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國學名著,名句金言

國學名著,名句金言

《山海經》10句金言

1. 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赤若丹火,善詈。——《山海經·中山經》。

苦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名叫山膏,模樣像小豬,身子紅得像丹火一樣,愛罵人。

2. 其草有萆荔,狀如烏韭,而生於石上,亦緣木而生,食之已心痛。——《山海經·西山經》。

小華山山中有一種草——萆荔,模樣像是烏韭,生長在石頭上,也攀緣樹木而生長,人吃了它可以治癒心痛病。

3. 其中有虎蛟,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山海經·南山經》。

泿水水中有一種虎蛟,模樣像是魚的身子,長著一條蛇似的尾巴,叫聲像是鴛鴦,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不生癰腫疾病,並且可以治癒痔瘡。

4. 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山海經·海內經》。

炎帝有一個孫子叫伯陵的,他和吳權的妻子阿女緣之間私通,阿女緣懷孕三年生下鼓、延、殳三個兒子。殳發明了箭靶,鼓、延發明瞭鍾,創造了樂曲、音律。

5. 君子國在其北,衣冠帶劍,食獸,使二文虎在旁,其人好讓不爭。——《山海經·海外東經》。

君子國位於奢比屍國的北方,那裡的人們穿衣、戴帽、佩劍,能吃野獸,供人使喚的兩隻花斑虎就伏在身邊,為人喜歡謙讓、不和人爭鬥。

6.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谷上有一顆扶桑樹,那裡是十個太陽洗澡的地方。湯谷位於黑齒國的北方,居於水中,上面長者一顆大樹,其中有九個太陽休憩在樹的下枝,一個太陽休憩在樹的上枝。

7. 其獸焉,其狀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見則天下大水。——《山海經·東山經》。(

犲山山中有一種野獸,模樣像是猿猴,長著一身豬似的毛,它的叫聲像是人呼叫,一跑出來,天下就會發生水災。

8. 有木焉,其狀如榖而赤理,其汁如漆,其味如飴,食者不飢,可以釋勞,其名曰白 ,可以血玉。——《山海經·南山經》。

侖者山山中有一種樹,模樣像是榖樹,有著紅色的紋理,流出來的汁液像是漆,汁液的味道像糖一樣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會感到飢餓,還可以緩解疲勞,它名叫白 ,可以用它來染紅玉石。

9.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山海經·海內南經》。

巴蛇能夠吐下大象,幾年之後將大象的骨頭吐出。這便是成語"蛇欲吞象"的由來,比喻人貪得無厭。

10. 其木多椒椐,多封石。其陽多赤金,其陰多鐵。——《山海經·中山經》。

虎尾山山上的樹木中,有很多花椒樹、椐樹,有很多封石。山的南面有許多黃金,山的北面有許多鐵。

《呂氏春秋》10句金言

1.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呂氏春秋·孝行覽·義賞》。

竭:乾涸。將河水抽乾了捕魚,怎麼會捕不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沒有魚了。說明做事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有長遠的打算。

2. 不醜不能,不惡不知,尚矣。——《呂氏春秋·孟夏紀·用眾》。

不因為自己不能夠做到而感到恥辱,也不覺得自己不知道而感覺可怕,這便是優點。

3. 蛩蛩巨虛——《呂氏春秋·不廣》

物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若能互相取長補短,彼此都會受益。

4.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呂氏春秋·先己》

想要戰勝別人,一定要先戰勝自己,想要去評論別人,一定要先評論自己,想要了解別人,一定要先了解自己。

5. 苟慮害人,人亦必慮害之;苟慮危人,人亦必慮危之。——《呂氏春秋·順說》

想著要去謀害別人,別人也一定會想著謀害你。想著去危害別人,別人也一定想著去危害你。

6. 刻舟求劍——《呂氏春秋·察今》

事物都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應以發展的眼光來處理問題;墨守成規、不知變通,只能碰壁。

7. 其父雖善遊,其子豈遽善遊哉?——《呂氏春秋·察今》

這句話諷刺頭腦僵化、認識片面、不從實際情況出發處理問題的人。告誡人們,看待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的聯繫,要看到內在的聯繫。

