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戰“疫”緝“凶”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場上,疾控人員就好像“偵察兵”,要觀察戰場形勢、摸清“敵情”,第一時間追蹤、緝拿病毒“元兇”。

楊鵬,“70後”,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球健康中心研究員,重大呼吸道傳染病領域專家,就是這樣一位緝“兇”者。

去年12月底,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親歷過H5N1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的楊鵬警惕起來,“這很可能是一個‘大事件’”。他和同事們開始進行風險評估,啟動相關培訓……

疫情愈烈,楊鵬成為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疫情防控組的核心成員。

戰“疫”緝“兇”

楊鵬在為疾控工作人員培訓穿脫防護服。

通過實驗室基因測序,當SARS、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等已知病毒被逐一排除……楊鵬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一種新發傳染病,做好疫情研判是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基礎。

刻不容緩。利用公佈的有限數據和既往流行的冠狀病毒基本特徵,楊鵬和同事們對疫情現況、走勢以及風險點做了逐一分析和研判。同時,還制定出北京市的病例監測和排查方案,組織開展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追蹤密切接觸者……

與病毒搶時間,首先要鎖定患者。疫情初期,患者的武漢接觸史是一條典型判定依據,同時還要結合臨床症狀,弄清患者的發病日期,調查可疑的暴露機會,排查密切接觸者。

剛開始時,沒有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楊鵬他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根據SARS和MERS病毒的戰鬥經驗,專家認為潛伏期是14天。“我們需要調查患者發病前14天的活動軌跡,來判斷感染來源。”楊鵬說。

“早期對疾病認識有限,也走過不少彎路。”楊鵬坦言,起初,大家認為患者發病後才有感染性;後來又發現潛伏期也可能具有感染性;再後來,一些沒有明確武漢接觸史的人也被確診;接著,無症狀感染者開始出現……隨著診療、防控方案的不斷修訂,楊鵬他們制定的流調方案、排查策略也在不斷調整。

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中,幾乎每個病例都有幾個、十幾個甚至上百個密切接觸者。究竟是誰將病毒傳給患者?患者又將病毒傳給了誰?必須摸清!

“單個病例的排查要簡單一些。”楊鵬說,流調員需要調查病例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地址、發病時間,發病前後的接觸史、曾去過的場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再去判斷、找出密切接觸者。

聚集性疫情,往往最棘手。

本市幾起最難“偵破”的聚集性疫情調查,楊鵬都參與了。

不久前,本市報告了一起聚集性疫情。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裡,老人張某某(化名)率先發病,接著又陸續出現了兩名確診患者,分別是老人的女兒、女婿。蹊蹺的是,他們並沒有武漢接觸史。楊鵬起初懷疑這家人是在本地接觸了新冠肺炎患者導致感染,可調查卻顯示他們平日活動軌跡很簡單,且跟已知確診病例都沒有交集……

調查陷入僵局。

“一定還隱藏著某個隱匿的感染源,可它到底藏在哪兒?”楊鵬調取了大量信息,碎片化的人物關係、活動軌跡不斷在他腦子裡覆盤、重組……此時,另一家人進入視線。這家人中的男主人和孩子是確診患者,妻子王某某(化名)因患有其他疾病,尚未來得及確診新冠肺炎便已去世。而王某某和張某某,有過交集。

“這名死者很可能是傳染源。”深入追蹤後,證實了楊鵬的判斷。王某某生前曾參加過一個聚會,而聚會中恰好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且這個病例還接觸過從湖北武漢來的人。至此,病毒傳播鏈終於連了起來!

在這起疫情的調查中,一般流調會從最先發病的老人張某某開始調查,去尋找老人的密切接觸者,但楊鵬他們一直試圖找到最早的傳染源。

“所有追蹤都必須得找到根兒上。”楊鵬說,“我們不能漏掉任何一個患者和密接者!”

“偵破”傳染病“案件”絕非易事。疾控流調人員不僅需要了解疾病臨床特點、流行病學參數、傳染期、潛伏期,還要對每一個病例報告都瞭然於心。“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好幾起獨立事件,這就需要把它們逐一‘串聯’起來,分析出一條完整的傳播鏈。”楊鵬說,“我們必須瞭解疫情的全貌,而不僅僅關注某一個點。”

除了做好流行病學調查,楊鵬和同事還要分析研判疫情,及時為“指揮部”提供“情報”。他用經典流行病學方法分析疫情形勢、地區分佈、人群分佈、嚴重程度、感染來源以及密切接觸的續發率,同時應用數學模型方法開展預測分析……

半夜開會,楊鵬早已習慣,會議結束,往往已是凌晨兩三點,他乾脆就窩在辦公室裡睡一會兒。忙於疫情防控,他已很久沒空坐下來,陪陪兩個小女兒,“她們還總問我這次病毒有多厲害。”提起女兒,楊鵬臉上都是笑。

今年40歲出頭的楊鵬,已是抗擊疫情“戰場”上的老兵。2008年,他出色完成北京奧運會呼吸道傳染病防控保障;2009年初,本市出現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他站在防控一線;2009年4月,美國和墨西哥率先暴發由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他放棄出國進修的機會,參加國內甲型H1N1流感防控保障;2014年,西非地區暴發埃博拉出血熱嚴重疫情,他作為本市首批公共衛生專家赴幾內亞,援助西非抗擊埃博拉疫情,為指導當地疫情防控特別是實現華人零感染做出貢獻……

最近,其他國家新冠肺炎病例增多,本市陸續出現境外輸入性病例,疫情防控形勢更加複雜。這幾天,楊鵬正忙著分析疫情新形勢對北京的影響……

“傳染病是沒有國界的,它不僅威脅人類健康,更涉及國家安全。當疫情來臨之時,我們就是戰士!”楊鵬已做好準備,隨時投入新的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