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武穴梅川镇小学刘少华:在喧嚣声中守住初心,做一位有气质的校长

武穴梅川镇小学刘少华:在喧嚣声中守住初心,做一位有气质的校长


付出不一定会即刻得到回报,但是我们要相信,命运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予我们回馈。教育当怀敬畏之心,要坚信每一颗心灵都有向上的愿望,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在教育的喧嚣声中让我们保持这一份初心。——刘少华


他,扎根农村教育26个春秋,默默奉献;立足校长岗位近十载,倾情付出。他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学校骨干,从教学副校长到校长,工作岗位的变换中,不变是的是他的教育初心。他,用心丈量艰辛,用爱助力前行。不同的岗位,同样的教育追求,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夙心夜寐,俯首躬行,锐意创新,从青丝到华发,绽放出最具气质的人生色彩。

他就是武穴梅川镇小学的领路人,师生心目中的“气质型校长”刘少华。

白手起家之勇气

2012年8月5日,梅川镇实验小学刚刚成立,刘少华校长“临危受命”出任首任校长。新成立的学校位于老城区育贤路,周边是林立的居民楼。“旧校舍、新班子,教师少、设备缺、场地窄。”当时的情况百废待兴,举步维艰。面对着如此困境,刘校长始终抱着迎难而上的必胜信念。他带着十多名和他拥有着同样信念的老师,开始了他们的征程。万事开头难。新建的学校面对的问题主要是学校编制紧张,人手不足,此外还面临着家长的不信任和社会的不认可。但他们不畏惧筚路蓝缕之艰辛,迎难而上。面对出现的种种困难,刘校长都想办法领着大家一起克服。他合理地制定计划,明确地安排每个人的工作任务,情形确实很艰难,可他始终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事业当中。他的父亲问他这么拼命图什么,他的回答非常简单,“责任担当”,这四字虽然简洁,却有千钧之重。就这样在他们的努力下,开学不到半月学校的各项工作迅速步入正轨。

刘校长认为准确定位学校的发展路径,必须有清晰鲜明的办学理念,强烈的规范意识和有创意的教育策划设计能力。因此在刘校长的带领下,学校领导班子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先后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思路、教风、学风等一系列的校园文化;制订了《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师德规范》、《教职工考评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系统的制度文化;明确或完善学校办学纲领,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优化设计学校教育活动体系。此外争取到建设资金近百万元,新建了师生食堂、公厕,逐步配齐了班班通系统,学校教学条件大为改观。

世界上最难的过程就是从无到有。这一路走来,他们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六年来,学校招生规模从1100人到2400人,梅川实小已俨然发展成为一所市内知名的农村强校。刘校长以其超凡的勇气和不凡的智慧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开拓创新之豪气

一所学校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和气质,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刘校长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以创新的举措探索优质学校发展路径。在研究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时开拓创新,以市教科院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契机,坚持“三优化,一提高”,即优化目标,优化方法,优化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刘校长也会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他在实小任校长时提出,以“四好教育”为切入点,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着力打造书法课程和绳毽课程。

在老师们不懈努力下,学校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书法教学思路:普及提高兼顾,软笔硬笔兼修,即:班级午写、写字课抓普及,校级书法组促提高。总结出了“激趣导入——自主观察——学生尝试——互相点评——教师示范——二次练字”的书法课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市、地、省级书法比赛中,我校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仅次于市直学校,居全市乡镇学校之首。学校也先后被评为省书法实验学校、省书法示范学校。因校园面积窄小,我们以绳毽课程为载体,大力开展全校师生参与的“绳毽”运动。此外,学校成立了各种校级兴趣小组,如乒乓队、羽毛队、演讲组等,满足了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求。我校学生屡次代表梅川和城区学校同台竞技,多次获得了甲组男女团体前三甲的好成绩。

在促进学校发展的道路上,刘校长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又将创新用于实践,同时因地制宜地发扬校本特色,一展改革之豪气。

