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百战百胜的薛仁贵为什么会在大非川战败?

逍遥侯


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大唐朝廷中央出现了非常重大的战略失误,对吐蕃的强势崛起预估严重不足。吐蕃势大后被迫组织一次大战,但思路还是错误的,没有将吐蕃当作一个需要长期持续对抗的大敌,过于轻敌了。实际作战中唐军内部矛盾副将郭侍封违背薛仁贵的部署,则是造成唐军惨败的直接原因。

唐代的吐蕃在青藏高原历史上最强大的政权,也是唐朝面临的最强大和持久的对手。

贞观十二年(638年),扩张中的吐蕃就和唐朝发生一次较小规模战争,唐军的先锋在松洲取得小胜后,吐蕃主动退军。

贞观十五年(641年),唐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双方进入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期。

其后唐朝廷的军事重点一直在北方草原地区和东北的高句丽地区。贞观晚期开始,唐军的军事重点集中在高句丽。从李世民贞观十九年(645年)亲征高句丽到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668年)唐军灭高句丽,20多年间,唐朝的军事重心一直集中在东北的高句丽。高句丽灭亡后,其后续善后依旧牵制了大量唐朝的军事力量。

在唐朝军事重心一直集中在东北的同时,西边的大患吐蕃积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龙朔三年(663年),吐蕃尽取吐谷浑故地,占据今天的青海地区。同时吐蕃逐渐开始在西域扩张,与唐朝发生激烈冲突,到唐咸亨元年(670年),唐朝的安西四镇沦陷于吐蕃。此时离唐军终于灭亡高句丽不足两年。


唐咸亨元年(670年),大唐朝廷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总管,出击吐蕃。逻娑道行军大总管这个名字,反映了唐朝廷一战解决吐蕃问题的思路,逻娑是吐蕃首都。这种思路无疑是极端错误的,吐蕃这种强敌毫无疑问不是一战可以解决的。

薛仁贵是征伐高句丽过程中发掘出来的名将。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但父亲薛轨早逝而家道中落,少时过得贫寒。贞观末期,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薛仁贵应募从军,表现英勇,得到李世民的亲自赏识。 唐高宗李治时代,薛仁贵守卫宫禁,山洪暴发,薛仁贵拼死通知李治,救了李治一命。 薛仁贵本人和唐太宗、唐高宗两代唐朝帝王都有很深的渊源。 薛仁贵后来参与过多次战争,是当时的名将,战场范围从东北的高句丽到西北的天山,纵横万里为大唐征战。

(薛仁贵)

薛仁贵最知名的战事是对铁勒九姓作战时的“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如汉关”。铁勒方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连发三箭射死三人,大批人摄于薛仁贵神威投降,薛仁贵乘机令大军冲杀,大败铁勒。

薛仁贵在战前定下了方略,自己带精锐前出不带粮草辎重快速出击,郭待封领兵在后方有利位置守卫粮草辎重。薛仁贵的方略取得一定成果,前军取得了小胜。郭待封是唐初名将郭孝恪之子,一位官二代,不服薛仁贵,以薛仁贵地位高于自己为耻。薛仁贵出兵后,郭待封不尊将令,带兵前行企图争夺功勋。主动离开有利位置的郭待封军被吐蕃军大败,薛仁贵失去了粮草辎重,又面对敌方优势兵力,自然毫无疑问失败了。

从事后看,此战唐军获胜的可能性很小,吐蕃军明显有着更充分的准备,集中了优势兵力。有记载的40万大军应该有很大水分,但吐蕃军有很大兵力优势是没有疑问的。吐蕃军也更熟悉地理和气候,青海虽不是西藏,但也还是有一定高原反应,对唐军战斗力有不小负面影响。

但要不是唐军内部矛盾,郭待封不听节度的话,唐军应不至于如此惨败。

战后,薛仁贵、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均被免官贬为平民。

大非川之战是大唐建国以来最大的败仗,对唐朝的边防形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唐军无敌的神话被打破,边疆敌人和野心家纷纷蠢蠢欲动,其后续影响非常巨大。


仁勇校尉


大非川战役概述

公元670(总章三年,改元咸亨,即咸亨元年。唐高宗李治时期)年,吐蕃与唐朝展开了一场争夺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焉耆)统治权的战争,史称大非川之战!此战中大唐薛仁贵败北,吐蕃占领青海西部,唐朝撤建西域安西四镇!



