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鲁迅:当年看不起杨二嫂,如今才知道,她是最可怜的人

一、

1921年,鲁迅回到绍兴搬家。

他们家族的祖宅被卖了,合同也签了,而且按照合同的要求,当年必须全部搬走,要不然,罚十倍违约金哦。

鲁迅拼了命的往回赶,终于在大年初一前到家了。

母亲早已把行李收拾好,只剩下一些不方便搬走的桌子、椅子、柜子等大件家具,准备卖给乡亲们。

当他们聊天的时候,门外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个女人还被搬到语文课本上,被我们嘲笑多年: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两脚张着,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她就是杨二嫂。

杨二嫂盯着鲁迅发出一声尖叫:“哈,这模样了,胡子都这么长了?”鲁迅怎么都想不明白:

当年的“豆腐西施”,怎么就成了人见人憎的小市民?

鲁迅:当年看不起杨二嫂,如今才知道,她是最可怜的人


二、

年轻时,杨二嫂是绍兴街头最靓的妞。

她经营一家豆腐店,因为长得好看,经常露出甜甜的笑容,还会嗲嗲的说一句:“常来啊,慢走哦。”哎呦呦,顾客听的骨头都要酥二两。

于是,杨二嫂就被叫做“豆腐西施。”

从此以后,绍兴人为了一睹她的风采,甚至从很远的地方赶来买豆腐。嗯,还好不是吃豆腐。

如果杨二嫂生活在现代,也会有绽放的青春。

在学校里是校花、班花,被一帮大猪蹄子包围着,情书、零食、约会肯定是少不了的,随便更新一下朋友圈,都会有无数点赞。

毕业后,她可以做直播、拍视频,用不了多久就能红透网络,她的豆腐店也将是网红打卡店,被吃瓜群众们围观。

她会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期许。

要赚多少钱、开几家分店、嫁一个本地富二代......每一个少女的美好幻想,她都有。

她相信自己都能实现,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年轻就是资本,颜值即是正义。

年轻时的杨二嫂活的肆意奔放,以为人生就是如此的简单粗暴,只要她努力了,就可以活的很好。

鲁迅:当年看不起杨二嫂,如今才知道,她是最可怜的人


三、

30年后,杨二嫂的容貌变了,好像经历了一场大型整容手术。

圆润的小嘴,变成薄如刀片的肉皮;

都是胶原蛋白的脸蛋,也只剩下颧骨耸立;

就连安静的坐姿,也变成张牙舞爪的叉腰。

当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网红”杨二嫂,没有像自己预期的那样,过上理想的生活。

她变的刻薄、抠门、气急败坏。

鲁迅离开家乡太久了,没有迅速认出曾经抱过自己的杨二嫂,于是,杨二嫂的玻璃心迅速破碎:“忘了,真是贵人眼高...”

在杨二嫂的脑海中,他们曾经是起点相似的人。

可鲁迅出国留学、回国写作,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后,现在却不记得老邻居,让她的自尊心受到很大刺激,以为鲁迅看不起她。

其实呢,杨二嫂并不是和鲁迅生气,她只是在愤怒自己的无能和理想破灭。

因为现在的鲁迅,就是她当初想成为的样子。

或者是幻想过的结婚对象类型。

我们都是差不多的人,你凭什么过得比我好?你凭什么看不起我?30年来我都记着你,你凭什么把我忘了?

我不服、我不服、我不服......

我想要的人生,是过得比你好、看不起你才对啊!!!

这就可以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好,尤其是见不得身边人比自己强?

因为别人的成功,只会衬托出自己的失败。

鲁迅:当年看不起杨二嫂,如今才知道,她是最可怜的人


四、

在50年的人生中,杨二嫂唯一的资本是美貌。

年轻时,她用美貌换取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让她的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可当容颜老去后,还有什么资本能给她足够的底气呢?

没有了。

杨二嫂的普通知识,不足以让她“腹有诗书气自华”,普通的家庭也不能给予她太多机会,去尝试不同的生活。

她唯一的谋生手段,是用美貌去卖豆腐。

时光逝去、容颜不在后,没有人再去杨二嫂的店里打卡、买豆腐,她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经济利益也只够糊口而已。

卖豆腐嘛,能赚几个钱?

鲁迅:当年看不起杨二嫂,如今才知道,她是最可怜的人


按道理说,年轻的热闹消散之后,杨二嫂应该像闰土一样认命了,关起门来好好过日子呗?

