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歷史上的「片言解禍」

人們自孩童時代“咿呀”學語起,就開始學說話,說話既容易又困難,說什麼話?怎麼說?在什麼場合說?都是一門學問啊!聽起來感覺很難吧!


在皇權時代,伴君如伴虎,歷史上的將相大臣,也常常被人誣陷,或者觸怒皇上,而使自己陷入危機,甚至於絕境,然而往往因為某人的一句話就可轉禍為福,這些話往往不長,但正中下懷,十分得當。其一,西漢時宰相蕭何替老百姓向漢高祖劉邦請命,將上林苑中的多餘的空地改作農田,當時上林苑是皇帝打獵的場所,圈地很多。按說這是小事一樁,憑老蕭與劉邦的關係,隨便就解決了,可是觸怒了劉邦,原因很簡單:劉邦認定蕭何收了富商的賄賂,以替老百姓請命這件事,達到自己腐敗的目的。這下蕭何倒黴了,直接被關進了監獄,隨時可能被砍頭。

趣說歷史上的“片言解禍”

蕭何

在這危急時刻,蕭何平時良好的人脈關係起了重大作用,王衛尉(衛尉即皇宮衛隊負責人,姓王)挺身而出,這算是劉邦很親近的人,只見他說:“為了某件對百姓有利的事而向皇上提出要求,這原是宰相的職責。陛下怎能因此而懷疑相國收受商人的賄賂?試想,陛下當年在前方與項羽打了好幾年的仗,之後陳豨、黥布又造反,陛下又率兵在外平叛。這時候,蕭相國為您守住關中這個大後方。假如關中一有動搖,則關西大片土地就不歸陛下您所有了。相國不在此時為自己謀取私利,反而等到現在天下已定,才去貪商人那幾個臭錢,您想,宰相會做那種蠢事嗎?劉邦聽了,表示接受,很快就放了蕭何。


無獨有偶,漢文帝(劉邦的兒子)時,名將周勃(劉邦的心腹大將)被人誣陷,有謀反之意(有謀反的想法,還沒行動),於是漢文帝就將其下獄,活生生一個“莫須有”啊,此時,太后也就是漢文帝母親出面,向皇帝說道:“當年周勃帶重兵在外平叛,都沒有造反,何況現在居住在小縣城中,他會造反嗎”。漢文帝聽後就赦免了周勃。

趣說歷史上的“片言解禍”

周勃

這兩件事可以說是極其危險,也是刻不容緩的,但是就在頃刻之間,短短的幾句話就取得了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