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在長沙生活十幾年,在長沙湘潭之間,來回往返不下百餘次,直到不久前,方知沐浴和成全了油畫家王水清的那個母本、那口富礦和那一眼靈感之泉,原來就在湘潭市內,就在湘江岸邊。她的名字叫窯灣。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家園.老宅》 2009.06 布面油畫 2100×1900mm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經歷了一段對於南方的深秋來說,顯得有些漫長的乾燥之後,入“一九”才過幾天,這日,天上竟三三兩兩地滴下些細雨,薄霧輕煙中,這江南的天地間頓時又有了幾分溼潤,同時也裹挾幾絲薄薄的涼意,給人平添了一份清潤和欣喜。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沒有落葉的冬天》 2002.10 布面油畫 1800×1800mm

中午時分,王水清領我們去了窯灣。

其實她就在湘潭市區內,就在湘江東岸一個被叫作楊梅洲的那一段。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天下洞庭》 2004.06 布面油畫 1900×1600mm

沿著沿江路向北行不遠,寬闊的觀光大道,便換成了一條丈餘寬的青石板路,僅能勉強通過一輛家用轎車。路的西邊是陡然伸下去十餘米深的不規則的河灘,河灘緊連著一平如鏡的江面。緊貼著窄路東邊的是一字排列著的青石小樓,這些隨江岸的地形起伏蜿蜒的小門樓,家家門戶面江沿路,大多是下磚上木兩層搭建,下層丈把高,皆青磚砌成,不知經歷過多少次大水的沖泡,竟依然色澤青黑質地堅實,上面一層搭建的多是木製結構,樑柱亦丈餘,經風蝕雨淋,雖然已老舊凋殘,圍欄樑柱上的雕花仍清晰可辨,王水清用他那不緊不慢的男低音,給我們講述1998年湘江那場百年不遇的大水,窯灣的居民怎樣退至上層木樓上,老屋怎樣在大水中毫髮無傷,浸泡的水線至今仍存,整個牆體仍見稜見角,平整方正,木樓雖十分老舊,卻盡顯木質本色,由不得地就像是要引領你走入它的昨天和前天……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躺著的樹》1990.10 布面油畫 1060×740mm

再前走幾步,見有一座十分規整的石橋,不足五米寬,十米長,色白,石材堅硬平整,最奇的是那橋欄上的石獅,頭部造型各異:王水清摸著一個個石獅頭部雕像,挨著介紹,扭頸回望者,側目怒視者,直面呲牙者,仰天長嘯者,個個怪異猙獰,生猛有力,橋頭側畔立一石碑,上刻三個大字“唐興橋”,字體肥碩敦實,竟是唐時石刻,難怪透出非凡大氣。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屋簷下》 1990.06 板上油畫 610×510mm

過橋向東,我們隨王水清拐進一條狹長小巷,牆角蒙著茸茸的一線綠苔,兩旁青磚石牆夾成的一條麻石小道,引人拾級緩上,幾十米處駐足,竟是兩冢古墓,國家級文物,問王水清,那墓的年代,回答令人意外:一側為東晉文官陶侃陶文公之墓,另一側是明時武督何騰蛟之墓,一位距今1,300餘年,一位最近也已去250年,均作古久遠。兩墓前後相距僅丈餘,平時極好嬉戲調侃的王水清,一路所言不多,而此時,周圍古樟參天,綠蔭幽幽,縈繞著一片靜穆,往前一望,便見山下古橋佇立,石獅守候,江水徑向北去,江風習習,立於這陶公山上,古墓之間輕輕踱步的他,沉默無語。吹亂了的一頭長髮,與他那一副不知沉浸在什麼思緒之中的專注神情,此刻讓人覺得他更像一位無比活躍的現代思想者。在這高遠隱幽之處,不知地下的兩位文臣武將,可知此時隔著千年的風霜,有一顆熱切的靈魂,正在與他們同聞江聲共話滄桑。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無名橋》1991.06 布面油畫 1040×810mm

然而從福地洞天邁入俗塵凡間,竟一步之遙,掉頭幾步開外,便聞雞鳴犬吠。王水清興致勃勃地指給我們看,一溜溜青磚古牆老舊卻無破損,一片片烏瓦瀝瀝滴雨,卻是齊齊整整。牆上的窗洞,方方正正地鑲著鋥亮的玻璃,但見綠蔓如織,跨牆伸出,流瀉垂下,在青黑色的古牆襯托下,那嫩綠,那流蘇般在細雨中搖曳的柔枝,好似提醒人們,這裡從來有人家,從來有生命,不分古今,無論冬夏……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有橋的風景》40×50cm

