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退市!關店!出售業務!又一個服裝巨頭敗走中國

對於70、80後來說,有很多品牌都承載著滿滿的回憶,

艾格正是其中一員!

這家以淑女風著稱的法國服飾品牌,曾是無數年輕人追捧的對象,

以至於在各大購物中心裡總能夠看到它的身影,

再加上其不菲的價格,艾格也成了國內第一批具有“中產”意義的時尚名字。

退市!關店!出售業務!又一個服裝巨頭敗走中國

然而,物是人非,

隨著消費主力軍的愈加成熟,艾格也跟著青春的記憶走向了沒落。

近日,法國艾格集團宣佈與位於中國香港的一家專業投資機構達成協議, 向後者出售旗下中國市場的成衣業務。

此次交易共包括艾格集團旗下的三個成衣品牌 WK、ES、和 E&Joy 在中國市場的業務,以及其它帶有艾格名稱的品牌在中國的使用權,但不包含艾格巴黎/Etam Paris(艾格內衣在海外市場的品牌名)。

徹底甩手不幹了!

也就是說,以後你還能看到、買到艾格這個牌子的衣服,

但它不再 “原汁原味”,更不是你記憶中的艾格了(除內衣外)!

唏噓嗎?

但這就是商場的生存法則,

建立一個成功的品牌或許需要苦心經營幾十、上百年,

但讓一個品牌沉淪,短短几年足矣!

(一)

成立於1916年的艾格,原本是靠著內衣和襪子起家的,

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品牌為了拓展業務,便逐漸做起了女裝、休閒運動等成衣業務。

1997 年,艾格在巴黎交易所成功上市,

彼時,它在全球已擁有了上千家的店鋪,這其中就包含了在中國的多家零售實體店。

事實上,中國曾是艾格表現最好的市場。

早在1995年,艾格便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店,

此後一路狂飆,

到 2014 年 6 月,艾格在全球門店總數達到 4246 家,其中有 3083 家都在中國,

足見,艾格在中國的受歡迎的程度,它也一度成為跨國零售商進入中國學習的榜樣!

可惜,這樣的日子並沒有維持多久,

自2014年開始,這家法國老品牌儼然嚐到的是另一番滋味。

因為業績低迷,艾格從瘋狂開店變成了瘋狂關店,

光2016年這一年,就關了281家。

而中國,這個作為艾格全球化戰略重要引擎的市場都玩不轉了,

可想而知,整個集團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

據艾格集團財報顯示,2016年全年,由於中國市場持續低迷,銷售額同比下滑0.3%至12.921億歐元,2015年同期為12.966億歐元;可比銷售下滑1%。

2017年8月,艾格集團在大股東發起的強制退市行為下,

不得不宣佈在巴黎證券交易所退市。

結果,九個月後的今天,其又無奈選擇了轉手中國成衣業務。

退市!關店!出售業務!

短短三、四年的時間,艾格在中國的待遇可謂從天上掉到了地下!

(二)

互聯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當諾基亞被微軟收購時, CEO約瑪·奧利拉在記者招待會上最後說了一句話:

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

說完,幾十位諾基亞高管不禁落淚!

事實上,有時候,失敗並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

而是面對強勁對手時,恰恰你沒有做什麼!

2002年,諾基亞發佈了運行塞班 60系列平臺的智能手機。

接下來的五年之間內,塞班系統的智能手機更是輕鬆佔據智能手機領域的領軍位置。

但隨著蘋果和安卓系統的相繼出現,塞班系統越來越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

最可悲的是,當它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卻為了捍衛自己的驕傲,頑固的堅守塞班系統,遲遲不肯使用安卓系統。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諾基亞在智能手機領域不斷丟城棄地,被蘋果、三星打得幾無還手之力,市場份額和銷售收入一落千丈。

回到艾格身上,在那個選擇不多的年代,它的出現的確讓人眼前一亮,

但隨著Zara、H&M及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的到來,消費者的眼光開始變得挑剔。

尤其是Zara,以模仿奢侈品牌產品設計、快速更新產品的方式贏得越來越多的消青睞。

據相關數據顯示,Zara一年大約推出12000種款式,每款限量供應,賣完了也不補貨。

品牌近400名設計師的團隊會在各大品牌時裝秀結束後迅速推出與當紅品牌最新設計相仿的時裝。

還有優衣庫,其創始人柳井正曾說,

“優衣庫從本質上來說並不是一家服裝製造企業,而是一家技術公司,優衣庫的競爭對手是蘋果,而不是 Gap”。

此話並不是虛言,優衣庫常年賣的基本款,搖粒絨產品和超薄羽絨服,背後無不都藏著技術創新的故事。

退市!關店!出售業務!又一個服裝巨頭敗走中國

而仍然固守傳統“玩法”的艾格,在這些品牌面前,就顯得中規中矩,

更“慢”的上新速度、更高的定價、更“土”的設計,

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自然很難喚起有了更多選擇、要求愈高年輕人的熱情。

顧客才是上帝!

顯然,對於艾格這個品牌來說,“賣身”並不能解決困境,

眼下,只有緊跟消費趨勢,破釜沉舟搞創新發展,才能不被時代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