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百戰百勝的薛仁貴為什麼會在大非川戰敗?

逍遙侯


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大唐朝廷中央出現了非常重大的戰略失誤,對吐蕃的強勢崛起預估嚴重不足。吐蕃勢大後被迫組織一次大戰,但思路還是錯誤的,沒有將吐蕃當作一個需要長期持續對抗的大敵,過於輕敵了。實際作戰中唐軍內部矛盾副將郭侍封違背薛仁貴的部署,則是造成唐軍慘敗的直接原因。

唐代的吐蕃在青藏高原歷史上最強大的政權,也是唐朝面臨的最強大和持久的對手。

貞觀十二年(638年),擴張中的吐蕃就和唐朝發生一次較小規模戰爭,唐軍的先鋒在松洲取得小勝後,吐蕃主動退軍。

貞觀十五年(641年),唐與吐蕃和親,文成公主入藏,雙方進入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和平期。

其後唐朝廷的軍事重點一直在北方草原地區和東北的高句麗地區。貞觀晚期開始,唐軍的軍事重點集中在高句麗。從李世民貞觀十九年(645年)親征高句麗到唐高宗李治總章元年(668年)唐軍滅高句麗,20多年間,唐朝的軍事重心一直集中在東北的高句麗。高句麗滅亡後,其後續善後依舊牽制了大量唐朝的軍事力量。

在唐朝軍事重心一直集中在東北的同時,西邊的大患吐蕃積蓄力量,逐漸強大起來,成為唐朝的心腹大患。龍朔三年(663年),吐蕃盡取吐谷渾故地,佔據今天的青海地區。同時吐蕃逐漸開始在西域擴張,與唐朝發生激烈衝突,到唐咸亨元年(670年),唐朝的安西四鎮淪陷於吐蕃。此時離唐軍終於滅亡高句麗不足兩年。


唐咸亨元年(670年),大唐朝廷任命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總管,出擊吐蕃。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這個名字,反映了唐朝廷一戰解決吐蕃問題的思路,邏娑是吐蕃首都。這種思路無疑是極端錯誤的,吐蕃這種強敵毫無疑問不是一戰可以解決的。

薛仁貴是征伐高句麗過程中發掘出來的名將。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但父親薛軌早逝而家道中落,少時過得貧寒。貞觀末期,唐太宗李世民親征高句麗,薛仁貴應募從軍,表現英勇,得到李世民的親自賞識。 唐高宗李治時代,薛仁貴守衛宮禁,山洪暴發,薛仁貴拼死通知李治,救了李治一命。 薛仁貴本人和唐太宗、唐高宗兩代唐朝帝王都有很深的淵源。 薛仁貴後來參與過多次戰爭,是當時的名將,戰場範圍從東北的高句麗到西北的天山,縱橫萬里為大唐征戰。

(薛仁貴)

薛仁貴最知名的戰事是對鐵勒九姓作戰時的“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如漢關”。鐵勒方驍勇騎士數十人前來挑戰,薛仁貴連發三箭射死三人,大批人攝於薛仁貴神威投降,薛仁貴乘機令大軍衝殺,大敗鐵勒。

薛仁貴在戰前定下了方略,自己帶精銳前出不帶糧草輜重快速出擊,郭待封領兵在後方有利位置守衛糧草輜重。薛仁貴的方略取得一定成果,前軍取得了小勝。郭待封是唐初名將郭孝恪之子,一位官二代,不服薛仁貴,以薛仁貴地位高於自己為恥。薛仁貴出兵後,郭待封不尊將令,帶兵前行企圖爭奪功勳。主動離開有利位置的郭待封軍被吐蕃軍大敗,薛仁貴失去了糧草輜重,又面對敵方優勢兵力,自然毫無疑問失敗了。

從事後看,此戰唐軍獲勝的可能性很小,吐蕃軍明顯有著更充分的準備,集中了優勢兵力。有記載的40萬大軍應該有很大水分,但吐蕃軍有很大兵力優勢是沒有疑問的。吐蕃軍也更熟悉地理和氣候,青海雖不是西藏,但也還是有一定高原反應,對唐軍戰鬥力有不小負面影響。

但要不是唐軍內部矛盾,郭待封不聽節度的話,唐軍應不至於如此慘敗。

戰後,薛仁貴、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均被免官貶為平民。

大非川之戰是大唐建國以來最大的敗仗,對唐朝的邊防形勢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唐軍無敵的神話被打破,邊疆敵人和野心家紛紛蠢蠢欲動,其後續影響非常巨大。


仁勇校尉


大非川戰役概述

公元670(總章三年,改元咸亨,即咸亨元年。唐高宗李治時期)年,吐蕃與唐朝展開了一場爭奪安西四鎮(龜茲、疏勒、于闐、焉耆)統治權的戰爭,史稱大非川之戰!此戰中大唐薛仁貴敗北,吐蕃佔領青海西部,唐朝撤建西域安西四鎮!