公元618年(见糖留一把)唐朝开国!建开国后的大唐几乎攻无不胜,战无不克!先后击败东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西突厥汗国、以及高句丽王国等各个大小诸国!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唐吐大非川战役中,大唐败得一塌糊涂,大唐名将薛仁贵也败得一塌糊涂!

大非川战役之后的历史大背景

  1. 吐蕃王朝国力迅速增强,正值国力上升时期!公元629年(贞观三年),十三岁的松赞干布(公元617~650年)继位!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平定国内叛乱,并且再次统一了吐蕃高原,迁都逻些(今拉萨)!
  2. 松赞干布不间断向印度、阿拉伯敌区扩张,也不断染指唐朝西域安西四镇!

大唐连年对外作战,兵力补充不足!

大唐帝国薛仁贵战败原因

  1. 兵力不足。吐蕃共有四十万军队,而大唐只有不到六万(一说十万)。
  2. 对于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吐蕃接近本土作战,天然适应高原气候,而大唐军队不重视高原反应,士兵重病,军心受挫!
  3. 战前踌躇满志,轻视对手,孤军深入!被以往胜利的辉煌所笼罩,不把对手当人看,却不料遇见举世罕有的敌手!(吐蕃第一战神论钦陵VS大唐第一战神薛仁贵)
  4. 唐军远征,长途跋涉,消耗过大!反观吐蕃军队,以逸待劳,犹如守株待兔,不费吹灰之力变可消耗敌方
  5. 将帅不和,输赢半定!统兵主帅薛仁贵出身贫寒人家,副将郭待封不服薛仁贵,擅违军令,一意孤行,导致薛仁贵粮草辎重全部被夺,后勤中断,
  6. 吐谷浑内部部分倒向吐蕃王朝!

综上所述:大唐在这些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败给了吐蕃!这是大唐对外战争有史以来第一次败得最严重的战争!不仅止住了大唐帝国向外扩张的道路,更是断了大唐帝国的脊梁——屈服于外邦!

我是娜迦,知道知道一点点历史!


娜迦style


第一、唐军轻敌,孤军深入

大非川之战是唐朝为了扭转在西域、河西一带的不利局面而主动向吐蕃发起的一次进攻。战前,唐高宗特意从朝鲜半岛上抽调了一代名将薛仁贵(薛仁贵曾担任安东都护府都护)担任此次西征的主帅。自建国以来,唐朝已经攻灭东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西突厥汗国、高句丽王国、西域诸国,击败吐谷浑汗国。长期处于胜利状态下的唐军十分轻敌,没有过高地重视吐蕃的军事力量,从出兵的数量也可以看得出来。薛仁贵、阿史那道真以区区3万军马深入乌海地区,而他的副将郭待封统帅的2万后勤部队却陷入吐蕃的重重围困,全军覆没。吐蕃充分利用唐军孤师远征、后勤断绝的劣势,集中优势兵力集中打击。


第二、双方的实力对比悬殊

大非川之战前一年,唐朝才刚刚平定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王国,名将李绩统帅的数十万唐军主力根本来不及回防吐蕃。吐蕃就是趁着唐军东征的机会,吞并土谷浑,入侵安西地区,向唐朝的威严发起了挑战。唐高宗仓促命令薛仁贵为主帅,让他出征吐蕃。出师时,薛仁贵与郭待封的总兵力只有区区5万人。

吐蕃轻骑兵曾经攻灭了印度的天竺王国,其活动范围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印度、尼泊尔等地。吐蕃国内兵强马壮,又依赖青藏高原的地理优势,居高临下,不断入侵唐朝的四川地区。防御薛仁贵进攻的吐蕃宰相是论钦陵,他十分重视唐朝的进攻,不仅下令全民皆兵,还组织了西羌、吐谷浑、吐蕃联军,总数达到了40万之多。此战是薛仁贵一生最大的败仗,彻底让他身败名裂。

