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教育好一個11歲的叛逆男孩?

thristan


11歲的孩子,有一點點判逆其實是很正常的事,這個年齡段,發育早的已經在發育了,發育晚的也在通往發育的路上了……判逆,是他們對自己"成長"主權的宣示,也是是對自由和解放的主張。

如果這種叛逆沒有法律上的危害,我覺得可以允許孩子在判逆中犯錯,或是陪孩子在判逆🀄️無聲無息地一起犯錯,讓孩子在犯錯中覺悟一次比家長苦口婆心講一百次都管用。因為判逆的年齡,道理是聽不進去的,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兩個彼此意見不統一互相不認可的人是沒辦法交心做朋友的,所以你要先假裝成為他那樣的人,得到他的認可,讓他相信你,能夠對你交心,陪他一起犯錯,讓他在犯錯中認識自己的不足,在犯錯中得到成長。

其實人的成長就是一條不斷探索的路,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地在成長中判逆犯錯,犯錯不恐怖,恐怖的是不能早發現自己判逆中出的錯.……願所有有叛逆男孩的家長共勉


陪孩子成長的那些年


男孩有男孩的天性和特質,11歲的男孩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滋生了叛逆心理。叛逆就是反抗,叛逆就是奮爭,就是希望得到家人和外界的認可,是渴望獨立的信號。叛逆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船到橋頭自然直,“堵”不如“疏”,遵從男孩心智,幫助男孩度過叛逆期。

以上就是我帶孩子的感受。我的兒子今年也11歲,從2-3歲就基本是我一個人主理,一直陪伴過來的,尤其這2年,也到了所謂的叛逆期,也經常跟我鬥嘴辯解,但也發現孩子的思想成熟了很多,也變得懂事很多。

我們不能總要求孩子體諒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的感受,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先去理解孩子,不要急於呵斥孩子,不要打擊男孩的那顆英雄心,不要事事都按成人的思維去做。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讓孩子在平和的情感下,去強大自己。孩子遲早都要走自己的路,不如早點把世界交到他手中,我們儘量去幫助他少走彎路,而不是安排走我們的老路,男兒當自強,鼓勵男孩成為一個真正的“小男子漢”。

總結我父子相處的經驗,我認為有幾點心得可以分享給大家參考。

1、有意識地對男孩進行獨立性訓練,培養男孩對家庭和社會的義務感、責任感;

2、摸清孩子逆反的原因對症下藥,遇事多讓孩子自己做選擇、拿主意;

3、讓孩子學會自我調節、合理宣洩不良情緒,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4、多與孩子溝通,允許孩子“辯解”,正確對待孩子的“獨特個性”靜待成長。

另外,對這階段的男孩,父親就是他在家庭中的導師,父親更要以身作則擎起大旗,要能與男孩玩到一起、談到一起,建立良好的父子互動關係,才能更好的引導度過叛逆期。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家有神獸,一同多交流吧。


新資優教育CEO吳新


我們家的11歲了,我和他爸爸的學歷都不高,家庭條件也一般,但是會盡量的帶他去一些地方看看不同的世界,讓他知道世界不只在自己這方寸之間,然後不論在什麼時候做好自己,比如過年的時候在商場買衣服營業員多拿了一件,儘管有點堵車,我們還是立刻帶著他一起去把衣服還了,又比如有次在路上遇到一老人摔倒在路中間,我們把車停在比較遠的地方走過去把老人扶起來送回家,疫情來的時候我們報名做各種志願者,捐款,雖然不多,平時遇到很多這樣的事情都會身體力行的告訴他,讓他感受到愛,我一直覺得只要三觀正了就一定不會變壞,四年級的時候玩遊戲,不玩就手癢癢的,現在一堆的人玩遊戲他不為所動的看書,甚至我說你可以玩一下,他也回我,我覺得玩這個沒有意義,我也不想輕易打破自己好不容易堅持下來的習慣


cc00061104


大家好,我是兒童領域創作者,下面我來說說體驗的價值觀:

“叛逆”一個雷人的詞語,拆算了多少親子關係。其實,兒童到一定的年齡都會經過青春叛逆期,這屬於正常現象,如果孩子沒有叛逆期,要不就是“憨”或者就是“傻”,叛逆期的男孩該如何教育,請注意以下幾點。

