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宋朝之前都有過權臣篡位,而從宋朝開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呢?

你是一隻大笨馿


宋朝是個十分獨特的朝代,在將疆域上他是中原王朝中最小的一個,甚至連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人物都沒能完成。但是宋朝的治理水平確是當時全世界最高,從整個世界範圍內來看宋朝的GDP是當時世界最高的,把整個歐洲都算進來都比不上宋朝。在軍事上,宋朝在面對遼國這一巨無霸時,基本保持了勝敗有憑,在黃河岸邊打出了百年和平。在文化上更是璀璨炫目。

但是宋朝之前的時代可是中華大地上最為混亂的時期之一,有詩說: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都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就一個字“亂”。最大的朝代更迭原因通常是得勝回朝的大將軍,以及大權臣直接奪了庸弱皇帝的江山,五代以來的幾個朝代多次出現這種局面。在之前的,隋朝、南北朝、魏晉時期,權臣竊國這種事情也是多到不可計數。

到了宋朝之後,這種情況幾乎是完全絕跡,再也沒有哪個權臣能夠在政權內部完成朝代更替。有兩大原因,第一強幹弱枝,中央統屬地方的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加強。宋太祖和趙普系統設計瞭如何充分的削減地方的權力,來保障中央的權威,例如在地方以文官擔任地方長官,財政權,軍權全部收歸中央。你們不是愛鬧嗎?唐朝安史之亂,藩鎮割據是吧?我把錢和槍桿子都收回來還怎麼鬧騰?在之後的元明清三朝,中央集權制度也成為主流,地方上不斷擴充更多行政機構,讓機構之間相互重疊,藉以制衡。宋代之後,只要國家平穩維持,不可能出現所謂的一方諸侯,更沒有什麼藩鎮割據,節度使這種稱謂也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另一點原因是,宋朝的皇權在不斷加重,到了明清兩代則發展到了頂峰,皇帝是國家行政事務的最終裁決人。在漢朝,丞相權力足夠大,有開府治事的權力,即是丞相有部分的最高行政權,藉以對皇權進行壓制,從而為篡位提供了可能性,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得到丞相的位置,之後曹魏的江山也發端與這個丞相。

宋朝的皇帝們用了更聰明的一種辦法,既然宰相也要權力,那就一群宰相吧,什麼參知政事,什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什麼三司使都部分行使宰相職能。你人那麼多就會有鬥爭,有鬥爭自然有制衡,互相攻擊還想威脅皇帝的位子,不可能。

到了明清兩代則更為誇張,朱元璋精力旺盛,非常勤奮,乾脆廢除宰相的位置,中央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後世皇帝沒有老朱的精力,就設計了大秘書班子機構,內閣。到了清朝,承襲明朝制度之外更是在宮裡設置了軍機處,所謂的軍機大臣實際上也只是“跪受筆錄”的辦事人員,明清兩代的君主權力發展到了頂峰。皇權如此至高無上,而臣下的權利則是相互之間互相制衡,層層疊疊,如何再有大權集與一身的現象存在?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原因是,宋朝之後,親王、外戚等與皇室有血緣關係的宗親被壓制的更為嚴密,宋朝第二代君主宋太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他被培養成接班人,但是在之後的皇帝就刻意提防和出臺各種規定,來限制藩王以及外戚。

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之後,各地藩王的職能只能變成一個個皇莊的大莊園主,吃喝玩樂搞女人可以,想造反?也不看看自己手下才有多少人。清王朝嘛,就更不用說,前期的親王和貝勒位高權重是因為開國時期手裡有槍桿子腰桿硬,等到國家承平日久,各個親王被圈養的也已經完全沒有任何能力。

即使到了晚清恭親王一度位高權重,但是慈禧太后想廢掉六王爺也是不費吹灰之力,六王爺不管是見到同治、光緒哪一位皇帝也得自稱奴才。

如此下來,從制度再到慣例各種防備,以及各代皇帝對權力天生的警惕心,再也沒有哪個大臣能夠成功謀朝篡位了。


歷史風雲錄


自唐朝“安史之亂”後,地方節度使的權力越來越大,他們掌管著地方的民政、經濟、軍事、司法、財政等至關重要的處事權,要錢有錢,要兵有兵,日子久了,就呈坐大之勢,於是,便敢與中央抗衡,甚至自立為王、奪權稱帝。

