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明朝的滅亡是否"亡在萬曆",你怎麼看?

烽火1761554


雖然這個說法流傳甚廣,但是不敢苟同,因為明朝一共有16個皇帝,萬曆是第13個,我們可以來看看明朝這些皇帝有多奇葩。

1、朱元璋:乞丐當皇帝,雖然殺了不少功臣,但懲治貪官,對老百姓好,是明君。

2、朱允炆:他老爹是的早,早早的就繼承了皇位。可惜太愛折騰,鬧革命搞削藩,結果他被叔叔朱棣給削了!

3、朱棣:戰爭狂人,對待外國侵略者,就一個字,弄死他。編撰《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不用多說,和朱元璋一樣的明君。

4、朱高熾:由於他老爹朱棣太能幹,他就天天負責吃,最後不小心胖死了。

5、朱瞻基:喜歡鬥蛐蛐,但是遺傳了朱棣能打仗的基因,仗打的不錯,會用人,國家管理的也還不錯。

6、朱祁鎮:御駕親征,結果自己成了俘虜。後來被救回去之後,皇帝都換人了。

7、朱祁鈺:因為他哥哥被綁票,他撿漏當了皇帝,後來把他哥哥軟禁了一生。

8、朱見深:由於缺少母愛,找了一個大他19歲的女人,還愛的死去活來。

9、朱佑樘:朱見深的私生子,一直到6歲才被親爹認下。

10、朱厚照:因為喜歡玩,建了個動物園,自己當園長。

11、朱厚熜-(超級宅男嘉靖):幾十年不上朝,每天嗑藥求長生不老。

12、朱載垕:吃春藥吃死了。

13、朱翊鈞:(超級宅男萬曆):30年不上朝,萬曆三大徵,全部打贏了。

14、朱常洛:吃瀉藥,一晚上拉了30-40次,後來體力不支死翹翹。

15、朱由校:一生熱衷於木匠。

16、朱由檢:被農民起義軍逼死了。

萬曆是明朝第13號皇帝,他的後面還有3位,各個奇葩,哪怕是朱由檢,也是奇葩。清朝打進來的時候,朱由檢號召大臣們捐款,籌集軍餉打仗,結果沒一個拿錢出來的,最後清朝入關,用酷刑在大臣家裡搜出共計7000萬輛白銀。大臣們不拿錢出來也就算了,朱由檢那時候自己還有3千多萬輛白銀,他自己也不拿出來!這不是奇葩是什麼。

萬曆再垃圾,他後面3個皇帝,只要出現一個像朱元璋,朱棣那樣牛逼的人,明朝不至於滅亡。還有萬曆前面的幾個皇帝,4號皇帝胖死了,6號皇帝成了俘虜,12號皇帝吃春藥,身體被掏空死翹翹了。

這幾個皇帝比萬曆差勁太多了,明朝沒在這個二貨手裡滅亡,只能說明他們運氣好。大家不要忘了,秦始皇也就二世。既然明朝沒死在萬曆手上,那麼說實際上亡於萬曆我不太贊同。按照這個說法,我是不是可以說明朝滅亡,實亡於4號,6號,11號、12號皇帝。

要我說啊,明朝也就是國運走到頭了,所以滅亡了。


陳正有話說


首先表述下我的觀點,明朝的滅亡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單獨拿出哪一個都不足以導致明朝滅亡,這些因素的複合作用才導致了明朝最終的滅亡,所以“亡在萬曆”這個觀點是成立的,但是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還有以下這幾個因素:

皇帝的個人能力。明朝的體制,大家都知道明朝是非常中央集權的國家,建立的錦衣衛、東西廠這些間諜機構更是讓朝臣敢怒不敢言,大大削弱了政府的效能,如果皇帝是明君,比如朱棣這樣的自己能力很強那還好,可以維持國家這個大機器的運轉,但是明中後期的皇帝比如成化、嘉靖、天啟這幾位個人的統治能力根本無法駕馭國家這個大機器,也大大損壞了明朝積累下來的資源。

