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自古,文人雅士都喜歡為山川河流做賦,寫詩,作畫,力求把他看到的秀麗山河,繪於紙上。《千里江山圖》《富春山居圖》都是中國山水畫中的最負盛名的存在。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說起山川,雲南山川絲毫不遜色,這裡的山川類型絕對讓你驚歎,不僅有白雪皚皚的雪山——梅里雪山和玉龍雪山,也有連綿不絕的青山——大理蒼山,更有文化和風景相互融合的佛教名山——賓川雞足山。

雲南山川很多,但是,可以和雞足山媲美的寥寥無幾,因為,雞足山是一座因為佛教文化而被人知曉的山,在雲南有著獨特性和唯一性。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大理自古有“妙香佛國”的美稱,而坐落在大理境內賓川縣的雞足山,它所蘊含的文化也是佛教文化,它是釋迦牟尼佛大弟子迦葉尊者的道場,他奉釋迦牟尼佛囑咐,在雞足山“守衣入定”以待彌勒佛降生。

從古至今,雞足山留下很多文人雅士暢遊雞足山的文獻記載,其中,大家最熟悉的一個人就是徐霞客,《徐霞客遊記》中的《滇遊日記》裡有他遊雞足山後的內容。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雞足山鼎盛時期有36寺,72庵,僧侶5000餘人,雖然現在並沒有那麼大的規模。但是,這些名勝古蹟依然存在,經過多年的保護修繕,依然保持著原貌。

我們一起循著徐霞客的痕跡,暢遊雞足山!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第一站:九蓮寺

九蓮寺是雞足山山腳的一個寺院,也是進入雞足山山門後的第一個寺院,始建於明嘉靖年間,佈局精巧,環境雅緻。

寺院內,景緻極美,桂花幽香,寺院隱匿在群山之中,溪流潺潺,綠樹掩映。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九蓮寺選址也頗有章法,因四周山丘形如蓮花花瓣,寺院剛好又在蓮臺上,而蓮花又是佛教文化的象徵,因蓮花有九籽,故稱“九蓮”。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第二站:祝聖寺

祝聖寺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光緒末年,經虛雲禪師主持重新翻修,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祝聖寺是雞足山上現今為止保存最完好的寺院,環境清幽,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帶有古樸的韻味,且寺中藏有大量文獻。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祝聖寺坐落在群山深處,環境清幽,風景極佳,古樹參天,常有猴群出沒。

進入寺中,青煙環繞,遊人如織,卻非常安靜,大雄寶殿莊嚴肅穆,穿梭在大殿、偏殿、鐘樓、鼓樓每一個殿中,建築的精巧都讓人歎為觀止。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三站:悉檀寺

悉檀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後因年久失修,現今只剩下遺址,我們僅能從徐霞客的遊記中窺得悉檀寺的一些細節。

悉檀寺萬曆間,古德本無建。護法檀越麗府生白木公。後嗣法潤、弘辨、安仁、體極,住靜白雲。

第四站:迦葉殿

迦葉殿是整個雞足山的核心,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後多次修繕,演變為今天的規模。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雞足山被稱為“迦葉道場”,相傳,迦葉尊者遵從釋迦牟尼佛的囑咐,在雞足山華首門內守衣入定500年,等待彌勒降生,傳以衣缽,也因為這一原因,迦葉殿在雞足山72庵,36寺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稱為“山中第一寺”。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進入迦葉殿,迦葉殿整體佈局隨著地勢緩緩升高,寺內柏樹蒼翠,散發陣陣清香,主殿中迦葉尊者的雕像位於正中央的高臺上。

院內,通過大小回廊連接每一個大殿,猶如一個迷宮,穿梭在院內,有時抬頭便能看到陡峭的懸崖。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第四站:華首門

華首門是雞足山最神奇的存在,被稱為“中華第一門”,它是形成在懸崖上的一道巨大的天然石門。

整個雞足山的發展都圍繞它前行,相傳迦葉尊者就是在此石門後守衣入定,而振興雞足山的虛雲禪師,也是在此石門外聽到木魚聲,才決定重新修繕雞足山上的眾多寺院、庵堂,讓雞足山重現鼎盛時期盛況。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華首門前巨大石壁呈現九十度,一部分凹進去,形成一到閉合的石門,石門中間有一到門縫,門縫的中間部位還有一個石鎖,整個石門形狀讓人驚豔,也讓人感嘆,同時關於它的傳說也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第五站:金頂寺

金頂寺是整個雞足山海拔最高的寺院,寺院建於雞足山山頂的天柱峰上,金頂寺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寺院整體建築不建於同一時期,都是陸續修建的。

走進金頂寺,仔細看一座與眾不同的大門,這座大門帶有大理白族建築的特點,為白族藝人設計。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大門兩端飛簷翹角,展翅高飛,門上方各種白族元素堆疊,大門整體造型獨特、美觀、大方,讓人眼前一亮,但是又具體說不出來哪裡不同,仔細一看才發現箇中奧秘。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過了大門便進入內院,一座始建於明朝,後損毀重修的銅鑄金殿出現,這座金殿原是麗江木府黔國公沐天波將昆明東郊鸚鵡山太和宮銅鑄金殿遷置這裡的,金頂寺也因此“銅鑄金殿”而得名,慕名前來的人逐漸增多,名聲逐漸外散。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金頂寺中的另一標誌性建築——楞嚴塔,始建於1932年,塔高42米,為唐代方形密簷式塔,內有7層,外13層,現作為文物,不能到內參觀,只能在塔前看一看。

金頂寺是整個雞足山能看到代表性景點最多的地方,在金頂寺能東觀日出,南觀彩雲,西觀蒼洱,北觀玉龍雪山,這些景色都是雞足山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色。

雞足山相傳是迦葉尊者入定地,形如雞爪而得名,位於大理境內

雞足山鼎盛時期72庵,36寺,每一個寺院的由來都和雞足山息息相關,而現存的每一個寺院也都有自己的文化。

如果想深入瞭解,除了親自去,沒有其他辦法,因為,雞足山帶給你的震撼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