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高考前最后一周,家长和考生该如何对待?

彭晓枫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家长和考生一样,心里是又紧张又期待,数十年寒窗苦读,如今就要结果了,这个果是苦涩还是甜蜜,只有从考场中走出来才能见个分晓。



用忐忑不安来形容这时的心情似乎单调了一点,七上八下,既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好早日有一个结果,又害怕那一天真的来临。这就是考前大多数家庭的心理状态,那么考前一周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才能保证考生的正常发挥呢?下面谈谈我的经验和感受:

我们高三的时候,最后一个学期由月考变成了周周练,每周一套模拟题。通过周周练我们可以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并积累考场经验。这种紧张而有序的训练持续了两个多月,最后在高考前三天学校放假了,一则让我们回去放松一下心情,二则学校的一部分教室要作为高考的考场,自然要提前准备了。我至今都记得,放假那天,心里感到从没有过轻松。我回家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而母亲早就准备好了我爱吃的韭菜鸡蛋水饺和各种小零食。



在家的三天,每天早上我都会按时起床,背诵语文学科需要背诵的知识点,背诵英语单词,温习其他科目需要记忆的东西。除此之外,每天我会跟着爸妈去菜地里摘菜,或者和妹妹谈天说地,这样使自己整个身心处于放松状态。

每晚睡觉前,我会拿出最近训练过的卷子,把每一科的错题都集中在错题本上,反复研究查看,错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力争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考前我每晚九点上床睡觉,这个习惯刚开始不好养成,孩子们也都喜欢熬夜干自己喜欢的事。这样以来,就会养成坏的睡眠习惯。所以养成好的作息习惯,就向成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最后,在高考前由于紧张,不要吃生冷油腻食物,不要随便吃冰淇淋等冷东西,要怀着必胜的信念,从容步入考场,发挥出自己最优异的成绩。


小Z老师扎马尾


高考前最后一周,作为家长和考生,究竟如何去做,才能为高考助力呢?作为一线老师,我从考生和家长两个方面来谈谈。

先说考生:

作为考生,要想在高考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保持清醒的头脑。

复习备考到最后阶段,一些学生身心俱疲。有的学生甚至巴不得明天就高考,让自己早日解脱。有这种念头的考生,就不要硬逼着自己学习了,不妨给自己放个假,听听歌、跑跑步、找朋友聊聊天,或者蒙头大睡一觉,让自己的元气恢复,然后再投入到学习中去。特别提醒一点:有的考生看不进去书,不想学习,却沉溺于玩游戏、追剧、刷屏,这些娱乐方式不足取,玩过、看过之后,身心可能更疲惫,因此一定要远离这些不健康的放松方式,保持清醒的头脑。



高考虽然迫在眉睫,该锻炼时还要锻炼,该放松时还要放松,学习不在于你学习的时间有多长,而在于你的效率有多高。良好的身体的状态,清醒的头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在学习上,不要再沉溺于刷题,跳出题海。要精学精练,做题要有选择性,针对性,特别是对同一类型的题,要善于总结归纳,掌握答题技巧、答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每天有针对性地做一套题,可以通过答题的熟练度,训练答题的速度、了解知识点的展现形式,得分点的把握,更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答题不规范是很多考生考试失分的一大原因,特别是文科,卷面分所占比例很大,一定要规范书写。否则,同样水平的作文,因为书写不规范,可能相差五分左右。文综也是如此。有时间的话,看看“衡水体”就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了。



第三:查缺补漏。这是非常重要的,把自己以前做过的错题,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必要时再做一篇,查出错误的真正原因,这一点很关键。作文方面,整理一些新颖的作文素材,也很必要。

对于家长:

作为家长这个时候能做的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以免影响孩子的备考。这是其一。

第二: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照顾好孩子的睡眠,尽量营造安静的家庭氛围,保证孩子有个好的休息场所。做好一日三餐,保障孩子的营养均衡。



最后强调一点:如果孩子不想学习,家长不要唠叨、不要批评,多给孩子鼓励,告诉孩子: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激励孩子不放弃努力。

高考在即,祝考生金榜题名!祝家长心想事成!加油哦!


静静助学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高考前最后一周,我认为还是以轻松的姿态去面对。高考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差这几天。1.不要给自己制定过高的学习计划,减少每天的学习量,每天就做一些少量的题,将自己不易掌握的只是点在加强巩固就好。

2.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饱满的热情迎接高考,考生这几天一定要吃好睡好,还要保证自身健康,不生病,为顺利参加高考打下基础。

3.转移注意力,放松自己,可以选择去看看电影,会会同学,吃顿好吃的,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缓解高考的紧张情绪。

4.相信自己能够考上大学。学了这么多年了,要对自己的所学做到心中有数,掌握答题技巧,轻松的参加考试,不要想那么多。


学英语阅读是金


几点看法:(1)高考有三轮复习:一轮复习练基础,二轮复习练专题、三轮复习回归课本(2)离高考孩子两周,基础和基本能力基本已经固定(3)最后两周比的是科学的调整:作息、营养、习惯、心态(4)我们有很多心灵鸡汤、也有阿Q精神,但是必须回归现实。 最后两周几点期望:(1)回归课本,多去对过去的题订正反思消化(2)调整作息,调整生物钟,注意营养,尽量在高考考试同时间段精神状态调整到最好(3)不要相信社会上的什么猜题押题之类的,能力是王道(4)注意这两周各市和名校的模拟题,多去观察、思考,揣摩命题人的心思,考前大模拟当作练兵的机会(5)对自己的做题习惯:比如审题习惯、计算习惯、书写规范习惯等严格要求。 现在不谈能提高多少分数,祝你心想事成、高考金榜题名吧!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到你,加油,加油,加加油!





简法高中数学


三个字,平常心。

最后一周了,过于紧张或过于放松都不好,最重要的就是平常心,考生要平常心,家长也要平常心。

考生平常心,保持高平常的状态就好了。如果你是考试型选手,那么考前可以稍紧一点就好,如果你是大赛紧张型选手,那么请一定放松。还有一些其他习惯比如饮食睡眠休息等等,最好不要大加改变,一旦出现不适,很难调整,反而不如保持平常状态。

家长平常心也非常重要,家长的情绪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考生。在临近考试这几天,有很多家长问什么食物补脑什么食物养神,我认为大可不必,真的没什么必要,一旦食物变化太大,考生身体出现不适,就更麻烦了,建议按照平常食谱准备饭菜,最多稍加一些营养蛋白质就可以了,没必要大补特补或者过于清淡。

高考很重要,但在临近这一周时间里,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平常的状态,把平常的水平都发挥出来,就是最完美的。


残痕滴泪293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知识仍然是第一生产力,但是更多的发展空间和生存技巧已经逐渐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高考不再是学子们的唯一出路,出本上的死知识也不再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唯一途径,所以明白了这些道理,自然可以轻松面对,考前的一周应该逐步放松下来,“走马观花”的过一下重点,然后就是多关注新闻(各种渠道的),最好来一次小郊游,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作息时间,战略轻视,战术重视,你自然会迎来你的成功!


行走的手套


作为一名过来人来讲,高考前一周学生最好保持以前的状态,可以适当放松,家长也不要总表现的很紧张,或者总是让孩子放松,最好是不要过分关注这件事。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营养,但是也不要和平时差别太大,以防出现肠胃不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