東林黨。明末的黨派之爭,加上崇禎皇帝的多疑,造成了很多可用將才的損耗,比如毛文龍、袁崇煥、盧象升等等。本身就是可用的將才就不多,這樣更是加劇了明朝統治指揮能力不夠。

滿清軍隊和農民軍。這兩個為什麼要一起來說呢,因為雙方就像商量好了一樣,滿清在北方燒殺掠奪,農民軍就起來造反,打不過就投降,有機會再反,如此反覆,大大損耗了明朝的軍力。也正是這種腹背受敵使明朝在戰局上一直處於被動,增加了指揮難度。

天災。明朝末期正趕上小冰河期,農作物都是歉收,糧食都沒了,軍隊哪來的戰鬥力,而滿清軍隊卻是搶,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很快把明朝的家底賠個底掉。

其實還有好多更細緻的因素,這裡說的這幾個是比較宏觀面的,總而言之呢,明朝的滅亡並不像其他朝代的滅亡一樣,原因非常複雜,把這頂“亡國帽子”單純的扣在萬曆或者崇禎頭上,我認為都是不合適的,崇禎接到手的就是一個千瘡百孔的江山,縱使他有千般能力也難阻歷史車輪的前進。


k笑笑生


對於明亡的原因,自古眾說紛紜。從明代遺民到清初列帝,各成一家之言。但其中廣為流傳的一個原因便是“明亡於神宗”,以致後世學人在研究明朝滅亡的時候,第一反應便是萬曆皇帝的錯,但事實並非如此。“明亡於神宗”,是清人的論斷。據《明史·神宗本紀》記載“明之亡,實亡於神宗。”嘉慶朝實錄中,也將明亡歸咎於神宗。“明之亡,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但後世修史總有對前朝抹黑的成分存在,因此,這樣的蓋棺定論值得商榷。

明朝滅亡,與其說是亡於神宗,不如說是始於神宗。

明神宗

萬曆十年,張居正去世,神宗開始親政。親政之初,他就將張居正任首輔期間的新政一律廢除,此後開始了保受後世詬病的荒政行為:罷免早朝、日講、經宴不郊、不廟;朝中、地方官員有缺,不進行選拔替補;對規諫其行為的言官進行打壓……形勢漸漸衰微。其次便是開礦榷稅。神宗素有好貨之心,後因三大戰爭接踵而至、數座宮殿需要修繕,便以助工為緣由,宣佈開礦。與此同時,他又派遣大量稅監榷稅,各種稅目繁雜,一時百姓民不聊生。萬曆朝最為嚴重的當屬朋黨之爭。以顧憲成等人為首的東林黨諷議朝政,要求廉政奉公。文官逐漸做大的形勢使得神宗選擇依靠宦官與其制衡,所謂“閹黨”的勢力開始不斷崛起,以至釀成嚴重的黨爭。

張居正

康熙對於明亡曾有客觀評價:“萬曆以後,政事漸弛,宦寺朋黨,交相構陷,門戶日分,而士氣澆薄;賦斂日繁,而民心渙散;‘闖賊’以烏合之眾,唾手燕京,宗社不守……”可以說,萬曆一朝壞新法,播亂機,為後期天啟、崇禎二朝的亂政埋下了伏筆。儘管後世兩朝都有興利除弊之舉,但成效並不大,宦官勢力依然強盛,及至以亡國告終。

明朝的滅亡是多種社會因素綜合的結果。在內,政治腐敗,黨爭激烈,宦官和權臣瘋狂斂財,民不聊生,以李自成為代表的農民軍舉旗造反。在外,渙散的軍營建制使得軍隊喪失了戰鬥力,無法抵禦外敵,以努爾哈赤為首的建州女真不斷衝擊著明廷。因而,將明亡全部歸咎於萬曆朝是有失偏頗的,只能說,明亡始於萬曆,而非萬曆一朝之責。