第三、唐军将帅不和

唐高宗以薛仁贵为主帅,郭待封为副帅,同时下令西域的唐朝与突厥联军从北面配合唐军的进攻。薛仁贵利用轻骑兵的优势击溃了吐蕃前锋,进入乌海地区,他命令郭待封率领后勤部队坚守后方。郭待封立功心切,盲目出击,结果陷入吐蕃围困,全军覆没。吐蕃40万军队前后夹击薛仁贵,因此唐军战况不利。在后勤断绝,敌军层层围困的情况之下,薛仁贵大败而归。战后,唐高宗追究薛仁贵的责任,将他削职为民。


大非川之战的后续影响:

此战是唐朝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同时也宣告了唐朝对外扩张的停止,转为全力对付吐蕃。唐军被迫从中亚撤回到葱岭以东,停止继续往西扩张,并且在河西、安西两个方向上与吐蕃陷入拉锯战。唐朝的军队制度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军队的实际数量受制于耕种土地。另外,由于隋末动乱,人口减少,唐朝初年真实的常备军数量约为40万左右,超过这个数目则有夸大的嫌疑。大非川之战中,唐朝5万河西军精锐损失惨重,以后则不得不抽调重兵防御吐蕃。

对于吐蕃而言,凭借此战完全吞并了吐谷浑的故土。唐太宗原来是想依赖土谷浑作为河西走廊的屏障,而没有灭吐谷浑。但是吐蕃攻下吐谷浑之后,便可以从这里直接打击到唐朝的河西走廊和陇右地区。吐蕃凭借地利往往先发制人,这就是为什么唐朝与吐蕃战争陷入焦灼状态的原因了。


世界人文通史


大非川战役可以说盛唐的一次惨败,从此拉开了吐蕃与大唐西域争霸的序幕。

薛仁贵一生征战沙场,屡建奇功,但大非川惨败可以说是一生的痛。但是细细追究原因,这次惨败的并不能由薛仁贵一人承担,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当时的国际局势对大唐相当的不利。要来看大非川之败,不得不说当时的国际形式。高宗时期,与唐交好的吐蕃之王松赞干布去世,吐蕃大权落入野心家禄东赞手中。禄东赞垂涎西域已久,小动作不断。


而此时的大唐王朝正在集中全力和东北亚的高句丽作战,对于吐蕃的行动有点无能为力。而北部草原的铁勒九姓也在叛乱,牵制了大唐的兵力。可以说大唐正处在三面受敌的局面,对于作战很不利。

第二,大唐对于吐蕃的行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高宗放任吐蕃占领西域地区,此时派薛仁贵西征,只带了5万兵力,而吐蕃方面足足出动了40万兵力,几乎是尽全国之力。薛仁贵虽然是名将,但是在兵力处于绝对弱势又远离支援的情况,这场战争本来就是比较艰难的。


第三,唐军内部将领矛盾重重,貌合神离。此次出征,主帅是薛仁贵,副帅为为郭待封。郭待封上名将郭孝恪之子,典型的官二代,看不起出身草根的薛仁贵。郭对于自己屈居薛后非常不满,不听薛仁贵号令,率领2万押运粮草的部队孤军深入,结果被吐蕃20万大军吃掉。没了粮草支援,又少了2万士兵,薛仁贵在大非常输给了吐蕃。