畢竟是進入了冬季,除去墓地的那片樟樹,窯灣裡的樹木大多顯得有些凋零,南方闊葉木類,露出了無葉的枝椏和樹幹,雨水的霪浸,讓原本碧綠的顏色有些溼黑,不太明亮的天空下,挺立的身姿,似乎格外倔強有力,又好像有一絲苦澀淒涼。唐興橋南端,有一塊狀如馬蹄的大石,伸向江面,石上建有望衡亭,石材搭建,三層,形狀像鐘樓,中國式的均衡莊重,據說是當年陶公的釣魚臺,站立亭邊,憑欄望去,腳下清波悠悠,江面小船點點,一舟一夫,張網捕魚,在鏡子般的水面上留下一道道剪影,靜謐生動,一派悠然。讓人頓時模糊了古今,今夕何年……

就這麼看著,這麼想著,好像有點讀懂了王水清。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有柵欄的村莊》1990.08 布面油畫 860×660mm

王水清,土生土長的湘潭人。從十七歲開始習油畫,為了寫生,不知走過多少地方,可是,南來北去,永遠改變不了的是他一口地道的湘潭方言;東奔西忙,永遠畫不厭的題材還是他湘潭老家的窯灣。他擅暢思,擅懷想,擅感悟,尤為難得的,是他把縷縷暢思、絲絲懷想、滴滴感悟,用他刻苦練就的紮實的油畫寫實功底,以他特有的敏銳和細膩,轉化成一幅幅呼之欲出的優美生動的風景。在他的筆下,特別鍾情於湘江邊無雪潮溼的冬日,冬日裡瘦硬倔強的枯樹,枯樹旁無聲靜臥的老橋,橋旁邊烏瓦青磚的古巷,古巷內生氣依舊的宅院,宅院內生機盎然的綠蔓……畫面構成在千變萬化,色彩的基調各有不同,永不褪去的是故鄉冬日的潮潤和綠意,永不捨棄的是對老屋古橋幽遠的訴說……他迷戀窯灣厚重的底色,他無法排解的對南中國土地的深情關注與眷戀。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家園·黃昏》 尺寸:150×120cm

他的風景不是甜美的,不似荷蘭風景畫;也不似威尼斯風景畫,雖然都帶有對自然的那份忠實,畢竟使用的是西方油畫語言,一種完全不同於我們的傳統思維和審美意識的另一種語言譜系,怎樣傳達出中國文化的內涵與精神,這是中國油畫風景畫、同時也是整個中國油畫近百年的探索課題。對王水清來說,畫面上的那份綠意與生機,那份厚重與苦澀,確是一箇中國人眼中的風景,假如不是對中國文化的深入骨髓的滲透,而只是一味搬用西方油畫的風景圖式,是無法傳達出對家園的深切感受。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家園·樹影》

站在這樣的畫面前,你會沐浴這樣的綠意,你會不自覺地傾聽這樣的訴說,你會情不自禁的生髮出一種久遠的歷史感和厚重的民族文化感,你會隨王水清,共同翻閱一本歷經千年風霜的卻又倍感親切的文化生態藍本。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他的畫作,聞不到絲毫“時尚”氣,讀不出多少“前衛”味,也沒有耀眼的“先鋒”派頭,更多的是靜默中的沉思,更濃的是對中國文化的那種浸透在血液中的體驗和感悟。這些極具中國文化氣息的意象,藉助油畫語言被傳達出來,成了王水清風景畫的獨特標識,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他的畫,走出了湘潭,走向了首都,走向了海外。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暖冬》 1991.02 布面油畫 1180×800mm

一江清水無言,古橋老屋無言,沒有落葉的冬日無言,那難辨古今、生生不息的故鄉的脈動與苦澀無言……回頭再看時,王水清仍然用他那雙江水般清亮的雙眸,深情地凝望著他的家園。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家園·躺著的樹》 尺寸:150×120cm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家園·溪邊老宅》 140×105cm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家園·晚秋》 90×110cm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溪邊人家》40×50cm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家園·斜陽》 2008.12 布面油畫 2000×2600mm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老宅》 1994.05 布面油畫 1600×1900mm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過道》 1989.07 布面油畫 1600×1400mm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家園·石橋》 2008.05 布面油畫 2100×2600mm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家園·聖地》 2014.02 布面油畫 2100×1900mm 入選全國第十二屆美展(杭州)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家園·過道》 2009.06 布面油畫 2100×1900mm 入選中國第十一屆美展(武漢)


王水清簡歷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王水清,1959年生於湖南湘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油畫學會副主席、湘潭油畫學會主席、湘潭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作品參加全國第七、八、十、十一、十二屆美展和中國首屆、中國第三屆油畫作品展並多次獲獎。油畫《過道》被上海美術館收藏。

源於網絡的圖文、視頻僅作公益分享;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家園——閱讀油畫家王水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