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爲什麼簡稱「鄂」,而不是「楚」、「荊」呢?

印象秭歸


文|遠在小河對岸

省份簡稱,乃一省之文化名片。故而,各省份通常都會選取,最能體現其歷史文化底蘊的字為其簡稱。而提起湖北省,人們通常會想起其為楚文化的發源地。與“楚”相比,“鄂”就相形見絀了。那為何湖北省不選取“楚”為其簡稱,反而選取了“鄂”呢?

其實,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湖北省雖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但“楚”的勢力發展範圍過大。楚國鼎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以及河南、山東的一部分。至戰國後期,楚國頻頻遭受秦國的侵凌,楚人的一小部分選擇南遷,而其主體則選擇向東遷徙。至秦末楚漢之際,楚人的主體民族已遷至江淮之間,而與當地的淮人相融合,此即為淮楚。而荊楚故地,卻已為秦之移民所據。

故而,項羽欲徙楚懷王(義帝)於長沙郴縣(臨近楚國故都郢),楚懷王不願意遷徙,就是因為那裡楚人已經稀少的緣故。而楚懷王初都於盱臺(今江蘇盱眙),後徙至彭城(徐州)。項羽之西楚,西漢劉交之楚國,亦皆以彭城為都。韓信被徙楚王時,都於下邳,皆位於江淮之間。朱元璋起於淮西,而建大明,以應天府(南京)為都,時人作詩道:馬上短衣皆楚客,城中高髻盡淮人。

而湖南省亦深受楚文化的影響,而被稱為湘楚。五代十國時期,割據今湖南省全境的馬殷,亦是以“楚”為國名,史稱“馬楚”。而坐落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赫赫聞名的嶽麓書院,有幅對聯,即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顯然亦是以“楚”自居。

所以,湖北省雖垂青於“楚”,卻很難獨享“楚”。而“鄂”雖知名度遠不及“楚”,但更具有地方性。商周之際有鄂國(原在山西省境內),據傳為黃帝之後裔。至西周初期,鄂國為晉國所侵佔,鄂國遺民舉族南遷,幾經週轉,遷至今湖北省鄂州市境內,仍稱鄂國。前879年,楚熊渠滅鄂,封其次子熊摯紅為鄂王,並築鄂王城。

春秋時期,鄂為楚之別都。戰國時期,為鄂邑。秦並天下,置鄂縣。三國時,孫權在此稱帝,取“以武而昌”之意,而改鄂縣為武昌(在今鄂州境內),並定都於此。至唐代以前,武昌之名皆為今鄂州之地。“鄂”毗鄰武漢,對武漢有極深的影響力,而武漢的地位在湖北省可以說舉足輕重、一枝獨大。


同樣“荊”州為上古九州之一,其範圍也甚廣,大致包括今河南省的南部、湖北省、湖南省等地,而不像北方的“州”相對較小。故而,湖北省便以“鄂”為其簡稱。

參考史籍:《史記》等等;


歷史聞知社


省份簡稱是我國悠久而獨特歷史文化的表現。

比如河南省簡稱為豫,河北省簡稱為冀,這兩個地名都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歷史地理類著作《禹貢》中,大禹分天下為冀、兗、青、徐、荊、揚、豫、梁、雍九州中的古老地區名稱。而山西省簡稱為晉,山東省簡稱為魯,這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當地著名的諸侯國名。

這些古老的地名,能很好對應現在的行政區劃,從而實現省名簡稱的目的。

但是有一個省份貌似有些例外,就是湖北省的簡稱“鄂”。

鄂字的金文、小篆、楷體寫法


“鄂”字作為地名,貌似在歷史上並不是很出名,能一躍超越“荊”、“楚“作為湖北省的簡稱,到底有什麼歷史依據呢?

鄂字作為歷史地名,可追溯至湖北大冶市金牛的鄂王城遺址。

鄂王城遺址的文物堆積層,最下層是陶器,中層則為銅器,而到其上層為鐵器。由此可知其文化源遠流長,從早期文明直到春秋時期。因此也有人稱楚王城是楚國的一個重要的歷史發源地。

鄂地為春秋時期楚國之一要邑。

《史記·楚世家》記載楚國國君熊渠封其中子紅於鄂地。

秦一統天下後,以郡縣制管束天下,鄂縣就成為此地之地名。由此而始,鄂之地名開始一代代流傳下來。

三國時期,孫權定吳國國都於鄂縣。

隋代升鄂縣為鄂州。這是湖北歷史上, “鄂”字第一次從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普通地名,升級為高級別行政區之正式名稱。

之後的唐宋大一統王朝,均沿用了鄂州這一地方建制。

到了清代,“鄂”便作為湖北的簡稱,得到廣泛的認同。

“荊、楚”兩簡稱,雖然廣為人知,然而在湖北本地,鄂字更受本地人認可。並且鄂作為地名,比“
荊、楚”擁有更久遠的歷史。

而荊、楚所指代的地域範圍,在歷史上更包括湖南等地,用來專指一湖北,沒有“鄂”字更合適。


熊二History


新中國建立以後,在郭沫若先生等的建議,中央政府明確了湖北省的簡稱沿用歷史上的習慣——鄂。

五千多年前,“揚子鱷”廣泛的生活在長江流域。在當時,以鄂州地區為中心形成了古鄂國。根據《史記》記載當時的商紂王把西伯、九侯、鄂侯分為三公。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的鄂國的實力應該還是可以的。