大非川之败,并不是薛仁贵军事能力不行,而是由于内部将领不合,领导未引起足够重视;外部多线作战,导致兵力不足。


小镇月明


虽然唐朝很强盛,但是唐朝的鼎盛期太短。通过四处讨伐,甚至把当时强大的突厥分割剿灭,征服了高句丽,成功的把西域纳入大唐的势力范围并设立了安西四镇,但对北方广袤的土地没有进行有效的占领和管理,在胡人故地仅仅采取羁縻方式,并未实行派遣官吏,人囗造册,征收赋税及长期驻军,造成胡人首领经常叛乱,原来唐朝占领的地方也经常是得而复失,来回拉锯。与大唐接壤的吐蕃的国力正处在上升介段,经常出兵进扰边境,常与唐朝争夺战略要地。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南诏,竟然打败了唐朝的征讨大军,使唐朝始终未能将云南纳入版图。经过短暂的盛世,在开元年间暴发了“安史之乱",历经多年平叛后,使大唐国力遭受了严重损失,因西域所有的边军精锐被调中原平叛,导致西域的唐军兵力空前虚弱,而吐蕃趁机抢夺了河西走廊及安西四镇,使大唐彻底失去了西域的统治,中原王朝至此再未染指这片土地,至到清朝乾隆年间,清军为了平息蒙古准噶尔叛乱,才一举收复了西域故地并命名为“新疆”,喻意是故土新归。唐朝经平息安史之乱后,又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和太监干政以及群臣党争的漩涡而不能自拔,原先的固有领地大幅缩水,最终唐朝逐渐走向衰亡。


沧海一声笑89258146


唐朝猛将薛仁贵在攻打高句丽以及征讨铁勒的战场上往往能屡战屡胜。可是,在公元670年的大非川之战中,薛仁贵统率的数万唐军却全军覆没地战败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通过本文,小崔畅说历史会为大家细说原因。

公元670年四月,唐朝皇帝李治下令: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左卫将军郭待封、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率领七万大军,帮助被吐蕃吞并的吐谷浑复国。

当然,唐军名义上是帮助吐谷浑复国,实际上是为了夺回被吐蕃占据的吐谷浑旧地,切断吐蕃与西域的联系,进而将入侵大唐的吐蕃军赶出西域。

在当时,唐朝军队已先后攻灭东突厥、高昌、薛延陀、高句丽等国,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同时这次领军征战的主帅是百战百胜的猛将薛仁贵,能派出如此精兵强将,看来大唐这次用兵确实信心满满志在必胜。

然而,当年八月,西部军报传回唐朝国都长安:薛仁贵统率的七万大军在大非川一带全军覆没!一时间,唐朝举国震惊。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常胜的猛将薛仁贵及唐军会惨败给吐蕃呢?

本人认为,薛仁贵在大非川战败,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国虽大,好战必亡。从公元656年到670年,唐朝军队在十余年间频繁征战,很少有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机会,这种想让马狂跑却不让马保养休息的穷兵黩武之举,严重消耗了唐朝的精锐部队,唐军的身体素质和强悍战斗力,在连年的外战中消耗得如强弩之末一样不能穿鲁缟,这,是唐军战败于大非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司马穰苴兵法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事实证明,唐太宗李世民将这句箴言运用得炉火纯青:

懂得一张一弛明智用兵的唐太宗李世民

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在突厥威胁下继位称帝的李世民,在经过三年的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后,意图扫清外患雪耻报仇的他,派名将李靖、李勣率领十余万精锐唐军北伐东突厥,李靖、李勣冒雪率军出其不意地攻敌,突厥颉利可汗猝不及防,被唐军生擒,东突厥灭亡;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注意使军队养精蓄锐的李世民,派李靖、侯君集率领数万唐军攻打吐谷浑,吐谷浑军队不敌,其可汗逃亡后,李世民另立他人为新可汗;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休养生息已足的李世民,派侯君集、薛万彻率大军攻灭了高昌国;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秣马厉兵已久的李世民亲自率领唐军攻打高句丽,一开始唐军势如破竹连战连胜,后来,由于高句丽军坚守城池拒不出战,所以唐军久攻不克遇冷而还;

班师途中,李世民派李勣、李道宗、薛万彻率军攻打薛延陀,由于实力对比悬殊,所以薛延陀军在回纥军和唐军的内外夹击下土崩瓦解,薛延陀灭亡……

纵观李世民在位时的唐军外战历史,可以明显看出,好战的李世民并不是驱使唐军连年征战,而是每隔数年的修生养息和消化被吞并势力后,他才会再次派出军队出战敌国,在这样的用兵规律下,大唐百姓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自然更加和谐富庶;大唐军队经过长年累月的养精蓄锐和短暂宝贵的实战训练,自然更加骁勇善战;在这样的外战形势下,大唐战马经过三四年的悉心畜养,自然更加膘肥体壮,如此安排下,大唐百姓自然殷实、军队自然骁勇、战马自然雄壮。

