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券商一月成績單:經紀、兩融業務貢獻增量,大半數業績同比增長

作者@柳絮

2月20日,西南證券發佈1月經營數據,36家A股上市券商的業績披露完畢。在鼠年的第一個月,A股券商業績整體迎來開門紅。其中,半數以上實現了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而實現盈利同比增長的則達六成左右。

整體情況來看,1月券商經紀、兩融業務表現較佳,而自營、投行業務或受到波及。多數券商人士認為,疫情對券商的影響僅侷限於業績兌現節奏上,後市仍持樂觀態度。


券商一月成績單:經紀、兩融業務貢獻增量,大半數業績同比增長


1月業績迎來開門紅

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春節假期的共同影響,多家券商1月營收環比下滑,但更多券商的1月淨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

具體數據來看,36家券商1月共實現營收184.84億元,環比下降32.43%;實現淨利潤75.98億元,同比增長20.84%。

營收方面,除了紅塔證券無可比數據以外,有19家券商營收實現同比上升。其中,東方證券1月營收6.53億元,同比增速最快,為92.6%。中信建投、國元證券同比增幅也居前,分別為66%、58%。

與此同時,1月當月,太平洋、西南證券、西部證券三家券商營收同比下降超40%,分別為44.59%、44.06%、43.15%。

淨利潤方面,有13家券商淨利潤同比有所下滑,其餘均迎來不同程度的盈利增長。

其中,國元證券、中信建投兩家券商遙遙領先,分別同比增長262.96%、182.78%。與之相反地,太平洋、中原證券業績下滑明顯,分別同比下滑97.22%、70.32%。

財經網注意到,國元證券1月份淨利潤同比增速排名第一,共實現淨利潤2.88億元,主要由於當月收到子公司分紅2.5億元。若剔除分紅影響,國元證券1月淨利潤實際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進入2020年,券商行業的馬太效應依舊在不斷加強。

1月中信證券位列業績榜首,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19.04億元和8.6億元。此外,中信建投、海通證券、廣發證券和招商證券4家券商業績同樣亮眼,營收分別為13.21億元、13.21億元、12.22億元、11.4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9億元、6.28億元、5.58億元和5.31元。

而與此同時,太平洋、華林證券、中原證券則排在末位,實現營收為0.74億元、0.87億元、0.92億元,均未過億元。同時,太平洋還以0.04億元淨利潤,排名墊底。

值得一提的是,1月,紅塔證券以3.19億元的淨利潤超過國泰君安,而其營收僅有5.35億元,較國泰君安少近2億元。

自營、投行業務拖累業績

受益於市場行情回暖,多數券商今年1月業績同比表現向好。但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和去年12月相比,大部分券商業績表現一般。

Wind數據顯示,36家上市券商中,僅有紅塔證券、國海證券、山西證券、東吳證券營收環比增長,其餘券商營收均環比下降。此外,淨利潤方面,也有25家券商淨利潤環比下降。

2月26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了2019年度券商經營業績。133家券商去年實現營收3604.83億元,同比增長35.37%;實現淨利潤1230.95億元,同比增長84.77%。

營收淨利潤同比雙增之下,去年券商在收入結構上也得到了較大改善。其中,自營、投行等板塊的收入貢獻逐漸超過傳統的經紀業務。

而今年1月,受疫情影響,大盤指數在月末頻繁震盪,券商自營業務不可避免地被波及到。

國金證券在回覆財經網採訪函時表示,“對經紀業務來說,面對疫情主要還是交易與服務的方式更多地偏向線上化,對於依靠線下的獲客方式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此外,從股權融資規模看,1月共有69家公司進行IPO、增發、配股等,合計融資規模1192.43億元;而2019年12月份,共有84家公司進行股權融資,合計募資規模1869億元。

據天風證券研報,春節效應導致投行項目後移,也對當月業績造成影響。近期受疫情影響,排隊企業現場工作延後,後續發行節奏將放緩。

“受疫情影響,投行業務部分項目的現場走訪核查工作受到限制,影響了項目進度。但公司運用多種通訊工具與客戶和其他中介機構持續開展溝通交流,認真落實各項內控制度要求。目前,除軍工外的所有項目內核會議均通過線上召開。”長江證券相關負責人告訴財經網。

自營、投行業務影響1月券商業績表現之外,數據顯示,經紀業務、兩融業務對業績影響並不大。

從1月券商各關鍵業務指標來看,經紀業務雖然有春節假期的影響,但卻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2020年1月,A股成交量為9802.13億股,成交額11.19萬億元,總量環比減少0.4%。但若按照日均成交額來計算,1月日均成交額為6996.08億元,較2019年12月環比上漲36.97%,較2019年1月同比上漲135.83%。

融資融券業務方面,根據興業證券研報,日均兩融餘額同比增長40%。1月末,滬深兩市融資餘額仍維持在1萬億上方,處於近幾年的歷史高位,券商兩融業務也未拖累業績。

再融資新規利好投行業務

2月14日,證監會公佈了修訂後《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等多項規定,其主要內容包括,放鬆創業板再融資門檻,修改非公開發行的相關規定(如調整了發行數量的上限、鎖定期、定價底價等),延長再融資批文的有效期等。具體來看:

1)相較徵求意見稿,新發股份數量上限由20%提高至30%,新老劃斷標準設置為發行完成期;

2)相較於2017年規則,董事會決議提前確定全部發行對象且為戰略投資者的定價基準日可為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會決議公告日或發行期首日;

3)發行價格從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均價9折下調至8折;

4)大股東和戰略股東/一般股東鎖定期由36/12個月縮短至18/6個月,且不適用減持新規;

5)目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非公開發行對象數量由不超過10、5名調整為不超過35名;

6)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

7)取消創業板上市公司定增要求連續2年盈利條件;

8)取消創業板資產負債率45%的條件。

自2017年收緊再融資後,券商定增募資規模逐年下降。2019年券商增發募集資金6584億元,同比下降16%,較2016年降低64%。如今再融資新規落地,直接利好券商業績增長。

方正證券認為,定增新規將再融資定價主動權重新移交給大股東、放寬戰略定增者的鎖定及減持要求、擴大再融資的投資者範圍,將有效提高定增市場的活躍度,增強直接融資市場對實體企業的支持。

長江證券認為,再融資新規從多維度放寬再融資約束,投行業務將迎來爆發。頭部券商憑藉項目儲備優勢和業務能力優勢在再融資領域具備領先優勢,預計再融資新規將推動再融資規模快速增長。

國金證券認為,再融資新規的出臺,將有利於更多的企業,尤其是創業板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進行再融資,增加運營資金,緩解流動性壓力,有利於其提升經營業績。

對於投行業務來說,更多的上市公司具備了再融資的條件,意味著增加了更多的業務機會,這將對券商投行業務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新規落地,壓抑了三年的再融資業務有望開始快速增長,2020年再融資規模初步回升至1.2萬億-1.4萬億元,假設承銷費率為0.5%,預計將為券商貢獻60億-70億元的收入增量,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約為2%。” 天風證券非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夏昌盛表示。

附:1月券商業績表

券商一月成績單:經紀、兩融業務貢獻增量,大半數業績同比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