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贗品村造出假文物,搖身一變成2.2億國寶,專家:我說真就是真

導讀:在古玩行業,目前並沒有被國家承認的“文物鑑定資質”,所謂專家,是在某個領域的鑑定能力得到多數人認可,但專家的鑑定結果僅可作為參考,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而國內的拍賣行都有一條“不保真”條款,也就是說就算拍賣假貨,也不用負任何責任。

贗品村造出假文物,搖身一變成2.2億國寶,專家:我說真就是真


當不靠譜的專家和拍賣行湊在一塊,能幹出什麼樣的奇葩事都不意外了。2011年,北京的一場拍賣會上,有件“漢代龍鳳紋玉凳梳妝檯”以1.8億起拍,最終拍出2.2億天價,打破了古玉的拍賣紀錄。這件“梳妝檯”被拍賣方的專家稱之為“稀世珍寶”,臺重265.2斤,坐凳重72.2斤,漢代這麼大的古玉能完好保存到現在,如果是真品的話,確實可稱得上“稀世”二字。

然而儘管有權威專家為這件古玉背書,但首先站出來質疑它真實性的,也是文物鑑定專家。業內知名的邵姓、黃姓、杜姓等專家都指出,漢代人起居方式為“低坐”,也就是席地而坐,而凳子的原型“胡床”在隋唐之後才開始普及,所以這件玉器不可能是漢代的。要知道收藏行業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專家之間互相“不拆臺”,遇到疑點只會私下溝通,這樣公開指出錯誤,只能說明做得太過火了。

贗品村造出假文物,搖身一變成2.2億國寶,專家:我說真就是真


拍出2.2億天價的“國寶”,卻連基本的傢俱常識和歷史常識都沒有,鬧出了一個大笑話。後來拍賣方強行解釋,說就算玉凳不是漢代的,那也僅是年代鑑定錯誤,但它很可能到明清時期,也非常罕見。不過網友們依然不買賬,因為有收藏經驗的人都能看出來,整件古玉的沁色是典型的現代做舊產物,火氣非常重,沒有任何歷史氣息。這時候,為“漢代玉凳事件”背書的知名專家周南泉站了出來說:“我一生鑑定幾十萬件古玉,無一失誤,我說它是真品,那基本就是真品。”

周南泉是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被業內人士稱為“玉界泰斗”,同時也是拍賣行的顧問。他接受採訪時介紹,自己在鑑定中手摸、細看半個多小時,無論從玉質、顏色還是工藝、紋飾來看,都是一件漢代的國寶級文物,“玉凳”可能另作他用,並不是凳子,不足以成為判定贗品的理由。周南泉這一番說辭,又引起一眾專家的力挺,比如說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委員會主任姚政,大呼:“一件撼世國寶被說成贗品真是冤枉,我看它賣2.2億太便宜,應該賣10億以上。”然而打臉來得太快,真正製造玉器的人出現了。

贗品村造出假文物,搖身一變成2.2億國寶,專家:我說真就是真


此人叫趙軍,是一個玉雕作坊的老闆,而這個作坊位於著名的邳州古玉贗品村:向陽村。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邳州的玉雕產業就快速發展,其中仿製古玉佔了大頭,如今從業人數達5萬多人,年產值20多個億。而“漢代龍鳳紋玉凳梳妝檯”,則是趙軍帶領工人花了50萬元成本製造出來的仿古工藝品,趙軍稱後來這件工藝品以260萬元賣給了一位神秘的王姓買家,然後莫名其妙的就變成拍賣會上的天價“國寶”。他說自己並沒有故意製假賣假,賺的是技術錢,至於為什麼會成為“文物”,那可得問撒謊的專家了。

贗品村造出假文物,搖身一變成2.2億國寶,專家:我說真就是真


隨後這件玉器的製作過程也被曝光出來,面對鐵一般的事實,周南泉等專家依然還不肯承認,說趙軍是蹭熱度想出名,藉機售賣小作坊造的假貨。但孰是孰非,民眾們一眼就能看出來,文物鑑定專家之所以現在名聲很差,就是因為這些帶頭說瞎話的“權威專家”,讓人們失去了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