总之,凭借唐太宗对司马法中箴言的炉火纯青式运用,大唐对外用兵自然无往不利。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职业军人李世民的这种明智用兵技巧,养尊处优不知军事的儿子李治却并不懂得借鉴和继承,他在公元655年通过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乾纲独断之举,将权力从长孙无忌手中夺回后,为了证明自己比舅舅强,便开始了连年征战的穷兵黩武之举:

不懂得偃旗息鼓、只想靠战功证明自己而穷兵黩武的唐高宗李治

唐显庆元年(656年)八月,李治派程知节率军进攻西突厥,唐军战败;

唐显庆二年(657年)闰正月,唐军攻灭西突厥;

唐显庆四年(659年),李治派苏定方率军在乌海与吐蕃交战,唐军获胜;

唐显庆五年(660年),李治派刘仁愿、刘仁轨率军攻灭百济;

唐龙朔元年(661年)至二年,李治派契苾何力、苏定方先后进攻高句丽的平壤,唐军虽然在野战中获胜,但平壤城终究未能攻下;

唐龙朔二年(662年)三月,李治派薛仁贵率军征讨铁勒,唐军获胜

唐龙朔三年(663年)八月,刘仁轨率军与日本在白村江进行海战,唐军战胜日军;

唐乾封元年(666年)至总章元年(668年),李治派李勣、薛仁贵等将帅率军成功攻灭高丽

唐总章三年(咸亨元年,670年)四月至八月,李治派薛仁贵与吐蕃在大非川会战……

纵观从唐高宗李治掌权到大非川之战前的历史,可以看出,与父亲李世民因隋炀帝亡国教训而张弛有度地用兵比起来,含金钥匙长大的李治明显不懂得节制用兵,为了证明自己比舅舅强,为了树立绝对的君威彻底压倒关陇集团,为了建立众多军功彻底超越父皇,李治几乎年年有战地指挥各部将士对外频频用兵。

如此连年征战下来,李世民训练出来的精锐府兵受到了残酷战争的严重消耗,李世民、长孙无忌统治下安居乐业的百姓受到了繁重兵役的屡屡干扰,李世民、长孙无忌悉心畜养的强壮战马受到了不可再生的数次消耗,最终,在如此长年累月的多方面消耗下,唐朝各兵种的身体素质和强悍战斗力,便在连年的外战中消耗得如强弩之末一样不能穿鲁缟,这,是唐军战败于大非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要想让马跑好,就得让马吃饱。唐朝的均田制瓦解后,依附均田制的府兵制也跟着崩坏,这直接导致唐朝府兵的参军待遇和作战赏赐程度直线下降。于是,在

频繁的对外战争中屡屡受伤、频频战死的唐军,在糟糕参军待遇和微薄作战赏赐的双重打击下,便如无草之马般被统治者逼迫着无奈狂跑,这怎能不马失前蹄?薛仁贵的大非川之败,就是唐军马失前蹄的具体表现。

唐军在大非川的战败,与唐朝府兵制的崩坏息息相关。

将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的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他改革了前朝的府兵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杨坚将府兵制和均田制绑在了一起,即杨坚规定,府兵制下的府兵,也是均田制下的自耕农,府兵可以通过拼死作战挣来的战功来从政府手中获得相应的勋爵和土地。

这样一来,唐朝继承隋朝的府兵制后,由于隋炀帝的穷兵黩武、苛待百姓以及百姓造反后隋末的大规模战乱,导致国家无主荒地大规模增加,而平民百姓则大规模死于兵役和战乱。

如此,新生的唐朝政府自然有足够的勋爵和土地,来赏赐给为开创唐朝、保卫唐朝、攻灭敌国而浴血奋战的府兵将士们。

可是,随着唐太宗贞观之治的蓬勃发展和天下人口的大规模繁衍,随着达官贵族与寺庙道观对众多平民土地的巧取豪夺和蛮横霸占,由政府支配的无主土地越来越少,而对外战争却逐渐频繁且规模变大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唐朝政府对外用兵、府兵拼死作战后,他们因功劳虽被朝廷认可,但地方政府的官员由于僧多粥少,遂只能将不多的土地先授予达官贵人的当兵子弟,至于大多数平民百姓的当兵子弟,则被欺弱怕强的官员剥夺了土地的授予机会,这导致大多数府兵白白打仗惹得浑身伤痛,却不能获取应得的土地和勋爵。

