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上廁所時少做5件事,可減少便祕痛苦 腸道越來越乾淨

腸道主要負責幫助身體消化和排毒,人體每天攝入大量食物來補充身體所需,食物進入體內之後,經過腸胃等器官消化後,會以糞便形式從腸道排出體外。由於人們飲食不當,很容易出現便秘的症狀,患上便秘讓人痛苦不堪,光靠食物幫助排便還遠遠不夠,無論男女,上廁所時少做5件事,可減少便秘痛苦,腸道越來越乾淨。

上廁所時少做5件事,可減少便秘痛苦 腸道越來越乾淨

一、排便太用力:

很多人在排便不暢時,經常採用用力排便的方式促使大便排出體外。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這種方式很容易引起心臟和血壓疾病。建議排便困難的朋友,在每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將雙手搓熱,以肚臍為中心,繞著肚臍順時針按揉,可以促排便。

二、排便玩手機:

成年人的排便時間最好保持在3分鐘左右,生活中,很多人有排便期間玩手機的習慣,這種行為對排便有害而無益。首先,這種方式會干擾大腦發出排便指示,其次會因排便時間過久對肛腸造成損傷。建議有上廁所玩手機的朋友,放下手機專心排便,排便時間最好控制在3分鐘左右。

上廁所時少做5件事,可減少便秘痛苦 腸道越來越乾淨

三、清理太馬虎:

大便中含有食物毒素或分解物,當人體排便之後,如果沒有做好清潔,很容易將大便中的毒素帶到私處或其他部位,長期如此很容易使尿道、陰道或肛門感染,尤其是女性,還容易感染婦科疾病。建議清理肛門儘量由前往後清理,這樣不會把肛門處的細菌帶到尿道處。

四、洗手不認真:

很多人在排便之後不注重清理雙手,雙手中藏著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細菌,俗話說,病從口入,手是我們每天都在用的部位,一旦在排便之後雙手清潔不當,很容易在吃飯時將細菌帶人體內,誘發腸道疾病。建議洗手時應先掌心相對互搓,手背相對互搓,最好保持在14-30秒之間,這樣洗手方式較乾淨。

上廁所時少做5件事,可減少便秘痛苦 腸道越來越乾淨

五、排便姿勢不當:

正確的排便姿勢可以減少便秘痛苦,還能預防慢性疾病。排便分為坐便和蹲便2種形式,正常情況下,為了可以排便更順暢,建議以蹲便形式排便,建議痔瘡患者採用坐便方式,防止肛門脫落,老年人最好選擇坐便姿勢排便,防止因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

無論男女,上廁所時少做這5件事,可使腸道更順暢,減少便秘痛苦,減少細菌感染腸道健康,生活中常喝溫水,幫助身體排除毒素,腸道越來越乾淨。另外,如果因為排便方式不當或因長期便秘而引起痔瘡,平時最好多做提肛運動,可減輕排便痛苦,緩解痔瘡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