唐朝的滅亡,就是這個原因。唐朝滅亡以後,武將篡權奪位,成了一種爭相模仿的政權更迭方式,朝為君臣、暮為仇敵的現象簡直比比皆是,五代第一個朝代後梁,劉是唐末節度使朱溫篡位建立的,之後,建立後唐的李存勖、建立後晉的石敬塘、建立後漢的劉知遠、建立後周的郭威,無一不是節度使出身,無一不是以武力篡位奪取政權的。

趙匡胤建立北宋也是如此。公元960年,時任後周禁軍統帥的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取代後周,建立了宋朝,是為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以後,五代以來輪番上演的兵變,如同夢魘一樣困擾著他,因此,他茶不思,飯不想,睡不安穩。如何杜絕兵變重演,成了當務之急。

一天,趙匡胤召來趙普問道:“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換了八姓十二個皇帝,弄得兵革不息,生民塗炭,倘要息兵養民,保持國家長治久安,有什麼好辦法呢?趙普回答說:“這些禍亂,不過是因為武將權力太大,君弱臣強。如今要長治久安,只有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三管齊下,天下自然安定。”一席話,說到了趙匡胤的心坎上,立即施行。

稍奪其權:這就是所謂的杯酒釋兵權,把武將的兵權都一律收歸中央,然後給這些原來立過大功的武將以高官厚祿安置,同時,還與這些武將結成兒女親家,使他們不再掌管軍隊,消除了這部分武將的潛在威脅。針對地方節度使權力過大的問題,宋太祖在各地設縣尉,負責城鄉治安及訴訟,剝奪了節度使的司法權。又在各州設置通判,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等州府公事,須通判與地方節度使或知州、知府一起簽字方能生效。同時,通判奏事還可直達皇帝,這樣,節度使的權柄就輕了。

制其錢穀:以前節度使之所以權重,還因為他們的賦稅不向中央交納,他們有錢,能抗衡中央。964年,趙匡胤下詔,以後各州府每年所收租稅,除日常開支外,全部解往中央,把節度使的財權上收了。

收其精兵:965年,他又下詔,將各地精兵收歸中央,作為禁軍,留下一些老弱,叫作廂軍,負責地方治安,從此,又將軍隊的精銳,收歸了中央。

從此,地方節度使一沒有錢,二沒有兵,手頭連司法權都不全面,只不過一個虛銜而已,便再也無法與中央抗衡,甚至自立了。所以,權臣篡位,宋朝不可能再出現。


帝國的臉譜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權臣想造反首先要掌控軍隊有軍隊的支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朝時期藩鎮做大的安史之亂。

唐朝滅亡之後五代十國的皇權更替,以及宋太祖趙匡胤自己依靠兵權黃袍加身篡位的經歷,使得宋朝制定了嚴格的兵制,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軍隊永遠掌握在皇帝手中。

宋太祖建國初年,為加強皇權和軍事階層的穩定,決定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將領剝奪權利。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都點檢這個重要的禁軍職位。

同年七月,宋太祖通過杯酒釋兵權解除武官的軍權,禁軍的領導機構改為殿前司和侍衛司,分別由殿前都指揮使、步軍都指揮使和馬軍都指揮使(三帥)統領。但是,三帥無發兵之權。宋朝在中央設立樞密院來負責軍務。樞密院直接對皇帝負責,其他任何官員都不得過問。而樞密院雖能發兵,卻不能直接統軍,這樣就導致統兵權與調兵權的分離。同時,宋朝經常更換統兵將領,以防止軍隊中出現個人勢力,戰爭時戰區司令皆由文官或太監擔任,而且改變戰略必須經過皇帝同意。

這樣,軍隊的選練、建置、駐守、出征、行軍、作戰等一切權力都集中於皇帝。

而且宋朝重文抑武,武將戰功顯赫就會被調到虛職養老,一旦掌握實權會受到文官的全力打壓,狄青就是個明顯的例子。

狄青人稱“面涅將軍”。他出身貧寒,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為延州指揮使,勇而善謀,在宋夏戰爭中,他每戰披頭散髮,戴銅面具,衝鋒陷陣,立下了卓越的戰功。朝廷中尹洙、韓琦、范仲淹等重臣都與他的關係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以功升樞密副使。

