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世界心臟病日:2個日常症狀,暗示中風、心血管病風險,你要知道

要說身體裡最“辛苦”的器官,一定非心臟莫屬。在胚胎時期,心臟就開始跳動,此後一生都在不停地為全身血液流動提供壓力,為器官、組織運送賴以生存的氧氣和營養物質。

從工作時長來說,它一天要工作24個小時,一分鐘都不能停;從工作強度來說,正常人每分鐘心跳在60~100次之間,一天1440分鐘,每天要跳動10萬次左右。

世界心臟病日:2個日常症狀,暗示中風、心血管病風險,你要知道

如果一個人活到80歲,心臟就要泵血4億升,相當於裝滿2100架四引擎波音747客機的全部油箱[1]。

世界心臟病日:2個日常症狀,暗示中風、心血管病風險,你要知道

心血管病,生命殺手

明明只有拳頭大小的心臟,卻是人類的生命之泵、動力源。正因如此,當心髒供血功能出現障礙,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引起一系列嚴重的心腦血管問題。

世界心臟病日:2個日常症狀,暗示中風、心血管病風險,你要知道

據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有300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病,

佔國民全部死亡原因的40%左右,是我國居民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2]。據世界心臟聯盟統計,預計2020年,全球心腦血管病死亡率將增加50%,高達2500萬人。

世界心臟病日:2個日常症狀,暗示中風、心血管病風險,你要知道

心腦血管新風險因素

除了傳統的年齡、三高、氣溫變化、環境汙染、不健康生活習慣

等不健康行為和環境會危害心血管健康外,近些年的兩項研究成果也應受到關注。

1、腹型肥胖

很多人都知道,肥胖是導致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危險因素。但你一定不知道,比起單純的肥胖,只胖肚子其實更危險。

由於飲食過多、酗酒、運動過少或者代謝紊亂等,導致脂肪不斷堆積在腹部,又被成為“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這種腹型肥胖對內臟脂肪代謝、血流動力都有直接的影響,比全身性肥胖者具有更高的心腦血管疾病危險,是發生冠心病和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也會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險性[3]。

世界心臟病日:2個日常症狀,暗示中風、心血管病風險,你要知道

腹型肥胖可以通過測量腰圍來判別,有研究資料顯示,當男性腰圍達到或超過85cm、女性腰圍達到或超過80cm(學界也有標準為,腰圍男≥90cm,女≥85cm),患高血壓的風險為腰圍低於此界限者的3.5倍[4]。

因此,常見的“啤酒肚”、“將軍肚”、“蘋果型”身材這些典型的腹型肥胖,應引起高度重視。

2、握力降低

有加拿大研究人員在世界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最新研究揭示了握力與健康的關係。通過調查十多個國家近14萬名患者,他們發現握力每減5公斤,死亡的風險就增加16%,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則分別上升7%和9%

世界心臟病日:2個日常症狀,暗示中風、心血管病風險,你要知道

日常可以採用握力體重指數自查自己的握力水平,其計算公式為:

握力體重指數=握力(Kg)÷體重(Kg)×100

一般正常握力指數應大於50。如果發現握力呈現明顯下降,就該考慮是不是心臟功能下降,應該儘快去心內科做檢查。

世界心臟病日:2個日常症狀,暗示中風、心血管病風險,你要知道

關注心血管健康

想好呵護心血管健康,要從日常生活習慣開始改善。

1. 飲食管理

正如前文提到的,腹型肥胖多是吃出來的。因此,做好飲食管理尤為重要,日常要控制高鹽、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攝入。

就拿很多人喜歡的奶茶來說,其糖分、脂肪含量遠遠高於人正常一天的攝入量。即使是無糖奶茶,也很難達到國家規定的無糖飲料糖含量小於等於0.5g/100ml的標準[5]。

世界心臟病日:2個日常症狀,暗示中風、心血管病風險,你要知道

其次,可以常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紅薯、燕麥、玉米等,既可以增加飽腹感,膳食纖維還有利於減少機體對食物的吸收以及降低血脂的作用。

2. 運動預防

適當的運動可以消耗身體多餘的熱量,有利於脂肪的消耗以及鍛鍊肌肉力量,達到減肥以及提升肌肉握力的目的。但要注意避免運動強度過大的運動,可以選擇慢跑、快走、太極拳、爬山、游泳、騎行等低強度運動。

世界心臟病日:2個日常症狀,暗示中風、心血管病風險,你要知道

預防心血管疾病,常見藥物要了解:

他汀類藥物: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肝臟內一種膽固醇合成的關鍵酶——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來降低膽固醇,可抗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心梗和猝死的發生。

β-受體阻斷劑:可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緩解心絞痛發作,但服用β-受體阻斷劑患者切忌自行停藥。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可預防和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肺梗塞、腦血栓。不過,因為阿司匹林對胃粘膜存在損傷,如果是長期服用,要格外注意消化道出血的情況,定期進行胃腸鏡檢查。

世界心臟病日:2個日常症狀,暗示中風、心血管病風險,你要知道

中成藥物:目前,中醫絡病理論指導心腦血管病治療方面得到臨床的廣泛認同,相關通絡藥物也獲得了諸多臨床證據。如中藥通心絡膠囊用於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引起的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腦缺血和腦梗等心腦血管病。

臨床上面對心腦血管病患者及高風險人群的時候,常常把他汀類藥物、阿司匹林和通心絡聯合使用,稱為“金三角”方案。

世界心臟病日:2個日常症狀,暗示中風、心血管病風險,你要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用藥需嚴格按照醫生囑咐,不要隨意混合用藥、停藥。

[1] 小君.心臟——“生命之泵”[J].祝您健康,2003(06):57.

[2] 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07.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3] 包玉倩.控制腹型肥胖,從源頭遏制心血管事件[J].中華糖尿病雜誌,2013,5(12):713-715.

[4] 張璐[1,2],楊躍進[2],溫瑞[2],梁雨昕[2],任玲君[2].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與心血管代謝性疾病的關聯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3891.

[5] 李穎.網紅奶茶成分大揭秘[J].中國質量萬里行,2017(9):54-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