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嚴格來說,宋代第一首豪放詞應是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為何卻說蘇軾開創了豪放詞?

蘇軾吾師


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這首詞讓人感覺是悽清、悲涼、壯闊、深沉,還有些傷感,而就在這悲涼、傷感中,有悲壯的英雄氣在迴盪著。稱之為豪放派詞作並不為過。

但是,嚴格來說,《漁家傲·秋思》也算不上第一首豪放詞。

范仲淹前面還有柳三變。舉世皆知柳永詞“寒蟬悽切”,可還記得他的《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杆處,正恁凝愁!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對瀟瀟暮雨,卻長望霜風悽緊,這種蕭索沉雄是否稱得上豪放?

可柳永是婉約派創始人。

一首詞的風格,代表不了任何東西。就好比一個南方人,忽然想吃窩窩頭了,絕不能代表他的口味就此變了,不吃米飯了。

柳永和范仲淹總算還是在宋朝,和蘇軾也差不了多少時間。那再往前呢?有誰記得晚唐五代的牛嶠的《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晚唐,也正是詞牌從劉禹錫、白居易詩心寫景慢慢墮入頹廢迷離的宴樂專用詞的時代。溫庭筠、韋莊的“花間派”吃的就是這碗飯,也正是他們給了“豔詞”千年來婉約綺麗的本色。

牛嶠的詞風和他們是一樣的,可也能寫出《定西番》這種清冷、蕭索的邊塞詞啊。為什麼沒人稱他為豪放派?

一個道理,偶爾吃個窩窩頭而已。

類似的還有毛文錫的《甘州遍·秋風緊》:

秋風緊,平磧雁行低,陣雲齊。蕭蕭颯颯,邊聲四起,愁聞戍角與徵鼙。

青冢北,黑山西。沙飛聚散無定,往往路人迷。鐵衣冷,戰馬血沾蹄,破蕃奚。鳳皇詔下,步步躡丹梯。

這要是蘇軾之後的詞人所作,必然歸於葉夢得、張元幹一類詞人,在豪放派中有一席位置。

為什麼他們都不能成為豪放派的開創人?因為他們吃了窩窩頭,覺得不錯,回頭還是吃米飯去了。

蘇軾不一樣,蘇軾認識到窩窩頭和米飯一樣好吃,都能充飢,甚至未來可能是窩窩頭的。

這是一種自發的、主動的認識,才能稱其為文學理論上的進步。他在寫完《江城子·密州出獵》後(太經典,不列出來了),寫信給朋友《與鮮于子駿書》:

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蘇軾已經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作品風格擺脫了柳永一統天下的侷限,終於“自是一家”。而且雖然蘇軾作品真正豪放派的詞大約只有四十餘首,卻是有意識地使用了這種風格。

反觀前面舉例的那些詞人,因為感情激動之時偶一為之,並沒有繼續在這個路子上探索,風格沒有改變,於文學理論上自然更加欠奉,自然無法定義為豪放“派”,雖然偶有作品沉雄豪放兼備。

而蘇軾之後,後來者不斷,直到辛棄疾打通豪放、婉約之間的壁壘,終於讓宋詞登上頂峰,與唐詩抗衡。總的來說他們都是承續了蘇軾的風格加以變化。

詞牌的主題拓寬,風格變化,是詞牌史上最重要的變化。

蘇軾這個豪放派的創始人,當之無愧。

回頭說一下范仲淹,其實也是個相當牛的人。他的作為是在仕途、政途,但是在文學上也毫不遜色,他的散文,詩詞也是一頂一的。但是他留下來的詞作只有五首,雖然《蘇幕遮·懷舊》的“碧雲天,黃花地”堪稱絕唱,《漁家傲·秋思》和其他作品也明顯有脫離柳永詞風的意味,但是作品實在太少,無法形成系統,不足以稱新風格、新流派。

還有一點,柳永漂流一生,最終還是在范仲淹的幫助下做了個小官,死在任上。可見范仲淹和柳永關係還不錯,他對柳永的才華和詞牌風格還是認同和欣賞的。

不過對於范文正公來說,和王荊公的態度大概是一樣的:真英傑者,經天緯地平天下為己任。詩詞,末技爾。

你若稱呼王安石為詩人,范仲淹為詞人,估計人家都不願意理你。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創作出第一首豪放詞和開創豪放詞風不能混為一談,不然李白的《憶秦娥》豈不是更早?

