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道德经》里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该怎么理解?

易经奇门国学


想读懂古典中的原意,必须从文字的本义入手,才能真正与圣人的思维同频。


来自《道德经》第一章,观妙:


恒无欲,以观其眇(妙);

恒有欲,以观其徼。


原文是目字旁的【眇】,不是【妙】

要了解老子的思想,必须从本字去解读


【眇】

眇,少目,心无念,

恒无欲,以观其眇(妙):无欲,可见其所不见!


【徼】

徼,边界

恒有欲,以观其徼:心起念,有欲,可看其有所边界

众眇(妙)之门。

众,看得多;

眇:看不见;


众与眇是对立统一的,单纯从象形会意字形来解释,就是“目多”与“目少”之义。

如同修心,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当一个人修到空无的状态,无我的状态,可以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


说说其他几个关键字:【无、有】


【无】

【无】在蓝天下,站着一个人,人头之上,直到上天,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兀字,指人头,将人头兀与天相连,就拼出了无字。

无字就是:人头兀上连天一指无上,天无上,天空无,兀上天无。


【有】

《说文解字》: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凡有之属皆从有。

即说:有,不合理的持有。《春秋传》上说:“日、月有吞食它们的日食、月食现象。


日食是一种自然现象,月亮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形成日食

【有】字就象太阳有手抓着月亮吃掉。手字图形和月字图形拼在一起,就造出了有字

从日月食的自然现象来理解有字,可以说:有,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动态的过程,如同日食,日中有月,月中有日,从无月到有月,再从有月到无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中国人的“无和有”,与西方人的“无和有”,理解上也是完全不同的,就拿绘画来说,西方人理解无就是没有、0,所以西画必需把画布画满,不能留白,不然会被认为没完成。而中国的国画,就有大量的留白,中国人的无,并不完全是没有、0,无也可能是未知、不了解的东西,如果无被认知到,就成了有,就可以命名。


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道”以“名”现,“名”生“无名”,“无名” ,生“有名”,无中生有。而有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有,万物之母。


.

.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K12全语文、海外汉语,汉字创新思维、汉字国学、解字古诗文】

汉字师认证课程,让你成为一名合格的汉字老师!

想了解详情,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想 了解《人字学习法》,私信留言:“


汉字谷主


加关注多交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译:“道”是可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但又不同于可用语言描述出来的“常道”。“名”是可以用语言“命名”的,但又不同于已经用语言命名的“常名”。(语言只是一个符号用来代替,不同于其本身)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译:没有被命名是天地的原始态,当被语言命名后,就有了万物的描述。(混沌和认识)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译:因此,可以从无主观(客观)去认识“物”的本质,得到“不同的奥妙”(客观反映性)。可以从主观有意识地去认识可以获得自己的需要(主观能动性)。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客观的被动反映”与“主观能动地认识”,同样是观察但得到不同的描述,都可以称之为“玄”(某一类认识),不同认识基础之后的“再认识”,可以得到进入众多“客观本质”的途径。(反复再认识再实践,可以使认识接近客观)


呵呵说吧


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中又有什么含义呢?

我们把其中这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单独拿出来看。这句话的大意就是:我们要想更好地理解一个事物,必须要从常无的境界中体悟它的本源,如果想要更加透彻精辟,则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

人都是有欲望的,世间大多数的纷争皆来源于欲望,但恰恰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有这样情感的人才是真正有灵魂的人。但是同时作为有智慧的生灵,我们就应该有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


面对各种诱惑,要保持内心的清明,不能沦为欲望的奴隶,这里并不是说无欲无求才是最好的。相反人就是应该有欲望,但是这个“欲望”不同于普通的欲望,而是其它。比如说探索世界的好奇的欲望,渴望知识的求知欲望等等。

所以我个人认为,只有真正把控住自己欲望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一个能控制自己欲望与思维的人,往往能把控住自己的人生!


