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發展漢服文化在當今社會有意義嗎?

材料鋪子


第一,漢服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從來沒有過自己的“民族服裝”。從《漢書》開始,一直到《清史稿》都有專門的服飾志。看看就能明白,中國的服飾,在任何朝代都是身份的標誌,不可能有統一的服飾。

第二,發展漢服文化違背了中華文化發展的傳統。

世界四大古文明,只有中華文明能夠不間斷的延續至今,原因當然很多,最根本的一點就是中華文明從來不是一個僵化的文明。中華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兼容幷蓄。不排外,不妄自尊大。清朝後期,中華文明的淪喪就是因為忘了傳統。


謝洪波沔陽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先說贊同的理由。很多人都認為漢服僅僅指漢朝的服飾,其實不然,是指從“黃帝”到“明末清初”,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後經歷朝歷代自然演化而形成的“漢民族傳統服飾”。

個人認為,發展漢服是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必要的。漢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不單體現在政治、軍事、哲學、經濟、文學、藝術等領域,也包含皇宮貴族、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漢服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現代社會太世儈,太浮躁,缺乏精神信仰和寄託,太需要注入優秀的傳統文化汁液,使漂浮不安的心沉澱下來;使快餐文化接受五千年華夏文明的兼容和薰陶!

漢服的復興發展同時也可以帶動絲織、染織、刺繡、頭飾等多個行業的興起。

再表另一枝。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一位衣裾翩翩的漢服女子,卻腳踩運動鞋,手拿時尚小坤包,披著大波浪,不但找不到美,反而感覺不倫不類!

所以,建議穿漢服分場合,比如慶祝傳統節日,比如學生畢業慶典,長輩生日宴請,嫁娶喜慶等。

再有就是,建議漢服規範化,上到頭飾,下到鞋,都要有明確的規定。

不要中西結合,不倫不類,胡穿亂搭不如不穿!

以上僅個人觀點,歡迎持不同看法的朋友留言評論!





三平子7777


近年興起了一陣漢服熱,媒體上經常能夠看到有穿類似古裝的男男女女。然而所謂的漢服熱到底是一種炒作還是一種文化呢?

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各朝各代都有不同樣式的流行服裝。那麼到底哪一種服裝才算是漢服呢?這是一個難解的問題,如果說漢唐服裝是真正的漢服那宋明的服裝歸為哪一類呢?如今大街上喜好展示的人所穿的到底又是哪一類呢?

或許穿的人也不知道吧,或許那根本就算不得漢服,有的明明就是戲服嘛!甚至有的唐裝造型仿製日本和服,這難道真的是我們大唐的真正樣子嗎?

華者美也!我們曾經以穿著美麗的服裝而自豪,然而漢民族到底沒有把這個傳統保留下來,現在欲將恢復似乎永為痴夢矣!一個民族的文化只有不間斷地傳承才有內涵,才有生命力。我們可以看看日本和韓國,他們曾經為華夏所臣服,一切向華夏看齊,學習我們的文字,學習我們的服裝,雖然歷史變遷,但很值得讚歎他們把傳統的服裝流傳了下來,從不曾間斷,什麼場合穿什麼樣的服裝都有嚴格的講究,這就是一種文化。在日本、韓國國內,重要場合一般是要穿傳統服飾的,可見其對傳統服飾是極其尊重的,沒有人反對,形成民族的共識,生命力是不容置疑的。除了日韓,我們也可以看看我國少數民族的服飾,比如蒙古袍、藏袍、維吾爾傳統服飾等等也因其不間斷的歷史而傳承了下來,如今亦在各種場合穿著,形成了富有內涵的服飾文化!

反觀我們的漢服,首先沒有統一的定義,無論製作還是穿著毫無禮法。就像我之前說的,有的是唱戲的服裝,有的就是想象的“漢服”,有的是在武俠片裡看到的服裝,有的是古時皇家貴族的穿著,有的甚至就是道袍。

再看穿漢服的儀表,如今社會我們不可能過分要求束冠,但上身漢服下身現代褲子,腳上又是一雙運動鞋或者高跟鞋簡直不倫不類!且大家都喜歡把自己打扮成大家小姐、江湖大俠、天上仙女……滿大街都是這副樣子,未免幼稚做作,毫無文化的厚重感!