為什麼說蘇軾開創豪放詞風呢?

蘇軾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一、詩詞一體的詞學觀

1、 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 “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並論,說柳永《八聲甘州》中的名句: “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

2、 還提出了詞“自是一家” 的創作主張。是針對不同於柳永詞的“風味”而提出的,其內涵包括:追求壯美的風格和闊大的意境,詞品應與人品相一致,作詞應像寫詩一樣,抒發自我的真實性情和獨特的人生感受。(與李清照“別是一家”區別:蘇軾是說詞有個性,李是詞體特徵,與詩相區別。)

二、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

他將傳統的表現女性化的柔情之詞為擴展為表現男性化的豪情之詞,將傳統上只表現愛情之詞擴展為表現性情之詞,使詞像詩一樣可以充分表現作者的性情懷抱和人格個性。宋楊湜《古今詞話》即說蘇軾“凡賦詩綴,必寫其所懷”,金人元好問更認為東坡詞是“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新軒樂府引》)。

三、“以詩為詞”的手法

1、蘇軾在詞中與詩一樣大量採用標題和小序的形式,使詞的題序和詞本文構成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與張先的詞題僅起交代創作的時間、地點的作用相比,蘇軾賦予了詞的題序以新的功能。有些蘇詞的題序交代詞的創作動機和緣起,以確定詞中所抒情感的指向,如《水調歌頭》的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不僅交代了創作的時間、緣由,也規定了詞末“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所懷念的對象是其弟蘇轍。另有一些題序與詞本文在內容上有互補作用,如《滿江紅》(憂喜相尋)、《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二詞,詞序用來紀事,詞本文則著重抒發由其事所引發的情感。有了詞題和詞序,既便於交代詞的寫作時地和創作緣起,也可以豐富和深化詞的審美內涵。

2、從本質上說,蘇軾“以詩為詞”是要突破音樂對詞體的制約和束縛,把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水調歌頭》



四、陽剛之美的展現。(豪放詞派的開創者)

(一)、以豪放之氣展現陽剛之美。

《江城子·密州出獵》

“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 ”(王灼《碧雞漫志》)。

(二)、以曠達之韻展現陽剛之美。

《定風波》

(三)、以明朗之情展現陽剛之美。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四)、以清雄之語展現陽剛之美。

以詩賦詞彙,兼採史傳、口語以及詩文句法,融鑄成個性化的清新雄健的語言入詞。


讀書會


蘇東坡在文學上的造詣,可以說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到目前無知,還沒有哪一位文人敢說,他超越了東坡先生。蘇祠更是開創了豪放一派,為後人喜聞樂見。雖然有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為第一首豪放詞,但蘇軾作為文學改革領袖,將其成為豪放派的開山鼻祖,實至名歸。



蘇軾在我國詞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他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詞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衝破了詩莊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劉辰翁在《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豪放派是宋詞的一個流派,與婉約派併為宋詞兩大詞派。“豪放”、“婉約”之說最早見於《詩餘圖譜》:“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婉約者欲其辭情醞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弘。蓋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觀)之作多是婉約,蘇子瞻(蘇軾)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詞體以婉約為正。”

豪放派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於狂怪叫囂。它不僅描寫花間、月下、男歡、女愛。而且更喜攝取軍情國事那樣的重大題材入詞,使詞能像詩文一樣地反映生活,所謂“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氣勢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為能事。



北宋詩文革新派作家如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都曾用“豪放”一詞衡文評詩。第一個用“豪放”評詞的是蘇軾(《答陳季常書》),他還開始寫作打破傳統詞風的詞,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等,頗引人注意。據南宋俞文豹《吹劍續錄》載:“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這則故事,表明兩種不同詞風的對比。

蘇軾一生政治清廉,體恤民生,雖然仕途坎坷,始終不忘以人為本。蘇軾的做人做事,做文章,一直是被中國文人奉為楷模!值得一生去膜拜!


小梁說歷史2019


嚴格來說,宋代第一首豪放詞應是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為何說蘇軾開創了豪放詞?