8. 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秦·呂不韋《呂氏春秋·貴公》

一個有高尚道德的人,會從走向社會開始便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他們把履行責任當成人生的義務,而那些自私的人,心胸狹窄,他們的生活沒有目標,他們的生命沒有價值。

9. 眾正之所積,其福無不及也;眾邪之所積,其禍無不逮也。——秦·呂不韋《呂氏春秋·明理》

正如貝多芬所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我決不向命運屈服。"而那些懶惰、驕傲和虛榮的人,則把命運拱手交給了外在的力量,任那些力量主宰他們,永遠不得拯救,他們的人生必然是一片烏雲。

10. 久處其適則生長。——秦·呂不韋《呂氏春秋·仲夏紀·侈樂》

晏子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就是強調客觀環境的重要性。客觀條件限制或促進了人的發展,在不適宜的環境中,人們的發展就受到限制,甚至生命都有可能被摧毀,而在適宜的環境中則會獲得較好的發展,無論如何人要主動地選擇環境並適應環境,這樣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

《禮記》10句金言

1. 政者正也,君為正,則民眾從政矣。——《禮記·哀公問》。

從:跟從、跟隨。政就是端正的意思,國君做得正,民眾就跟著做得正了。

2. 仁者天下之表也,義者天下之制也,報者天下之利也。——《禮記·表記》。

仁是天下的表象,義是天下的準則,知恩圖報是天下利益所在。

3. 不隕穫於貧賤,不充詘於富貴。——《禮記·儒行》。

隕穫:喪失志氣。充詘得意忘形。不因為貧賤為失去志氣,不因為富貴而得意忘形。

4.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禮記·學記》

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知識的不足;教了別人之後,才知道自己的困窘貧乏。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了,就能反躬自問要求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困窘貧乏,就能自我圖強奮發向上。

5. 入鄉問俗,入國問禁。——《禮記·曲禮上》

到了異鄉,就要了解異鄉的風俗習慣,做到入鄉隨俗;進入異國,就要了解該國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以免犯禁。

6.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禮記·樂記》。

音樂,所表現出的是天地之間和諧,禮儀,所表現的是天地之間秩序。

7. 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禮記·樂記》。

音樂,是情感不可以改變的表達。禮儀,是義理不可以改變的規範。

8. 嗟來之食:時刻保持做人的氣節。——西漢·戴聖《禮記·檀弓下》

嗟:相當於 現在的"喂"。寧可餓死,也不如去接受那些帶有侮辱的施捨。

9. 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禮記·哀公問第二十七》。

正:端正。"政"的意思就是"正"。一國之君只要言行端正,那麼他的百姓也會言行端正。說明君主是一國的表率,要嚴於律己。

10. 德配天地,居處有禮,進退有度。——《禮記·經解第二十六》。

德行與天相應,和地匹配,身居處世一定要有利益,進退要合乎規章制度。

《尚書》10句金言

1. 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尚書•大禹謨》

傲慢招致損害,謙和帶來好處,這是自然的道理。

2. 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尚書·大禹謨》。

你沒有自視賢能,天底下便沒有與你爭賢能高下的人。只要你不自恃功高,天底下便沒有能與你爭功勞大小的人。

3. 賢君無私怨。——《尚書·伊訓》。

賢明的君主沒有各人的恩怨。比喻君主的個人感情不應帶到政治裡去。

4. 無恥過作非。——《尚書·商書·說命中》。

恥過:以過為恥。不要因為自己犯有錯誤感到羞辱,而做一些文過飾非的事情。

5.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出自《尚書·周書·周官》。崇:高。惟:由於。功德高是由於有志向,事業廣大是由於勤勞。

