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留下六万亿!传奇民企老板颠沛半世纪,终成实业兴邦梦

在中国近代,曾经有过一个坐拥了半个中国的庞大商业帝国。他们拥有5300多台布机,能日产面粉10万。囊括了当时全国五分之一的棉布生产能力和三分之一的面粉生产能力。这商业帝国的名字,就是荣氏企业。

荣氏的前掌门人荣宗敬曾经自豪地说:“如今的中国人,有一半穿我的,有一半吃我的。”

但是无论荣氏如何发达,荣宗敬始终不敢忘创始人临终前留下个遗训:对内要“固守稳健、谨慎行事、决不投机。”对外要“一家有余顾一族,一族有余顾一村。”

为中国留下六万亿!传奇民企老板颠沛半世纪,终成实业兴邦梦

他们曾经收购了日本的纱厂,还把这个纱厂打造成了阻击日本面纱倾销的主力。五四运动中,荣氏还用实际行动参与了支持国货的浪潮,赢得了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美誉。

然而就是这么一家爱国企业,最终却被被打断了脊梁。而打断了他们脊梁的不是抗日战争也不是日本人,而是当时他们以为的的“自己人”:民国政府。

抗日战争爆发后,荣氏企业几乎被彻底摧毁,但是当时的荣氏掌门人荣德生却并没有气馁,打算重建实业。然而在抗战结束后1946年4月25日,荣德生和他的儿子女婿,被绑匪绑架,然后绑匪开着一辆印有“淞沪警备司令部”标记的汽车中,扬长而去。随后荣家用了整整60万美元才摆平这件事。

为中国留下六万亿!传奇民企老板颠沛半世纪,终成实业兴邦梦

1948年辽沈会战结束,国民党惨败,为了寻找替罪羊,国民政府直接将战败的屎盆子扣在了荣德生身上,指责他倒卖军资,卖给政府的面粉腐烂发霉,致使前线士兵吃完拉肚子,导致东北战局惨败。并且趁机向荣家勒索巨额赔款,无奈荣家又送上了十根金条。

后来解放军横渡长江,驻守上海的国民党守军强烈要求要用荣家的房子作为据点拼死抵抗,最终荣家又是用金条满足了国民党欲壑难填的胃口。

国民党到底为什么要如此疯狂地摧毁包括荣氏在内的中国民族企业呢。原因很简单,国民党上层的四大家族,其实就是商人。而且还是代理商性质的买办商人。他们进项来源于进口外国商品卖给国内,同时挣取差价。如果民族企业兴起了,那么这些奸商就很难再通过倒卖货物的方式谋取利益。所以,民族企业和国民政府天生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中国留下六万亿!传奇民企老板颠沛半世纪,终成实业兴邦梦

就在荣家即将变成历史的时候,拯救荣家的人出现了。1948年5月24日,荣毅仁看到了他一辈子都不敢相信的景象。他看到了在马路上和衣而睡,对民众秋毫无犯的军队。就是这样一支军队,让荣氏当时的掌门人荣毅仁重新燃起了实业兴邦的希望。

在新中国成立后,荣氏第一次感受到了背后站着一个支持自己的国家的企业有着什么样的战斗力。为了稳定民生,新中国政府为荣氏提供了大量低息贷款,用于工厂复工。在国家的支持下,荣氏仅仅用了两年,就让上海工厂的产量恢复到了抗日战争开始前的60%。

在随后的抗美援朝中,荣氏以一己之力为空军捐献了七家飞机;三大改造时,荣氏企业有又走到了公私合营的最前列。

为中国留下六万亿!传奇民企老板颠沛半世纪,终成实业兴邦梦

1959年,荣毅仁担任了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在他就任期间,中国棉纺织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30%,为后来的中国制造打下了良好的工业基础。改革开放后,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家创业,盘活中国整体经济,在国家支持下,荣毅仁正式提出了建立中信的构想。2005年,荣毅仁去世,他留下了一艘资产六万亿的商业巨舰;在他身后站着的,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强大中国。

颠沛流离了半个世纪,荣氏实业兴邦的梦想终于得到了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