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價重挫 「產業鏈+價格險」成避險模式

“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一年一度的中國(金鄉)大蒜節日前在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舉行。這個被金鄉人譽為“大蒜盛典”的節日,跟往年相比,冷清了許多。

收購價創新低 各地影響不一

值得關注的是,跌至低點的大蒜收購價格對雲南等地區卻產生較大影響,很多蒜農血本無歸。

趙志全說,在雲南種蒜比在金鄉種蒜成本高,同樣一畝地,雲南蒜種成本要1200元,化肥成本500元,澆水成本300元,種植成本500元,每畝地總成本達到2500元。如果按最高畝產3000斤、收購價0.3元/斤計算,每畝地要虧損1600元,這還不算土地流轉費等其他費用。

兩因素致下跌 供需失衡是主因

在張宏波看來,今年大蒜收購價格創新低,在於兩方面原因,一是受天氣影響,去年大蒜減產嚴重,導致大蒜銷售價飆到10元/斤,大蒜收購價高達2.5元/斤,蒜農在2017年擴種的基礎上再次加大種植面積;二是大蒜庫存量高,導致大蒜供給大幅增加。

大蒜信息產業協會提供的數據證實了上述解釋。數據顯示,2017年山東、江蘇、河南、雲南等產區收穫面積696萬畝,2018年收穫面積748.3萬畝,同比增加7.5%。2017年冷庫大蒜的庫存量為340萬噸,比2016年的190萬噸,同比增長了78%。截止到今年5月下旬,冷庫中尚有60多萬噸大蒜待銷。

張宏波認為,供需失衡是今年大蒜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每年市場上能夠消化的大蒜數量大致穩定,供給太多就會導致供求關係失衡,進而影響市場價格。從最近幾年情況看,每年大蒜的需求量是穩定的,基本保持在600萬噸左右,但今年大蒜供給遠遠超過了需求。”

打造完整產業鏈 價格險“保駕護航”

從大蒜種植到大蒜深加工,金鄉蒜農收益來源早已分散在大蒜產業鏈各個環節。將精深加工作為實現大蒜增值的重要環節和主要途徑,重點打造的國際大蒜產業園基本實現了從調味品到食品、保健品再到醫藥品的全產業鏈生產。如今,金鄉集聚了大蒜加工企業1200餘家、大小儲藏庫3000餘座,保守儲藏能力近300萬噸,深加工消耗大蒜約80萬噸;彙集了保鮮、醃製、罐頭、釀造、發酵、大蒜膠囊、保健食品等大蒜加工全部品類;同時,輻射帶動物流、包裝、印刷、餐飲住宿等產業快速發展。

除此之外,試點三年的目標價格保險也為金鄉蒜農“保駕護航”。金鄉大蒜被列入山東省蔬菜目標價格保險首批試點,2015年開展至今,三年累計投保面積達125萬畝,賠付金額近1.2億元。

今年金鄉大蒜目標價格為1.70元/斤,保費率為7%,保費為140元/畝,保費由投保農戶承擔40%,各級政府承擔60%。如果平均蒜價低於1.70元/斤,則由保險公司賠付差價。理賠資金於12月底前撥付到投保蒜民“惠農一卡通”賬戶。

對於這種保障農民收益的模式,李國祥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障農民收益,但該模式是否能夠在全國推廣,尚有疑慮。比如,如果出現保險公司不賠、賠付進度低等問題,就會加大推廣難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民投保意願。

蒜价重挫 “产业链+价格险”成避险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