6.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尚書·蔡仲之命》。

蒼天對於人們不分親疏,它智慧幫助那些有德行的人。人民只會忠心於一位君王,那便是對於他們有恩惠的人。

7. 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尚書·周書·冏命》。

繩:糾正。按照行為準則糾正錯誤,改正錯誤的根由,使其能繼承先祖的偉業。

8. 火炎昆岡,玉石俱焚。——《尚書·胤徵》。

炎:燒。大火燃燒崑崙山,山中的美玉和頑石同時遭到損毀。成語"玉石俱焚"源於這句話,比喻好的壞的事物同時遭到毀壞。

9. 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尚書·商書·說命上》。

繩:指木匠用的繩墨。後:君主。木料依從繩墨去砍削便會方正,君王聽從了正確的諫言便會聖明。

10.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尚書·周書·泰誓中》。

上天的意見,源於人民的想法。上天的聽聞,源於人民的聽聞。

《黃帝內經》10句金言

1. 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餘藏皆如此。——《黃帝內經·素問》

氣虛是源於肺部功能的降低,氣逆的表現是雙腳發亮。在不被剋制的月份便生,在被剋制的月份便會死亡。其它部位的虛實都是按照這種方法類推。

2. 足陽明,五藏六府之海也,其脈大,血多,氣盛,熱壯。——《黃帝內經·經水》

足陽明胃經,可稱作是五臟六腑的大海,它是十二經中最大的競買,它的營血最多。如果它經氣亢盛而發病,其熱勢一定會十分強盛。

3. 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黃帝內經·陰陽離合論》

太陰經在外主開,厥陰經在內主合,而少陰經則在內外之間主樞。

4. 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脊裡為經絡之海。《黃帝內經·五味》

衝脈和任脈皆源於於胞,沿著脊背側向上循行,這是經絡氣血所彙集的地方。

5.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而支胠,胸中熱。——《黃帝內經·邪客於經》

病邪留在手陽明的支絡,會使人胸中滿脹,呼吸氣喘而胸脅緊,胸內熱。

6. 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素問·玉機真髒論》

凡是診治疾病,必須要觀察病人的形體、神氣、色的枯榮、脈搏的盛衰、病的新久,要及時地治療,不要延誤時機。

7. 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也。——《素問·五臟別論》

所謂的五臟,就是能夠藏精氣而不外洩,因此只有保持精氣充滿,而不為水谷所充實。

8. 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素問·五臟別論》

所謂的六府,他們的特點是能夠消化食物,排洩糟粕,因此他們總會裝進食物,但又不能像五臟一樣保持盈滿。

9.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小腸相當於受盛這樣的官,主管受盛從胃中運來的飲食,對飲食進行再消化吸收,並將水液和糟粕分開。

10. 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心是五臟六腑的主宰,喜怒哀樂的情緒會牽動內心,心動則五臟六腑接回受到影響。

《中庸》10句金言

1.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陵:通"凌",欺凌。處於上位的人,不去欺辱下位的人。在下位的人,也不去阿諛奉承巴結上級。

2.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上天富裕的人秉性,稱之為本性。人依照這種本性做事情,就稱作順應天道。能夠修煉並將天道推廣,就稱之為教化。

3. 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闢也。——《中庸·第七章》

人們都說'我有智慧',可是被驅趕到羅網、木籠、陷阱中去而不知道逃避。自以為有智慧,有災禍卻不知躲避,或者知道要行中庸之道而連一個月都不能堅持,則是愚蠢的表現。

4. 人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中庸·第七章》

人們都說'我有智慧',可是選擇了中庸之道卻連一個月都堅持不到。把知行中道而不能堅持和知有災禍而不知躲避相比並提,說明中庸之道才是大智慧,不能守中道正如不知躲避災禍一樣。

5. 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中庸·第十一章》

孔子說:"探求隱秘的道理,做出一些怪異的事情,後世或許會有人稱道,但我是不會做的。"中庸之道關注的是日用常行的道理。"素隱行怪"則是務求隱秘、怪異.