任樞密副使後狄青備受朝廷猜忌,諫官多次對狄青發難,稱其家“狗生角,且數有光怪”,請求將他調出京師以便保全其聲譽,仁宗均未答覆。

嘉祐元年(1056年),京師發大水,狄青避水將家搬到相國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情對此頗有疑惑議論,朝廷便免去狄青樞密使之職,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職,離京出任陳州知州。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因嘴上生毒瘡,抑鬱而終。

可以說宋朝的這一套做法避免了篡位權臣的出現,保住了趙氏皇權的穩固,但也毀了中華民族的武魂,以致有了靖康之恥。


當狗容易做人難


宋朝之前,權臣篡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國家未統一,諸國林立。

曹丕,司馬炎,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楊堅,李淵,趙匡胤,以及五代十國諸多人的篡位,都是發生在國家不曾統一,各國相互政法,容易產生功高震主的人物。

這些篡位者,大多是在對外戰爭中,擊敗敵對國家,戰功赫赫,班師回朝之後,論功封賞,即便是皇帝有意減少封賞,控制權臣,架不住國家戰事頻繁,一次一次封賞下來之後,就導致篡位者即在軍隊中擁有巨大的聲望和擁護者,朝廷中擁有極高的榮譽與地位。一旦心中產生謀逆想法,皇位也就搓手可得。

中國歷史以公元960年作為界限。960年以前,雖然數次大一統,但是有兩次分裂軍面,一是南北朝時期,數個國家相互對立攻伐。另一個就是五代十國,十幾個國家大混戰。960年以後,中國歷史上再無如此混亂局面,尤其是元明清三朝,相繼大一統,國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人才輩出,再難出現一個國家依靠一人支撐的局面。

篡位者失去了發展實力的土壤和環境。


應作如是觀


主要是因為軍權的集中和宰相權力的不斷削弱。


  • 明朝以前實行的是宰相制,丞相(宰相)擁有實權,比如秦朝的李斯,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到了唐朝,三省六部制實施,三省長官同為宰相,相互牽制,宰相權力被削弱,宋朝進一步加強分權,實行二府三司制,即設中書和樞密院兩個機構“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為宰相,而以參知政事為副相。參知政事如皇帝的耳目一般注視著宰相的一舉一動。
  • 陳橋兵變趙匡胤上位,這讓他他深知掌握兵權的重要性,為鞏固統治,他決心改革,“杯酒釋兵權”使得兵權緊握手中,“兵無常主”將領不具體掌握某個軍隊,定期輪值,這讓將領們不能在軍中形成強大的影響力,防止生變。



宋朝的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

明朝實行內閣制,使得決策權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內閣成員是從太學中挑出來的精英,只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所有經內閣討論的事情最終都要皇帝批示,這樣一來,中央集權大大加強。

清朝設立的軍機處使得中央集權達到頂峰,皇帝口述,大臣執筆,決策完全是皇帝的意志,權力的集中程度前無古人。

中央集權的一步步深化使得黨團、地方勢力無法實現擴張,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但同時,古老而輝煌的中國一步步走向衰落。


天天樂新聞


宋朝以前,確實經常出現權臣篡位的現象,比如漢末從三國、魏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北朝的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和隋朝,全部是由權臣篡位完成朝廷更替的。

但這些篡權的權臣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也就是他們都是掌握軍權的同時,又逐漸控制了朝廷的財政、人事和行政權力,將內外權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而且,即使權力已經高度集中在權臣手中,皇帝已經成為傀儡,也並不是馬上就篡位,還需要通過廢立皇帝、清除異己等過程,才逐步完成篡位之前的準備。

在條件成熟以後,才會通過表面上的禪讓完成朝代更替。漢末第一個有這個想法的是董卓,但是他沒有完成。接下來是曹操,做好了準備,但沒有走出最後一步,一直到曹丕才終於完成。司馬氏也是經過三代人持續不斷的努力,挖曹魏的牆角,排擠和打壓曹魏的支持者,最終才完成了魏晉禪代。

