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68年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一名叫孔忠良的小学生,在放学回家途中,无意间在路边的草丛里发现,并把它上交国家。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玉印螭虎钮,方形印台上刻云纹,印文篆刻「皇后之玺」4字。此印出土于汉高祖与吕后的长陵附近,推测该玉印为吕后所有。据文献记载,皇帝玺印和皇后玺印为螭虎形,与此印形制一致。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学者认为六玺制形成于西汉末年。关于皇帝六玺的用途,皇帝三玺面向国内使用,天子三玺用于祭祀事宜和对外事务,其中「皇帝行玺」在任命诸侯王及以下官员和派遣使者时使用;「皇帝之玺」在赐书给诸侯王时使用;「皇帝信玺」在发动郡国军队、调用兵器时使用;「天子行玺」在赐予外国君主官爵时使用;「天子之玺」在祭拜天地鬼神,赐书匈奴及外藩王时使用;「天子信玺」在向外藩军队下达动员令时使用。皇帝六玺制度被后世王朝所承袭。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1994年-1995年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陵出土了西汉早期「楚司马印」青铜印(徐州博物馆藏),「楚司马」为楚国军队职官,应是都尉属下,主管军政。《汉书·吴王濞传》记载,七国之乱时,吴初起兵,吴王的「诸宾客皆得为将、校尉、行间候、司马」,据此可知,诸侯国中「司马」是军中直接统兵的官职,地位较低。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同墓出土的西汉早期「楚候马印」青铜印(徐州博物馆藏),「楚候」是楚国军队中直接统兵的职官,地位不高,秩为六百石。狮子山楚王陵出土近百方「楚候之印」铜印,显示了楚国当时雄厚的军事力量。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同墓出土的西汉早期「楚骑千人」青铜印(徐州博物馆藏),「楚骑千人」是楚国军队中直接统兵的职官,地位较低,秩为六百石。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同墓出土的西汉早期「楚太史印」青铜印(徐州博物馆藏),秦汉时期,太史为奉常(太常)属官。「楚太史」为楚国宫廷职官,属奉常属下,掌管王国典礼,起草重要文告、文件,管理秩禄、礼制等。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同墓西侧第1耳室出土的西汉早期「楚中尉印」封泥(徐州博物馆藏),共约10枚。汉代中尉主要负责京城的治安。诸侯王国的中尉掌握兵权,是王国军队的主管者,王国出兵时常任命中尉为将帅,其地位和丞相、内史相近。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同墓出土的西汉早期「楚太仓印」封泥(徐州博物馆藏),太仓市负责粮食管理的职官,为治粟内史属官。「楚太仓印」封泥表明,楚国当时也设立有「太仓」,「楚太仓印」当是楚国负责粮食管理的最高官员使用的官印。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同墓出土的西汉早期「楚御府印」(徐州博物馆藏),「御府」为少府属官。「楚御府」属楚国宫廷职官,掌管钱帛和各种服具的出纳。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同墓出土的西汉早期「楚永巷印」(徐州博物馆藏),永巷为皇帝众姬妾的居所。皇帝、太后、长公主下面均有永巷。汉代宫廷永巷有两处,一出属于皇帝,归少府管辖,一处属于后宫,归詹事府管。「楚永巷印」证实诸侯王国的少府和詹事下也设有永巷,楚永巷为楚国宫廷职官,属服务楚王和后宫的官吏。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西汉早期「楚都尉印」(徐州博物馆藏),都尉为统兵武馆,战国秦、赵、魏等国置有都尉,地位略低于将军。秦汉时期,都尉属高级武官。将军地位高,用金印,都尉地位略低,用银印。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西汉时王国官职的设置基本上仿照中央。狮子山楚王陵出土近200方印章,涉及楚国宫廷职官、军队职官和王国属县职官,证实《汉书》关于诸侯国「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和「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的记载。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1958年湖北省云梦县吴铺乡赵许村出土汉代「关内侯印」金印(湖北省博物馆藏),关内侯为爵名,属世袭爵位,战国时秦国始置。爵制源自周代,两周时期实行的是五等爵制(公侯伯子男),商鞅变法时设定二十等爵制。汉承秦制,亦行二十等爵制,只是为汉武帝讳将彻侯改为列侯。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关内侯列第十九级,位于彻(列)侯之次,通常是对立有军功者的奖励,封有食邑,可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但无封国。