歸根結底,我們的服飾文化間斷不傳,以至慢慢忘記它真實的模樣,繼承不了它厚重的文化內涵,一時單純為所謂美感而去追求的東西怎麼能夠擁有靈魂呢?所以我覺得如今漢服文化不會有復興的可能也不具有時代的意義,華夏的文化不是靠你我穿一件漢服就能夠體現的,大家有復興漢服之心,不如多多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做一個真正有民族文化內涵的人!







稽首哈薩爾的額爾古納


漢服也好,漢學也罷,都是漢族文化的載體。通過這種方式最終的目的就是文明傳承,我們的文明已經傳承了五千年,我想我們應該都不希望五千年文明在我手裡斷送。

中國人之所以是中國人,就是因為我們認同中華文明,即便我們的祖上可能是匈奴人,是鮮卑人,是突厥人,但是今天我們都選擇了認同中華文化。認同我們是炎黃子孫,是孔孟傳人。我們的祖先是三皇五帝堯舜禹湯文武,我們的英雄是大禹是岳飛,我們認同的智者是老子是孔孟。正因為這些所以我們才是中國人,是中華文明在二十一世紀的傳承者,正因為我們是文化上的中國人,所以中華文明一直都在,沒有斷絕。

漢服復興運動和漢學運動都是漢文化的中興表現,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大家,我們是中國人,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是這個時代古老的中華文明的守護者。

為中華文明的再次崛起而奮鬥就是漢服運動的最終目標。

至於某些人把漢服運動者和極端民族主義掛鉤我是不認同的,這個世界上什麼人都有,不能因為有幾個蠢貨穿漢服箭射黃龍旗就否定漢服運動。

在我看來,漢服運動者都是高大的,他們都是為了國家國力和文化上的強大而犧牲的人,他們承受世俗的眼光,他們被人罵是中二病晚期,但是他們不會停止。

發佈於 2016-07-09・著作權歸作者所


一起讀名著


發展漢服文化,應該明白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漢服文化只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現在很多參加漢服運動,熱衷於此的人,似乎認為一個漢族人,只能喜歡漢服,而不能去喜歡其他衣裳。

還有很多人熱衷於跑到大街上去做沒頭沒腦的宣傳,而這樣的結果就是被一個老大爺問到四書五經是哪四哪五都不知道。被老大爺鄙視個徹底。

我想,發展漢服文化必須建立在傳統文化基礎上,你自己都不清楚中國傳統文化,又怎麼明白漢服運動的目的是什麼。是僅僅恢復漢族傳統服飾?是重振國學的地位?還是讓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社會可以撿起些古人的智慧和品德?漢服本身就只是一種意象,它背後承載著的是秦的勇武,漢的大氣,晉的不桀,唐的開放,宋的儒雅…中華傳統中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而如今,這些反倒在漢服運動中被忽視。

在未來,若要推動漢服成為日常穿著簡直是天方夜譚,而作為節日中的禮服和傳統服裝倒是更為實際。在某些場合作為弘揚傳統文化的載體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雨落一方


很有意義。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會有人覺得漢服只僅僅是服裝的復興。其實不然的,服裝只是最直觀的表現而已。

首先,我們接觸漢服之後,多少都會去了解漢服的文化,古代的禮儀制度。間接的可以,豐富歷史知識,進一步深程度的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其次,漢服不僅會促進我們接觸到文化,甚至會使一部分傳統文化開始復甦。比如,現在,好多年輕人開始接觸到古曲古調,並去了解一些戲曲。

當漢服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勢必會帶動手工藝業的發展,刺繡,紡織,古文化研究。

最後,發展漢服文化。更多的目的,是利用漢服的易接受性。在向年輕人宣揚,咱們的傳統文化。

漢服完全的復興,勢必會讓我們接觸到其它的文化,慢慢觸及唐宋的文化。茶道,圍棋,歌舞,樂曲。咱們國家的東西被我們弄丟的太多了。

咱們的民族自信,不能單單靠經濟,靠軍事。這些傳承的文化同樣很重要。

現在,我們也到了,讓那些被我們蒙上塵土的文化,重現光芒的時候了。


大頭騙子


我的答案是發展漢服文化在當今社會有意義。

論點一:文化是多元化的,包含著方方面面的。當然漢服也在其中,那就是存在即為合理。而漢服和現在的服裝相比較,個人認為漢服更相當於一種休閒時的服裝。在家穿著可能更加舒服點。而現在服裝,更多的是用於工作、出行吧。