6. 君子誠之為貴。

君子將誠實看作是人生中最珍貴的東西。

7. 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第八章》

顏回的為人,選擇了中庸,每得到一個好的道理,就牢記在心,永不丟失了。"孔子讚揚顏回選擇中庸之道後就"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說明中庸之道必須堅持,不可須臾離的道理。

8. 居上不驕,為下不倍。

身居上位而不驕傲,身處下位而不做悖逆的事情。

9. 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禮記·中庸》。

君子之道,如同走遠路,一定要先從近處開始。就如同登山一樣,一定要從低處開始。

10. 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禮記·中庸》。

治理政務關鍵在於懂得用人之道,想要得到人才,在於修養自身,修養之身在於能夠按照大道去做事情,遵循大道要從仁義開始。

《離騷》10句金言

1.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不斷地嘆息著,掩住顏面哭泣,為黎民百姓生活的艱難困苦而哀傷不已。詩句表達了作者憂民的情懷。

2. 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楚辭·離騷》。

舉薦任用賢能的人啊,要按照標準來不偏頗。

3.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老年慢慢就要到了啊,我擔心到那時美名還沒有樹立。

4.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只要是我心裡嚮往崇尚的啊,就算為此死去多次也不後悔。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5. 何方圓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楚辭·離騷》。

方的榫頭,和圓孔怎麼能互相吻合呢?誰會志趣不同還能夠相互安靠?

6.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如果心裡的情操是美好的啊,又何必用別人來做媒介?

7. 阽餘身而危死兮,覽餘初其猶未悔。——《楚辭·離騷》。

我挨近險境幾乎就要死亡啊,回顧我當初的追求卻毫不後悔!

8.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國·屈原《離騷》。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前面的道路還很長,我不遺餘力的去勇敢探索和追求。

9.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楚辭·離騷》。

早上喝木蘭上墜落的露水啊,晚上吃秋菊始開的花瓣。

10. 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楚辭·離騷》。

人們各有各的愛好啊,我只愛好修養,把修養當成是習慣。就算被肢解我也不會改變啊,又怎能挫敗我的心志!

《列子》10句金言

1. "狙公賦芧曰:'朝三而莫(暮)四。'眾狙皆怒。"——《列子·黃帝》

看待事物,不要只看表面現象,而要看本質,否則就會被假象愚弄。後來"朝三暮四"被人們用來形容沒有主見,反覆無常。

2. 吞舟之魚,不遊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汙池。——《列子·楊朱》。

能夠將船吐下的大魚,不會在河水的支流中游動。高飛的鴻鵠,不會在汙濁的池塘中棲息。

3. 先日所用,今或棄之;進紙所棄,後或用之。——《列子·說符》。

先前所使用的,現在或許要拋棄。現在要拋棄的,將來或許會要到。

4. 吾聞鷗鳥皆從汝遊,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鷗鳥舞而不下也。——《列子·黃帝》

傳說海邊有個人喜歡鷗鳥,從不侵害它們,成群的鷗鳥也跟他友好相處。後來他父親讓他捉鷗鳥回來賞玩,當他存心捕捉時,鷗鳥便飛翔在天空而不肯停留下來。機:機心,巧詐之心。鷗鳥忘機比喻心地純真,無巧詐之心。

5. 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列子·說符》

天下沒有一直正確的道理,也沒有一直錯誤的事情。

6. 賢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盡而不亂。故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列子·說符》

賢能的人會任用別人,因此年紀老了,也不會衰老,智慧用盡了也不會昏亂。因此治理國家的困難在於能夠認識賢能的人,而並不是在於自己賢能。

7. 得時者昌,失時者亡。——《列子·說符》

順應時代就會昌盛,背離時代便會走向滅亡。

8. 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列子·說符》

身體彎曲,影子便彎曲。身體正直,影子便正直。

9. 鳩傅隼翼,羔披豹皮,類似質違,表是裡非。——《列子》。

鳩鳥附著皮,雖然它們的外表很相似,但其本質卻完全兩樣。比喻在觀察事物時,應由表及裡,不要被表面的東西迷住眼睛。

10. 人有亡鈇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列子·說符》

不能憑主觀印象和無端猜測來判斷人的行為,否則就容易產生錯誤,導致偏見。人們判斷問題的是非真偽應有根據,重事實,用理智。

《韓非子》10句金言

1.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韓非子·難一》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言論及行動要前後一致,不能自相牴牾,違反邏輯,否則無法讓人信服。