東林黨人

參考文獻:

1.《明史》

2.《清實錄》

3.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4.李治亭:《“明亡於神宗”辨》

5.徐凱:《明朝大廈傾覆與社會矛盾的合力作用——清前期對明亡之因探討的再解析》


回答者:南京大學中國史碩士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鬱花

個人簡介:鬱花,南京大學中國史碩士在讀,季我駑學社青年會員。


季我努學社


明神宗是能夠壓制後金的,打擊後金的皇帝,當然要被清朝憎恨了!所以就汙衊明神宗的豐功偉績了,把他當做滅國的禍首!

明朝的滅亡主要責任崇禎,崇禎之所以被清代人推崇是因為他把大明送給了李自成和清朝。清朝當然喜歡崇禎這樣的亡國之君來當對手了。

一,清朝的神宗論。

明之亡,始於神宗。是出自清人的結論。清初修《明史》,引述當時普遍的看法,寫道:“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清代史學家趙翼更為明確地表述了同樣看法:“論者謂明之亡,不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

康熙作《御製過金陵論》強調“萬曆以後,政事漸弛,宦寺朋黨,交相構陷,門戶日分,而士氣澆薄;賦斂日繁,而民心渙散”康熙的看法更是訂死了明亡於神宗之論。

清朝之所以提出這種看法,主要是因為:1,努爾哈赤在神宗時期提出了七大恨,必須遵循這種仇恨而已。2,是神宗時期,明朝的經濟可以支撐明朝對東北的統治,萬厲東征更是穩固明朝和朝鮮的宗藩關係,清朝無能為力只能嫉妒。

二,明神宗不必為後世子孫背鍋!

神宗之後,又經歷了泰昌、天啟、崇禎三朝,其中泰昌短命,僅一個月,實際只有天啟、崇禎二朝 ,合24年。如以 10年的時間為治理時期,至少說,可以挽住頹勢 ,不致使明亡,未嘗不可以再度中興。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且史有明證。比如張居正僅 10年,一改前朝松怠 ,整個形勢向好的方面發展 。

明亡的關鍵 ,就在於天啟、崇禎兩朝。熹宗荒淫胡為,不理政事,大權很快旁落。崇禎他“躬行節儉 ,不好聲色”,但“天變於上 , 民亂於下,帝苟兢業為國,則其要在於愛民 ,顧不得愛民之術,反至於虐民。”例如:初即位廢除太監監軍, 繼而又起用太監;神宗去世前廢除礦稅,但是他卻再加剿餉、練餉 ,遼餉,其危害遠遠超出了神宗時礦稅。崇禎他生性多疑,剛愎自用,一出問題,輕則罷斥,重者處死,以至內閣督撫被殺者多,超過前幾朝總和。到最後,已無人可用了。

綜上所述,明不是亡於神宗的,明是亡於崇禎。


安靜地讀本歷史書



把明朝的滅亡歸咎與於萬曆,這種鍋崇禎該不該揹我認為這種說法有失公允。一個國家的滅亡不是一個人可以實現的,而是各種原因相加的結果。在我看來明朝亡於時代。

明朝的朝堂特別亂皇帝不為東林黨黨爭政治黑暗、腐敗,官僚隊伍中黨派林立,互相傾軋。朝廷重農抑商,宦官干政弄權錦衣衛橫恣加上明朝正逢小冰河時期。也就是相對比較寒冷的時期。當時的北方特別的寒冷,糧食大減產,高產作物推廣不開,更厲害的是降水區南移北方地區長期頻繁乾旱,當時的陝西地區甚至赤地千里,又瘟疫橫行,民不聊生。