公元618年(見糖留一把)唐朝開國!建開國後的大唐幾乎攻無不勝,戰無不克!先後擊敗東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西突厥汗國、以及高句麗王國等各個大小諸國!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唐吐大非川戰役中,大唐敗得一塌糊塗,大唐名將薛仁貴也敗得一塌糊塗!

大非川戰役之後的歷史大背景

  1. 吐蕃王朝國力迅速增強,正值國力上升時期!公元629年(貞觀三年),十三歲的松贊干布(公元617~650年)繼位!用了三年的時間終於平定國內叛亂,並且再次統一了吐蕃高原,遷都邏些(今拉薩)!
  2. 松贊干布不間斷向印度、阿拉伯敵區擴張,也不斷染指唐朝西域安西四鎮!

大唐連年對外作戰,兵力補充不足!

大唐帝國薛仁貴戰敗原因

  1. 兵力不足。吐蕃共有四十萬軍隊,而大唐只有不到六萬(一說十萬)。
  2. 對於地理環境的適應性。吐蕃接近本土作戰,天然適應高原氣候,而大唐軍隊不重視高原反應,士兵重病,軍心受挫!
  3. 戰前躊躇滿志,輕視對手,孤軍深入!被以往勝利的輝煌所籠罩,不把對手當人看,卻不料遇見舉世罕有的敵手!(吐蕃第一戰神論欽陵VS大唐第一戰神薛仁貴)
  4. 唐軍遠征,長途跋涉,消耗過大!反觀吐蕃軍隊,以逸待勞,猶如守株待兔,不費吹灰之力變可消耗敵方
  5. 將帥不和,輸贏半定!統兵主帥薛仁貴出身貧寒人家,副將郭待封不服薛仁貴,擅違軍令,一意孤行,導致薛仁貴糧草輜重全部被奪,後勤中斷,
  6. 吐谷渾內部部分倒向吐蕃王朝!

綜上所述:大唐在這些條件的綜合作用下敗給了吐蕃!這是大唐對外戰爭有史以來第一次敗得最嚴重的戰爭!不僅止住了大唐帝國向外擴張的道路,更是斷了大唐帝國的脊樑——屈服於外邦!

我是娜迦,知道知道一點點歷史!


娜迦style


第一、唐軍輕敵,孤軍深入

大非川之戰是唐朝為了扭轉在西域、河西一帶的不利局面而主動向吐蕃發起的一次進攻。戰前,唐高宗特意從朝鮮半島上抽調了一代名將薛仁貴(薛仁貴曾擔任安東都護府都護)擔任此次西征的主帥。自建國以來,唐朝已經攻滅東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西突厥汗國、高句麗王國、西域諸國,擊敗吐谷渾汗國。長期處於勝利狀態下的唐軍十分輕敵,沒有過高地重視吐蕃的軍事力量,從出兵的數量也可以看得出來。薛仁貴、阿史那道真以區區3萬軍馬深入烏海地區,而他的副將郭待封統帥的2萬後勤部隊卻陷入吐蕃的重重圍困,全軍覆沒。吐蕃充分利用唐軍孤師遠征、後勤斷絕的劣勢,集中優勢兵力集中打擊。


第二、雙方的實力對比懸殊

大非川之戰前一年,唐朝才剛剛平定朝鮮半島的高句麗王國,名將李績統帥的數十萬唐軍主力根本來不及回防吐蕃。吐蕃就是趁著唐軍東征的機會,吞併土谷渾,入侵安西地區,向唐朝的威嚴發起了挑戰。唐高宗倉促命令薛仁貴為主帥,讓他出徵吐蕃。出師時,薛仁貴與郭待封的總兵力只有區區5萬人。

吐蕃輕騎兵曾經攻滅了印度的天竺王國,其活動範圍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印度、尼泊爾等地。吐蕃國內兵強馬壯,又依賴青藏高原的地理優勢,居高臨下,不斷入侵唐朝的四川地區。防禦薛仁貴進攻的吐蕃宰相是論欽陵,他十分重視唐朝的進攻,不僅下令全民皆兵,還組織了西羌、吐谷渾、吐蕃聯軍,總數達到了40萬之多。此戰是薛仁貴一生最大的敗仗,徹底讓他身敗名裂。