2. 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知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韓非子·觀行》。

人們無法看到自己,因此需要用鏡子來看自己的面容。人的智慧常常無法認識到自己,因此需要用法則來改正自己。

3. 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韓非子·解老》

和氏璧自身就十分美好,自然而然不需要用各種顏色去加以裝飾。

4. 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韓非子·主道》。

紀:綱紀、準則。所謂的"道"是萬物的根本,是是非對錯的準則。

5. 官賢者量其能,賦祿者稱其功。——《韓非子·八奸》。

官賢:任命賢人。任用賢達的人,要根據其才能。給與俸祿,要根據其功勞。

6.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五蠹》

宋國有一位農夫,一天正在田裡耕作,有隻野兔狂奔而來,撞在田邊的大樹上,碰斷脖子死了。農夫一見,趕快放下農具走到樹下,撿起了這隻死兔。從此,這個農夫不願再耕田,他成天守在田邊的大樹旁,一心想再撿到兔子。可他再也沒有撿到過兔子,但他守在樹下苦等兔子的行為卻被宋國人傳為笑話。告誡人們不能把偶然當成必然結果,更不能把過去的經驗當作恆定的規律。同時也諷刺了那些想不勞而獲而坐享其成的懶漢。

7. 善張網者引其綱。——《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善於張網捕魚的人,會拉著網的主繩撒網。這句話比喻做事情應當抓住事情的關鍵。

8. 計功而行賞,程能而授事。——《韓非子·八說》。

計:計算。計算功勞去施行封賞,衡量才幹去授予官職。

9. 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韓非子·顯學》。

冰和炭不能長時間的方在同一個容器中,寒暑也不可能同時到來。對於國家來說相互矛盾的學說是不能用來同時治理國家的。

10. 明主使其群臣不遊意於法之外,不為惠於法之內,動無非法。——《韓非子·有度》。

英明的君主會讓他的臣子們不在法度之外亂打主意,不在法令規定的範圍內去謀求特殊好處,舉動沒有不合法的。這句話是說君主應該以法度來約束群臣,讓臣子們都能依法做事。

《管子》10句金言

1. 釣名之士,無賢士焉。——《管子·法法》。

沽名釣譽的人,不是有道德的人。

2. 惰而侈,則貧;力而儉,則富。——《管子·形勢》。

懶惰而又奢侈的人,就會變得貧困潦倒。勤儉又節儉的人,便會十分富足。

3. 今日不為,明日亡貨;昔之日已往而不來矣。——《管子·乘馬》。

今天如果不努力做事情,明天財富便會缺少。昔日的時光已然過去,再也不會回來。

4. 矜物之人,無大士焉。——《管子·法法》。

矜:矜持、驕傲。驕傲矜持的人群中,是不會出現偉大的人物的。

5. 聞一言以貫萬物,謂之知道。——《管子·戒》。

貫:貫通。聽到一句話便能夠貫通萬物,這邊叫做懂得道。

6. 一夫不耕,民或為之飢;一女不織,民或為之寒。——《管子·輕種甲》。

一個農民不去耕種,便可能會有人捱餓。一個婦女不去織布,便可能有人忍受飢寒之苦。

7. 儉則傷事,侈則傷貨。——《管子·乘馬》。

太過於節儉,就會損傷生產的發展。太過於奢侈,就會造成財物的浪費。

8. 朝忘其事,夕失其功。——《管子·形勢》。

早晨忘記了應當做的事情,到了晚上就不會取得任何功勞。

9. 先大功,政自小始。——《管子·問》。

問事應先從大處開始,治國則要由小處入手。

10. 金玉貨財之說勝,則爵服下流。《管子·立政九敗解》。

如果身處上位的人都貪財好利,下面的人一定會投其所好,就會用錢財去買官爵。從而導致參政的人都是下流紙杯。

《六韜》10句金言

1. 賞所以存勸,罰所以示懲。——《六韜·賞罰》。

獎賞是用來孤立人們的,懲罰是用來懲戒人們的。

2.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六韜·發啟》。

鷙鳥想要振翅高飛的時候,一定要先將翅膀收起來,低低的飛行。這句話是說明有智慧的將領要在行動之前,一定會麻痺敵人,然後出其不意。

3. 與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惡相助,同好相趨。故無甲兵而勝,無衝機而攻,無溝塹而守。《六韜·發啟》。