化繁为简之大气

2017年7月26日,按照市局与中心学校的部署将原石牛小学并入梅川实小。这对于刘校长和实小人来说都是一种全新挑战与考验。原石牛小学只有一栋教学楼,教室屋顶漏雨严重,墙面水渍斑斑,办公室简陋破旧,办学环境非常糟糕,除此此外师资力量极其薄弱。当时实小领导层对于原石牛小学应该采取的管理模式莫衷一是。刘校长力排众议,大力推行“一校制”,确定了大致的管理思路——“五个一”和一个双向,即:一套班子,一个制度,一种管理,一样待遇,一致效果,本部教师与校区教师大范围双向交流。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石牛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卓有小成,办学质量也不断提高,赢得了家长们的交口称赞。2018年春武穴电视台的记者来校采访,梅川实小的“一校制”管理被拍成专题片在武穴新闻播出。

2018年8月25日,刘校长调任梅川镇小学校长,接到调令的同时,又接受到新的整合任务——为解决学生入学难的问题,将原梅浦小学合并,建立新校区。对他而言,这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刘校长带领镇小的一班老师,在短短5天的时间里迅速完成了新校区的建设方案,决定将一、二、五、六年级留置本部,三、四年级迁入梅浦校区。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极其细致,两校合并后竟没有收到一位家长的投诉,没有一位教师拒绝工作安排。学校先进的办学经验再次于2018年11月24日在《武穴新闻》专题播放。可谓创造了梅川教育的一大奇迹。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始终镇定自若,用雷厉风行的行动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优秀校长的必备素质。刘校长以其干练的工作作风向大家展现了一名好校长应有的担当和魄力。

润物无声之和气

为建设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刘校长组织学校工会开展了不少活动,例如元旦节开展拔河活动,天气尚佳时去希尔寨踏青;夜晚学校的运动场灯火通明,有的老师在打球,也有的在跳舞,大家都怡然自得,教师沉醉于如此氛围之中。

学生的饮食健康也是重中之重。他刚刚到镇小时,学生的进餐方式还是沿用以前的模式,但由于人数暴增的问题,导致校园进餐秩序混乱。上学期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刘校长在校园内积极推行分餐制:即将饭菜送到教室,由各班教师实行分餐。早中餐均以班为单位,错时进餐,固定抬餐、分餐人员,落实职责,分餐教师同时陪同学生在教室进餐。如此一来,学生的饮食后勤就大有保障。此外,每年学校都会评出困难教职工,刘校长始终尊重教师的物质需求,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他总是尽最大的努力提高福利待遇。;刘校长也会和老师们一起走访部分精准扶贫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刘校长的作风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应该是教育最高的境界。一个温和处事的校长,必然可以把周围的人都凝聚在一起。

光明磊落之正气

在工作中刘校长一贯对自己严格要求,处处以身作则,做师生的表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始终认为,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应该要先做到。

刘校长个性鲜明,做事认真,有很强的原则性。在教学上,他敢于挑起重担。任职校长期间,他同时教习学生具体科目。上课之前,他会在办公室认真准备授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他总是鼓励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同时刘校长热衷于教研活动,学校的每一项课题或者学科研讨,他都会积极参加。他的听课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载他的实时思考。他还提倡坚持办好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和骨干教师研究中心,行动与研究相结合,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打磨,我校一大批教师形成了个性化的教育教学风格,挑起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梁。陈婷、阮琼等已成长为梅川小学教育的骨干。此外在市内的各项展示和比赛活动中,刘校长的教师团队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刘校长更不会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他的父亲住在学校附近,但却从来没有在学校食堂免费进餐过。他的妻子黄芳老师也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怀有身孕之时依然担任班主任。在石牛校区刚并入实小之时,为了促进两校教师交流,他把妻子安排到石牛校区并担任班主任,毫不徇私。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刘校长坚持不搞特殊化,足可见其坦荡胸怀,如此光明磊落之正气如同光风霁月。

站在教育的精神高地上,坚守自己的责任,守望自己的信念。采千年古镇之灵气,接四千名师生之地气,集勇气、豪气、大气、和气、正气于一身的“气质型校长”,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相信,梅川镇小在他的带领下,可以披荆斩棘,扬帆起航,谱写新的篇章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