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讀書悟道:周勃被小吏一語開啟智慧之門,對我們也是啟示

周勃為人忠厚,劉邦認為可託以大事,事實也是如此。呂后死後,周勃和陳平一舉殲滅呂氏家族,重奪漢室江山。周勃的功勞可與伊尹比肩。

周勃大半生跟隨劉邦南征北戰,指到哪打到哪,很少有自己動腦子的機會。即使是平諸呂也須陳平相助。但自從當了丞相後,這種不動腦子的生活就不好過了。

兩度罷相

第一次罷相是因為對漢文帝的提問回答不上來。漢文帝問一年中全國判決了多少案件、錢糧開支多少,周勃回答不上來,嚇得汗流浹背。而陳平則對答如流,案件的事可問廷尉,錢糧的事可問內史,宰相負責協調百官。下朝後周勃責怪陳平平常不教自己。陳平笑說:“你連宰相的職責都不知道。若皇上問長安城盜賊的數目,你難道勉強湊數來答嗎?”周勃知道自己和陳平差太遠了,於是辭去相位。

陳平死後,漢文帝重新啟用周勃為相。這一次,幹了一年。文帝翅膀硬了,不再需要周勃,甚至認為周勃留在身邊危險。於是,文帝借列侯應各歸封地為由第二次罷免周勃丞相之職。

入獄

周勃罷相後,整天提心吊膽,常常披著盔甲。郡守、郡尉巡視到周勃封地時,周勃接見他們時,讓家人手持兵器站在一邊。周勃和陳平共事多年,親眼見過陳平智擒韓信、和陳平合作捉過樊噲。這顯然是這些時留下的陰影。他學了點防患於未然的知識,顯然沒學精通。當年韓信、樊噲被擒是因為手握重兵,現在自己沒有兵權,蝸居在一個小縣城裡只要本分就會安全的。整天披盔戴甲能不惹事嗎?結果,被人告發謀反,關了起來。

獄吏欺凌和啟發

周勃入獄後,笨嘴拙腮不知如何對答。處境越來越不利。獄吏看周勃失勢,便逐漸欺凌他。周勃送千金給獄吏,獄吏在木簡上寫道“請公主作證”。公主是文帝的女兒,也是周勃的長兒媳。經獄吏啟發,不愛動腦子的周勃一下子開啟了智慧之門。公主和兒子感情不和,未必能救自己,但可以向皇上的舅舅求助。他把所得的封賜悉數給了漢文帝的舅舅薄昭,薄昭通過薄太后出面才把事情擺平。出獄後周勃說:“我普經率領百萬大軍,可是怎麼知道獄吏的尊貴呀!”

人生啟示

  1. 做事情不可生搬硬套,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2. 學東西要舉一反三。(求公主作證同時,還可以通過皇上的舅舅找太后出面。)
  3. 愛財的人最好對付,也最能給人辦事。(和諧社會不提倡這些)
  4. 虎落平陽被犬欺是常態, 不因此前德高望重就以為落難時有人同情。畢竟同情者是少數,落井下石者是多數。
  5. 小人物的智慧並不比大人物少。精明的小人物成不了大人物,一種可能是缺乏機遇;第二種可能是缺乏一種無畏的氣魄;另外就是太過於精明。
  6. 不經磨難,難啟智慧。
讀書悟道:周勃被小吏一語開啟智慧之門,對我們也是啟示

昔日丞相,今日受辱於獄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