这样长此以往,众多府兵对政府失望后,自然作战积极性大为削弱,甚至仅为保命而消极避战。

唐军马失前蹄式的大非川之败

大非川之战中,薛仁贵统领的精锐部队只是少数,大多数府兵就因唐朝地方政府对勋爵、土地的战后克扣而作战不力,这样,唐军便如无草之马般被统治者逼迫着无奈狂跑,又怎能不马失前蹄?可以说,薛仁贵的大非川之败,就是唐军因无草(无战后赏赐)而马失前蹄的具体表现。

其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团结就是力量。虽然吐蕃吞并了吐谷浑,与吐谷浑结下亡国之仇,但是,与唐军处处得罪吐谷浑军民相比,吐蕃权臣噶尔东赞很懂得先打一棒槌再给一甜枣地挑拨拉拢吐谷浑各部,通过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恩威并施之策,后继的吐蕃权臣噶尔钦陵得以有效团结吐蕃和吐谷浑的两国军民,确保数十万两族联军面对唐军时呈泰山压顶之势,如此本来就兵少的薛仁贵军就算再能打能杀,也难以扭转众寡悬殊的败局已定之势。

吐蕃军队能够战胜薛仁贵的七万大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吐蕃将军噶尔钦陵纠集了远超唐军的四十万联军。

可是,为什么侵略吐谷浑的吐蕃一方能够纠集众多吐谷浑军民来共同对抗唐军呢?

原来,公元663年,虽然吐蕃军吞并了吐谷浑,不过,吐蕃权臣噶尔东赞并没有奴役吐谷浑人民。

而彼时的唐军呢,由于众多将士们对外作战积攒的战功,不能在回到国内后获得政府的勋爵、土地赏赐,所以唐朝士兵们只好在作战过程中对异国军民烧杀抢掠,所以唐朝将帅们只好在和平时期对异国贵族首领频繁敲诈勒索,这样长此以往,唐军拆东墙补西墙的恶劣做法,自然引得吐谷浑各部军民都对唐朝恨之入骨。

与唐军处处得罪吐谷浑相反,老谋深算的噶尔东赞很懂得利用唐军的缺德行为来挑拨吐谷浑众多贵族与唐朝的关系,并使他们背离唐朝。

同时,这位吐蕃权臣还非常懂得利用各种手段来拉拢这些亡国贵族向吐蕃靠拢,如曾参加过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文成公主联姻活动的噶尔东赞,也效仿唐朝那样与吐谷浑的众多部族首领联姻;如噶尔东赞入乡随俗地在吐谷浑旧地施行适合游牧民族的法律;如……

能够迅速集结数十万联军的吐蕃权臣噶尔钦陵

就这样,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在噶尔东赞如此双管齐下的挑拨拉拢、分化收买下,公元670年的吐谷浑各部落军民,皆愿意为后继的吐蕃权臣噶尔钦陵效命,所以面对唐朝七万大军的“入侵”,噶尔钦陵能够迅速集结四十万两族联军来同仇敌忾地从容应对。

就这样,前人砍树,后人遭殃。在前任唐朝将帅、士兵们对吐谷浑各部长期的烧杀抢掠、敲诈勒索下,公元670年,即使薛仁贵既率领七万大军示之以威,又挟持吐谷浑前可汗慕容诺曷钵示之以恩,也仍旧无法收拢对唐军深感失望恐惧的吐谷浑各部军民,也仍旧无法获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军队数量能左右战争胜负的古代,唐军的大非川之败,既是唐军在府兵制崩坏下肆意劫掠四方招致失道寡助的必然恶果,又是吐蕃两代权臣在吐谷浑长期苦心经营而得道多助的必然善果。

