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慈禧挪用海軍經費了嗎?

慈禧挪用海軍經費了嗎?

慈禧挪用海軍經費了嗎?

1889年1月16日,紫禁城中發生火災,這被看做是不祥之兆,天意示警,再加上不少臣工對頤和園工程的批評,慈禧不得不發佈懿旨,表示順從天意將園工規模縮減。

頤和園耗費達到千萬兩白銀上下。醇親王負責的海軍衙門擔起了籌集這個重任,這也許就是後世所謂頤和園花費了海軍軍費的由來,然而實際情況是這筆鉅款的確與海軍軍費無關,因為一年100萬兩海軍衙門經費是遠遠不能滿足造園的需要的。

海軍衙門是清末一個十分特別的中央級洋務機構,權限極廣,不僅海軍建設,礦務、鐵路、電報這些業務也都屬於海軍衙門的管轄範圍。

海軍經費不等於海軍軍費,海軍經費相當於海軍衙門的辦公費用。李鴻章買軍艦的錢本來就不是從戶部劃撥給海軍衙門的“海軍經費”中出。

除了挪用海軍衙門經費之外,頤和園工程所挪用的帶有“海軍”色彩的經費還有兩部分,一是海防捐,另一筆就是“海軍鉅款”。

1888年秋,醇親王通過李鴻章向一些沿江海省份的總督巡撫授意,讓籌資報效頤和園工程,但為頤和園而籌資無法擺上檯面,醇親王於是便想出了海軍的名義,各省督撫對此認捐踴躍,共集得260萬兩之巨,即“海軍鉅款”,這筆錢並沒有撥入頤和園工程,而是全部存進了天津的外國銀行和洋務企業,以所得的利息補貼頤和園,而本金則號稱將來用於海軍建設,甲午戰爭爆發後李鴻章上折要求提取這筆“海軍鉅款”購買軍火,獲得慈禧懿旨批准,不過因為存期未滿等原因,只提出一百五十八萬餘兩,剩下的都投入到鐵路建設。

考察歷史事實,清政府投入的海軍軍費較多。北洋水師從1861年籌建到1888年成軍27年間,清政府一共投入海軍經費一億兩白銀,每年合計300萬兩,佔年度財政的4%—10%。只是自1888年起至甲午之前,北洋便沒有再添置過鐵甲艦,而修頤和園的花費就相當於十幾艘定遠級鐵甲艦的費用。 日本政府從1868年到1894年3月間共向海軍撥款9億日元,摺合成白銀才6000萬兩,每年合計白銀230萬兩,相當於同期清政府對海軍投入的60%。

戰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甲午之戰中國失敗是先進制度的日本戰勝落後制度的大清的結果,是綜合國力強大的日本戰勝國力虛弱的中國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