所謂開創者,是開拓一個全新的領域或者建設一個新的事物的第一人,是對其後的發展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人。就像我們說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創者,李大釗等早期革命者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先驅者。


所謂"豪放派"與"婉約派"是後人為研究宋詞,對宋詞創作風格和特點進行的大略分類。蘇軾因開創宋代豪放詞風,是豪放派的開創者,范仲淹只是宋代豪放詞的先驅者。



蘇軾之所以成為宋代豪放詞風的開創者:

1.蘇軾是宋代詞風轉變的推動者。 蘇軾大力提倡並身體力行豪放、壯美的詩詞,強化詞的文學性,弱化詞對音樂的依附性,想和後世稱為“婉約派”的柳永等人分庭抗禮。所以在兩宋詞風轉變過程中,蘇軾是關鍵人物。

2.蘇軾的豪放詞創作有著非凡的成就。 蘇軾留詞300多首,論創作成就,是北宋詩壇上第一大家。雖然蘇軾豪放詞數量不多,但是從《江城子•密州出獵》之後,創作出了《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千古絕唱,都有著長盛不衰的藝術魅力。

3.蘇軾對宋代豪放詞的影響力巨大。 蘇軾在當時文壇上享有巨大的聲譽,其作品馳名遐邇,對詞體的解放精神也被後人所繼承,發揮了深遠的影響作用。其後賀鑄、陸游、張孝祥、張元乾等持續發力,直到辛棄疾成為宋詞豪放派的集大成者。




范仲淹之所以是宋代豪放詞的先驅者:

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一詞,寫於北宋初期,是相對於晚唐五代及北宋初期的“花間派”詞而言,一掃其柔靡無骨的詞風。而且范仲淹的詞存世數量極少,共五首,僅有這一首《漁家傲.秋思》為豪放之詞。

其時在北宋初年詞豪放遒勁的詞還有不少,像劉潛《六州歌頭.秦亡草昧》《水調歌頭》等等。

但他們對豪放詞風的推動作用、創作成就和影響力,都是不能和蘇軾相比的。

所以范仲淹也只是豪放詞的先驅,且是之一。


朋友A朋友


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確實是一首具有豪放風格的詞作。我們先來欣賞一下: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范仲淹的時代比之蘇東坡要早一些,宋仁宗皇祐四年范仲淹去世的時候,蘇東坡只有16歲。那時的他,只是四川眉山的一個小秀才,還不是後來名滿天下的蘇大學士。既然范仲淹也寫過這樣優秀的豪放詞,且時間上比蘇東坡早,為何蘇東坡在文學史上被稱為豪放詞的開創者呢?要明白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文學史的角度上講起。

要說詞,先要從詩說起。因為詞是在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詞又叫“詩餘”。詩與詞,現在一般會認為是表達個人情感的,這固然沒錯,但中國的詩,從《詩經》開始,就與現實政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詩大序》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裡講的是詩的起源。對於詩的社會功能,《詩大序》又說:“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以上所說的就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觀點“詩言志”。也正是因為這種觀點的影響,詩的體材往往與大的社會體主題相關聯。詩到唐代,發展到高峰,標誌就是律詩規則的形成,它把現實人生的重大題材與語言形式相結合,達到了古體詩的巔峰。

由於詩的格式比較固定,不利於細膩的情感表達。在唐代中期之後,就出現了詞這種形式。做為補充。文人們在寫詩之餘,也寫點詞,所以詞又稱為“詩餘。”又因為詩是言志的,因此,詞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有一個體材上的分工,這就是“詞為豔科”。用一句現代白話來說,詞在開始的時候,它的主題是以表達男女之情,或說愛情為主。這一點,看看中國早期的詞作以及詞人的風格,就很容易明白。無論是晚唐的溫庭筠、韋莊,五代李暻、馮延巳以及宋初的張先、歐陽修等等,無一不是這一風格。這就是所謂的婉約派。

詞從唐代興起,一直髮展到北宋初期,體制上已經發展的比較完備了。但是,在題材的分工上,文人們都自覺堅守著“詩言志”“詞為豔科”的分工。這種情況直到蘇東坡的出現,才被打破。

為什麼會在蘇東坡的手上打破詩與詞之間人們長期堅守的界線,我覺得應該與性格有關。蘇東坡是文學天才,且性格灑脫,思想不會為任何的清規戒律所束縛。這一點,從蘇東坡科考之時杜撰典故,就可以看出來。