其四,将帅相斗于内,必力弱于外。唐军主帅薛仁贵是地道贫民出身,只懂奋勇拼杀且毫无文采,而副将郭待封,则是名将郭孝恪之子,属于达官贵人出身,此人喜欢自作聪明地使用谋略且文采过人。这种贫富出身、强弱文采的巨大差距和高低军职的强烈落差,对比鲜明地刺激着郭待封,并驱使自命不凡的他对薛仁贵极其不服。这种战前的将帅不和相斗于内,在战中表现为薛仁贵率主力在前线奋勇拼杀,而郭待封却不听号令私自率领辎重军轻上战场,结果,在强于运输弱于作战的辎重军毫无悬念地被吐蕃大军消灭后,受高原反应困扰、后勤乏力、力弱于外的薛仁贵军虽顽强苦战但仍难以久持,最终,力不从心的唐军只能无奈败归。

在大非川之战前曾百战百胜的唐军猛将薛仁贵

公元670年五月,唐军主帅薛仁贵率领七万大军进驻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为求向前进攻时后方无虞,他特意命副将郭待封、阿史那道真率领两万辎重军,在大非川的山岭险地构筑堑壕、壁垒等防御工事,用以保护好全军的武器、粮草等辎重物资。

随后,自认为后方稳妥的薛仁贵便亲率五万精锐之师从大非川出发,向吐蕃腹地狂飙猛进。

唐军进至河口时,与吐蕃军发生遭遇战,由于薛仁贵军进军神速早有进攻准备,而吐蕃军猝不及防毫无防范之举,所以唐军轻易地在狂飙进攻中击败了吐蕃军,并俘获万余头牛羊。

在全军屠牛宰羊饱餐一顿后,薛仁贵继续乘胜率军攻占了乌海城,本来仗打到这里,薛仁贵便可以从容接应后方的郭待封所部,继而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地向前挺进了。

大非川之战形势图

可是就在这时,薛仁贵却意外地收到了郭待封所部的求援信件!

原来,出身将门世家且文采过人的郭待封一直对贫寒出身、毫无文采但军职高过自己的薛仁贵心怀不服,所以薛仁贵令他留守后方,他是貌恭而不心服地万分不愿意。

于是,在薛仁贵率军出发后,心怀不满的郭待封就蠢蠢欲动地打算私自进攻。

面对薛仁贵数万精兵的突然进攻,吐蕃权臣噶尔钦陵一开始也颇为意外,不过在探明军情、知悉唐军后勤弱点后,他特意派驻守乌海的少数弱兵绕过薛仁贵前锋军,转而去引诱唐军后方的郭待封所部,同时,噶尔钦陵发出大军秘密集结的号令。

不听主帅号令、轻率进军致败的郭待封·

就这样,郭待封在遭遇吐蕃弱军的骚扰式进攻而反击获胜时,早就不安其位、蠢蠢欲动的他,终于不可遏制地率领两万辎重军,并携带全军辎重物资,开始追击起“逃跑”的吐蕃“败军”。

可惜,在郭待封军追击途中,早已集结完毕且埋伏道旁的20余万吐蕃、吐谷浑联军突然杀出,并将两万唐军辎重兵团团包围且趁势掩杀起来,而郭待封在明白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己军已危在旦夕的情况后,只能派兵突围向薛仁贵军求援。

薛仁贵在得知两万辎重兵被围后,只好从乌海城撤军回救,可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面对杀气腾腾、人多势众的两族联军,郭待封终究寡不敌众,仅率几十余名亲兵狼狈突围逃出,至于众多将士的尸体和全军的武器、粮食等辎重,则尽陷入敌人手中……

