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说乾隆皇帝是一位“文治武功”的好皇帝?

历史上一直有个说法,那就是“皇帝好不好,百姓说了算”!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出现过将近500个皇帝,在老百姓的心里,有好皇帝,也有坏皇帝!好坏之分当然是能让百姓过好日子,这就是最基本的标准。

当然,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有这么一位皇帝,其名声一直被民间所传颂着。他就是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乾隆皇帝。

为什么说乾隆皇帝是一位“文治武功”的好皇帝?

乾隆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的儿子,康熙皇帝的孙子。很多历史研究者称乾隆皇帝是一个“文治武功”的好皇帝,那么他的好到底在哪里呢?我们今天就来讲讲乾隆皇帝的“好”吧。

为什么说乾隆皇帝是一位“文治武功”的好皇帝?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词来了解一下,那就是“康乾盛世”,乾隆时期是“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社会的繁荣承袭了康熙年间的好的一面,无论是对国家的统一还是对经济的促进,都有着积极的一面。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曾经六下江南,这样以来其实他也是一位了解民间情况最为实际的皇帝(不过有人也说六下江南是耗费最大的,是清朝由盛变衰的标志)。乾隆皇帝非常重视社会的稳定,他花了很多心思去关心百姓,曾经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次免征八省漕粮,从实际行动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这样以来并不会使得粮库的粮食更少,反而有了更大的促进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

下面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时期的疆域图:

为什么说乾隆皇帝是一位“文治武功”的好皇帝?

乾隆皇帝还是一个铁腕皇帝,在位期间,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并且完全的将新疆纳入到了中国的版图之中,因此使得清朝的疆域在此时已经达到了最大,也奠定了近代的版图基础。他不光在国家版图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还广推“汉学”,大力发扬民间艺术,重修《四库全书》,使得“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巩固,更加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乾隆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掌握实权时间最长的皇帝,做皇帝60年,做太上皇4年,实际掌权64年的时间。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得社会经历了长期的繁荣,只是到了晚年,因为思维的局限,清政府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力开始由盛变衰。

为什么说乾隆皇帝是一位“文治武功”的好皇帝?

乾隆时期无论在国家的版图、文化、农业、金融、外交、军事和人口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个时期中国已经发展达到封建社会历史的最高峰。

历史上对乾隆皇帝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不过对于一个人来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乾隆皇帝依然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文治武功“的好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