妙哉书道


这段话诠释了有和无的辩证逻辑关系。直到19世纪黑格尔才在辩证逻辑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这一观点被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并发展为唯物主义辩证法。下面从辩证法辩证法的角度上来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意识的本质:常道和常名

意识本质上是通过对思维的抽象和总结所得到的纯粹的认知。纯粹是指脱离了具体和个别从而具备了普遍性。辩证逻辑称这样的意识是纯知。这和老子提出的常道和常名的思想非常契合。短短的十二个字,既说明了常道和常名反映了具体的规律和认识,即所谓的直接性;又说明了二者不能用其他的规律和认识进行解释,即所谓的间接性。常道和常名是直接和间接的辩证关系。

万物的本质:常有和常无

万物的起源不能是存在,否则这样起源就不是真正的起源了。但如果起源是虚无,又无法解释存在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道德经给了我们答案,万物的起源既是无也是有,无就是没有任何存在,而有则是指在客观规律存在于虚无之中。这样的有无不同于一般的的有无,被称为常有和常无。后面的关于玄的叙述则体现了辩证法中变的思想。常有和常无就是黑格尔的纯有和纯无。当初没有把这两个词翻译成常有和常无,我只能说这些翻译者太没有文化了。

限于篇幅,就说到这里吧。万物始于无而生于有,既是常无也是常有,二者相互转化,即对立又统一。这个思想有别于佛教四大皆空的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受到当时科学爆发的启发,提出了辩证法的思想,而老子则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想到了。我很怀疑黑格尔是抄袭了道德经的思想,事实上黑格尔也确实看过道德经,而且还对道德经大加赞赏。想到这些我禁不住由衷地给道德经点100个赞。


日冲信息 黄


无欲观妙,有欲观徼

"恒无欲,以观其妙","妙"是奥妙,是自然的变化。我无欲时,任一切自然自在,不为我所确定。我不想认识什么,看什么都无欲无识,则一切自然,见亦不知,这就是"妙"。

"恒有欲,以观其徼","徼"是边界的意思。有欲认知,就会盯住一个东西看,盯住它不放,这是人的主观界定。主观界定了,知就落在里面了,这就是"徼"。

老子这句话是由知讲欲。老子讲了欲的两面:一边是无欲,一边是有欲。无欲是返本,有欲是有用。知的境界可以分为无名与有名,那么欲的境界就可以分为无欲与有欲。无欲与有欲又是开始,是更深一层的道见。

知无欲,则为无欲观。无欲观,所见也就无名,由此就可以进入"无名天地之始"的境界。此时知在自然,自然变化,不可思议,也未曾思议,所以我见而不知,睹而不识,我不能预测,也不能掌控,所以才"妙"。

知有欲就不同了,有欲而观,则是抓住一个事物,详细地审视观察,反复地认识,于物生识,由识生名,就认识了它,控制了它,这就是"徼"的意思。

对"徼"的解释历来不一,很多人都在猜测它的意思。其实"徼"就是界定。认识一个东西就要界定这个东西,在界定中观察它,才能把它看清楚,才能深入认识它。所以认知就是界定。能够界定,才可以立名,名是指称那个界定的。所以先有徼,后有名,名与徼是一体的。"徼"这个字,老子用得很准确,把认知的规律都讲清楚了,可见其高明。


程东心学


老子所说的“无”和“有”都是存在因果关系的。要说观察它的奇妙,我们首先应该让自己达到圣人所说的常“无”境界标准。比如圣人常以“百姓的心为心”,常以百姓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对待。

这些种种,说明了只有真正拥有平常心,方能在平心气和的状态中真正领悟到老子所说的“无”生“有”的真正奥秘。

而如果以“有”观“无”,只需要从“有”中观察他们的运行规律,比如说从已经存在的宇宙中观察星际运动,星空能量以及宇宙物质等等。

相对于,从“无”中观察“有”,我们现代科技更有优势的正是从“有”中观察“无”,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已知的“有”中,最后观察到“无”,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的边缘。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能从微观世界观察到号称非常小的“上帝物质”,这个不正如老子所说的“常有,欲以观其徼”一样的意思吗?