第三、唐軍將帥不和

唐高宗以薛仁貴為主帥,郭待封為副帥,同時下令西域的唐朝與突厥聯軍從北面配合唐軍的進攻。薛仁貴利用輕騎兵的優勢擊潰了吐蕃前鋒,進入烏海地區,他命令郭待封率領後勤部隊堅守後方。郭待封立功心切,盲目出擊,結果陷入吐蕃圍困,全軍覆沒。吐蕃40萬軍隊前後夾擊薛仁貴,因此唐軍戰況不利。在後勤斷絕,敵軍層層圍困的情況之下,薛仁貴大敗而歸。戰後,唐高宗追究薛仁貴的責任,將他削職為民。


大非川之戰的後續影響:

此戰是唐朝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慘敗,同時也宣告了唐朝對外擴張的停止,轉為全力對付吐蕃。唐軍被迫從中亞撤回到蔥嶺以東,停止繼續往西擴張,並且在河西、安西兩個方向上與吐蕃陷入拉鋸戰。唐朝的軍隊制度是以均田制為基礎的府兵制,軍隊的實際數量受制於耕種土地。另外,由於隋末動亂,人口減少,唐朝初年真實的常備軍數量約為40萬左右,超過這個數目則有誇大的嫌疑。大非川之戰中,唐朝5萬河西軍精銳損失慘重,以後則不得不抽調重兵防禦吐蕃。

對於吐蕃而言,憑藉此戰完全吞併了吐谷渾的故土。唐太宗原來是想依賴土谷渾作為河西走廊的屏障,而沒有滅吐谷渾。但是吐蕃攻下吐谷渾之後,便可以從這裡直接打擊到唐朝的河西走廊和隴右地區。吐蕃憑藉地利往往先發制人,這就是為什麼唐朝與吐蕃戰爭陷入焦灼狀態的原因了。


世界人文通史


大非川戰役可以說盛唐的一次慘敗,從此拉開了吐蕃與大唐西域爭霸的序幕。

薛仁貴一生征戰沙場,屢建奇功,但大非川慘敗可以說是一生的痛。但是細細追究原因,這次慘敗的並不能由薛仁貴一人承擔,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當時的國際局勢對大唐相當的不利。要來看大非川之敗,不得不說當時的國際形式。高宗時期,與唐交好的吐蕃之王松贊干布去世,吐蕃大權落入野心家祿東贊手中。祿東贊垂涎西域已久,小動作不斷。


而此時的大唐王朝正在集中全力和東北亞的高句麗作戰,對於吐蕃的行動有點無能為力。而北部草原的鐵勒九姓也在叛亂,牽制了大唐的兵力。可以說大唐正處在三面受敵的局面,對於作戰很不利。

第二,大唐對於吐蕃的行動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高宗放任吐蕃佔領西域地區,此時派薛仁貴西征,只帶了5萬兵力,而吐蕃方面足足出動了40萬兵力,幾乎是盡全國之力。薛仁貴雖然是名將,但是在兵力處於絕對弱勢又遠離支援的情況,這場戰爭本來就是比較艱難的。


第三,唐軍內部將領矛盾重重,貌合神離。此次出征,主帥是薛仁貴,副帥為為郭待封。郭待封上名將郭孝恪之子,典型的官二代,看不起出身草根的薛仁貴。郭對於自己屈居薛後非常不滿,不聽薛仁貴號令,率領2萬押運糧草的部隊孤軍深入,結果被吐蕃20萬大軍吃掉。沒了糧草支援,又少了2萬士兵,薛仁貴在大非常輸給了吐蕃。

