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日本在蛟河的那些事

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我國東北地區,從“九·一八”事變算起14年,是我們中華民族一段屈辱的歷史。它雖然已經過去了70多個春秋,但是在每一箇中國人心頭卻是永遠抹不去的印記。當年,日本帝國主義給我們造成的傷害,至今仍然刺痛著我們的心。可悲的是,至今仍然有一些日本右翼分子,總是在想方設法的企圖抹煞、篡改這段—極不光彩的歷史。然而,歷史是不能被篡改、扭曲的。在蛟河大地上,至今仍然遺留著大量的歷史見證。

日本在蛟河的那些事

一片老廠房

本文要說的這片老廠房就是現在蛟河發電廠的前身。它所代表的是我們蛟河電力工業的起源、歷程和不同歷史階段所發揮的不同的歷史作用。

蛟河的電力工業創建於1929年。為了開發蛟河奶子山地區的煤炭資源,由舊中國吉林省交涉總署創建了奶子山煤礦附屬小型電廠。經吉林省督軍張作相、參謀長煕洽、財政廳長榮厚做主、官銀錢號經理劉哲,將哈爾濱道外耀濱電燈公司的兩臺發電機移至奶子山,用於開發採煤。這座小型發電廠,雖然掌控在買辦官僚手中,但卻是我們蛟河境內民族工業的開始。這座發電設備,因虧損嚴重,僅經營一年,被迫停止生產。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系商人接管奶子山煤礦並籌劃經營電力生產。1933年8月,日本侵略者為進一步掠奪蛟河地區煤炭資源,南滿電氣株式會社委託敦化電業公司安裝145千瓦、50千瓦汽輪發電機各一臺,1933年11月竣工發電。主要供給煤礦自用和向新站日本駐軍供電,多餘部分送往敦化供應日本駐軍。1934年1月,煤礦自用發電所在日本負責人成賴茂主持下,增設100千瓦汽輪發電機一臺,當年12月向蛟河、拉法、新站供應用於軍事的電力。由於奶子山地區水質不良對設備造成影響,不久被迫停止發電。

蛟河發電所,本文所說的老廠房,始建於1934年,其目的依然是加快掠奪奶子山的煤炭資源。1936年6月,安裝300千瓦汽輪機三臺,水管式鍋爐兩臺,1937年6月開始發電。此時,發電所負責人為日本人下向山二。1937年10月,蛟河發電所由長春調來1000千瓦複流式汽輪發電機一臺,WIF式9噸/時鍋爐等全套附屬設備,擴大生產規模。1939年1月,敦化電業公司被滿洲電業株式會社接收後,蛟河電廠稱之為:滿洲電業株式會社吉林支店蛟河發電所。所長依然是日本人,他的名字叫介寬。

1937年7月,也就是“盧溝橋事變”的同時,蛟河發電所又增設880千瓦複流式汽輪發電機一臺。1940年8月至1945年“八一五”光復前,蛟河發電所共裝3000千瓦汽輪機組三臺,20噸/時鍋爐三臺,發電設備總容量為10880千瓦。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不難看出,,自“九·一八”事變至“八一五”光復,雖然蛟河電力工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是它的服務對象卻始終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沒有變化。它的基本作用,就是為日本帝國主義瘋狂掠奪蛟河的煤炭資源和軍事控制、奴役蛟河人民提供電力支持。

1932年12月,奶子山煤礦由滿鐵株式會社接管採礦權,在蛟河的煤炭資源被掠奪的過程中,蛟河發電所提供的電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發電廠自身的存在,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掠奪。

日本在蛟河的那些事

一個老橋墩

述說老橋墩引發的思緒之前,不得不簡要的敘述一下我們蛟河存在鐵路的歷史。

穿越蛟河最早的一段鐵路是吉(吉林市)敦(敦化市)鐵路。1926年2月開始勘探,同年6月1日動工興建,1928年10月10日全線竣工通車,斜貫縣境75公里。

第二段鐵路是1932年開始測量,同年開始建設,1933年11月線工,翌年1月臨時運營的拉濱鐵路,在蛟河縣境內行程34公里。

日本在蛟河的那些事

林區軌道車 1936年攝

在威虎嶺林區使用了依靠人力或畜力推動的軌道平車(俗稱軲轆馬),加快了森林砍伐,軌道兩側被伐後殘留的粗樹樁隨處可見。

第三段為蛟奶鐵路,該路初為吉敦鐵路支線,分為南北兩條線路。南線自蛟河車站到奶子山煤礦全長10公里,專為運輸煤炭而鋪設,1929年竣工。北線建於1938年,由蛟河站至中崗,也為運輸煤炭而鋪設,全長9公里。

以上三段鐵路,在淪陷時期、都為日本侵略者掠奪我們蛟河的煤炭、木材糧食、藥材等物資發揮了巨大作用,通過鐵路運出多少資材,實難統計清楚。

在我們蛟河的土地上,還有一條鮮為人知的窄軌森林鐵路線。1943年,日偽政權為了“繼續集網力而完成大東亞戰爭”,加快了掠奪戰略資源的步伐,籌資開始修築蛟河至雙山(現黃松甸鎮雙山村)的森林鐵路。在修築森林鐵路的同時,日偽集團強徵了大量的勞工,在蛟河的烏林屯、南崗子屯、義氣崗子屯、團山子電、二合屯至雙山子屯,張廣才嶺以西的廣大區域掠奪式採伐了大量的木材,使得這一區域森林中的紅松、魚鱗松、黃花松、白松、黃柏、水曲柳、核桃楸等優質木材全部被放倒,原瓊始森林被砍伐殆盡。

日偽政權對東北大地上木材的掠奪始於1932年,偽大同林業事務所在穆縣設立森林保護救濟民生組合,所謂“保護”、“救濟”、“民生”實屬掩耳盜鈴。採伐區為敦化市現在的額穆鎮、官地鎮一帶。採伐的木材全部以人工費的價格被大同林業事務所收購,並通過日本人將木材運往日本。1936年,敦化、蛟河、樺甸三縣的森林劃歸滿洲林業株式會社管轄,該會社在我們蛟河境內的黃松甸設立了“滿洲林業直營作業所”、在張連(現白石山鎮)設立了“興亞木材株式會社”、在二道河設立了“林業採伐組合”、在柳樹河設立了“林業採伐組合”、在滿鮮(今拉法街海青村)設立了“坑木株式會社”。日本人掌握全部的採伐權,大肆進行林業資源的掠奪。據保守統計,淪陷時期,僅在我們蛟河境內,日偽當局就採運木材約700萬立方米,到1945年,全縣森覆蓋率僅為41%,原始森林幾乎絕跡。

蛟河解放後,,人民政府開始組織林區敵偽遺留的困山材、困楞材,歷時三年才將這一區域的木材清理運輸完畢。1952年清材結束,森林鐵路被拆除。

森林鐵路在義氣崗子附近跨越嗄呀河,拆除鐵路時遺留一個未被人們留意的老橋墩。它歷盡滄桑,無言的訴說著日本帝團主義、偽滿政府,對蛟問物資掠奪就可見一斑。

上世紀七十年代,老橋墩在嘎呀河水的沖刷下歪斜了,為了防洪的需要已被拆除。但是,,以它為支撐訴說的這段歷史,,卻時時的提解我們,不要忘記這裡曾經發生過的,隨薦嘎呀河水而流逝的經歷。

參考《蛟河淪陷與抗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