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道德經》裡的“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該怎麼理解?

易經奇門國學


想讀懂古典中的原意,必須從文字的本義入手,才能真正與聖人的思維同頻。


來自《道德經》第一章,觀妙:


恆無慾,以觀其眇(妙);

恆有欲,以觀其徼。


原文是目字旁的【眇】,不是【妙】

要了解老子的思想,必須從本字去解讀


【眇】

眇,少目,心無念,

恆無慾,以觀其眇(妙):無慾,可見其所不見!


【徼】

徼,邊界

恆有欲,以觀其徼:心起念,有欲,可看其有所邊界

眾眇(妙)之門。

眾,看得多;

眇:看不見;


眾與眇是對立統一的,單純從象形會意字形來解釋,就是“目多”與“目少”之義。

如同修心,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當一個人修到空無的狀態,無我的狀態,可以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


說說其他幾個關鍵字:【無、有】


【無】

【無】在藍天下,站著一個人,人頭之上,直到上天,空空的什麼都沒有。

兀字,指人頭,將人頭兀與天相連,就拼出了無字。

無字就是:人頭兀上連天一指無上,天無上,天空無,兀上天無。


【有】

《說文解字》: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從月又聲。凡有之屬皆從有。

即說:有,不合理的持有。《春秋傳》上說:“日、月有吞食它們的日食、月食現象。


日食是一種自然現象,月亮擋住了太陽的光線,形成日食

【有】字就象太陽有手抓著月亮吃掉。手字圖形和月字圖形拼在一起,就造出了有字

從日月食的自然現象來理解有字,可以說:有,就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動態的過程,如同日食,日中有月,月中有日,從無月到有月,再從有月到無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中國人的“無和有”,與西方人的“無和有”,理解上也是完全不同的,就拿繪畫來說,西方人理解無就是沒有、0,所以西畫必需把畫布畫滿,不能留白,不然會被認為沒完成。而中國的國畫,就有大量的留白,中國人的無,並不完全是沒有、0,無也可能是未知、不瞭解的東西,如果無被認知到,就成了有,就可以命名。


道生無,無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

“道”以“名”現,“名”生“無名”,“無名” ,生“有名”,無中生有。而有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有,萬物之母。


.

.


【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K12全語文、海外漢語,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解字古詩文】

漢字師認證課程,讓你成為一名合格的漢字老師!

想了解詳情,關注本號,私信留言 “99

想 瞭解《人字學習法》,私信留言:“


漢字谷主


加關注多交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譯:“道”是可以用語言描述出來的,但又不同於可用語言描述出來的“常道”。“名”是可以用語言“命名”的,但又不同於已經用語言命名的“常名”。(語言只是一個符號用來代替,不同於其本身)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譯:沒有被命名是天地的原始態,當被語言命名後,就有了萬物的描述。(混沌和認識)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譯:因此,可以從無主觀(客觀)去認識“物”的本質,得到“不同的奧妙”(客觀反映性)。可以從主觀有意識地去認識可以獲得自己的需要(主觀能動性)。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客觀的被動反映”與“主觀能動地認識”,同樣是觀察但得到不同的描述,都可以稱之為“玄”(某一類認識),不同認識基礎之後的“再認識”,可以得到進入眾多“客觀本質”的途徑。(反覆再認識再實踐,可以使認識接近客觀)


呵呵說吧


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

我們把其中這句“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單獨拿出來看。這句話的大意就是:我們要想更好地理解一個事物,必須要從常無的境界中體悟它的本源,如果想要更加透徹精闢,則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無邊無際。

人都是有慾望的,世間大多數的紛爭皆來源於慾望,但恰恰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有這樣情感的人才是真正有靈魂的人。但是同時作為有智慧的生靈,我們就應該有控制自己慾望的能力。


面對各種誘惑,要保持內心的清明,不能淪為慾望的奴隸,這裡並不是說無慾無求才是最好的。相反人就是應該有慾望,但是這個“慾望”不同於普通的慾望,而是其它。比如說探索世界的好奇的慾望,渴望知識的求知慾望等等。

所以我個人認為,只有真正把控住自己慾望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一個能控制自己慾望與思維的人,往往能把控住自己的人生!