1. 孩子在遇到一定的煩心事的時候,或者對某一件事有了自己想法,對事情看不慣等,想嘗試發洩一下(例如:打架鬥毆)等,這時候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不要當著所有人的面責怪孩子,也不要把所有的過錯都賴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這樣對孩子的自尊心傷害的非常大,如果情節嚴重,孩子可能會想不開。

2. 孩子在青春叛逆期的時候,父母也有一部分責任,有時候父母在外面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不要在背後說孩子壞話,有一些家長偶爾透漏了孩子們的惡習生活,最後孩子知道後,會絕的沒面子,和父母吵架,孩子10來歲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他有著獨立的想法,同樣也有著一定的自尊心。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孩子在背後和同學們說:“我父母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當父母的心裡一定不好受吧。

3.要合理的和孩子們多溝通,不要存在什麼代購,孩子在星期或者放假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出去玩玩,多做一些親子游戲,男孩喜歡打遊戲機,爸爸可以適當帶著孩子放鬆一下,可以促進孩子平常喜歡什麼東西,愛好什麼樂趣。有一些家長,總會工作繁忙,缺少時間,這導致了青春期缺少孩子的溝通,孩子會認為工作比他重要,最後產生一系列的惡化。


棒棒糖玩具屋


如何教育好一個11歲的叛逆男孩?

首先在回答您的問題之前,我要糾正一個認識的誤區:把孩子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就認為他們是不聽話的孩子,繼而認為他們就是叛逆的孩子。

針對以上這個誤區結合我自己經驗談談我的建議和做法。

一、 糾正認識誤區,積極面對。青少年的叛逆是小孩成長過程必然經歷的階段。對此家長應該感到高興,因為你家小孩在正常地成長,他的思想開始走向成熟,在很多問題上開始有了自己的觀點。他感覺自己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如果此時家長仍然把他們當成孩子對待,不願意聽他們的想法,這讓他們很無助。這也是矛盾產生的原因之一。你不希望你的孩子長大以後成為一個沒有主見,任人擺佈的人吧!

二、 承認錯誤,尋求幫助。父母要認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失敗,承認這個事實,學會求助。不能夠把孩子簡單的交給別人去管教,有的家長甚至把孩子送到一些機構讓他們代為管教。其實很多所謂的行為糾正機構都是沒有資質的。這樣做只會讓情況變得越來越糟。小孩成長家長的陪伴最為重要,首先家長要表面一個態度:無論孩子做了什麼,家長都應該做到不拋棄,不放棄。我們家長第一個要求求助的對象就是學校老師,因為他們接受過正規的訓練,在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三、 有效溝通 ,杜絕“唯分數論”。大部分家長只關心小孩的成績,唯分數論。考得好,皆大歡喜,要什麼給什麼。考不好,就不是好孩子了,惡言相加。這是造成親子矛盾主要原因。其實小孩的成長中,不僅僅只有分數,家長應該教會他如何生活,如何面對這個世界。 我的小孩每次考得不好,我從來沒有責備他,我們都是安慰他,其實考不好,他也難過。然後幫助他分析原因,共同找到解決辦法。在民主,寬鬆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他會主動和父母交流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和內心的苦惱。即使對家長,同伴,老師的意見,也會主動提出來的,徵求家長的意見,共同交流,商討解決辦法。切記大吼大叫,沒有任何幫助。

四、 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自從小孩有自己的臥室,我就對他說,以後你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了,希望你行為值得我們信任。從此我們每一次進他的房間都先敲門,然後得到允許才進去。一定要真正把自己的小孩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家裡有什麼大事,我都徵求他的意見。你越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孩子就會越獨立,自律。

五、學會放手,杜絕寵溺。這一點也是我自己總結的很有用經驗。我的孩子自從三年級開始,就要求他自己洗自己的襪子,晚餐後的鍋碗也是孩子負責。這麼做就是讓孩子認識到,生活不僅僅只是學習,考試分數,還有鍋碗瓢盆等等瑣事,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有責任承擔。當然小孩做家務時,大人也不是看電視,玩手機,我一般在一旁幫忙,或看書學習。這樣營造一個父母工作也很辛苦的氛圍,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也在減輕父母的負擔。如果一味地對孩子百依百順,等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見,他們就會想幹啥就幹什麼。所以你的孩子才11歲,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六、 敢於讓孩子離開父母一段時間。每一年讓你的孩子回到農村老家,或參加正規的家庭家庭教育工作坊,在脫離父母的環境下,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生存,生活問題,比家長單純的說理想,說人生好的多。因為,一旦離開依賴已久的父母,他們第一個考慮的就是生活問題,自然而然就會想到以後的路該怎麼走。這樣等他們回到家裡,你還擔心,他們厭學,懶惰等等問題嗎?因為他已經親身感受過,生活的壓力。