蘇東坡科考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他在文中寫道:“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當時的主考官是歐陽修和梅堯臣,二人都沒有見過此典故。梅堯臣便問蘇東坡,此事出之何典?東坡答:“想當然耳!”也就是說,這個故事,是蘇東坡自己編的。敢在嚴肅的科考之中杜撰典故,中國千年科舉史上,大約只有蘇東坡一人。其灑脫的個性可見一斑。這樣的個性,讓他在詩詞創作中墨守成規,就很困難了。於是,幾百年來,文人們堅守的“詞為豔科”的慣例,就在蘇東坡的手上被打破了。從此之後,詞人們的題材不僅僅是“楊柳岸,曉風殘月”的離愁別緒和“無可奈何花落去,小院香徑獨徘徊”的富貴閒愁的纏綿惆悵。更有了“大江東去”的豪邁,以及“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灑脫。

蘇東坡之後,豪放才真正成為一種風格。從此之後,“詞為豔科”的規則被打破。詞不必再以兒女情長為內容,它也可以寫大題材,也可以言志了。當然,在豪放派形成之後,婉約派的創作風格依然存在,但詞壇上形成了兩派並存在的格局。在蘇東坡之後,到南宋形成一大批以豪放創作風格的詞人,最著名的當然就是辛棄疾,其它的還有劉過、陳亮、張元幹、張孝祥等等。

東坡之前的詞人,是以婉約派為主流的。與東坡同時代,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少游就是婉約派。與蘇東坡同為宋詞三大家的李清照,就是婉約派。李照清與蘇東坡同為傑出詞人,但李清照對蘇東坡的詞是持批評態度的。她說東坡的詞,是“句讀不齊之詩耳”。其立論的根據,就是文學史上詞為豔科的傳統。用李清照的話說,就是詞“別是一家”。也就是詞有有詩不同的格式,不同的題材。詞人不能越界,寫詩人的題材。所以,李清照遇到宏大題材的時候,她是寫詩,而不寫詞的,比如:“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豪放派的形成,並不是由一個人在一首詞上體現出豪放的風格為標誌,他是由一群人形成大體相同的創作風格為標誌的。當詞發展到豪放和婉約兩派的時候,說的是每個詞人大體的風格。而不是絕對化。李清照是婉約派,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她的詞中有時也會體現出豪放的風格,比如這首《漁家傲》: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語。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且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蘇東坡是豪放派,可是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是不是也有體現出婉約的風格呢?

問題大約講明白了。再補充幾句。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固然表現豪放的風格。也比蘇東坡早,可是,比范仲淹更早的豪放詞還有,比如李白比范仲淹早了近三百年。我們欣賞一首他的《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王國維說,李白的“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八個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這詞歸於豪放應該是沒問題的。


七月流火140400643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這是一首邊塞詞,和豪放沾不上邊。詞中每句都可以看到唐朝邊塞詩的影子。比如最後三句: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首是即景懷古之作從思想上沒有束縛。但也有唐詩的影子: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默梅軒


蘇軾開創的,是“豪放詞派”,而不是豪放詞。

蘇軾是第一個致力於改變詞風格的作者,也是第一個成體系寫豪放詞的作者。而范仲淹的《漁家傲》,的確有豪放氣象,卻是絕無僅有。他本人的詞作,並沒有類似的風格,也沒有形象規模。而這首詞的風格,也沒有在文壇形成大的影響。

就像李白也有著名的文章《春夜宴桃李園序》,但你不能把他歸為“古文大家”,唐宋的古文八大家中,也沒有李白。他還寫過十來首詞(可能更多,傳世的只有這幾首,其他的也許失傳了),最著名的是《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但你能說李白是“詞人”嗎?


棲鴻看紅樓


你好,蘇軾是一個文學大家。他開創了豪放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意境,並且有很多豪放詞留史。而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即使是第一首豪放詞,但他對詞的改革和發展推動起到的作用沒有蘇軾那麼明顯,只是一首兩首詞是不能開創一個詞派的,蘇軾在豪放詞傳播、創新等方面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狗耙田文學


蘇東坡,是宋代詞作的巔峰性代表人物。其中豪放詞《念女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大開大合,寫盡了山水豪邁之情和英雄壯舉之事。而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則是描寫的西北塞北風光,表達了壯士戍邊的壯舉和悲傷。兩者無論是行文風格,還是情緒表達,蘇東坡的詞更加的雄壯,得用銅板鐵牙來唱,方才能淋漓盡致的表達這種豪邁之情。因此,更多的學者和人士都認為蘇東坡才是開創了豪放詞的鼻祖,主要是他的文學成就和所開創的詞風流派。


悅來吧


還應該說是蘇軾。有人偶然有一首也不是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