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篆刻學習:刻白文印時,你想過“逼邊”的問題嗎?

關於篆刻中白文印的“逼邊”概念,出自吾丘衍的《三十五舉》第二十七舉:

白文印必逼於邊。不可有空,空便不古。

篆刻學習:刻白文印時,你想過“逼邊”的問題嗎?

(吾衍畫像)

這是印章內容與印章邊框關係的早期言論,雖然這只是有關篆刻美學的微觀言論,但是對於篆刻初學者,卻是重要的方法和原則,對於初學者在白文印的實際創作中,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今天著重討論一下這個“逼邊”概念的來龍去脈:

古璽白文印的邊

白文印是篆刻的一大類,最早起源於戰國古璽,在戰國古璽之中,由於白文印中使用的文字系的六國古文字,這些古文字,由於各個國家造字者對於文字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字形各異,整體形態千差萬別,又因造字法發展的原因,象形、會意、指事等造字法下的文字外廓並不方正,甚至大小也不規整,使用這些文字擺放在印面上,自然不能保證整齊端正,因此,戰國古璽印的白文印幾乎都設有整齊的邊框,典型的白文印如圖:

篆刻學習:刻白文印時,你想過“逼邊”的問題嗎?

(楚璽:司馬之璽)

這一類印很多,在印邊每邊加上邊框,是為了增強印章的特有屬性——即印章屬性。有了這四條邊框,印面的文字得以規整,有了相應的秩序,在無窮的變化之中獲得了相應的穩定。

我們再來看一方璽印實物:

篆刻學習:刻白文印時,你想過“逼邊”的問題嗎?

(古璽實物)

實際上,我們細一觀察,有了這四條邊框線,印章邊際被分割出來四條紅線,從一定程度上說,這四條邊實際上也是印章的邊框,同樣參與了全印的章法。但一定要注意到,這四條紅色邊框,是硬生生靠四條白線分割出來的。如下面這方“子栗子信璽”:

篆刻學習:刻白文印時,你想過“逼邊”的問題嗎?

(子栗子信璽的邊框)

這四邊的白框實質上參與了印章的內容,成了印文的一部分,而這四條白文邊框,實際上是“逼近”印邊的,由此,印章最邊際的紅線實際上成了印章的邊框線,又由於這四條邊的斷斷續續,呈現出蒼茫古樸的面貌。所以,要“逼邊”,不逼邊就不古。

漢印白文印的邊

從戰國古璽發展到秦印,印面文字規整為摹印篆;又從秦印發展到漢印,印面文字再次規整,發展成為繆篆,繆篆四四方方,端端正正,印面內容再也不需要白文邊框以規整印面秩序,漢印白文印的界格邊框全部消失了。如圖:

篆刻學習:刻白文印時,你想過“逼邊”的問題嗎?

(漢印:李璋印信)

在漢印裡,在繆篆文字的支撐下,白色邊框已不必須,但請注意,雖然白色邊框消失了,印面文字通過自身白文佔位,自然而然在印面邊界組成紅色的邊界,比如這方印:

篆刻學習:刻白文印時,你想過“逼邊”的問題嗎?

(壺宏私印的邊界線)

注意印中實際用紅筆勾描出來的紅色邊界,它在實際印蛻中的實際存在是印面四邊的紅色邊界,如圖:

篆刻學習:刻白文印時,你想過“逼邊”的問題嗎?

(壺宏之印的紅色邊界)

這裡的紅色邊界,在視覺上是印章的邊界,而實際上,它是由文字“逼邊”自然形成的。那麼,問題來了,究竟這四條邊的邊界要多寬呢?吾衍說:“逼邊”,不逼邊就不古。

為什麼“逼邊”?

我們已經知道,漢印中“逼邊”形成的四邊,實際上是這四條隱約存在的細細的紅線就是白文印章的視覺邊框,是其印章形成美的重要元素,如果用文字筆畫替代邊界(就是替邊),文字的筆畫就消失了,如趙之謙的“二金蝶堂”一印:

篆刻學習:刻白文印時,你想過“逼邊”的問題嗎?

(趙之謙:二金蝶堂)

注意,“堂”字的左邊一豎筆,因為極度“逼邊”,這一筆畫幾近消失,但篆刻家的高明處在於保留了左下一點點的紅邊(可以仔細體會,如果沒有這一點保留,效果為什麼會差很多),與之呼應的還有右上角的“二”字的逼邊,原理一樣;那麼,如果文字筆畫過分遠離邊界,就會形成粗壯的印章邊欄,而這種粗壯的邊欄由於文字的規整,已變得不再必要,因為漢繆篆本身字形就是方正的,它不再不需要以粗壯的邊框為內容形成約束和“團聚”力量,有沒有粗邊的漢印白文印呢?有,比如這一方:

篆刻學習:刻白文印時,你想過“逼邊”的問題嗎?

(漢印:皇后之璽)

這方印是玉質印,真要做到“逼邊”也不易,因為玉質過硬,但這種不逼邊的漢印,給我們的感覺是什麼呢?對,是工藝性強。它也很美,但它所體現的是工藝之美,無論如何端詳,我們更多看到的都是“新”,是整飭,是整齊與銳利,幾乎沒有絲毫的蒼古樸茂。原因是它有一個異常穩定的、多餘出來的厚重的方框,這個方框與現代意義下的方形裝飾效果更為接近。

那麼,逼邊的效果呢,如下邊這方“櫃長之印”:

篆刻學習:刻白文印時,你想過“逼邊”的問題嗎?

(漢印:櫃長之印)

這是“逼邊”的典型之作,由於“逼邊”的原因,在印的周邊形成了一個方框,這個方框是隱隱約約,斷斷續續狀態,以此給人的視覺效果是蒼古、稚拙,形成的氣息是端凝、渾樸、大方,這正是典型的漢印氣息,也正是篆刻最崇尚的審美取向。實際就是吾丘衍所說的“古”,當然,這種古,也模擬了一枚古印經過歲月的磨礪而產生歲月蒼桑感。

“逼邊”理論的發展

吾丘衍所說的逼邊,他的“空便不古”裡的“古”,所提倡的“古”,基本到漢魏為止,此後的篆刻家們到趙之謙時,篆刻審美已漸趨多元化,對印面空間的調度已不僅僅侷限於“逼邊”造古,比如趙之謙的這方“鉅鹿魏氏”:

篆刻學習:刻白文印時,你想過“逼邊”的問題嗎?

(趙之謙:鉅鹿魏氏)

注意看,“氏”字的下面,“鉅”字的上面,都不逼邊,一則增加了呼應,一則增加了大塊面紅面,但趙大師處理得很巧妙,他用了十字界格來求安穩、求秩序,其審美內涵豐富多了。再比如吳昌碩的“吳俊之印”:

篆刻學習:刻白文印時,你想過“逼邊”的問題嗎?

(吳昌碩:吳俊之印)

這是趙之謙審美的發展,這方印的俊字之下,止字之上,都留有不逼邊的空地,但吳大師求的是參差錯落的古樸之美,嚴格意義上說,這方漢白文印式的白文印,實際上已經雜入了古璽印的氣息,它的審美內涵,亦更加豐富了。實際上,到了吳昌碩大師這裡,印章邊框的處理已經完全發展成熟,各種各樣的粘邊、借邊、厚底邊形式都讓吳昌碩大師發揮到了極致,越看越好看,而且看上去大都古意盎然,渾然天成。

現在我們初學篆刻,在印章邊界的處理上,經常要以“鏟邊、敲邊”的方式模擬這種“逼邊”的效果,弄清楚以上這些,就等於明白了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做到什麼程度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