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张謇:近代中国的儒商实业家

中国近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在于“过渡性”: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从封建中央集权的政体向近现代民主共和政体过渡;从封闭自成一体的“天朝上国”思想体系向开放改革面向世界的体系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读书人下海经商,其中最为成功和有名的是南通的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近代中国的儒商实业家

张謇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1853年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的农民家庭。15岁参加科考,迭经26年曲折挫磨,考取状元时已经41岁了。这几十年科举考试和儒家经典的浸润熏陶,对他的人生观和伦理道德产生了极大影响,在获取状元功名仅一年多时,张謇下海经商创办实业。

1911年,张謇在一次讲演中袒露了自己兴办纱厂的动机,“马关约成,国势日蹙,私忧窃叹,以为政府不足责,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然非先兴实业,则教育无所资以措手,故目营心计,从通海最优胜之棉产始,从事纱厂。”因为张謇是在上述背景下“儒而谋商”,因此他与一般商人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修齐治平的使命感并未因“谋商”而改变,只不过是改换成通过兴办实业的方式来实现。张謇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换句话说,没有饭吃的人,要他有饭吃;生活困苦的,使他能够逐渐提高……”因此,张謇将自己开办的纱厂取名为“大生”。

张謇:近代中国的儒商实业家

大生纱厂

1899年,在经历了艰难的筹资历程后,张謇创办的第一家企业大生纱厂终于开工生产。由于有原料、有市场,加上张謇把握了“纺厂获利之多寡,枢纽在进花出纱”的关键,经营得法,历年均获厚利。从1901年到1913年,张謇在南通海门地区陆续新办了一批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大生棉纺织工业企业为中心的企业系统,并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张謇除了扩建大生纱厂、新建了大生分厂外,还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同仁泰盐业公司、大达内河轮船公司等22家企业。1918年到1921年,是大生系统企业发展最快的4年。连年的景气和高额的利润,促使张謇加快了扩张实业的步伐。从1914年开始,他在海门筹建大生三厂,并拟定了建立四厂于四杨坝、五厂于天生港、六厂于东台、七厂于如皋、八厂于南通江家桥、九厂于吴淞的庞大计划。1924年,大生一、二、三、八4个厂,资本总额共计770余万两,纱锭共15万枚,布机共1500余台。

此外,张謇还筹办扩充金融业和服务业的行业,主要有淮海银行、延生堂药店、南通绣织局等。这期间,张謇创办的农垦企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到1920年为止,已开办垦牧公司16家,投入资本2119万两,所占土地总亩数达455万亩,开垦土地70万亩。

此时,张謇的经济事业达到鼎盛,他对城市地方自治的投入也有了明显的成效:以通州师范为中心,建立了以师范教育为主体,包括高等教育、普通中学、小学、专门技艺学校、职工学校以及幼稚园、教育馆等教育机构和设施;以南通地方社会福利为中心建立了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等。

在张謇兴办实业进而改造社会的计划中,有两个明显的特色:一个是工、农、商并举;一个是企业办社会。对于张謇“大农大工大商”的构想和实践,经济史学家吴承明评论说:“棉纺是具有联进效应的工业,以大生为中心,陆续办起炼铁、机器、油脂等多种工业,以至轮船、商务、银行、汇兑,成为‘南通实业’体系。”至于企业办社会,张謇拿出大生企业集团的资金在南通开办一系列教育和社会设施,就是明显的证明。但是深入一层看,张謇之所以要如此办企业,归根结底还是与他“儒而谋商”,以儒家精神为主导分不开的。

(朱荫贵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