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怀二胎有年龄“末班车”,妇产医生建议:超过这个岁数最好别生

政策允许后,很多家庭开始步入生育二胎的行列,据数据显示70后生下二胎的意愿明显强于适育年龄的90后,

这也就意味着高龄产妇的数量激增。

显然,70后孕妈并非在适龄生育的年龄段内,这也意味着她们将会面临更多的生育风险。普遍意义上认为23岁到28岁年龄段之内是适龄生育的,35岁以上被定义为高龄产妇。同时在我国也实行晚婚晚育政策,那么生育的年龄上限究竟是多少呢?

山东67岁孕妈顺利诞下女婴,医生:这是个例!

前段时间山东枣庄一名67岁孕妈顺利诞下女婴的消息,受到了全国网友的关注。虽然面临很多争议,比如说生育压力、孩子培养问题等,但是,这无疑也为众多高龄产妇注入一剂强心剂。

“既然65岁都能生,那就说明高龄产妇生育风险并不大。”抱有这样的心理,很多年龄不在适龄生育范围内的女性,在强烈的生育意愿的支配下,似乎也想要加入二胎生育的大军。

怀二胎有年龄“末班车”,妇产医生建议:超过这个岁数最好别生

而大部分妇产科医生对于此的看法是纯属个例。高龄产妇确实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比如说妊娠疾病并发症以及胎儿畸形,发生这些意外情况的利率较高。

妇产科医生并不建议人们盲目跟风,冒着高龄生育的风险,拿自身和胎儿的生命做赌注。

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生育最好别超过多少岁呢?

女性最晚生产年龄,妇产医生建议:超过这个岁数最好别生!

妇产医生建议在女性停经前十年最好不要生育。通常女性的停经时间是55岁,所以最晚的生育年龄尽量保持在45岁以内。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生育这段年龄不宜超过45岁这个界限。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上曾刊登这样一则研究:《Maternal Age and Risk of Labor and Delivery Complications》,研究显示大于35岁的孕妇早产等意外状况的发生率较高;大于45岁的老年妇女患胎儿窘迫和胎儿发育不良的比例明显增加,超过最佳是生育年龄的产妇需要面临更多的生育风险。

数据显示:30岁以上的女性在生育能力上会呈现出按年下降的趋势,并且达到了3%-5%的下降比例,当女性到了40岁的时候这种比例下降更加的明显。

怀二胎有年龄“末班车”,妇产医生建议:超过这个岁数最好别生

超出适龄生育范围的产妇期所提供的卵子质量相对较差,这就导致胎儿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比如说早产畸形,这些意外状况发生的几率更大。本着对于孩子以及家庭都负责的态度,冒着巨大生育风险而执意拼生的做法并不适宜。

高龄产妇需要面临的生育压力也不少

1)精力有限

对于年龄有一定优势的适龄的宝妈来说,育儿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频繁的夜奶、哄睡令人很难招架,睡眠不足导致孕妈衰老加剧。

而就高龄的宝妈而言,显然这个过程会更加难熬,更加消耗精力。本身年龄较大的宝妈自身身体恢复会有一定的受限,这时候又要承担照顾宝宝的压力,显然难以承受。

怀二胎有年龄“末班车”,妇产医生建议:超过这个岁数最好别生

2)教育理念跟不上

如今的育儿早已不再是早前的吃饱穿暖,家长们更加注重对教育方式的探索。以往的育儿经验并不一定有用,甚至有可能是造成误导。而年龄相对较大的宝妈对于流行的教育理念接受度较低,这就很容易造成教育方面的跟不上,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经济压力

时下的育儿成本非常高昂,即便不让孩子上学区也会让孩子去上辅导班。这就意味着高龄宝妈需要在养育上花费的开销更大更多。如果没有有力的经济基层,那么高龄生子的生活会过得非常艰辛。

怀二胎有年龄“末班车”,妇产医生建议:超过这个岁数最好别生

4)身体条件

高龄宝妈在产后身体恢复会是一道难关。因为其在孕期一些妊娠疾病的发生概率较高,比如说妊娠高血压,即便是在生产后,宝妈患上高血压的几率也大为增加。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高龄产妇身体恢复更慢,生育对身体影响更大。

所以在女性们满足自身的生育愿望的同时,也要考虑自身和胎儿的健康。盲目的跟风或者拼生并不是理智的做法。生育二胎需要面临着更多的风险,这也是高龄人群需要谨慎考虑的内容。

大家对于高龄生育有哪些看法呢?对此又有哪些建议分享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区说出你的想法,我是豆宝奶奶,母婴育儿经验丰富,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