最後我想說問題的孩子,背後存在著問題的家長或家庭。所以,家長首先從自身找原因,從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給自己的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人朲可為師


叛逆的原因:

1)自認為自己已經長大。

叛逆的孩子,是向父母發出抗議,傳達他們的心聲,我已經長大了。他們想尋求更多的自由和獨立成長,自己來做決定。

2)期望他人關注。

不停的搗亂,讓引起大人們的關注。期望在尋求關注的時候得到了滿足。

教育方法:

1)不要隨意打、罵孩子,不得隨意生氣。

叛逆孩子的錯是一種經歷,應該瞭解他,懂得他,全力去幫助他。

2)父母要經常溝通來促進合作。

叛逆期的孩子已經長大,常常跟父母唱反調,動不動頂嘴。父母要講究方法,可以通過溝通與孩子達成合作。

3)制定遊戲規則。

必須是充滿愛的規矩,並且要和孩子有溝通,多交流。規矩要簡單易懂,而且要很具體闡述。為了幫助孩子遵守規矩,可以嘗試制定遵守有獎勵等方式。

4)時刻信任孩子,建立信心。

在叛逆期的孩子,要多給一些孩子參與大人的事情的機會,尋求孩子的建議和聽取孩子的想法。在孩子參與大人的事情過程中,父母對他們要更加信任,讓孩子建立自信。



老陳說享趣事


11歲的男孩正是叛逆的時候,正是因為這個時候就要多陪陪他,認真傾聽他的話,不要動不動就罵他打他,要聽他的心聲,多帶他到外面一起走一走。我們做家長的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對於叛逆的孩子的倔強任性行為,我們不能夠只表達對孩子的不滿情緒,讓孩子有表達和解釋的機會,讓他說清楚堅持這件事的理由,這樣可以防止家長冤枉孩子。如果家長長期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總是粗暴對待孩子的錯誤,慢慢的孩子就不會與你交流了。所以要學會和孩子好好的交流。

對於聽不進去道理過於任性的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可以在一旁靜靜地觀察,不予理睬,孩子看到自己這樣並未引起重視,時間久了就會放棄這種表達方式。在孩子大發脾氣不可理喻時,進行合理的冷處理,把孩子帶到安靜的地方,讓其自我冷靜,並讓孩子承擔相應的後果。

給叛逆的孩子講清道理,不能粗暴批評責罵,當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與做法時,家長首先做的是給孩子講清楚道理,把不合理之處告訴孩子,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對。千萬不要以危險的勾結和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還有就是大人的言傳身教要求孩子文明,懂禮貌,性格溫和,家長必須做到。所以為了孩子的將來,為了孩子有一個好的性格,建議家長也要改變自己,收集自己粗暴的教育方式,以理服人。





aa做我自己aa


大部分孩子都會有叛逆期,主要有表現覺得父母說什麼都是嘮叨、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不喜歡和家長一起出門、愛頂嘴、莫名的發脾氣等。在孩子的叛逆期作為家長千萬不要以激烈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可採用以下辦法:

1.努力成為孩子的朋友,想成為孩子的朋友我們就應該知道孩子心裡在想什麼。叛逆期的孩子特別不希望我們把他們當成孩子。做什麼事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要想著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主,他們的想法出現偏差時我們要跟孩子多溝通主要以引導為主。讓孩子感覺到我們尊重與他們,讓孩子對我們無話不說,從心理上承認我們是孩子好朋友!