公元前879年,楚君熊渠滅掉了鄂國,封自己的兒子熊紅為鄂王,築造了鄂王城。熊渠死後,熊紅繼位以後還是居住在鄂王城,一共傳了六代,當時的鄂王城便是楚國的國度。唐代的《括地誌》記載:“武昌縣(湖北鄂州市)鄂王舊都,今鄂王神即熊渠之子神也。”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開始建立郡縣制。因此鄂王城便成了中國最早的縣城之一——鄂縣。三國時期的孫權打敗了黃祖,得到了鄂縣。他改鄂縣為武昌,寓意“因武而昌”的霸業,並築造了吳王城。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其後,武昌又經歷了吳、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史稱六朝武昌城。所以現在才有了鄂州是“湖北之根,武昌之源”的說法。

元朝有行省制度,今天湖北省屬於江北行省、四川行省、湖廣行省管轄。期間,忽必烈還建立了鄂州行省和改湖廣行省的諸多故事。鄂州行省和湖廣行省一併誕生的還有它們的簡稱“鄂省”。“鄂省”這種說法不僅用於官方文書,更是在民間廣為使用。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湖北和湖南同時建省,從此以後湖北作為省名一直沿用到現在。畢竟湖北和湖南曾經手足情深,血脈相連,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湖北和湖南共用一個簡稱,那就是“楚省”。

到了咸豐四年的時候,咸豐皇帝在《諭軍機大臣等曾國藩奏剿辦崇陽通城賊匪續獲勝仗一折》中,首次明確提到湖北的簡稱為鄂省。湖北省簡稱鄂就此產生了。

新中國成立後,在郭沫若等人的建議下,政府明確了湖北省的簡稱沿用歷史上的習慣簡稱——鄂。

為什麼不用“荊”,或者“楚”,“漢”?

雖然三國時期荊州很有名,但是湖北歷史上簡稱“荊”基本上是沒有的。更何況荊楚其實意思是一樣的。用“荊”幹嘛不直接使用“楚”。

現在爭論很大的便是湖北簡稱改為“楚”?很多湖北人都有這種想法。不過問題在於歷史上楚文化遠遠不止湖北,除了湖北,還有湖南,河南、安徽等地。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項羽是楚人,今天的江蘇宿遷,劉邦、蕭何是楚人,江蘇徐州人。如果湖北用“楚”做簡稱,湖南等地肯定是不願意的。

湖北還有漢江,漢水,以及武昌三鎮之一的漢口,武漢大學全名便是“國立武漢大學”,反過來便是寓意“學大漢,武立國”。其實還可以簡稱為“漢”,不過全國人民估計都不會願意的。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論來歷前面那位博士生在讀的先生已經說了,我看很多評論也都從正面回答了這個問題,但這些問題都不是用鄂不用楚的理由,畢竟楚的名頭更大,理論上應該用楚。

但這裡就有了一個問題,戰國七雄裡的楚國可不是隻有湖北,還有湖南江西,領土最大的時候還有吳越和江淮之地。就算江蘇浙江不在乎楚,這裡楚的最大競爭者湖南可不答應。
另外為什麼不用荊,這裡又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簡稱,

聲明是我的推測,可能不準。使用簡稱說白了就是為了方便記錄和口語各省名稱,可我國地域廣大,方言眾多,如果簡稱口音接近,很可能就會混淆。
所以為了防止混淆,在取名上就儘可能避免音節接近。當然也能拿出晉津京這種,所以大概率只是參考。

像明清時期山東就是齊魯混用,北洋確定使用魯,這中間我推測可能就是為了規避河北的冀。而天津晚清開始作為河北省會,獨立建省更晚,不存在與山西北京競爭簡稱的情況。比如浙江不用吳或越,與廣東的粵就要明顯差別。

所以我個人更傾向第一種政治利益,第二種可以作為輔助,通過歷史底蘊和日常使用便利的經驗總結下得出的名稱。


臥家人


"荊",若指古華夏九州之荊州,範圍現湖北區劃差別太大,至少還包括現今湖南北部地區,但東部武漢孝感黃岡黃石咸寧等又不屬於古荊州。近現代荊州地區範圍又太小,江漢平原腹地,加上現在荊門部分縣市和潛江仙桃天門。

“楚”,若指戰國七雄之楚地,範圍更廣,湖南安徽江西部分地方都在其轄區,惟"楚"有才,現大多數人還認為楚地指湖南。

綜合歷史地理因素,"荊楚"大地是最能代表現在湖北省轄區的詞。至於簡稱"鄂",三國時期武漢稱為鄂州,現為湖北省會,應該也有這方面的考究。


周家山上


湖北的簡稱鄂源於古楚語荊楚的全稱‘’鄂荊鄂楚",是荊棘和茅草的並稱,中原簡稱為荊楚;楚史《檮杌》也是簡稱,完整的稱謂是:《擊禱杌》,拿武器捶人的意思。


東玄西現


其實山東也一樣,山東應該簡稱齊而非魯,齊國是戰國七雄,創造了強大的經濟和燦爛的文化,今天山東的主體部分都是齊國的領土 明朝時,山東的商人,官員就被稱為齊商,齊黨。齊寓意團結,奮進。與愚笨粗魯的魯高明不知多少倍。魯國是一個早就被滅掉的小國 ,既無經濟又無文化,你說孔子,孟子?擺脫,這兩人在魯國是受排擠的,也就是說魯國的政治文化跟儒學是兩碼事,所以說這樣一個小國無論如何也不能成為泱泱海右大地的簡稱。我們強烈建議,山東簡稱齊,大力挖掘發展奮進,務實的齊文化,海洋文化,重商文化!


沒有翅膀飛得更高


湖北簡稱“鄂”的來歷有幾個說法: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荊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設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湖北之名產生。元明兩代設湖北道。清代設置湖北省,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為隋以後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簡稱“鄂”;其次,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活動。商、周時代,噩魚大量分佈在長江流域,形成了以捕噩為生的民族,稱為鄂(古時噩,鄂同音,同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