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西周初期所實施的分封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和變遷?

前言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聯合諸多部落,在牧野一地與商紂王的軍隊展開了最後決戰。或許商紂王也沒有料到,自己的軍隊竟然會這種關鍵時刻突然倒戈,反而助長了周軍的實力。商紂王見大勢已去,於是選擇自焚而死,商朝就這樣滅亡了。

西周初期所實施的分封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和變遷?

西周編鐘

隨後周武王便接管了原本屬於商朝的領土,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周王朝,可惜三年後武王就不幸去世,由周公姬旦攝政,成為周王朝的實際控制人。在王朝建立之初,周公旦採取大封諸侯的方式獎勵那些在推翻商朝過程中的功臣們,一時間得到分封的諸侯竟然有八百人之多,這也意味著在周王朝境內存在著八百個國中之國。不過這些諸侯國大多都是姬姓成員的封地,異姓得到分封的現象並不是十分普遍。

隨著時間的推移,分封制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最終摧毀了周王朝。在經歷短暫的秦帝國統治時期後,漢帝國突然拔地而起,並在帝國全境推行分封與郡縣制的結合體——郡國並行制,但仍然給漢帝國帶來了難以磨滅的負面影響。直到漢武帝時期,該制度所帶來的弊端才逐漸消除,使封建統治者再也不必為此事所煩惱。

西周初期所實施的分封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和變遷?

周武王姬發



周初大行分封,起到拱衛中央的效果

西周初期,周公旦對那些跟隨周武王一同起兵的盟友大行封賞,可以說這個新興的國傢什麼都缺,就是不缺諸侯。當然,接受分封的同時也宣告著要承擔起相對應的種種義務。

周公旦規定,諸侯必須完全聽從周天子的"旨意";在周天子發動戰爭時,各諸侯國必須無條件提供一定數量的軍隊供其指揮;各地諸侯必須按照周天子制定的納貢金額定期繳納至中央朝廷;各地諸侯擁有私養軍隊的權力,但必須為周天子守衛每一片國土。如果周天子遭到襲擊,必須無條件派兵援助。對於各諸侯來說,這些條件並不是什麼難事,都紛紛應允,於是分封制便在西周王朝的境內確定了下來。《左傳·僖公》中曾記載:

"鄭之入滑也,滑人聽命。師還,又即衛。鄭公子士、洩堵俞彌帥師伐滑。王使伯服、遊孫伯如鄭請滑。鄭伯怨惠王之入而不與厲公爵也,又怨襄王之與衛、滑也,故不聽王命而執二子。王怒,將以狄伐鄭。富辰諫曰:不可。臣聞之,大上以德撫民,其次親親以相及也。昔周公吊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西周初期所實施的分封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和變遷?

西周分封制的推行者:周公姬旦

從上述史料可以看出,周公旦大行分封制時,主要的對象依然是宗室子弟。之所以推行分封制,主要還是當時的人們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國家概念,百姓們對於周室的認同感很低。再加上管叔和蔡叔曾經勾結紂王之子武庚掀起叛亂,更是讓周公旦感到不安,也讓他意識到周王朝內部仍然存在著很多不安定的因素。為了加強對商朝遺民的控制,於是大封諸侯,讓這些宗室子弟前往各地對商朝遺民進行監視。

大行分封制的另一大好處是可以保護周室的安全。在周王朝的四周仍然存在著諸多部落,他們也希望效仿周武王佔據中原,建立起新興的國家。周室如果憑藉自己的力量加以抵抗實在是太過吃力,所以才通過分封諸侯來強化地方的軍事實力,以此保衛周室的安全。所以說,周公旦實行分封制其實也是對當下現狀的一種妥協而已,而且在周公旦看來沒有比將宗室子弟分派到各地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更加有效的方法了。

西周初期所實施的分封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和變遷?

曾經掀起叛亂的商紂王之子武庚

分封制使動盪的周王朝逐漸安定下來,各地得到分封的諸侯將自己的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不僅加強了對商朝遺民的控制,還增加了百姓對周室的認同感。此時周王朝上下才凝結成為一個整體,從而具備了繼續向前發展的條件。

西周初期所實施的分封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和變遷?

周王朝地圖

君權逐漸流失,諸侯勢力愈發強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方諸侯的勢力開始愈發強大,而周室卻一直無心加強中央集權。或許在周天子心中根本沒有中央集權的概念,畢竟從周王朝建立開始,周天子就沒有太大的權力,更是無法與後世的皇權相提並論,所以外重內輕的局面開始逐漸形成了。

雖然中國古代史中曾經發生過許多外重內輕的現象,但只有周室是最為衰微、權力最為微薄的。可以說,此時的周天子除了擁有可以分封諸侯的權力,再沒有任何作用了。此時周王朝內部的政治狀況與後世的君主立憲有著一點點相似之處,那便是周天子已經成為一種國家象徵,但實權早已全部流失。

周天子權力的流失意味著地方諸侯的權勢開始快速膨脹,並通過不斷的征服擴張使諸侯國的數量越來越少,"存活"下來的諸侯國的土地面積則越來越大,於是,歷史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

西周初期所實施的分封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和變遷?