農民起義不斷,倭寇重重。宗室多行不法,明朝的軍事制度目標在養兵而不耗國家財力,但宣宗以後土地兼併嚴重農戶逃亡,稅收下降,官場貪汙成風奢靡享受制度留於形式,以文御武,軍人生活水平及社會地位日漸低下,逃兵也逐漸增加,軍備因此逐漸廢馳,加之戰爭頻繁,國力因此大減。

大明享國三百年,在歷代王朝中算是存在時間較長的了。它的最終滅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這是時局變換的必然。今長城仍在,但盛世已去,不僅讓人感慨…

期待和更多朋友交流互相提高贊同的朋友點個贊吧,有想法的點關注下方評論我會第一時間回覆,謝謝閱讀!


獨孤博文


主流明史學家們絕大多數均持此種觀點。1644年3月19日甲申國難發生,大明京師北京城破、崇禎皇帝自縊殉國,隨後全國北方淪陷,此時史學家們即認為大明王朝已亡,雖然南方先後擁立4個地方政權,並堅持抗爭到1662年南明末帝永曆帝朱由榔身死昆明,甚至臺灣明鄭直到1683年被滿清統一前也堅持使用永曆年號。南明永曆帝劇照:


之所以說,明實亡於萬曆,是因為萬年十年“萬曆中興”的締造者張居正去世,此時的明朝經濟發展良好、社會相對安定,進入了復甦和繁榮的軌道。可惜呀,萬曆帝朱翊鈞親政後的第一件大事卻是對“工於謀國、拙於謀身”的中興功臣張居正的反攻清算,對張居正重過用的人統統罷免,並對其反對派恢復名譽或官職,使得張居正改革的成果毀於一旦!之後,朱翊鈞開始了他的獨裁反動統治,長年深居禁宮,嗜酒、戀色、貪財,私慾膨脹、恣意妄為、大肆斂財,卻又大權獨攬,怠於政事,缺官不補,委頓於上,致百官黨爭於下,官場黨派林立、互相傾軋,政府陷半癱瘓狀態,從此政治動盪、政權飄搖,可謂自毀長城。而且在這期間,還經歷了兩次叛亂和抗日援朝戰爭,稱“萬曆三大徵”,歷時十餘年,喪師數十萬,耗銀千萬兩,致使國庫空虛,百姓塗炭。萬曆的怠政期達到了令人痛心疾首的28年,高度集權的明王朝陷入了日趨衰敗的深淵。萬曆畫像:


更要命的是,萬曆對於接班人即太子的冊立上陷於“爭國本”的激烈鬥爭上,使得最終繼位的明光宗朱常洛經歷了30年心驚膽戰的生涯後,一向受苦懦弱的他因“紅丸案”只作了一個月的皇帝,而且由於朱常洛自己朝不保夕,疏於對兩個兒子的教育和培養。朱常洛死後,幾近文盲的長子朱由校繼位,可同樣因縱慾在7年後22歲即死去。之後繼位的崇禎帝雖之前在天啟帝朱由校關照下,文化修養較高、性格剛毅,但由於他性格上又有剛恢自用、猜忌心強、刻薄寡恩、急求於成的毛病,在積弊難返、風雨飄遙的王朝末期,又加之遇到了小冰河期,糧食歉收流民四起,而關外滿清崛起,天災人禍不斷,崇禎這個相對勤政,本該有所作為的皇帝最終亡國身死!


