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政企合力復工復產 產業鏈復甦還需過“坎”

2月27日,廣州市倍爾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工人在額溫槍生產流水線上作業。記者 鄧華 攝

2月27日,廣州市倍爾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工人在額溫槍生產流水線上作業。記者 鄧華 攝

2月27日,廣州市倍爾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工人在額溫槍生產流水線上作業。記者 鄧華 攝

製造業是我國經濟之本,珠三角在全球製造業產業鏈中佔有重要位置。此番新冠肺炎疫情,對珠三角產業鏈影響幾何?企業復工復產面臨哪些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連日在廣州、東莞、佛山等地採訪看到,在政府、企業積極努力下,工業企業復工率加快,特別是技術密集、智能化程度高的企業開工率、到崗率較高,但許多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散弱的企業開工仍舊受限,產業鏈復甦仍需邁過幾道“坎”。

企業各顯神通

一企一策助防控促復工

廣東是製造業大省,相對於服務業,工業企業復工速度整體更快一些。據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統計,截至2月21日,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近4.2萬家,比2月10日增加近3萬家,復工率達82.2%。

上好“安全閥”,企業正在逐步恢復產能。東莞市黃江鎮臺資企業正揚電子有限公司是全球規模靠前的汽車、遊艇液位傳感器、尿素傳感器及儀表生產商。由於訂單任務重,原計劃1月30日開工,但按照政府要求一再延後開工時間,到2月10日有2880人復工,復工率達70%。正揚電子採取了嚴格的措施,要求回廠工人填報健康申報表,並通過電信APP查巡員工過去14天去過哪裡。企業設置了隔離房,從湖北迴來或坐車途經湖北的員工都在隔離中。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家企業生產線有序進行,除了戴口罩、測體溫、消毒等措施外,食堂實行分批就餐,在餐桌上用自制紙板進行隔離,每人一個單位安靜就餐。

企業反映,地方政府入廠指導對幫助企業復工非常重要。東莞茶山鎮聚集了100多家食品企業,2月10日起不少企業陸續開工。廣東新盟食品有限公司是年產銷額超6億元的餅乾生產企業,總經理潘結儉說,開工前對於如何防疫確實心裡沒底,1月30日開始茶山鎮就派人來企業細緻入微地教如何做防控,具體到食堂改造等,還專門租了一幢出租屋做隔離用,鎮上也出臺了免房租等實打實的政策幫助企業減負。

記者走訪看到,開工企業都在積極應對,各種“土法”“洋法”防控措施紛紛上馬,有的在廠門口砌起消毒池,有的專門研發了噴霧消毒通道供員工出入,有的開發了手機APP用大數據掌握員工動態,有的採取“保長制”細化對員工管理,有的甚至在境外併購了口罩機廠……

對珠三角地區來說,防控的重點在基層鎮街和村,因為大部分企業都分佈在鎮村一級。記者採訪看到,疫情之下珠三角各鎮村都行動起來,各種防控措施佈下嚴密的網絡。順德區龍江鎮是個產業大鎮,有超過23萬的新市民,當地通過大數據掌握到全鎮有湖北籍新市民1.2萬人,有9000人回鄉過年,對篩查出的523名重點人員及時採取防控措施,做到“一企一策,一人一檔”,助企業有序復工。

抗疫企業“起得早”

技術密集型復工率高

記者調查發現,疫情衝擊下,越是優質企業復工情況越好,同時受企業形態、行業景氣度等因素影響,疫情也使珠三角企業進一步分化:

一是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開工早,涉及面廣。法雷奧市光(中國)車燈有限公司生產的車燈,是負壓救護車的一個基礎零部件。公司亞洲區總監羅經偉表示,工廠2月5日即申請了提前開工,第二天產品就入庫,7日便送達到整車廠商。正揚電子也在春節期間接到了救護車尾氣系統訂單,並緊急投入加班生產。

記者採訪發現,由於珠三角產業鏈健全,此次疫情物資保障涉及面廣,很多是非醫療類企業。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塗高坤介紹,除醫用口罩、防護服外,廣東還將醫用隔離面罩、紅外體溫檢測儀、負壓救護車等納入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管理,同時將這些物資生產企業的供應鏈也納入協調和服務範圍,發動供應鏈上的企業積極復工復產。

二是高科技企業輕裝上陣,勞動密集型企業壓力更大。位於高埗鎮的民營企業站勝集團,在高埗鎮有6個工廠,涉及鞋廠、模具、運動器材等多個領域,從復工情況看,越是技術含量高的復工率越高,如有346人的模具廠,至2月12日已有240人復工,到2月17日再有75人復工,已恢復生產能力的70%。而擁有4000多人的鞋廠復工率則只有30%。