春秋初期各諸侯國勢力圖

所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在這段時間內,強大的諸侯國就只剩下了寥寥幾家(當然還有一些國力貧弱的小國存在)。幾大諸侯國的領土加在一起幾乎涵蓋了整個周王朝的疆域,並將周天子所居住的都城圍在正中央。雖然這些諸侯國的綜合實力都十分強大,但誰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推翻周天子的地位。所以這一時期的周室已經名存實亡,僅僅是各諸侯所操縱的傀儡而已。《左傳·隱公》中曾經記載:

"冬,京師來告飢。公為之請糴於宋、衛、齊、鄭,禮也。"

這段史料記載雖然較短,但卻充分表現了此時周天子的地位已經下降到了什麼樣的地步。各地諸侯作為"天子之臣",自然要負責供養周室。此時各地諸侯的勢力已經非常龐大,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區域已經愈來愈小,但卻連京師附近的饑荒都無力解決,可見諸侯們早就不像過去那般供養周天子了。

西周初期所實施的分封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和變遷?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勢力圖

其實在筆者看來,這種局面的出現是必然的。周初定下的分封制本身就存在著很多的弊端,最為突出的就是沒有對諸侯國進行權利上的限制,導致任何一個諸侯國都可以發展成一個獨立的國家,完全可以脫離周天子的控制而存在。不過好在當時的人們受周禮的影響,都不敢心生叛亂之意,所以周王朝從表面上看去仍然是鐵板一塊,但實際上早已四分五裂。直到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開創了皇帝制度並自行稱帝后,才宣告周王朝的滅亡,而中國古代史也因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進程。

西周初期所實施的分封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和變遷?

秦兵馬俑

漢初再次分封,再次出現外重內輕的局面

漢帝國建立後,漢高祖劉邦也在歷史中尋求教訓,並希望通過借鑑過去的歷史經驗避免制定下錯誤的政治制度。實際上,秦朝所推行的郡縣制就比較適合漢帝國使用,但在劉邦看來,秦朝既然已經覆滅,那麼就證明郡縣制並不完善,故而罷之不用。而在此之前的周朝,正是因為推行了分封制才導致了君權旁落,自然也不可取。最終劉邦選擇將分封制與郡縣制結合起來,在漢帝國境內全面推行郡國並行制。

西周初期所實施的分封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和變遷?

推行郡縣制的始皇帝嬴政

所謂郡國並行制,便是行政劃分仍然採用秦制郡縣制,但與此同時也對劉氏宗親大行分封。劉邦曾經想過將軍權牢牢抓在漢廷手中,於是制定下了諸侯國沒有得到漢帝賜予的兵符則不能發兵的規定。但並沒有制定諸侯在違反朝廷規定時所要承擔的懲罰措施,這就導致各地諸侯視朝廷規定如無物,在自己的王國內依舊我行我素。《史記·吳王濞列傳》中曾有記載:

"孝景帝三年正月甲子,初起兵於廣陵。···發使遺諸侯書曰:"···以漢有賊臣,無功天下,侵奪諸侯地,使吏劾繫訊治,以僇辱之為故,不以諸侯人君禮遇劉氏骨肉,絕先帝功臣,進任奸宄,詿亂天下,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欲舉兵誅之,謹聞教。敝國雖狹,地方三千里;人雖少,精兵可具五十萬。寡人素事南越三十餘年,其王君皆不辭分其卒以隨寡人,又可得三十餘萬。"

西周初期所實施的分封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和變遷?

吳王劉濞石像

吳王劉濞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糾集起五十萬大軍,這就證明早在很久之前,劉濞就已經在郡國內私自徵兵並維持具有龐大規模的軍隊了。劉濞尚且如此,其他諸侯應當也是如此,這應該是漢初時的普遍現象,而這一現象正是郡國並行制的施行所造成的。

在筆者看來,劉邦所推行的郡國並行制,不但沒有解決分封制所帶來的風險隱患,反而還將這些風險都保留了下來。諸侯國之所以能夠發動七國之亂,究其根本是因為七國諸侯手中都掌握著郡國內部的財政和軍政大權。從這一個角度看去,其實西漢的郡國並行制與西周的分封制並沒有什麼區別。

諸侯擁有了財政大權,再結合自身的野心,就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秘密招兵買馬並打造各類兵器,再加上諸侯手中有著大片土地,可以源源不斷為前線軍隊提供後勤補給,所以最終才會引發七國之亂,連累百姓也受到戰火的傷害。如果真的要追究責任,那也不能夠只責怪劉邦一人,畢竟歷史留給劉邦借鑑的例子實在太少了。

西周初期所實施的分封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和變遷?

推行郡國並行制的漢高祖劉邦



結語

實際上,分封制從來沒有真正從漫長的中國古代史中消失,只是被歷代封建統治者優化後,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出現在古代政治舞臺之上。明朝初期朱元璋就曾經大封藩王,共分封了二十五個藩王。但此時的"分封制"已經不再是周代至漢代期間的"分封制"了,而是一種被稱為"藩王制"的新制度。

二者雖然存在本質不同,但卻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比如藩王制下的藩王是沒有權利任命並組建屬於自己的行政機構的,所有的官員全部都是直屬於皇帝。同時皇帝也可以直接干涉藩地內的各項軍政事務,藩王也不得因自己的特殊身份而加以抵抗。總的來說,"藩王制"是一種受到皇權嚴格限制的"分封制",如此,西周至漢代之間因分封制而導致的諸侯國叛亂的情況就基本不復存在了。

其實分封制沒有徹底從中國古代歷史中消失也是正常現象。皇帝在組建新的封建王朝之時,一定會格外提防功臣集團居功自傲,並且隨時都有反叛的可能。而宗室成員反叛的可能性就很低很低了。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選擇將宗室子弟"分封"至各地,以此鎮守四方保衛中央。尤其是一些邊關重鎮,沒有比宗室成員更好的人選了。細細想來,皇帝此舉也算是還在情理之中。


參考文獻:

1.《左傳·僖公》

2.《左傳·隱公》

3.《史記·吳王濞列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