論點二:“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俗語,出自《管子·牧民》,意思是百姓的糧倉充足,豐衣足食,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和恥辱。我們把漢服當作一種文化來發展,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人們已經滿足了倉廩實,衣食足的初步積累層次,邁入了精神層次。由表入理,如果連服裝都沒有,就沒有人會想要了解其中的故事。如果都不能夠讓人們喜歡的話,就不要想傳承下去了。

論點三: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而漢服是漢民族獨有的特徵和代表。在當今社會,我們不光要有歷史考古研究學者,還要有民間愛好者,更要有能夠將文化傳承下去的土壤和人群。

論點四:文化需要傳承,如果還像老祖宗那樣敝帚自珍的話,我們很多文化和傳統都將遺失。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雖然製造除了汽車,高鐵、輪船、飛機等。但諸葛亮的木牛流馬還復原不了。假如今天我們不發展漢服文化,那多年以後,我們就在歷史文獻中知道這個詞彙罷了。

漢服婚禮男女裝,不好看嗎?

論點五:是我們的就終歸是我們的,但不代表不會有人無理取鬧。就像中醫一樣,是我國的吧。韓國卻在不停地申請非遺。假如漢服今時今日不發展,那麼N多年後,是不是也要打這樣的口水仗?

論點六:漢文化是一個多元的文化,不僅僅是漢服,還有漢文字。漢禮儀等等、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些文明文化傳承下去,在這些文化文明的基礎上,進一步創造更加優秀的文化文明。

論點七:文化自信,如果中國足夠強大,那麼漢服必然會成為流行世界的一種服飾。就像我們在世界各地建造的漢語學校一樣。相較於語言,服裝是不是要簡單些。就像漢朝時“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是什麼?這是民族自信。

論點八:當今衣食無憂,我們應當建議對文化有愛好的人,去發揚古代各種文化,打造百家爭鳴,文藝復興的壯觀場面。雖說掙錢時必須的,可別整成完全衝拆在所有的生活中。

論點九:漢服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你說它有沒有必要發展?

最後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服裝,自己去穿還需要講什麼理由嗎?好似我在家做飯吃,還要嫌棄我的鍋是舊的一樣?


古言古語古文化


發展漢服文化,要人們寬補大袖滿街走毫無意義,更無必要。這些都是一些年輕人仿效日本人穿和服以示愛國,其實心中有國何需流於形式呢。年輕人請用實際行動,心中有遠大理想,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爭當科學家,保家衛國的軍事人才,教書育人正能量的為人師表,救死扶傷懸壺濟世的好天使,立志建設祖國各行業能工巧匠,這些才有意義,才是年輕需繼承發展的精神文化遺產。不要再崇拜明星追星,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才有希望,年輕人不要再把精力放在穿漢服的形式上了,浪費時間金錢太不可取,太無意義。


老古董177426082


漢服是代表、展示一個漢民族的歷史、文化、文明、優雅、特色的厚重代表。集中一個服飾上展示華夏民族的根脈延續和光輝容顏。集大成於一身,展萬千於細微,既是一種日常用品,又是一個千古絕唱的文化。她是我們區分與其他地球人類的標誌物,她是我們賴以自立於世界的靚麗名片,她是寄託我們、激勵我們永遠前進,用不懈怠的精神食糧。雖然現代社會上班工作勞動生產不太方便,但那或許是很少的行業和單位。有的人說,在特定的場合或者節日才穿漢服。我想,大可不必是這樣。只要不是太妨礙的地方,我們都可以穿啊。愛穿就穿,不要限制和非議。

而且,我們可以發展、改進啊,結合原版原生態,創新新思維、新生活、新生機,讓漢服元素在改良中熠熠生輝,使漢服和漢服文化繼續前進,領先世界,何樂不為呢?

特別是,青少年兒童,學校,禮儀,空姐,文藝樂團,體育體操,保安,服務員,營業員,等等,都完全可以借鑑漢服改進製作,各種各樣,不一而足,極力地彰顯中華民族的多姿多彩的風貌。同樣,少數民族也如此這般,中華民族將更有自豪感,更備豪情壯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期待不久實現!


沒壓力沒煩惱才是平等


衣冠文化本就是中華文化的根本,代表重禮追求氣節為上,經過滿清的留髮不留頭,斷我衣冠文化後,現在中國人理想主義者少,精緻利己者眾,官場奴化潛規則盛行,更少士大夫之獨立氣節與兼濟天下之抱負,媚上媚洋,遇事先慮己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