塑料瓶模具設備製造商廣東星聯精密機械公司目前正值訂單旺季,公司總經理姜曉平表示,受人員流動限制,產品的售前、售後服務影響很大。公司購買了安裝驗證設備,在出廠前做好檢測,在線上指導客戶自行安裝,減少疫情對產品服務的影響。

近幾年珠三角企業加快自動化、智能化建設,早佈局早行動的企業在此次疫情中獲得了更大的騰挪空間。群創光電公司佛山廠區人力資源負責人歐陽筱敏說,廠裡7000多名員工都是分批返工,而幾年前工廠有1.3萬名員工,如果保持以前的規模,企業的風險就更大了。

三是外資企業、優質企業復工率高。記者觀察,一些外向度高的企業,由於日常管控到位,在此次疫情中復工率也更高。由於本身的勞保條件要求比較高,更容易對接現有防控措施,加之全球動員能力強,口罩等防控物資也更易獲得。截至2月23日,東莞市有5791家外資企業復工,大中型外資企業復工率達到60%。其中,外資企業進出口300強開工率達91%。

位於高埗鎮的日資企業日本電產(東莞)有限公司生產低能耗、低噪音、小體積馬達,訂單到今年6月份都是飽和的,由於生產壓力大,企業在春節期間有30%的員工加班,疫情發生後,企業通過自建小程序App對員工的交通、在家健康等進行排查,對不能回來的發告知書和慰問信讓員工安心待崗,承諾工資和崗位。截至2月12日公司返崗人員已達65%。

法雷奧公司是法資企業,在佛山分公司有808名員工,2月13日該廠有80%的人員復工,產線也開到了八成。東莞新盟食品公司總經理潘結儉說,因為有外貿訂單,採購商經常對企業進行環保、勞保等的督查,口罩、消毒水等物資都要求有一個月的庫存,這使企業對接防控措施更容易。

企業承壓重

產業鏈復甦“梗阻”待破解

記者調研看到,伴隨中央和地方復工復產政策加快推進,珠三角企業正在加速恢復生產,但由於製造業主體眾多,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產業鏈復甦尚面臨幾大問題。

——延遲復工生產效能受限,供應鏈存“掉鏈子”現象。

東莞市商務局調研員雷慧明介紹,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時間普遍延遲,短期來說對部分企業出口訂單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從目前監測情況看,訂單下降約10%-15%。

東莞正揚電子有限公司財務長李遠飛說,企業原本計劃1月30日開工,但因為疫情企業開工時間兩次延後,而企業每延期一天就會失去500萬元的產值。

由於大量的中小企業復工難,人員流動受限制,產銷脫節使得許多企業物料供應不及時、零配件跟不上、後期包裝運輸等都存在困難。“擎天柱”企業雖尚能維持運轉,但產業鏈中“掉鏈子”現象仍然存在,使企業正常生產十分受制。

——多項成本上升,中小企業壓力大。

沒有訂單著急,有訂單更著急。潘結儉形容此時是“開心的痛苦”,一是有工沒人做,二是做好了運不出去。物流不暢第一表現在通關上,往常上午10點裝車下午2點就能送到香港客戶手上,現在要3天時間才能到。其次快遞費用明顯提升。除了運輸費漲一成之外,各地交通管制政策不同。例如發東部某市的貨,現在要求只能用當地的司機、當地車牌汽車,不允許拼車只能整車發貨,這些都大大增加了成本。

人工成本的上升也讓企業心裡沒有底。日本電產(東莞)有限公司年前公佈的招聘計劃裡將新招員工的底薪提到2200元,但從開工的形勢來,管理部負責人田碧榮說:“現在提高到2350元可能也招不來人,大家都缺工,搶人勢必會造成工價畸高。”

——訂單普遍延誤 存在訂單轉移風險。

由於延遲開工和產能不足,企業普通反映訂單交付延誤。李遠飛說,企業訂單是很充足的,現在就是受制於員工返程受阻,產能上不來。目前是通過與客戶協商來調整訂單交付的時間和節奏,如3月份產能還不能恢復,就有可能出現客戶轉移訂單的問題。潘結儉說,“企業不怕虧一兩個月錢,是怕丟了訂單,丟了市場。”

——消費需求減少,產業鏈傳導影響製造業。

受疫情影響,春節期間終端消費需求大幅減少,一些企業也擔心,當前儘管疫情形勢正趨於緩和,但疫情對人們的心理影響仍將持續,終端消費需求減少,會逐步沿著產業鏈向上傳導,導致訂單減少、存貨積壓、減產停產等一系列問題。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開展的“疫情對本地民營企業影響”專項調查中,表示會“縮減業務”和“暫時停產停業”的受訪企業分別有21%和20%。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