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老馬識途”的由來


成語“老馬識途”的由來

春秋時代,齊桓公任用卓越的政治家管仲做國相,採納了他的政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實行變法,結果齊國很快就富強起來。在列國諸侯中,他們又採取尊奉周天子、打擊強暴、扶助弱小的策略,得到列國的擁護,成為諸侯的領袖。歷史上稱齊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諸侯”,是春秋五霸之首。

公元前六六三年,北方的山戎國(在今河北省遷安縣一帶)大舉入侵燕國(在今河北省北部和遼寧省西部邊沿一帶),燕國抵敵不住,燕莊公派人向“盟主”齊桓公乞求救兵。

齊桓公親自統帥大軍前往救援。山戎聽得齊軍聲勢浩大,連忙撤圍退走。齊軍銜尾追擊直入山戎國境,屢敗山戎,攻下了山戎的國度令支,並把它從孤竹國(在今河北省盧龍縣和遼寧省朝陽縣一帶)請來的救兵也殺敗了。山戎國主密盧帶了殘兵敗將投奔孤竹國,策劃興兵復仇。孤竹國君答裡呵施展陰謀詭計,指示黃花元帥向齊軍詐降。黃花元帥自願給齊軍帶路追趕答裡呵,故意把齊軍引入瀚海迷谷,然後逃去。

那瀚海是一片沙漠,荒無人煙。迷谷中更是石山砂磧(qi),險峻逶迤,盤盤曲曲。風又大,天又冷,寒氣逼人,天色又漸漸黑下去,一陣陣狂風捲著砂石向人撲面打來。

齊桓公見地勢險惡,急忙叫人尋路出去。可是兜過來,繞過去,轉來轉去還是回到原地,竟尋不到出路。齊桓公和將領們都不禁驚慌起來。管仲獻計說:“我聽說老馬富有經驗,它的智慧能力可供我們利用。不妨把孤竹國繳獲的馬匹中挑出幾匹老馬來,讓它們自己帶頭走,應該會找到路的。”

於是齊桓公就叫人挑選了幾匹孤竹國的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隨意的走,齊軍遠遠地跟在後面。就這樣,齊國大軍終於由這幾匹老馬帶出了可怕的瀚海迷谷。

成語“老馬識途”的由來


齊軍出了迷谷,繼續進兵,擊潰了孤竹國的軍隊,攻佔了孤竹國國都無棣,俘獲並處死了答裡呵,滅掉了山戎國和孤竹國,平定了北方邊境的禍患。齊桓公把山戎和孤竹兩國的國土都讓給了燕國,班師回國。燕國東北境增地五百里,從此成為北方的大國。

後人從這個故事中引申出“老馬識途”這句成語,意思是:老馬走過的地方多,認得路。現在常用來作比喻,稱讚經驗豐富、業務精熟、遇事能夠應付自如的人,也說作“識途老馬”。

如果您覺得有意思,請給小編一個贊,小編每天都會發布一些關於成語的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