和人共同患有疾病而互相救助,有共同情感而相互成全,有相同憎恨的而相互幫助,有共同愛好就會共同的追求。這樣即便沒有軍隊也能夠取得勝利,沒有機關強弩,也能夠發起進攻,也有深溝堡壘,也能夠很好的防守。

4. 緡微餌明,小魚食之;緡調餌香,中魚食之;緡隆餌豐,大魚食之。——《六韜·文師》

釣絲很細微的時候,可以看到魚餌,小魚便會上鉤。釣絲適中的時候,魚餌味香,中等的魚便會上鉤,釣絲粗長,魚餌十分豐厚,大魚便會上鉤。

5. 凡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六韜·賞罰》。

獎賞貴在能夠守信,懲罰貴在能夠做到不避親貴。

6. 引兵深入諸侯之地,主將欲合兵,行無窮之變,圖不測之利。——《六韜·陰書》。

用兵之道在於能夠變化無窮,謀求那些人們意想不到的勝利

7. 故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於將。——《六韜·龍蹈》。

軍隊是國家的大事情,軍隊的興衰,國家的存亡,主要都決定在將領手中。這句話說明將領對軍隊的治理和國家的命運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

8. 王其修德以下賢,惠民以觀天道。天道無殃,不可先倡;人道無災,不可先謀。——《六韜·發啟》。

君王應當修養自身的德行,禮賢下士,恩惠於民,以此來觀察天道的吉凶。在天道還沒有災害的徵兆,便不可以倡導征討。還沒有出現禍患,不可以謀劃興師討伐。

9. 夫天地不自明,故能長生;聖人不自明,故能名彰。——《六韜·文啟》。

天地不說明自身的規律,因此萬物能夠按照其規律生長。聖人不去炫耀自己的英明,因此自己能夠成就輝煌。

10. 各以官名舉人,按名督實,選才考能,令實當其名,名當其實。則得舉賢之道也。——《六韜·舉賢》。

將各級官吏所具備的自己才能,選拔出賢能,根據各級官吏的職責考核成績,選拔出人才。考察不他們能力的強弱,使得他們的德才與官位相匹配。這樣便是掌握了舉賢的原則和方法。

《鬼谷子》10句金言

1. 一曰長目,二日飛耳,三日樹明。——《鬼谷子·符言第十二》。

人首先眼睛看得遠,其次要耳朵聽得遠,其三要能明察萬物。

2. 守義者,謂守以心義,探心在內以合也。——《鬼谷子·中經》。

所謂的守義,就是要遵循義理,探求內心,使其相應一致。

3. 卻語者,察伺短也。故言多必有數短之處,議其短驗之。——《鬼谷子·中經》。

駁斥言語的方式,就是探察對方的弱點。因而說的話多了,肯定有失誤的時候,議論對方弱點加以證實。

4. 攝心者,謂逢好學伎術者,則為之稱遠;方驗之,警以奇怪,人系其心於己。——《鬼谷子·中經》。

攝取內心的方法,就是如果遇見好學技術的人,就稱讚他的長處,傳播遠方;然後驗證,以其技藝為神奇怪異,從而驚歎,這樣他的心緒就會歸向於我。

5. 效之於人,驗去亂其前,吾歸誠於己。——《鬼谷子·中經》。

在人們面前證驗,又與先賢相比較,那些有技藝之人就從內心上被我掌握。

6. 遭淫色酒者,為之術,音樂動之,以為必死,生日少之憂,喜以自所不見之事,終可以觀漫瀾之命,使有後會。——《鬼谷子·中經》。

碰到沉迷酒色的人使用此術,就是用音樂的節奏來感動他,讓他感到過於沉溺酒色,必定是自尋死路,有生之日必定減少,再用他不曾見聞的事讓他高興,讓他最終能看見豐富多彩的生活,使得後會有期。