等到薛仁贵军赶到伏击战场时,发现各处皆尸横遍野且乌鸦满天飞,见此情景,薛仁贵痛不欲生,不过头脑还算清醒的他,立刻控制好情绪,继续率领剩余唐军回防大非川。

数日后,噶尔钦陵统率四十余万吐蕃、吐谷浑联军向大非川发动疯狂进攻,薛仁贵虽然率五万余唐军顽强抵挡。

可是,在无险可守、后勤物资匮乏、高原反应困扰、众寡悬殊的多种不利情况下,唐军终究力不从心、寡不敌众地战败覆没了。

最终,被逼无奈之下,在大战中侥幸生还的薛仁贵、郭待封等唐军将士们,只好出重金贿赂噶尔钦陵,向其求和后狼狈而还。

大非川之败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此战之后,吐蕃军彻底占据了青海西部,并开始明目张胆地与唐朝争夺西域。

综上所述,百战百胜的薛仁贵之所以在大非川战败,主要因为:

其一,国虽大,好战必亡。从公元656年到670年,唐朝军队在十余年间频繁征战,很少有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机会,这种想让马狂跑却不让马保养休息的穷兵黩武之举,严重消耗了唐朝的精锐部队,唐军的身体素质和强悍战斗力,在连年的外战中消耗得如强弩之末一样不能穿鲁缟,这,是唐军战败于大非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要想让马跑好,就得让马吃饱。唐朝的均田制瓦解后,依附均田制的府兵制也跟着崩坏,这直接导致唐朝府兵的参军待遇和作战赏赐程度直线下降。于是,在频繁的对外战争中屡屡受伤、频频战死的唐军,在糟糕参军待遇和微薄作战赏赐的双重打击下,便如无草之马般被统治者逼迫着无奈狂跑,这怎能不马失前蹄?薛仁贵的大非川之败,就是唐军马失前蹄的具体表现;

其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团结就是力量。虽然吐蕃吞并了吐谷浑,与吐谷浑结下亡国之仇,但是,与唐军处处得罪吐谷浑军民相比,吐蕃权臣噶尔东赞很懂得先打一棒槌再给一甜枣地挑拨拉拢吐谷浑各部,通过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恩威并施之策,后继的吐蕃权臣噶尔钦陵得以有效团结吐蕃和吐谷浑的两国军民,确保数十万两族联军面对唐军时呈泰山压顶之势,如此本来就兵少的薛仁贵军就算再能打能杀,也难以扭转众寡悬殊的败局已定之势;

其四,将帅相斗于内,必力弱于外。唐军主帅薛仁贵是地道贫民出身,只懂奋勇拼杀且毫无文采,而副将郭待封,则是名将郭孝恪之子,属于达官贵人出身,此人喜欢自作聪明地使用谋略且文采过人。这种贫富出身、强弱文采的巨大差距和高低军职的强烈落差,对比鲜明地刺激着郭待封,并驱使自命不凡的他对薛仁贵极其不服。这种战前的将帅不和相斗于内,在战中表现为薛仁贵率主力在前线奋勇拼杀,而郭待封却不听号令私自率领辎重军轻上战场,结果,在强于运输弱于作战的辎重军毫无悬念地被吐蕃大军消灭后,受高原反应困扰、后勤乏力、力弱于外的薛仁贵军虽顽强苦战但仍难以久持,最终,力不从心的唐军只能无奈败归。

本文作者介绍:小崔畅说历史,一喜欢历史的理科冷面男,喜欢写历史文。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最终如鲁迅般警醒万千世人。不盲目信史,欲独立思考地研究历史、军事、兵法、战争,以求自己所得真实可靠,并将所得分享以切实可信地丰富读者见识,启迪读者智慧,服务社会大众。

欢迎各位读者以后继续关注我,我一定长久持续地写好文为大家服务。


崔浩畅谈历史


战术战略没大问题,让我想起汉武的霍去病。战者百战不殆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薛仁贵三点不尽然充分的条件下能够取得先前的奔袭战已是不易。可点将不慎(类似马谡失街亭),没有兵败走麦城已经不算最坏了。

然从始至终战时战事总是瞬息万变,常胜将军也难免顾此失彼的境遇。虽有各种原因,但薛仁贵将军已经个中考虑尽详了。如一定选出最主要的原因,个人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天不佑”。


米米88


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薛仁贵百战百胜,可遇到猪队友郭待封,在极端劣势的情况下,擅自出战大败,损失大部分兵力和粮草辎重,薛仁贵也只能徒呼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