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怎么霸占荣宗敬和张謇的产业的?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杜月笙受到蒋介石赏识,被授予海陆空军总司令顾问,少将参议,从而跻身政界、军界,显赫一时。如此光环,自然加重了杜月笙在上海滩的砝码。法租界的头面人物对他也是更刮目相看了,捧他做了租界最高权力机构公董局的首席。可以说,此时的杜月笙是上海滩名副其实的大亨,然而有一点却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那就是他的“白相人”身份。

在金融、实业家看来,杜月笙靠赌场、烟馆立业,他的这个大亨终究是上不了台面的,算不上真正的正道名流。

杜月笙对这样的指摘之所以在意,不为其他,只为他对自己的定位,虽然一路从黑道踏来,但做上海滩的君子先生才是他真正的内心所想。
杜月笙是怎么霸占荣宗敬和张謇的产业的?

杜月笙

因此他要拾阶而上。

杜月笙进军金融、工商实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心境下拉开的大幕。

进军工商实业,杜月笙不仅野心很大,野心下的视野也很宽广。面粉业这一当时的民生黄金产业就是杜月笙盯上的第一个猎物。为了最终能称霸面粉业,杜月笙显得极其有耐心。

首先,他收购了一个规模不大的面粉厂:华丰面粉厂,这算是进门。进了面粉业的大门后,杜月笙即开始甚有章法地向荣氏家族发起挑战。挑战初始,杜月笙将注意力放在了人上。

除了对心腹爱将杨管北委以重任外,杜月笙以共赴远大前程的十足诚意先后挖来了面粉行业的两员大将,卞筱卿和王禹卿,而这王禹卿正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麾下最重要的干才。

挖对方的墙角,打自己的根基,此消彼长,一举两得。这一步完成后,挑战随之升级,杜月笙跟荣氏兄弟玩起了格局。
杜月笙是怎么霸占荣宗敬和张謇的产业的?

荣宗敬与弟弟荣德生

当时上海滩的面粉业格局呈三角态势,最顶端是上海面粉交易所,支撑这最顶端的是两个面粉业公会:上海面粉业公会以及苏浙皖面粉业公会。

荣氏家族三角占两角,既是上海面粉交易所的常务理事,又是上海面粉业公会的实际主导。在荣氏兄弟眼里,三角占两角足以无敌称霸,但在杜月笙眼里,三角缺的那一角就是致命缺口。

垄断者垄断久了,往往就有这样的格局狭隘;而高明的挑战者往往能看出固化格局下的漏洞。

为此,杜月笙用他的江湖人品和手段频频拉拢苏浙皖面粉公会的各商家。然而,这还不能一举击碎原先固化的三角格局,杜月笙想取胜,还需要一把火。

1931年,国民政府出台“裁厘加税”政策。简单说就是运输过路费不收了,税费增加了。

当时苏浙皖的面粉商家,原材料都是当地收购,因此他们不存在运输过路费的问题,而上海的面粉商家,原材料都是异地收购,因此他们存在运输过路费的问题。现在好了,过路费不收了,税费增加了,这等于什么?苏浙皖面粉商家要交的钱是直线上升,而上海面粉商家要交的钱却是直线下降。

说到底,就是对苏浙皖的小商家不公平。

然而荣氏家族对此却毫无作为,他们只关心上海大商家的死活。

杜月笙抓住这一点,干了一件很轰动的事。他联合苏浙皖面粉小商家给政府写了一个呈文,拥护裁厘加税,但同时用集体呼声指出了其中的不公。

背地里,杜月笙又利用他和宋子文、孔祥熙的关系尽力疏通,有这一番有表有里的运作,苏浙皖小商家想要的公平竟让杜月笙真的给争取来了。

相比之下,此时的荣氏家族就有了为富不仁的味道。

由于杜月笙在苏浙皖小商家那里赢得了巨大的口碑,随之杜月笙代表小商家利益这一说法开始远播,一时间,面粉业的小商家几乎全都站在了杜月笙一边。

就这样,小商家所持的上海面粉交易所股票加起来完胜荣氏家族。一投票,结果毫无悬念,荣氏家族下课,杜月笙上位。

再来看关于张謇的。张謇有感于中国内忧外患,放弃高官厚禄,准备以实业来救国。他创办大生纺纱厂,大力发展棉纺织产业。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其营业产额曾经打破多次国内纪录。


杜月笙是怎么霸占荣宗敬和张謇的产业的?

大生纱厂

但是由于国内环境所致,在1921年大生纱厂发生了危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南通的水利工程摧毁。再加上400多万两的外债,让大生纺纱厂一时间陷入危机。

在多次周转资金不灵的情况下,大生纺纱厂已经濒临破产。然而在1926年后,张謇不幸逝世于南通。其实在张謇死后,大生纺纱厂几乎就不算存在了。但是在那一年,杜月笙还在忙于自己的黑色产业,还没有开始踏足实业。

而当杜月笙真正在开始插手实业之时,已经是1930年之后。此时的张氏家族,早已经是摇摇欲坠。自从张謇死后,大生集团只靠着张謇的儿子张孝若苦苦支撑最后几个行当。

而其中盈利比较好的也就数大达轮船公司,但是也只能称得上是瘸子里面的将军。而杜月笙能够发家,除了正当的商业竞争,还有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

他先是指使杨管北在大达公司遇到经济危机时,大肆购买其股票。在召开董事会董事长人选之时,杜月笙又是指使手下戴步祥前去轮船装货码头闹事。

后来事态演变为机械斗争,引来了警察局局长蔡劲军的镇压。结果又是在杜月笙的支持下,蔡劲军封锁了码头的正常工作。使整个轮货的运营陷入瘫痪,眼看公司就要破产。

而这时杜月笙出面做好人,从中调解双方关系。并且靠着自己的声望与股票,成功当选大达轮船公司的董事长,而张謇的儿子张孝若只得担任总经理。
杜月笙是怎么霸占荣宗敬和张謇的产业的?

张孝若

然而就在杜月笙担任董事长之后,张孝若不幸遇刺身亡,而凶手当场饮枪自杀。紧接着第二年,杜月笙就真正的吞并了大达集团,其中的关系不用多说。

但是也不代表这就是坏事儿,在杜月笙的保护下,没人敢找大达轮船公司的事。当时轮渡行业的头把交椅,其实是三北公司的虞洽卿坐着。

杜月笙多次下黑手,打压三北公司等竞争对手,迫使这些公司最后不得不与大达集团合作。也是在杜月笙的主导下,这些集团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杜月笙则是巩固了其在航运中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