7. 心為九竅之治,君為五官之長。為善者君與之賞,為非者君與之罰。——《鬼谷子·符言第十二》。

心是人體九竅的領袖,君主是五官的首領。做了善事,君王應當給與獎賞。做了惡事,君王應當給與懲罰。

8. 強者積於弱也;為直者積於曲;有餘者積於不足也。——《鬼谷子·謀術》

強者是由弱小的力量不斷積累而形成的。強直是由許多微笑的曲線而形成的。不斷的積累不足才能成為富裕。

9. 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用於眾人之所不能見。——《鬼谷子·謀術》。

使用智謀,就是要用在一般人不知的地方,就是要用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

10. 聖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難。——《鬼谷子·謀術》

聖人隱而不露,其處世之道被稱為"陰"。愚人大肆張揚,處世之道稱為"陽"。有智慧的人容易辦成事情,而愚笨的人做事往往困難。

《墨子》10句金言

1. 鄉長之所是,必皆是之。

出自戰國·墨翟《墨子·尚同上》。聽見善良和不善良的事,必須告訴鄉長,鄉長認為正確的,大家必須都認為是正確的,鄉長認為不正確的,大家都必須認為是不正確的。上級認為是對的,下級就必須認為是對的。

2. 萬事有法。

出自戰國·墨翟《墨子·法儀》。萬事萬物都有規範和限制。在客觀規律面前也要學會限制自己的慾望,不可魯莽,不可自滿,更不可放縱,因為看不見的客

觀規律限制著我們,如果我們失去冷靜,貿然與之對抗,必然會陷入危險的結局之中。

3. 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

出自戰國·墨翟《墨子·尚賢上》。下:罷黜。有能力便去舉薦他,沒有能力就要罷黜他。

4.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出自《墨子·修身第二》。意志不堅定的人,其智慧就不能通達。說話不講誠信的人,他的行動也不會果斷。

5. 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故交相非也。

出自戰國·墨翟《墨子·尚同上》。堅持一己之見,並對他人進行攻擊,無疑是自欺欺人的行為,只有尊重事實,並以事實為依據,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得到正確的知識。因此對他人抱有坦誠的心態,拋棄固執的心理,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

6. 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

出自《墨子·兼愛》。大凡天下的災禍、篡奪、怨責、仇恨,它們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不能平等相愛。

7. 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

出自戰國·墨翟《墨子·兼愛》。如果天下的人不平等相愛,強大的一定會奴役弱小的,人口多的一定會劫掠人口少的,富裕的一定會侮辱貧窮的,尊貴的一定會蔑視卑賤的,狡詐的一定會欺騙愚鈍的。

8. 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不可毀也。

出自《墨子·貴義》。用盡天下所有的雞蛋去碰石頭,石頭依然完好無損,不然就會被毀壞。

9. 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凶。

出自《墨子·非攻》。君子不會以水當做鏡子,而會以別人作為鏡子去照檢查自己。用水當做鏡子,只會看到自己的容貌,而以人當做自己的鏡子,便可以知道吉凶。

10.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出自《墨子·所染》。將絲放入青色的染料中,絲就會變成了青色。將絲放入黃色的染料中,絲就會變成了黃色。顏料發生了改變,絲的顏色也發生了改變。

《淮南子》10句金言

1.正身直行,眾邪自息。

出自漢·劉安《淮南子·繆稱訓》。為人品行端正,行為正直,邪惡的小人就會無計可施。

2.行一棋不足以見智,彈一弦不足以見悲。

出自漢·劉安《淮南子·說林訓》。此以下棋與彈琴為喻,說明對任何事情都不能以偏概全、早下結論,而應冷靜觀察、謹慎處理的道理。

3.有病於內者,必有色於外。

出自漢·劉安《淮南子·真訓》。有病疾在體內的,一定會有異常的氣色表現於外部。此言通過察看人體外部可以窺知人體內部有否疾病。中醫"望、聞、問、切"四法中的"望",正是基於這一原理的由表及裡的診斷方法。