可年轻时的辉煌给了她太高的起点,也让她有了太高期待,一旦门庭冷落,又有几个人能接受如此巨大的落差?

于是,怨气和不满在胸中滋生。

可以想象一下,杨二嫂用力的切一块豆腐,嘴里嘟囔着:“呵呵,都说人走茶凉,老娘的人还没走呢,茶就凉了,没良心的东西。”

日积月累,美丽的脸庞也被怨气沾染,变成薄嘴唇、高颧骨、吊梢眉的刻薄相,不再被人喜欢。

赚不到钱,又让她变的喜欢占小便宜。

鲁迅家的木器都是准备卖的,换了钱就可以在搬家后买新家具,可杨二嫂打算白要几件。

“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别介,我得拿去卖啊,不能给你。”

生活的窘迫让杨二嫂放下脸面,甭管有用没用先占了再说,有总比没有好。因为占便宜不用花钱,自己买需要花钱。

而自己是没钱的。

所以在杨二嫂的理念中,没占到便宜就是吃亏。

于是她在出门的时候,顺手把鲁迅母亲的手套塞到裤腰里,几天后,还把喂鸡的笼子抢走。估计灰堆里的碗碟,也是她偷偷埋的。

杨二嫂的一切改变,都来自贫穷。

鲁迅:当年看不起杨二嫂,如今才知道,她是最可怜的人


五、

可能有人会说,这都是杨二嫂不努力造成的。

她可以在空闲时间学英语、考证书、出门旅游见世面嘛,多学一点手艺总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吧?

说这话的人,肯定是有钱有闲的小康人家。

在100年前的县城、农村中,杨二嫂们拼尽全力也只能维持普通生活,至于有房有车有存款,则是毕生可望不可即的幻想。

他们一般从事体力劳动,工作8小时以上。

一天的劳作之后,男人最大的心愿是喝一口小酒、炒个小菜,然后美美睡一觉,等待第二天的太阳。

女人呢?

白天做着琐碎的工作,晚上回家还得做饭、洗衣服、照顾孩子,等到做完这一切的时候,早已是月上枝头。

躺在床上,他们想的是学英语、读书吗?

他们根本没有那个心思。

明天吃什么、哪里的菜打折、什么时候发工资、阶梯电价、孩子的学费、二胎的奶粉尿不湿、老人的药费......眼前的每件事都能要他们半条命。

眼前的苟且都不能应付,谈什么诗和远方?

鲁迅:当年看不起杨二嫂,如今才知道,她是最可怜的人


在麻木、劳累的生活中,杨二嫂们急需一个情绪的宣泄口,于是,他们会沉迷于“垃圾快乐”,比如打牌、喝酒、大声喧哗、取笑他人......

低成本的“垃圾快乐”,是他们唯一能消费的调剂品。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素质不太高,但在沉重的生活压力面前谈素质,恐怕有点耍流氓。

而这样的原生家庭会生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可以想象,杨二嫂们对自己的充电提升都有心无力,又有多少资源给孩子?

有野心的孩子会努力挣扎,但能否走出原生家庭的沼泽,需要拼命去博弈。谁的力量大,谁会取得胜利。

想要赢得博弈,天赋、运气、机遇都缺一不可。

能成功的凤毛麟角,大部分的普通孩子会被沼泽拉回去,最终闰土的儿子还是闰土,杨二嫂的女儿还是杨二嫂。

有些事,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

鲁迅:当年看不起杨二嫂,如今才知道,她是最可怜的人


六、

话说回来,我们身边有没有“杨二嫂”呢?

前几年回北方老家,我在公园见到了中学时的小班花,她正在座椅上给小孩换尿不湿,手忙脚乱的样子有些狼狈,同时还在训斥不听话的大儿子。

随后,我们说起这些年的生活。因为当初关系很好,所以她不停向我吐槽生活的不如意、抱怨家庭的烦心事......

那一瞬间,我竟然有种“美人迟暮”的感慨。

小班花15岁的时候,最大心愿是听一场刘德华的演唱会,为了这个心愿,她曾经努力的学习粤语。

而如今,她最常说的话是:“XX真有钱。”

我觉得多年后,我很有可能见到活生生的杨二嫂。

那年我们聊天的时候,我特别想对她说一句话:“生活是自己的,每个人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活法,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把自己的日子过到最好。”

可话到嘴边,我始终没有说出口。

每个人都有藏在心底的痛苦,别人很难感同身受,我又凭什么对她的生活指手画脚。

哎,狗日的生活,糟蹋了多少红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