大非川之敗,並不是薛仁貴軍事能力不行,而是由於內部將領不合,領導未引起足夠重視;外部多線作戰,導致兵力不足。


小鎮月明


雖然唐朝很強盛,但是唐朝的鼎盛期太短。通過四處討伐,甚至把當時強大的突厥分割剿滅,征服了高句麗,成功的把西域納入大唐的勢力範圍並設立了安西四鎮,但對北方廣袤的土地沒有進行有效的佔領和管理,在胡人故地僅僅採取羈縻方式,並未實行派遣官吏,人囗造冊,徵收賦稅及長期駐軍,造成胡人首領經常叛亂,原來唐朝佔領的地方也經常是得而復失,來回拉鋸。與大唐接壤的吐蕃的國力正處在上升介段,經常出兵進擾邊境,常與唐朝爭奪戰略要地。而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南詔,竟然打敗了唐朝的征討大軍,使唐朝始終未能將雲南納入版圖。經過短暫的盛世,在開元年間暴發了“安史之亂",歷經多年平叛後,使大唐國力遭受了嚴重損失,因西域所有的邊軍精銳被調中原平叛,導致西域的唐軍兵力空前虛弱,而吐蕃趁機搶奪了河西走廊及安西四鎮,使大唐徹底失去了西域的統治,中原王朝至此再未染指這片土地,至到清朝乾隆年間,清軍為了平息蒙古準噶爾叛亂,才一舉收復了西域故地並命名為“新疆”,喻意是故土新歸。唐朝經平息安史之亂後,又陷入藩鎮割據的局面和太監干政以及群臣黨爭的漩渦而不能自拔,原先的固有領地大幅縮水,最終唐朝逐漸走向衰亡。


滄海一聲笑89258146


唐朝猛將薛仁貴在攻打高句麗以及征討鐵勒的戰場上往往能屢戰屢勝。可是,在公元670年的大非川之戰中,薛仁貴統率的數萬唐軍卻全軍覆沒地戰敗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通過本文,小崔暢說歷史會為大家細說原因。

公元670年四月,唐朝皇帝李治下令: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左衛將軍郭待封、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率領七萬大軍,幫助被吐蕃吞併的吐谷渾復國。

當然,唐軍名義上是幫助吐谷渾復國,實際上是為了奪回被吐蕃佔據的吐谷渾舊地,切斷吐蕃與西域的聯繫,進而將入侵大唐的吐蕃軍趕出西域。

在當時,唐朝軍隊已先後攻滅東突厥、高昌、薛延陀、高句麗等國,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取,同時這次領軍征戰的主帥是百戰百勝的猛將薛仁貴,能派出如此精兵強將,看來大唐這次用兵確實信心滿滿志在必勝。

然而,當年八月,西部軍報傳回唐朝國都長安:薛仁貴統率的七萬大軍在大非川一帶全軍覆沒!一時間,唐朝舉國震驚。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常勝的猛將薛仁貴及唐軍會慘敗給吐蕃呢?

本人認為,薛仁貴在大非川戰敗,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國雖大,好戰必亡。從公元656年到670年,唐朝軍隊在十餘年間頻繁征戰,很少有休養生息、養精蓄銳的機會,這種想讓馬狂跑卻不讓馬保養休息的窮兵黷武之舉,嚴重消耗了唐朝的精銳部隊,唐軍的身體素質和強悍戰鬥力,在連年的外戰中消耗得如強弩之末一樣不能穿魯縞,這,是唐軍戰敗於大非川的一個重要原因。

司馬穰苴兵法有云: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事實證明,唐太宗李世民將這句箴言運用得爐火純青:

懂得一張一弛明智用兵的唐太宗李世民

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在突厥威脅下繼位稱帝的李世民,在經過三年的臥薪嚐膽奮發圖強後,意圖掃清外患雪恥報仇的他,派名將李靖、李勣率領十餘萬精銳唐軍北伐東突厥,李靖、李勣冒雪率軍出其不意地攻敵,突厥頡利可汗猝不及防,被唐軍生擒,東突厥滅亡;

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注意使軍隊養精蓄銳的李世民,派李靖、侯君集率領數萬唐軍攻打吐谷渾,吐谷渾軍隊不敵,其可汗逃亡後,李世民另立他人為新可汗;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休養生息已足的李世民,派侯君集、薛萬徹率大軍攻滅了高昌國;

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秣馬厲兵已久的李世民親自率領唐軍攻打高句麗,一開始唐軍勢如破竹連戰連勝,後來,由於高句麗軍堅守城池拒不出戰,所以唐軍久攻不克遇冷而還;

班師途中,李世民派李勣、李道宗、薛萬徹率軍攻打薛延陀,由於實力對比懸殊,所以薛延陀軍在回紇軍和唐軍的內外夾擊下土崩瓦解,薛延陀滅亡……

縱觀李世民在位時的唐軍外戰歷史,可以明顯看出,好戰的李世民並不是驅使唐軍連年征戰,而是每隔數年的修生養息和消化被吞併勢力後,他才會再次派出軍隊出戰敵國,在這樣的用兵規律下,大唐百姓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自然更加和諧富庶;大唐軍隊經過長年累月的養精蓄銳和短暫寶貴的實戰訓練,自然更加驍勇善戰;在這樣的外戰形勢下,大唐戰馬經過三四年的悉心畜養,自然更加膘肥體壯,如此安排下,大唐百姓自然殷實、軍隊自然驍勇、戰馬自然雄壯。