4.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

出自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一尺直徑的玉石雖然很貴重,但還沒有一寸光陰(形容時間之短)寶貴。

5.兵之勝敗,本在於政。

出自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戰爭的勝敗,根本原因在於政治。

6.舟覆乃見善遊,馬奔乃見良御。

出自漢·劉安《淮南子·說林訓》。船翻了,才顯出游泳者的本領;駿馬奔騰時,才顯出優秀騎手的騎術。

7.至味不慊,至言不文。

出自漢·劉安《淮南子·說林訓》。最好的味道是不濃烈的,最好的語言是不華麗的。

8.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出自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非,不對之處。年將五十,應該知道自己前四十九年言行的不當之處。此言人應該勇於反省自己,勇於否認自己,以求進步。

9.窮不易操,通不肆志。

出自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即使處在窮困之中,也不放棄自己的節操;即使是顯達得志之時,也不放縱自己的慾望。

10.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受厚祿,三危也。

出自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天下有三種危險事:一是自己缺少美德卻受到過多的寵幸;二是自己才能低下卻身居高位;三是自己沒有建過大功卻得到豐厚的俸祿。

《古文觀止》10句金言

1.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師說》。

懂得道理是有先有後的,技藝各有各的專長。

2. 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歐陽修《朋黨論》。

齊心協力共渡難關,從開始到結束都是這樣。

3.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想到身居高位會有危險,就會想到要謙虛平和,加強自我修養了。

4. 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朋黨論》

小人沒有朋友,只有君子才有朋友。為什麼呢?因為小人所追求的是升官發財。

5. 言道聽之,必以其事觀之,則言者莫敢妄言。——《治安策》

聽取意見的方法,一定要考察它的具體情況,這樣那些提意見的人,便不敢胡言亂語了。

6.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朋黨論》

品德高尚的人之間的交往,是以共同的理想為基礎的;品質低劣人之間的交往,是以共同的私利為基礎的。

7. 為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歐陽修《瀧岡阡表》。

做好事沒有得不到回報的,只是時間的快慢不一定。

8. 草木無情,有時飄零。——歐陽修《秋聲賦》。

草木是沒有感情的,季節到了就會凋零了。

9.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賣柑者言》。

這橘子外面就像是金玉一樣有著華美的顏色,裡面的橘肉卻像是破敗的棉絮一樣糟糕。

10.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要想樹木長得高大,就一定要使樹根扎得牢固。

《醒世恆言》10句金言

1. 須將有日思無日,休想今人似昔人。

富裕的時候要想到匱乏時的困難。

2. 風無常順,兵無常勝。

賞析:比喻人做事情不可能一直順利與成功。

3. 吃黑飯,護漆柱。

黑漆塗過的柱子,黑柱。比喻吃誰的飯,就為誰效勞,保護誰。

4. 佛在心頭坐,酒肉腑腸過。

意指修行在於善心,只要心裡有佛,違反了吃酒吃肉的戒律也無大礙。

5.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

大限:死期。比喻夫妻只是一時的伴侶,難以永相廝守。

6. 夫妻不是今生定,五百年前結下因。

今生:佛教"三生"之一。佛教認為人有三生,即:前生,今生,來生。意謂夫妻關係不是由今生決定的,早在五百年前就結下了這種姻緣。指婚姻前定,緣分定數,不可逃避,不可強求,只能認命。

7. 搭在籃裡便是菜,捉在籃裡便是蟹。

比喻不擇好壞,得一個算一個。含有白得或送上門的東西,不論多少、優劣總是便宜的意思。

8. 佛是金裝,人是衣裝。

佛靠金箔裝飾,人靠衣服裝扮。指穿著打扮對人的儀表有很大作用。

9. 打蛇不死,自遺其害。

比喻除害不成,自己給自己留下了禍害。

10.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滄海:大海;巫山:山名,在長江三峽巫峽中。對於見過滄海的人來說,其他的水不成其為水;對於見過巫山雲的人來說,其他的雲已稱不上是雲。比喻見過大世面的人,對於一般的場面、事物或人就再也看不上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