妙哉書道


這段話詮釋了有和無的辯證邏輯關係。直到19世紀黑格爾才在辯證邏輯中提出了類似的觀點,這一觀點被馬克思主義哲學繼承並發展為唯物主義辯證法。下面從辯證法辯證法的角度上來說說對這段話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意識的本質:常道和常名

意識本質上是通過對思維的抽象和總結所得到的純粹的認知。純粹是指脫離了具體和個別從而具備了普遍性。辯證邏輯稱這樣的意識是純知。這和老子提出的常道和常名的思想非常契合。短短的十二個字,既說明了常道和常名反映了具體的規律和認識,即所謂的直接性;又說明了二者不能用其他的規律和認識進行解釋,即所謂的間接性。常道和常名是直接和間接的辯證關係。

萬物的本質:常有和常無

萬物的起源不能是存在,否則這樣起源就不是真正的起源了。但如果起源是虛無,又無法解釋存在是如何產生的。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道德經給了我們答案,萬物的起源既是無也是有,無就是沒有任何存在,而有則是指在客觀規律存在於虛無之中。這樣的有無不同於一般的的有無,被稱為常有和常無。後面的關於玄的敘述則體現了辯證法中變的思想。常有和常無就是黑格爾的純有和純無。當初沒有把這兩個詞翻譯成常有和常無,我只能說這些翻譯者太沒有文化了。

限於篇幅,就說到這裡吧。萬物始於無而生於有,既是常無也是常有,二者相互轉化,即對立又統一。這個思想有別於佛教四大皆空的思想,是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十九世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受到當時科學爆發的啟發,提出了辯證法的思想,而老子則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想到了。我很懷疑黑格爾是抄襲了道德經的思想,事實上黑格爾也確實看過道德經,而且還對道德經大加讚賞。想到這些我禁不住由衷地給道德經點100個贊。


日衝信息 黃


無慾觀妙,有欲觀徼

"恆無慾,以觀其妙","妙"是奧妙,是自然的變化。我無慾時,任一切自然自在,不為我所確定。我不想認識什麼,看什麼都無慾無識,則一切自然,見亦不知,這就是"妙"。

"恆有欲,以觀其徼","徼"是邊界的意思。有欲認知,就會盯住一個東西看,盯住它不放,這是人的主觀界定。主觀界定了,知就落在裡面了,這就是"徼"。

老子這句話是由知講欲。老子講了欲的兩面:一邊是無慾,一邊是有欲。無慾是返本,有欲是有用。知的境界可以分為無名與有名,那麼欲的境界就可以分為無慾與有欲。無慾與有欲又是開始,是更深一層的道見。

知無慾,則為無慾觀。無慾觀,所見也就無名,由此就可以進入"無名天地之始"的境界。此時知在自然,自然變化,不可思議,也未曾思議,所以我見而不知,睹而不識,我不能預測,也不能掌控,所以才"妙"。

知有欲就不同了,有欲而觀,則是抓住一個事物,詳細地審視觀察,反覆地認識,於物生識,由識生名,就認識了它,控制了它,這就是"徼"的意思。

對"徼"的解釋歷來不一,很多人都在猜測它的意思。其實"徼"就是界定。認識一個東西就要界定這個東西,在界定中觀察它,才能把它看清楚,才能深入認識它。所以認知就是界定。能夠界定,才可以立名,名是指稱那個界定的。所以先有徼,後有名,名與徼是一體的。"徼"這個字,老子用得很準確,把認知的規律都講清楚了,可見其高明。


程東心學


老子所說的“無”和“有”都是存在因果關係的。要說觀察它的奇妙,我們首先應該讓自己達到聖人所說的常“無”境界標準。比如聖人常以“百姓的心為心”,常以百姓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對待。

這些種種,說明了只有真正擁有平常心,方能在平心氣和的狀態中真正領悟到老子所說的“無”生“有”的真正奧秘。

而如果以“有”觀“無”,只需要從“有”中觀察他們的運行規律,比如說從已經存在的宇宙中觀察星際運動,星空能量以及宇宙物質等等。

相對於,從“無”中觀察“有”,我們現代科技更有優勢的正是從“有”中觀察“無”,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已知的“有”中,最後觀察到“無”,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道”的邊緣。

打個比方,我們現在能從微觀世界觀察到號稱非常小的“上帝物質”,這個不正如老子所說的“常有,欲以觀其徼”一樣的意思嗎?