有了漢魏和魏晉這兩次的榜樣,後面有這個想法的人再幹起來就容易多了。即便如此,桓溫權傾內外,仍然受到門閥政治的制約,沒有能完成這個過程。桓溫的兒子桓玄自立為帝之後,很快也就失敗了。而後來完成換代的人往往是像劉裕這種摘果子的人,也就是前面有人發動叛亂,他們以平叛勤王的名義出兵,通過平叛控制朝廷,之後再完成篡位的過程。

這個過程一直延續到隋朝。隋朝是一個例外,因為隋文帝篡位只是因為他在北周皇帝駕崩的時候受遺詔輔政,實際上變成攝政,最後以自己手中的權力完成了篡位。

五代時期的篡位是另一種情況,都是強藩大鎮直接取代中央權力。後梁朱溫是劫持唐朝皇帝當傀儡,不久後就直接篡位。後梁被後唐消滅,成為後唐。後唐發生內亂,沒多久就滅亡。後晉石敬瑭在契丹的幫助下,攻進汴梁,建立後晉。後晉的皇帝被契丹抓走,劉知遠又建立後漢。郭威以外藩強鎮身份直接出兵,進攻汴梁,建立了後周。後周柴榮死去,弱子繼位,趙匡胤在兵變中登上帝位,返回都城,建立宋朝。

實際上,五代就是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延續和擴大,所謂的五代都只是比較強的藩鎮而已,並沒有真正消滅各地的割據勢力,完成大一統,就匆匆忙忙的當了皇帝,都無法持續。但從五代開始,各代都開始注意削弱藩鎮的權力,減少藩鎮對中央的威脅,逐步摸索出了一些初步的經驗。

宋朝建立後,在晚唐和五代形成的一些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崇文抑武的政治格局,也就是將權力高度分散,軍隊由中央直接掌握,文武分途,文官官僚體系在朝廷的統一領導下掌握行政權力,而軍隊則由中央的樞密院負責領導,地方文官不能掌握軍隊,地方駐軍將領無權干預行政和人事安排。

由此,逐步形成了文臣和武將相互制約的權力格局,相互牽制,財政、人事、軍隊調動和行政權力分屬不同體系,不同體系之間相互制約,但又在中央的統一安排之下,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互相協同。

因此,在宋朝的格局下,如果要發動較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必須由中央任命職級較高的文官擔任統帥,負責統籌和協調各個部門和系統之間的關係,來指揮戰爭。

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了權力集中容易帶來的權臣篡位和分裂割據的風險,但弊端也同樣明顯,這就是較大規模的政治、軍事行動的效率比較低,尤其是在應對突發危機的時候,往往會陷入無人負責的局面。

明朝初期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結束之後,進入相對穩定的時期,基本上也延續了宋朝的這一趨勢,文官和武將之間相互制約,重大軍事行動基本上都必須由中央指定高級文官擔任方面統帥,統一事權。先是設置負責協調指定區域內的政治、軍事行動的總督,後來又改派級別更高的督師,其目的都是為了應付已經出現的危機,統一事權,提高行政效率。

但因為長期的分權造成的慣性,這種機制上的調整往往並不能起到預期的作用,中央仍然保持著對外派督師的各種牽制和制約,即使以內閣大學士身份外出督師,也仍然必須依賴於朝廷在財政、人事上給予支持,才能有所作為。而當中央部門猶豫不決、搖擺不定乃至直接掣肘的時候,前線的督師和將領是無能為力的。

一定程度上說,這是皇權政治和古代中國文官政治進一步發展和趨向於成熟的結果,但同時也就造成了官僚體系常見的毛病比較集中的表現出來的問題。宋明都面臨這種問題,明末表現得尤其明顯。

文臣督師,統籌指揮戰爭,因為缺乏足夠的軍事經驗,往往容易出錯,又會習慣性的爭功諉過。而在朝廷上,對大規模軍事行動中常見的局部性失敗往往會群起而攻之,造成前線統帥和將領在臨機處置的時候顧慮較多,不敢擔當責任。

尤其是在中央政府完全由文官官僚體系掌控權力的時候,很容易出現黨爭,而軍事行動也往往會成為黨爭的一部分。無論是北宋王安石時期拓邊河湟,還是明末閹黨與東林之間的鬥爭對遼東戰局,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蕭武