以上可以看出,明實亡於萬曆的說法,是客觀的。


低調與責任



明實亡於萬曆,這句話雖然不對,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萬曆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長達48年,有名的事蹟就是三十年不上朝和千古一相張居正的改革變法,還有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抗倭援朝戰役,籠統來說,大眾認為萬曆帝三十年不上朝是造成明朝最終的亡國原因之一,這個還真是如此,下面我們來說說萬曆不上朝帶來的惡劣影響。

表面上來說,萬曆多年不上朝是造成東林黨一黨獨大,朝政混亂的最大原因,造成了明末東林亂政的局面,其實還有更嚴重的影響。

雖然萬曆三大徵都是萬曆帝親自拍板決定打不打,用那個將領那支軍隊來打,說明了萬曆帝只是大事嚴抓小事不管,但恰恰是這個小事不管壞了大事,造成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一般的效果。


萬曆帝多年不上朝造成的是內閣出現“人滯於官”,很多閣老大臣要求辭職告老還鄉,萬曆剛開始還處理一下,到了後來甚至奇葩的置之不理,朝堂之上則是“曹署多空”的現象,朝廷機構多是缺人,如風憲重地空署幾年,六科只剩下四個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很多職位內閣做不了主皇帝又不管就這樣一直空著,造成了朝廷行政效率下降還有一定程度上的混亂。

嘉靖帝時期多年不上朝,埋下了黨爭萌芽,但是嘉靖帝玩的很好,通過反覆的打壓一派抬高一派來把持朝政。萬曆帝時期黨爭徹底爆發,東林黨、浙黨、齊黨、楚黨、昆黨、宣黨在朝堂之上為了利益動輒傾軋,而萬曆帝雖然精明,卻太過任性,沒有像他爺爺那樣在多黨之間採取平衡,以保持大權在握,而是在爭國本立太子之事以後一個人躲於深宮中幹生悶氣,任由東林黨一黨獨大。

東林黨抓住萬曆帝不上朝小事不管的機會,大力發展勢力,當時朝廷官員仕途高低,政績如何不再是衡量的標準,而是出現了類似於今天的報團現象,如果不是東林黨之人又沒有皇帝的看重,最後只能是默默無名甚至被打壓著。


當時官場上也是風氣越來越亂,孝宗弘治年間,朝廷官員私下議事大多力求務實的,不求高檔場所,而是安靜優雅就好,到了嘉靖帝時期,嘉靖帝的不上朝同樣的小事不抓,造成了下面官員的奢侈之風漸長,似下議事也是規矩多了場所要求高了,到了萬曆帝時期,官場幾近成為富貴人家場所,議事需要提前下請帖,要定個好日子要選擇高雅的富貴之地,繁瑣的不只是禮節,還有這個帝國官場的腐敗蔓延。

在萬曆帝小事不管,東林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帝國官場成為名利場,這時候大家關心的不是某某某有什麼突出政績,而是某某某上面有沒有人,是不是東林黨之人,國事天下事都不如官員一己私慾,這個帝國已經開始在根子裡爛透了。

官場的腐敗還有成為名利場的不正之風,其實每隔幾十年皇帝矯正一下,大力打擊以身作則就好了,比如萬曆帝的父親明穆宗隆慶帝登基後就通過六年一次的京察清理貪官汙吏,矯正嘉靖帝時期的官場不正之風,還有之後張居正的改革變法中也涉及到矯正這種不正之風,而萬曆帝沒有。


萬曆帝因為立太子之事,沒有立了自己喜歡的皇三子朱常洵的失敗,三十年不上朝的任性之下,官場被江南士族代表的利慾薰心東林黨隱性把持,終是成為名利場。

萬曆帝之後一月天子泰昌帝應東林黨的要求,更是廢除了當時所謂怨聲載道的礦稅,而礦稅是商業稅一種,國家不能對士族利益下手,只能壓榨百姓,代表著東林黨的勢力進一步擴大。

泰昌帝之後兩個兒子天啟帝與崇禎帝都是十幾歲的少年登基,面對幾乎整合整個官場的東林黨勢力,又豈會是對手,天啟帝選擇了抬出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打壓,而崇禎帝太過自信,除掉魏忠賢以後卻無法駕馭東林黨,崇禎一朝換了多達十幾位內閣首輔更是說明這位末代皇帝的痛苦,把握不了朝政只能通過不斷換取首輔來培養自己的勢力,最終君王扯皮之間,明朝亡於區區流寇李自成之手。