總之,憑藉唐太宗對司馬法中箴言的爐火純青式運用,大唐對外用兵自然無往不利。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職業軍人李世民的這種明智用兵技巧,養尊處優不知軍事的兒子李治卻並不懂得借鑑和繼承,他在公元655年通過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的乾綱獨斷之舉,將權力從長孫無忌手中奪回後,為了證明自己比舅舅強,便開始了連年征戰的窮兵黷武之舉:

不懂得偃旗息鼓、只想靠戰功證明自己而窮兵黷武的唐高宗李治

唐顯慶元年(656年)八月,李治派程知節率軍進攻西突厥,唐軍戰敗;

唐顯慶二年(657年)閏正月,唐軍攻滅西突厥;

唐顯慶四年(659年),李治派蘇定方率軍在烏海與吐蕃交戰,唐軍獲勝;

唐顯慶五年(660年),李治派劉仁願、劉仁軌率軍攻滅百濟;

唐龍朔元年(661年)至二年,李治派契苾何力、蘇定方先後進攻高句麗的平壤,唐軍雖然在野戰中獲勝,但平壤城終究未能攻下;

唐龍朔二年(662年)三月,李治派薛仁貴率軍征討鐵勒,唐軍獲勝

唐龍朔三年(663年)八月,劉仁軌率軍與日本在白村江進行海戰,唐軍戰勝日軍;

唐乾封元年(666年)至總章元年(668年),李治派李勣、薛仁貴等將帥率軍成功攻滅高麗

唐總章三年(咸亨元年,670年)四月至八月,李治派薛仁貴與吐蕃在大非川會戰……

縱觀從唐高宗李治掌權到大非川之戰前的歷史,可以看出,與父親李世民因隋煬帝亡國教訓而張弛有度地用兵比起來,含金鑰匙長大的李治明顯不懂得節制用兵,為了證明自己比舅舅強,為了樹立絕對的君威徹底壓倒關隴集團,為了建立眾多軍功徹底超越父皇,李治幾乎年年有戰地指揮各部將士對外頻頻用兵。

如此連年征戰下來,李世民訓練出來的精銳府兵受到了殘酷戰爭的嚴重消耗,李世民、長孫無忌統治下安居樂業的百姓受到了繁重兵役的屢屢干擾,李世民、長孫無忌悉心畜養的強壯戰馬受到了不可再生的數次消耗,最終,在如此長年累月的多方面消耗下,唐朝各兵種的身體素質和強悍戰鬥力,便在連年的外戰中消耗得如強弩之末一樣不能穿魯縞,這,是唐軍戰敗於大非川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二,要想讓馬跑好,就得讓馬吃飽。唐朝的均田制瓦解後,依附均田制的府兵制也跟著崩壞,這直接導致唐朝府兵的參軍待遇和作戰賞賜程度直線下降。於是,在

頻繁的對外戰爭中屢屢受傷、頻頻戰死的唐軍,在糟糕參軍待遇和微薄作戰賞賜的雙重打擊下,便如無草之馬般被統治者逼迫著無奈狂跑,這怎能不馬失前蹄?薛仁貴的大非川之敗,就是唐軍馬失前蹄的具體表現。

唐軍在大非川的戰敗,與唐朝府兵制的崩壞息息相關。

將府兵制與均田制結合的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他改革了前朝的府兵制。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楊堅將府兵制和均田制綁在了一起,即楊堅規定,府兵制下的府兵,也是均田制下的自耕農,府兵可以通過拼死作戰掙來的戰功來從政府手中獲得相應的勳爵和土地。

這樣一來,唐朝繼承隋朝的府兵制後,由於隋煬帝的窮兵黷武、苛待百姓以及百姓造反後隋末的大規模戰亂,導致國家無主荒地大規模增加,而平民百姓則大規模死於兵役和戰亂。

如此,新生的唐朝政府自然有足夠的勳爵和土地,來賞賜給為開創唐朝、保衛唐朝、攻滅敵國而浴血奮戰的府兵將士們。

可是,隨著唐太宗貞觀之治的蓬勃發展和天下人口的大規模繁衍,隨著達官貴族與寺廟道觀對眾多平民土地的巧取豪奪和蠻橫霸佔,由政府支配的無主土地越來越少,而對外戰爭卻逐漸頻繁且規模變大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唐朝政府對外用兵、府兵拼死作戰後,他們因功勞雖被朝廷認可,但地方政府的官員由於僧多粥少,遂只能將不多的土地先授予達官貴人的當兵子弟,至於大多數平民百姓的當兵子弟,則被欺弱怕強的官員剝奪了土地的授予機會,這導致大多數府兵白白打仗惹得渾身傷痛,卻不能獲取應得的土地和勳爵。