歷史上有這麼多的權臣篡位之事發生,而趙匡胤也是通過篡位手段不光彩地取得了政權,當然就特別注意防範權臣對政權可能造成的篡位行為。為了歷史不再重演,趙匡胤採取了一些強力措施: 1.杯酒釋兵權:將和趙匡胤一同參與篡位軍事將領統統解除兵權,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2.加大文官權力,與武官形成制衡,即使是有出征打戰也會派文官擔任統帥,負責統籌和協調各個部門和系統之間的關係,來指揮戰爭。

文臣督師,統籌指揮戰爭,因為缺乏足夠的軍事經驗,往往容易出錯,又會習慣性的爭功諉過。而在朝廷上,對大規模軍事行動中常見的局部性失敗往往會群起而攻之,造成前線統帥和將領在臨機處置的時候顧慮較多,不敢擔當責任。


歷史天窗


這個問題我的一篇頭條圖文詳細闡述過,為了大家閱讀方便我就不發鏈接了,直接把原文複製過來《宋朝制度決定 宋朝必定亡於外族》

王朝的更替無非以下幾種情況,外族入侵、農民起義、大臣篡位和武將造反,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權臣篡位和手握重兵的大將軍、藩鎮等擁兵自立。五代十國,一共才五十三年,換了五姓十四個皇帝,絕大多數都是手下大將軍擁兵自重,最後起而代之。北宋趙匡胤也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替代後周柴宗訓,建立大宋政權,平定天下後,趙匡胤對這個問題非常在意,擔心的就是這些歷史會在次出現在自己身上,他曾不無感慨的說過,一百個文官貪汙都沒有一個手握重兵的武將造反危害大。在和那些開國大臣們喝酒時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很多人看出太祖的意思,紛紛發下手中的兵權,討得封賞後回家養老,趙匡胤啟用了一批新人參與國家管理。

不過這也只是解決了那些老臣們造反的問題,並沒有在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是他問丞相趙普,趙普說:“此無他故,藩鎮太重,主弱臣強而已,唯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於是趙匡胤根據這個原則,在制度上進行改革,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主要策略有以下幾點;

第一;更戍制;簡單地說就是定時換防,換兵不換將,或換將不換兵,這樣就使得軍隊中將不識兵,兵不識將,大將沒有機會發展屬於自己的嫡系部隊,不能形成鞏固的從屬關係,避免主將一呼,眾兵將積極響應的弊病,當然因為主將和士兵不熟悉,不瞭解,沒有經過長期的磨合,配合不夠默契,主將的戰術意圖不能很好的被執行,戰鬥力大打折扣。這是北宋軍隊戰鬥力弱的一個主要原因。

北宋滅亡後,趙構匆忙間組織南宋政權,整個國家內憂外困,這套制度很難執行,於是出現了中興四將都擁有自己嫡系部隊的局面,這是趙構不想看到的,但時局混亂,她不得不審時度勢,默許甚至支持這種局面的存在,隨著南宋內部的逐漸穩定,像岳飛那樣,有著數量驚人,而且忠於岳飛的嫡系部隊,已經完全有實力替代自己,關鍵是岳飛並沒有像韓世忠那樣,願意徹底放棄兵權,而是積極主張北伐抗金,這已經成為趙構最大的一塊心病。見於岳飛和軍隊之間的穩固關係,單純的奪岳飛兵權,已經難以控制岳飛和岳家軍之間的聯繫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兩方面下手,一個是殺掉岳飛,徹底絕除後患,另一個就是分解岳家軍,拉攏岳家軍中影響較大的王貴出來平定岳家軍的情緒,殺掉岳飛的同時,也殺掉在岳家軍中威信較高的岳雲和張憲。岳雲和張憲本來被秦檜和万俟卨判的流放,趙構御批將兩人處死,足見趙構對岳家軍的忌憚之深。

