半生

假道伐虢帶來的不止是成語

喂牛的白鬍子老爺爺就是百里奚

百里奚,姜姓、百里氏、又號井伯,五羖(gu三聲)大夫。有說是虞國人(今山西平陸),也有說是楚宛地人(今河南南陽),我也不知道他是哪兒的人,不過不重要,不影響故事的走向和結局。

百里奚年輕的時候家裡很窮,這應該是符合歷史的。窮到什麼程度呢,三十多歲才娶媳婦。不過,百里奚雖然人窮但志不短,在當時那種文教水平低下的時代,也算是個有學問的人,自然就想著出去闖蕩一下,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嘛。

據說,百里奚離開家的時候,他妻子把家裡唯一的母雞殺了燉了,給他壯行!


假道伐虢帶來的不止是成語

恩愛和睦,以雞為證


05

坎坷的求官路

百里奚帶著妻子的殷切希望離開了家,開始了周遊列國,求官的艱難歷程,這時候他已經四十多歲了。有時候我會想,如果百里奚知道後面的求官道路如此艱辛,以至於又蹉跎了二十多年,不知道還會不會繼續這段艱難的旅程。

百里奚窮困潦倒以至於沿街乞討的時候,遇見了生命中第一個貴人——蹇叔(後來與百里奚一起輔佐秦穆公成就霸業,留下有蹇叔哭師的典故)。

蹇叔的故事以後再講,大家只要知道他是個很有戰略眼光,識人很準的高人就行。經過與百里奚的交談,蹇叔認定百里奚是個人才。


假道伐虢帶來的不止是成語

我看人很準的,信不信?

這時候齊國發生了公孫無知弒君篡位的事情,自立為君後懸榜招賢,百里奚就想去投靠公孫無知,蹇叔勸阻住了百里奚,認為公孫無知弒君篡位,而公子小白(後來的春秋霸主齊桓公)和公子糾都在外國,兩人都很有本事,隨時都可以回來奪回君位。

百里奚覺得蹇叔說得有道理,果然沒過多久公孫無知就被殺了,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經過一番爭奪後,小白成功繼位,就是後來靠“尊王攘夷”稱霸春秋的齊桓公。

百里奚繼續蹉跎了幾年,靠著養牛度日,畢竟是窮人家的孩子,從小讀書之餘,沒少幹農活,伺候牲口很有一套。而且在那個時代,牛是重要的生產資料,養牛的技能,那就相當於如今大型農業機械的維修保養專家,也正是因為有一手養牛的絕活,百里奚又有了一次發達的機會。

這回是周王室裡出了一個愛牛如命的王子頹,周莊王的兒子,周釐王的弟弟,周惠王的叔叔,姓姬,名頹。


假道伐虢帶來的不止是成語

養牛是門技術

百里奚就想自己有養牛的本事,去王子頹那裡求一個前程應該問題不大。這次又是蹇叔勸阻了百里奚,蹇叔親自去洛邑調查了王子頹,認為頹不是一個可以追隨的君主,勸百里奚離開了頹。

果然,後來王子頹篡位不過一年多時間就失敗被殺,那些追隨他的人下場可想而知。

如此又過了幾年,百里奚仍然是一事無成,可歲月不饒人,這心裡就很著急了。正好蹇叔的一個朋友宮子奇在虞國作大夫,蹇叔就把百里奚介紹給了宮子奇,不過,作為負責任的朋友,蹇叔跟著百里奚一起到了虞國,在宮子奇引薦下,去見了虞國國君。

回到住所,蹇叔依然是搖頭,對百里奚說,感覺虞國國君愛貪小便宜,這毛病早晚是個禍根,不是可以輔佐的明主。

不過,這回百里奚沒有聽蹇叔的,其實我覺得可以理解百里奚的心情。百里奚蹉跎半生,窮困不堪,簡單說真是窮怕了,在求官的道路上沒人走得比他更艱難了。

這次百里奚沒有聽蹇叔的話,結果就是陪著虞國國君一起做了晉國的俘虜。


06

百里奚與秦的第一次碰撞

再說回百里奚被俘之後的經歷,彼時晉國國君是晉獻公(春秋另一位霸主——晉文公的父親),秦國國君是秦穆公。

秦穆公嬴姓,趙氏,祖上給周王室在西部牧馬,後來做為周穆王的專車司機,跟著周穆王西遊崑崙山,留下流連忘歸的佳話,又日馳千里送穆王東返平叛,終於因功封到趙地,以封地為氏,傳下來兩枝,一枝是最終統一中國的秦國一脈,另一枝是後來建立了趙國的趙氏。