這樣長此以往,眾多府兵對政府失望後,自然作戰積極性大為削弱,甚至僅為保命而消極避戰。

唐軍馬失前蹄式的大非川之敗

大非川之戰中,薛仁貴統領的精銳部隊只是少數,大多數府兵就因唐朝地方政府對勳爵、土地的戰後剋扣而作戰不力,這樣,唐軍便如無草之馬般被統治者逼迫著無奈狂跑,又怎能不馬失前蹄?可以說,薛仁貴的大非川之敗,就是唐軍因無草(無戰後賞賜)而馬失前蹄的具體表現。

其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團結就是力量。雖然吐蕃吞併了吐谷渾,與吐谷渾結下亡國之仇,但是,與唐軍處處得罪吐谷渾軍民相比,吐蕃權臣噶爾東贊很懂得先打一棒槌再給一甜棗地挑撥拉攏吐谷渾各部,通過這種胡蘿蔔加大棒的恩威並施之策,後繼的吐蕃權臣噶爾欽陵得以有效團結吐蕃和吐谷渾的兩國軍民,確保數十萬兩族聯軍面對唐軍時呈泰山壓頂之勢,如此本來就兵少的薛仁貴軍就算再能打能殺,也難以扭轉眾寡懸殊的敗局已定之勢。

吐蕃軍隊能夠戰勝薛仁貴的七萬大軍,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吐蕃將軍噶爾欽陵糾集了遠超唐軍的四十萬聯軍。

可是,為什麼侵略吐谷渾的吐蕃一方能夠糾集眾多吐谷渾軍民來共同對抗唐軍呢?

原來,公元663年,雖然吐蕃軍吞併了吐谷渾,不過,吐蕃權臣噶爾東贊並沒有奴役吐谷渾人民。

而彼時的唐軍呢,由於眾多將士們對外作戰積攢的戰功,不能在回到國內後獲得政府的勳爵、土地賞賜,所以唐朝士兵們只好在作戰過程中對異國軍民燒殺搶掠,所以唐朝將帥們只好在和平時期對異國貴族首領頻繁敲詐勒索,這樣長此以往,唐軍拆東牆補西牆的惡劣做法,自然引得吐谷渾各部軍民都對唐朝恨之入骨。

與唐軍處處得罪吐谷渾相反,老謀深算的噶爾東贊很懂得利用唐軍的缺德行為來挑撥吐谷渾眾多貴族與唐朝的關係,並使他們背離唐朝。

同時,這位吐蕃權臣還非常懂得利用各種手段來拉攏這些亡國貴族向吐蕃靠攏,如曾參加過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與唐朝文成公主聯姻活動的噶爾東贊,也效仿唐朝那樣與吐谷渾的眾多部族首領聯姻;如噶爾東贊入鄉隨俗地在吐谷渾舊地施行適合遊牧民族的法律;如……

能夠迅速集結數十萬聯軍的吐蕃權臣噶爾欽陵

就這樣,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在噶爾東贊如此雙管齊下的挑撥拉攏、分化收買下,公元670年的吐谷渾各部落軍民,皆願意為後繼的吐蕃權臣噶爾欽陵效命,所以面對唐朝七萬大軍的“入侵”,噶爾欽陵能夠迅速集結四十萬兩族聯軍來同仇敵愾地從容應對。

就這樣,前人砍樹,後人遭殃。在前任唐朝將帥、士兵們對吐谷渾各部長期的燒殺搶掠、敲詐勒索下,公元670年,即使薛仁貴既率領七萬大軍示之以威,又挾持吐谷渾前可汗慕容諾曷缽示之以恩,也仍舊無法收攏對唐軍深感失望恐懼的吐谷渾各部軍民,也仍舊無法獲取他們的支持和幫助。

總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軍隊數量能左右戰爭勝負的古代,唐軍的大非川之敗,既是唐軍在府兵制崩壞下肆意劫掠四方招致失道寡助的必然惡果,又是吐蕃兩代權臣在吐谷渾長期苦心經營而得道多助的必然善果。