正是宋朝嚴格執行了更戍制這個政策,徹底解決了武將擁兵造反的可能性,但也造成了對外軍事力量薄弱的弊病,這就埋下了宋朝最終會毀於外部入侵的隱患。

第二;取消府兵制;宋以前,實行府兵制,地方官員自己招募士兵,自己統領,這樣得到的士兵只對招募他的長官用命。宋以後,所有的軍隊由國家招募,然後將精兵都編入禁軍,派專人訓練部隊,禁軍歸中央統一指揮調遣,調兵權由樞密院掌握,中央設三軍都指揮使,軍隊將領只能指揮中央臨時派出,而且是經過別人訓練出來的軍隊。雖然這樣可以避免主將意圖不軌,但這種由別人訓練出來的軍隊,只能按照以前訓練過的陣法去打仗,所以樞密院會根據派出的軍隊給帶兵的主將配相應的陣圖,主將只能根據陣圖使用這些部隊,戰場的狀況瞬息萬變,遇到突發事件或對方不按常理出牌,所訓練的陣法無法適應戰場情況下,主將立刻束手無策,只能選擇逃跑一條路。宋金聯合滅遼戰役中,北宋十幾萬大軍,面對耶律大石和簫乾的三萬人馬,被打得潰不成軍,主要原因就在於此。如果是岳家軍那樣,兵將經過長期磨合,士卒效命,個個爭先,與主將的戰術意圖配合默契,在佔有那麼大的數量優勢,豈有不勝之理?宋朝這個制度,有點顧此失彼,解決內部問題的同時,是外部問題更加突出,亡於外族不是偶然。

王安石

第三;文官監軍,最典型的就是潘美和楊業事件,潘美是北宋名將,與楊業並沒有私仇,兩人本來配合默契,早在雁門關一戰就形成默契,取得不錯的戰績。在徵遼戰役中,潘美和楊業所帶領的這一路,是三路大軍中打得最漂亮的,但因為另兩路出了問題,不得不回縮撤退。楊業被監軍王侁逼的隻身赴險,在監軍王侁的干預下,潘美沒有能夠及時有效的接應楊業,造成楊業所帶領的不對全軍覆沒於陳家谷。監軍代表的是皇帝,目的很明顯,就是監視在外帶兵征戰武將的行動,這些監軍並不太懂帶兵打仗,但因為身份特殊,主將對他們都有些忌憚,這就造成監軍干涉主將決策的問題,結果可想而知。

第四;削減地方兵權;宋代以前,基本都是本地選出官員管理本地,宋以後由中央委派的外地文官管理地方政務。地方招募的兵,都是禁軍挑剩下的老弱病殘,基本就是做些捕盜維持治安的事情,戰鬥力很弱,這樣的做法就是為了預防藩鎮強大,地方官員擁兵造反。這樣也帶來一個問題,正面戰場兵敗,地方組織不起來有效地防禦,敵兵可以長驅直入,等於是自我放棄了戰略縱深。

以上這些政策決定了宋朝不可能出現威脅中央政權的藩鎮和武將,徹底解決了武將擁兵造反的可能性。但同時也削弱了軍隊的作戰能力,所以宋朝註定不會死於內部叛亂,最終會被外族滅掉。至於什麼農民起義可以忽略不計,宋朝的地方軍事力量被削弱,才使數量不多的人就能鬧的很兇,禁軍對外戰力渣的很,但對付幾個農民還是有富裕的,單純的農民起義,沒有其他力量依靠或加入,沒有成功的可能。關鍵是宋朝的福利制度是歷史上最完善的,根本不尊在生存壓力,不過高福利需要高稅收來維持,普通百姓雖然沒有生存壓力,但生活壓力很大,高稅收使他們苦不堪言,參加起義鬧鬨鬧鬨還行,形勢不好,沒有生存壓力的人會立刻作鳥獸散,賣命的很少,政府也看到了這一點,對農民起義,大部分用詔安安撫的政策。宋朝農民起義多,但很難成氣候,方臘鬧得最兇,童貫帶兵一來,很快就土崩瓦解了,難以威脅中央政權。

楊業

宋代實行三省分權的政策,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書、門下並列於外,又別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院對掌大政。宋朝中央集權,但不專權,皇帝的命令不經過中書省合議通過也是無效的,私自下的聖旨會被截住,這就決定了宋朝很難專權,更不用說專權到可以篡位。但這也造成一些不利影響,比如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仍然難以專權,變法推行的舉步維艱。