所以《道德經》不僅是中華人民的智慧源泉,也應是全世界人類不可或缺的重要養分。

有什麼想法的小夥伴,可以在下方評論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有問題聯繫作者刪除]

易經奇門國學


所謂的“欲”,就是想。所謂“常”就是持之以恆的不變。所謂“妙”就是靜定止觀中事物生髮之初的微妙。所謂的“徼”就是事物演變的動向與結果。故《道德經》所謂“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就是保持在“至虛極守靜篤”的無思無慾狀態下,靜定止觀於“萬事萬物生髮之微妙”。而所謂的“常有欲以觀其徼”,則是指“微妙生髮”之時,保持不動心念專注其動向的隨觀。在這裡“常有欲”,就是保持非思想驅使的意識自然隨觀。這裡面的道理,只要是在所謂修煉入靜中,見事物景觀自然生髮並隨之觀察過其演繹變化的人,就會明白的。而從無修行靜定止觀體驗的人,僅憑文字推敲揣測理解的人,是永遠也不可能有真知灼見的領悟的。

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經》與佛教文化所傳的《全剛經》一樣,都是教人如何以“至虛極守靜篤”和“應無所住”之後,於靜定止觀中觀萬事萬物生髮之微妙,並由旁觀隨其演變的動向和結果,徹知一切事物的演變因由。那些所謂慧眼功能觀知事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就是如此體驗而有知覺預見的。這些意無所住空寂靜定所見而洞察的結果,就是道說“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和佛說“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非思想過程的覺知結果。

因此,所謂老子《道德經》的智慧見解,所謂如來佛《金剛經》的智慧見解,全都是從“至虛極守靜篤”、“常無慾觀其妙”和“常有欲觀其徼”,以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狀態中得來的領會證悟。這就是古人以天啟所言的“不學而知”。如此知識的過程,又豈是最次的“學而知之”得來的膚淺知識,可以比較鑑別而言見解的?!


我乃天空


老子本義:恬淡虛無,守靜息欲,道之幽、深、玄、渺生生萬物之妙自然顯現;應物現形,精研細查,則萬物生長壯老,森然羅列明明白白。

易經雲: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無慾,形而上者,生物之道無;形而下者,化物之形器。有無相生,生化隨形。

細思之,王陽明滅人慾存天理,格物至知,知行合一,也與無慾渺,有欲徼同出一理。

佛教,五蘊皆空,六塵不染,徹悟本來面目,本性清靜,湛然不動,是為常無慾。應物現形,化身千萬,隨緣化物,臨機應用,不失其宜,明見萬物以渡化。





陽光山上摩雲居


一顆種子,未種下地的時候,它是有生命的。

種子的生命屬於自然,自然呈現的是天地之象,天地就是一個生命系統。天為陽,地為陰,天地之陰陽二氣授與萬物。萬物得以按時節生生不息。

就是說一個小生命,得按大生命的規律走。

如何走?

按時節播種,它會經歷一個生長壯大衰老的過程。這是一個由始到終、由終到始的循環反覆過程。為什麼這顆種子知道自己將來會長成什麼樣子?因為它的生命軌跡在它還未下地的時候就已經攜帶。你看到得嗎?看不到,老子把這叫做無。無形無狀之意。

到了一定的時候,開花結果,繁植後代,而這一個過程,人們都可觀察得到,這個叫做有。有形有狀之意。

老子就是用有和無來詮釋自然的陰陽。這時你再去體會有無相生的意境。無之妙,有之徼,陽開生物,陰閉成物,一切心象全在開物成物之間。

心象,人類心靈思維之象,並非大腦邏輯結構所能掌握。希望你放飛心象,叩啟眾妙之門。 那個門的密碼:左邊叫無,右邊叫有。


村絡思想茶


常無,欲以觀其妙:經常便自己的心保持在無的狀態(即無我的狀態,空的狀態,超越自己以往知見的狀態,接受一切新舊事物的狀態,即寬廣的虛無狀態,空靈的狀態),好讓自己能靜下心來好好體悟與觀察萬事萬物的奧妙!因為如果固守我執我見,以自我為中心,不願放下以前的知識與見識!對他人的好處,萬事萬物的奧妙很可能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觀,品,見)而不知其味(妙)!只有真正能放下自我,能讓自己處於一種相對空的狀態的人,才能日新又新,時時可以體悟與觀察到萬物的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繳:但同時也要時常讓自己處於有為(敢於任事,敢於擔當,認真作事,本分作事,鍥而不捨的狀態),才有利於觀察出萬物的蛛絲馬跡,因為只有至心一處,用心觀察,才能找出萬事萬物的蹤跡,總結出萬事萬物的規律,從而征服萬物,妙用萬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