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汉代二十等爵位表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195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东汉「司禾府印」煤精印(新疆博物馆藏),鼻钮,方形印台,印面阳刻篆字「司禾府印」4字。汉代在西域设立都护以来,西域各地的屯田事务均由都护掌管,先后设置了许多校尉、都尉,专门领统各地的屯田,并设置宜禾都尉。「司禾府印」的出土表明东汉时期在民丰县尼雅附近一带也曾设置有屯田机构。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重庆市奉节县出土东汉「汉归义賨邑侯」金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驼钮,方形印台,印面阴刻篆字「汉归义賨(cóng)邑侯」6字。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賨邑侯」之名见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舆地纪胜》卷1621引《晋中兴书》:「賨者,廪君之苗裔也……秦并天下,薄其税赋,人出钱四十,巴人谓赋为賨,遂因名焉。」由此可知,賨人即巴人。此印应是东汉朝廷颁赐賨人首领的印信。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1953年新疆自治区沙雅县出土汉代「汉归义羌长」铜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卧羊钮,正方形印台。印面阴刻篆文「汉归义羌长」5字,表明此印是汉政府发给羌族首领的官印,其中「归义」是汉政府给予其统辖的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羌是中国古老的游牧民族,种号繁多。汉代羌族主要集中在河湟、塔里木盆地以南至葱岭西域地区、陇南至川西北地区,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西汉景帝时曾将归附的羌人安置到羌道诸县,武帝时期设置管理羌族事务的护羌校尉,其后虽有中断,但一直存在至东汉末年。从出土地点及印文字体等判断,此印很可能是东汉政府颁发给西域地区羌族首领的。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1956年云南省晋宁石寨山滇王墓出土西汉「滇王之印」金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蛇纽,方形印台,印面阴刻篆文「滇王之印」4字。晋宁县汉代属益州郡,《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发巴蜀兵临滇,滇王投降,西汉在滇国区域设置益州郡,赐滇王王印,使其继续统领滇国民众。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汉武帝所赐「滇王之印」,滇王代代相传,不能用以随葬。此印制作不精,字体亦不够严谨,可能是用以随葬的仿制品。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1955年内蒙古包头市召湾出土西汉「单于天降」陶瓦当(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瓦当为四扇格十字当面,篆书「单于天降」4字。「单于」是匈奴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经过武帝时期对匈奴的大规模用兵,加之自然灾害,匈奴势力急剧衰落。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朝汉于甘泉宫,称臣侍汉,汉朝「虫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开启了汉匈关系的新篇章。「单于天降」瓦当应与呼韩邪附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为与匈奴争锋,汉王朝从中亚进口良马以期改善中国军马供应。西域大宛国(今哈萨克斯坦费尔干纳地区)出产的汗血宝马最受汉朝青睐。目前出土的两汉马俑,都具有「胡马」特征,身材高大健硕、长颈竖耳。1990年四川省绵阳市何家山2号崖墓出土,绵阳博物馆藏这件东汉青铜马(及牵马俑),是目前发现的汉代最高大的青铜马,形态上当属胡马。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铜马的眼睛涂黑,长颈竖耳,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全身分为头、胸、腰、腿等9个部分铸造,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后用铆钉连接而成,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马身各部分连接处残留有朱色绘画痕迹。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牵马俑头戴平顶冠,身穿右衽短袍,左臂挂长盾。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2)


注1、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注2、文字参考展览说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