以上這些因素可以說決定了宋朝只能亡於外部入侵,內部威脅政權的問題都被政策給卡死了。


山野論史


中國的帝制制度一開始就有天然漏洞,所以後世使得政權問題重重。

中國帝制本來也沒大問題,是因為秦滅之後,漢朝沒有完整學習秦制,秦制中重要的法制沒有學。帝制去除了廣面上的貴族世襲,流動性打開了。也就是競爭機制開啟了,這種開啟需要強有力、公平的法律維護競爭秩序。如果沒有秦法那樣強有力的法制維繫一個規矩,那不擇手段、僭越就會成為大概率事件。連劉邦這樣的家族也能當皇帝,那誰不能呢?所以後來的帝王幾乎就是把精力放在如何保住皇權上。而沒有放在國家治理上。所以各種保住皇權的方法都層出不窮,使用外戚、使用宦官。連漢武帝這樣的帝王都要使用外戚來平衡朝中勢力。所以帝王稍有不慎就會被權臣、宦官篡權。

宋代本身就是篡的權,所以一開始它就非常!重視兵權的制衡。搞了很複雜的制度管理兵權,弄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所以宋朝光是經濟發達也沒用,軍事一直處於受遊牧民族壓制的地位。但這樣,想掌握兵權篡位的人也就很難出現了。

宋朝是真正施行科舉選拔人才、以儒家治國的朝代,科舉雖是隋朝發明,但隋朝很快就亡了。唐代又是門閥政治,所以真正開科舉的是宋。宋代開科舉確實深得知識分子的人心。這也使得宋代能夠通過這個方式麻痺一大批人。所以加上宋順勢善待士大夫,這樣的結果,文官也能在大面上保持一個穩定。宋在遭受遊牧軍事威脅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精忠報國的將士,這是可以想象的。所以也就更不容易產生篡權之人了。但宋的軍事孱弱畢竟為自己埋下了隱患,一方面受制於人,一方面又需要經濟強大,還有一方面又怕軍事強人冒頭。

後世的這種政治,其實進入統治少數民族更有利。因為少數民族因為人口少,他們會更加團結抱團,這樣帝王就減少了左右掣肘的隱患。少數民族皇親貴胄與漢族勢力天然又是對手,所以也不需要帝王想辦法去分化、離間。所以少數民族政權只要別太混蛋,反而會很穩定。

明朝發明了更加牢固的皇權保衛制度,就是撤了相位,搞了多人組成的內閣。搞了司禮監太監製度,又搞了錦衣衛。所以這種互相制約、不敢輕舉妄動、都得聽命於皇帝的制度就使得誰都做不大。所以皇帝不問朝中事物也沒事。要不是一開始朱元璋為了鞏固朱家權力搞了同姓王分封,那連燕王造反的事都不發生。清朝多爾袞攝政其實是滿清集體決定,不算篡位。

制度是彌補了,皇權是高枕了,然而國家治理卻一團糟。宋也成了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國病


宋朝之後,已經不存在所謂的權臣了,所有的大臣都要臣服於皇權!

首先先說中央,在中央已經幾乎很少有丞相的位置了,雖然還有這個官位,但是很多時候都是空著的。

宋朝自趙普之後已經幾乎沒有宰相了,而被成為宰相的都是有名無實的,基本上只要當上了樞密副使這個職位就可以稱為宰相了,不過這不過是尊稱而已。

皇帝都知道一點,宰相會分掉自己的權力,中央極有可能會形成兩個中心,所以歷史的潮流就朝著皇權不斷集中、相權不斷衰落的方向發展。唐宋是群相,到了明代已經廢掉了丞相制度。

而在地方,地方的長官不止一個,比如有知州還有知州同知,也有地方駐紮的軍事將領,在地方上財權、行政權、軍權是分開的!在地方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掌握大局,所以官員就不可能成為權臣造反了。



而且財權還歸中央,地方政府是不能使用稅銀的,必須由中央統一分配,收到了稅銀後,還得轉交到中央,所以地方是沒錢的,宋朝積貧積弱也由此而來,積貧積弱說的是地方而不是中央汴梁!


還有地方官衙不能對犯罪分子直接審判死刑然後執行,死刑必須申報中央,中央認為沒有誤判了地方才能審判執行死刑。

之後的朝代雖然沒有完全照搬宋朝的制度,但是也是根據宋朝的制度經過修改後使用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