秦國先祖一直到周平王東遷,歷史進入東周時代後,才從周王室附庸提升為諸侯國,獲封伯爵。

秦穆公繼位時,秦依然只是函谷關以西的一個西陲小國,而且那邊還有很多西戎建立的國家,形勢不容樂觀。中原諸侯國眼中,此時的秦和楚都是一類貨色,少調失教的落後國家。


假道伐虢帶來的不止是成語

前路艱險,任重道遠

秦穆公為了走上國家富強,稱霸諸侯的道路,主動向晉獻公提親。晉獻公倒也不矯情,覺得秦穆公還不錯,就把女兒嫁過去了。當然,後來秦穆公也把自己的女兒和宗室女多人嫁給晉國後來的國君,包括晉文公重耳,這是後話。也衍生出了一個成語——秦晉之好!

再說秦穆公這次娶親,按照當時的禮制,諸侯娶親排場自然比較大,女方要陪嫁媵(ying四聲)妾,還有大批陪嫁過去的家臣和奴隸。百里奚做為晉國的俘虜、奴隸就被納入了陪嫁隊伍中。

百里奚可能覺得秦國西鄙小國,沒啥花頭。反正不太想去秦國,就在路上瞅個機會跑掉了,也難為他當時已經七十歲的人了,居然一路就逃到了楚國的宛地(今河南南陽)。

到了宛地,百里奚又被楚人給抓住了,不過,依然靠著一手養牛的好手藝受到了寬待,就落在那裡給楚人養牛。(看來任何時候,有門手藝都不會吃虧)

秦穆公娶親跑了一個奴隸本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不過,有一個叫公孫支的大臣來自晉國,他知道百里奚是個有本事的人,就向秦穆公極力推薦百里奚。

秦穆公做為一個有理想有信念的君主,優點之一就是能納諫,聽人勸吃飽飯。立刻就打算派人去楚國重金贖回百里奚,公孫支趕緊制止。原因很簡單,一旦重金去贖,就是告訴楚國這個人很重要,是個人才。

而在那個時候,各個諸侯國但凡有點兒追求,對人才都非常飢渴,如果讓楚國知道百里奚是個人才,那很大概率會留下百里奚。所以,公孫支的主意是按照逃奴的價格派人去贖回來。

秦穆公一聽大有道理啊,就派了使者去楚國,用五張公羊皮的價格贖回了逃奴百里奚,所以百里奚又被稱為五羖大夫。


07

大器晚成的一代名相

話說百里奚回到秦國後,跟秦穆公一番長談,歷史上說連續談了三天,深深把秦穆公折服了,就拜百里奚為大夫,同時,百里奚又極力推薦蹇叔,說蹇叔比自己有眼光多了,識人很準,審時度勢的能力也比自己高明。自己兩次聽了蹇叔的勸告都避開了殺身之禍,就最後一次沒聽,結果身陷囹圄,成了晉國的俘虜。

秦穆公現在缺人才啊,當然不會嫌棄人家歲數大,立刻欣然接受,派公子縶去蹇叔隱居的地方把蹇叔請到了秦國,拜為上大夫。

自此以後,秦穆公在蹇叔和百里奚的輔佐下,對秦地之民文明教化,減輕國內農民負擔,內修國政,外圖霸業。跟晉國上演了一番恩怨情仇。

第一次嘗試著走出函谷關(今河南三門峽境內,春秋戰國時期秦國通向中原地區的重要關隘),到關外山東諸國(函谷關以東的各諸侯國)去看看。

雖然過程不是很順利,但並不是一無所獲,起碼在知道山東諸國實力強勁,沒有便宜可佔後,把重點轉向西方。秦國在穆公時期滅國十二,開地千里,稱霸西戎,國土直達今甘肅、寧夏地區,確定了秦國的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