2.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獨立空間,我們只要知道孩子做的事情不會多他們自己未來的成長有害,我們應該允許他們有自己獨立的空間。我們家長又何嘗不是希望有自己的空間呢。尤其是在叛逆期,我們不要去翻孩子的日記等等,也不要過多的問孩子的私生活。讓孩子覺得自由,沒有做什麼都被監視的感覺。

3.家長應該特別注重自己的言行,在孩子的叛逆期孩子的內心非常的敏感,也許是我們一個不經意的行為都會讓孩子感覺得我們是在針對他們。讓孩子時時刻刻感覺到我們對他們的尊重和濃濃的愛。我們還應該注意教育孩子的場合,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

總結,大部分孩子都會有叛逆期。家長們沒有必要慌張。這要我們在孩子的叛逆期足夠尊重他們,給他們獨立的空間,讓孩子在內心深處感受到我們願意成為他們的好朋友。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見解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Excel函數編程實例


天下父母心中永遠的痛啊!

不管怕誤入歧途,管怕孩子走向極端。現在孩子心靈確實有點脆弱,也不可能要求每個父母都成為教育家。

多讀了一些這方面的書,再加上自己兩個孩子的教育經驗,以下心得希望能給天下父母一點點幫助吧!

首先有一點,父母要有心理準備,“叛逆”不一定完全是孩子的錯!父母可能是引發孩子叛逆行為的主要原因。叛逆孩子並非天生就非常叛逆,父母的一些不當做法極有可能會引發孩子的叛逆行為,諸如,大喊大叫和打罵、批評、嘮叨、打斷、糾纏過去的問題、引發孩子對不良表現產生內疚、使用尖酸刻薄的話挖苦、說教、威脅孩子,對他撒謊,否認孩子的感受。而且,叛逆孩子總會覺得自己被父母誤解了。

其次我覺得還是要理解,能夠傾聽孩子的心聲,猶如春風化雨一般,慢慢滋潤孩子的心靈。這就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和孩子溝通時你要做到專心致志、要有耐心、要保持與孩子的目光接觸、當孩子表達時不要打斷孩子、不要隨意插話和批評、要讓孩子覺得你在認真聽著。

再次,要幫助孩子走出叛逆的泥潭,就要對他們進行正強化。加強孩子的積極轉變,對孩子的積極行為進行表揚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所有的表揚策略中,口頭表揚,當眾表揚更受青睞。

最後,家規校紀,社會法規的約束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培養好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知道那些可為,那些不可為!


風雅頌147916653


石榴微教為您解答,希望能幫到您!

11歲的叛逆男孩兒?11歲的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見,一般在讀小學五六年級,對於家長的教育已不再是言聽計從,如果他不一定按父母的指令去做,可能會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這也是正常的!是每一個男孩子這個成長階段會出現行為,那麼這種就不能稱之為叛逆,而是成長。

真正叛逆的孩子就是讓家長特別鬧心難管的孩子!

我長期在小學高段進行教學,通過多年的觀察與對比,發現叛逆的男孩兒,也就是家長所說的難管孩子,基本上都是缺愛的孩子,一定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這樣的孩子往往教育起來比較費力,但好在是在小學階段,扭轉起來要比初高中要容易的多。

根據我跟孩子們相處的經驗,給您的建議如下:

其一,停止以父母之威來壓制孩子,也就是停止體罰和變相體罰。也許有的家長會說,我本不想打罵孩子,但是看到他的行為,聽了他的言行,我就忍不住了。那麼,我要說的是,如果你真正的想改變叛逆的孩子,就要有忍功,不要有過激的行為和語言暴力,這些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你的煩惱就會越來越多。

為了減少自己的煩惱,也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面對孩子激烈的言行舉止,首先閉上嘴巴,深呼一口氣,冷靜下來;或者離開孩子,到旁邊去靜一靜,讓自己能理智地處理孩子的行為。

其二,要儘快的建立與孩子的感情,無條件的接納自己的孩子,接受他的優缺點,想方設法認同他。11歲的男孩兒,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判別能力,家長是否真正從內心接納孩子,從一個眼神或一句言語他們就能判斷。家長俯下身來,去找出孩子的閃光點,找到後不斷地去鼓勵表揚他,用閃光點去照亮不良情緒,孩子如果知道你真正地接納了他,他會漸漸與你拉近距離,關係近了,他就不會認為你的表揚是哄人,你的批評是整人。

其三,家長要不斷地學習,瞭解每一個階段孩子的心理。因為大多數家長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會經常想當然去教育孩子,其實教育孩子有很多規律可言,只有真正瞭解孩子每一段行為成因,才能科學的教育好孩子,任何不尊重科學的行為就是盲人摸象,就是冒險。

希望我的分享能給您帶來一點點啟發,祝健康成長!

石榴微教

2020.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