其四,將帥相鬥於內,必力弱於外。唐軍主帥薛仁貴是地道貧民出身,只懂奮勇拼殺且毫無文采,而副將郭待封,則是名將郭孝恪之子,屬於達官貴人出身,此人喜歡自作聰明地使用謀略且文采過人。這種貧富出身、強弱文采的巨大差距和高低軍職的強烈落差,對比鮮明地刺激著郭待封,並驅使自命不凡的他對薛仁貴極其不服。這種戰前的將帥不和相鬥於內,在戰中表現為薛仁貴率主力在前線奮勇拼殺,而郭待封卻不聽號令私自率領輜重軍輕上戰場,結果,在強於運輸弱於作戰的輜重軍毫無懸念地被吐蕃大軍消滅後,受高原反應困擾、後勤乏力、力弱於外的薛仁貴軍雖頑強苦戰但仍難以久持,最終,力不從心的唐軍只能無奈敗歸。

在大非川之戰前曾百戰百勝的唐軍猛將薛仁貴

公元670年五月,唐軍主帥薛仁貴率領七萬大軍進駐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為求向前進攻時後方無虞,他特意命副將郭待封、阿史那道真率領兩萬輜重軍,在大非川的山嶺險地構築塹壕、壁壘等防禦工事,用以保護好全軍的武器、糧草等輜重物資。

隨後,自認為後方穩妥的薛仁貴便親率五萬精銳之師從大非川出發,向吐蕃腹地狂飆猛進。

唐軍進至河口時,與吐蕃軍發生遭遇戰,由於薛仁貴軍進軍神速早有進攻準備,而吐蕃軍猝不及防毫無防範之舉,所以唐軍輕易地在狂飆進攻中擊敗了吐蕃軍,並俘獲萬餘頭牛羊。

在全軍屠牛宰羊飽餐一頓後,薛仁貴繼續乘勝率軍攻佔了烏海城,本來仗打到這裡,薛仁貴便可以從容接應後方的郭待封所部,繼而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地向前挺進了。

大非川之戰形勢圖

可是就在這時,薛仁貴卻意外地收到了郭待封所部的求援信件!

原來,出身將門世家且文采過人的郭待封一直對貧寒出身、毫無文采但軍職高過自己的薛仁貴心懷不服,所以薛仁貴令他留守後方,他是貌恭而不心服地萬分不願意。

於是,在薛仁貴率軍出發後,心懷不滿的郭待封就蠢蠢欲動地打算私自進攻。

面對薛仁貴數萬精兵的突然進攻,吐蕃權臣噶爾欽陵一開始也頗為意外,不過在探明軍情、知悉唐軍後勤弱點後,他特意派駐守烏海的少數弱兵繞過薛仁貴前鋒軍,轉而去引誘唐軍後方的郭待封所部,同時,噶爾欽陵發出大軍秘密集結的號令。

不聽主帥號令、輕率進軍致敗的郭待封·

就這樣,郭待封在遭遇吐蕃弱軍的騷擾式進攻而反擊獲勝時,早就不安其位、蠢蠢欲動的他,終於不可遏制地率領兩萬輜重軍,並攜帶全軍輜重物資,開始追擊起“逃跑”的吐蕃“敗軍”。

可惜,在郭待封軍追擊途中,早已集結完畢且埋伏道旁的20餘萬吐蕃、吐谷渾聯軍突然殺出,並將兩萬唐軍輜重兵團團包圍且趁勢掩殺起來,而郭待封在明白敵我雙方實力懸殊、己軍已危在旦夕的情況後,只能派兵突圍向薛仁貴軍求援。

薛仁貴在得知兩萬輜重兵被圍後,只好從烏海城撤軍回救,可是遠水救不了近火,面對殺氣騰騰、人多勢眾的兩族聯軍,郭待封終究寡不敵眾,僅率幾十餘名親兵狼狽突圍逃出,至於眾多將士的屍體和全軍的武器、糧食等輜重,則盡陷入敵人手中……

等到薛仁貴軍趕到伏擊戰場時,發現各處皆屍橫遍野且烏鴉滿天飛,見此情景,薛仁貴痛不欲生,不過頭腦還算清醒的他,立刻控制好情緒,繼續率領剩餘唐軍回防大非川。

數日後,噶爾欽陵統率四十餘萬吐蕃、吐谷渾聯軍向大非川發動瘋狂進攻,薛仁貴雖然率五萬餘唐軍頑強抵擋。

可是,在無險可守、後勤物資匱乏、高原反應困擾、眾寡懸殊的多種不利情況下,唐軍終究力不從心、寡不敵眾地戰敗覆沒了。

最終,被逼無奈之下,在大戰中僥倖生還的薛仁貴、郭待封等唐軍將士們,只好出重金賄賂噶爾欽陵,向其求和後狼狽而還。

大非川之敗是唐朝開國以來對外作戰中最大的一次失敗。此戰之後,吐蕃軍徹底佔據了青海西部,並開始明目張膽地與唐朝爭奪西域。

綜上所述,百戰百勝的薛仁貴之所以在大非川戰敗,主要因為:

其一,國雖大,好戰必亡。從公元656年到670年,唐朝軍隊在十餘年間頻繁征戰,很少有休養生息、養精蓄銳的機會,這種想讓馬狂跑卻不讓馬保養休息的窮兵黷武之舉,嚴重消耗了唐朝的精銳部隊,唐軍的身體素質和強悍戰鬥力,在連年的外戰中消耗得如強弩之末一樣不能穿魯縞,這,是唐軍戰敗於大非川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二,要想讓馬跑好,就得讓馬吃飽。唐朝的均田制瓦解後,依附均田制的府兵制也跟著崩壞,這直接導致唐朝府兵的參軍待遇和作戰賞賜程度直線下降。於是,在頻繁的對外戰爭中屢屢受傷、頻頻戰死的唐軍,在糟糕參軍待遇和微薄作戰賞賜的雙重打擊下,便如無草之馬般被統治者逼迫著無奈狂跑,這怎能不馬失前蹄?薛仁貴的大非川之敗,就是唐軍馬失前蹄的具體表現;

其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團結就是力量。雖然吐蕃吞併了吐谷渾,與吐谷渾結下亡國之仇,但是,與唐軍處處得罪吐谷渾軍民相比,吐蕃權臣噶爾東贊很懂得先打一棒槌再給一甜棗地挑撥拉攏吐谷渾各部,通過這種胡蘿蔔加大棒的恩威並施之策,後繼的吐蕃權臣噶爾欽陵得以有效團結吐蕃和吐谷渾的兩國軍民,確保數十萬兩族聯軍面對唐軍時呈泰山壓頂之勢,如此本來就兵少的薛仁貴軍就算再能打能殺,也難以扭轉眾寡懸殊的敗局已定之勢;

其四,將帥相鬥於內,必力弱於外。唐軍主帥薛仁貴是地道貧民出身,只懂奮勇拼殺且毫無文采,而副將郭待封,則是名將郭孝恪之子,屬於達官貴人出身,此人喜歡自作聰明地使用謀略且文采過人。這種貧富出身、強弱文采的巨大差距和高低軍職的強烈落差,對比鮮明地刺激著郭待封,並驅使自命不凡的他對薛仁貴極其不服。這種戰前的將帥不和相鬥於內,在戰中表現為薛仁貴率主力在前線奮勇拼殺,而郭待封卻不聽號令私自率領輜重軍輕上戰場,結果,在強於運輸弱於作戰的輜重軍毫無懸念地被吐蕃大軍消滅後,受高原反應困擾、後勤乏力、力弱於外的薛仁貴軍雖頑強苦戰但仍難以久持,最終,力不從心的唐軍只能無奈敗歸。

本文作者介紹:小崔暢說歷史,一喜歡歷史的理科冷麵男,喜歡寫歷史文。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最終如魯迅般警醒萬千世人。不盲目信史,欲獨立思考地研究歷史、軍事、兵法、戰爭,以求自己所得真實可靠,並將所得分享以切實可信地豐富讀者見識,啟迪讀者智慧,服務社會大眾。

歡迎各位讀者以後繼續關注我,我一定長久持續地寫好文為大家服務。


崔浩暢談歷史


戰術戰略沒大問題,讓我想起漢武的霍去病。戰者百戰不殆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薛仁貴三點不盡然充分的條件下能夠取得先前的奔襲戰已是不易。可點將不慎(類似馬謖失街亭),沒有兵敗走麥城已經不算最壞了。

然從始至終戰時戰事總是瞬息萬變,常勝將軍也難免顧此失彼的境遇。雖有各種原因,但薛仁貴將軍已經箇中考慮盡詳了。如一定選出最主要的原因,個人覺得最大的原因還是“天不佑”。


米米88


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般的隊友,薛仁貴百戰百勝,可遇到豬隊友郭待封,在極端劣勢的情況下,擅自出戰大敗,損失大部分兵力和糧草輜重,薛仁貴也只能徒呼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