所以《道德经》不仅是中华人民的智慧源泉,也应是全世界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养分。

有什么想法的小伙伴,可以在下方评论区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问题联系作者删除]

易经奇门国学


所谓的“欲”,就是想。所谓“常”就是持之以恒的不变。所谓“妙”就是静定止观中事物生发之初的微妙。所谓的“徼”就是事物演变的动向与结果。故《道德经》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是保持在“至虚极守静笃”的无思无欲状态下,静定止观于“万事万物生发之微妙”。而所谓的“常有欲以观其徼”,则是指“微妙生发”之时,保持不动心念专注其动向的随观。在这里“常有欲”,就是保持非思想驱使的意识自然随观。这里面的道理,只要是在所谓修炼入静中,见事物景观自然生发并随之观察过其演绎变化的人,就会明白的。而从无修行静定止观体验的人,仅凭文字推敲揣测理解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有真知灼见的领悟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经》与佛教文化所传的《全刚经》一样,都是教人如何以“至虚极守静笃”和“应无所住”之后,于静定止观中观万事万物生发之微妙,并由旁观随其演变的动向和结果,彻知一切事物的演变因由。那些所谓慧眼功能观知事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就是如此体验而有知觉预见的。这些意无所住空寂静定所见而洞察的结果,就是道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和佛说“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非思想过程的觉知结果。

因此,所谓老子《道德经》的智慧见解,所谓如来佛《金刚经》的智慧见解,全都是从“至虚极守静笃”、“常无欲观其妙”和“常有欲观其徼”,以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状态中得来的领会证悟。这就是古人以天启所言的“不学而知”。如此知识的过程,又岂是最次的“学而知之”得来的肤浅知识,可以比较鉴别而言见解的?!


我乃天空


老子本义:恬淡虚无,守静息欲,道之幽、深、玄、渺生生万物之妙自然显现;应物现形,精研细查,则万物生长壮老,森然罗列明明白白。

易经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无欲,形而上者,生物之道无;形而下者,化物之形器。有无相生,生化随形。

细思之,王阳明灭人欲存天理,格物至知,知行合一,也与无欲渺,有欲徼同出一理。

佛教,五蕴皆空,六尘不染,彻悟本来面目,本性清静,湛然不动,是为常无欲。应物现形,化身千万,随缘化物,临机应用,不失其宜,明见万物以渡化。





阳光山上摩云居


一颗种子,未种下地的时候,它是有生命的。

种子的生命属于自然,自然呈现的是天地之象,天地就是一个生命系统。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之阴阳二气授与万物。万物得以按时节生生不息。

就是说一个小生命,得按大生命的规律走。

如何走?

按时节播种,它会经历一个生长壮大衰老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始到终、由终到始的循环反复过程。为什么这颗种子知道自己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子?因为它的生命轨迹在它还未下地的时候就已经携带。你看到得吗?看不到,老子把这叫做无。无形无状之意。

到了一定的时候,开花结果,繁植后代,而这一个过程,人们都可观察得到,这个叫做有。有形有状之意。

老子就是用有和无来诠释自然的阴阳。这时你再去体会有无相生的意境。无之妙,有之徼,阳开生物,阴闭成物,一切心象全在开物成物之间。

心象,人类心灵思维之象,并非大脑逻辑结构所能掌握。希望你放飞心象,叩启众妙之门。 那个门的密码:左边叫无,右边叫有。


村络思想茶


常无,欲以观其妙:经常便自己的心保持在无的状态(即无我的状态,空的状态,超越自己以往知见的状态,接受一切新旧事物的状态,即宽广的虚无状态,空灵的状态),好让自己能静下心来好好体悟与观察万事万物的奥妙!因为如果固守我执我见,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放下以前的知识与见识!对他人的好处,万事万物的奥妙很可能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观,品,见)而不知其味(妙)!只有真正能放下自我,能让自己处于一种相对空的状态的人,才能日新又新,时时可以体悟与观察到万物的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缴:但同时也要时常让自己处于有为(敢于任事,敢于担当,认真作事,本分作事,锲而不舍的状态),才有利于观察出万物的蛛丝马迹,因为只有至心一处,用心观察,才能找出万事万物的踪迹,总结出万事万物的规律,从而征服万物,妙用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