萬曆帝帶來的深遠影響在於官場成為利慾薰心的名利場,一黨獨大的東林黨心中利益當先無國無君,整體根子開始爛透了,之後三位皇帝又非中興之主,明朝,不亡也難啊!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宋安之


明亡於萬曆最早的說法來源於《明史》神宗本紀結尾處: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幾個原因歸結起來就是文官黨政到達高潮,而且萬曆怠政二十多年不上朝, 縱容黨爭越演越烈,但是看看萬曆朝的表現,不光對日三大徵全勝,而且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一批戲曲家文學家出現,市民文化空前繁榮,這樣一個軍事經濟文化各項趨於頂峰的時代為什麼會被認為是明朝滅亡的起點呢?明朝在萬曆年間開啟了礦稅,這條商業稅的徵收直接影響了士族,因此萬曆黑點頗多,而且我們知道明朝的內閣機構的設立可以幫皇帝處理很多事情,因此不必事必躬親,就算不說這個,萬曆二十多年不上朝,如果真的不聞不問的話,這麼一個龐大的國家能運轉的起來?因此,明亡於萬曆更多的是帶著個人情緒因素在其中。

萬曆皇帝

我們知道,貫穿整個明朝的一大政治力量就是文官集團,還有在明朝到達頂峰的宦官力量其實來源於皇權,因此魏忠賢才能那麼輕易就倒臺,而且明朝的文官力量空前強大,直接開罵皇帝還不能上刑,可以說文官力量的強大直接影響到了皇權,如果文官集團能力突出,就能保障帝國繁榮,比如張居正等等,如果文官集團酒囊飯袋,那麼,國家就走下坡路,即使帝王想振作,也會被處處掣肘,具體可見崇禎帝,那麼,為什麼明朝的文官力量如此強大?

土木堡之變

我認為是土木堡之變,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明朝中後期的宦官專政和文臣黨爭。明朝本來是皇權,勳貴武將,文官集團三者制衡。土木堡之後勳貴武將力量直接被消滅,就此文官勢力開始大肆擴張,明朝中後期的政治格局基本上就變成皇權和文官兩者對立了。皇帝為了平衡權利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加強自己的力量,直接培植宦官和文官爭權。正德年間劉瑾、天啟魏忠賢就是如此。二是挑動文官內鬥,掀起黨爭以平衡。嘉靖萬曆都玩得很溜,因此雖然不上朝但是權力依然緊緊掌握在自己手裡,明清時期的封建專制主義達到了高潮。

文官力量這麼強大,還直接影響了明朝的國家政策,就是以文制武成為慣例,巡撫帶兵,武將最大也只能到總兵,權力依然在文官之下,因此,明朝歷史上比較著名的例如胡宗憲、熊廷弼、袁應泰、王化貞、孫承宗和袁崇煥等都是文官出身,這個慣例出現的結果是什麼?一是文官集團染指兵權力量繼續加強,二是個人能力直接關係到軍事指揮,如果能力突出,入胡宗憲孫承宗等,那麼還好,如果是袁應泰王化貞之流,那麼可想而知,軍隊指揮少了制衡和監督的一方。

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後文官勢力甚至能架空皇權,壟斷朝政,基本上所有權力文官都要涉足。因此,說得更嚴重一些,明朝實際上亡於土木堡之變也不為過,勳貴武將這股政治勢力被消滅以後,文官獨大已經是明朝政治不可逆轉的發展方向。之後明朝的皇帝只能靠宦官干政和文官內部黨爭來集權。正德的利用劉瑾,嘉靖的首輔更替,萬曆的挑動黨爭,天啟的培植魏忠賢,這些被文官攻擊的昏君,卻是朝政平穩運行下,隱藏的政治手腕,看看崇禎的所謂眾正盈朝,卻是一事無成,朝綱崩壞,最後也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爾朱大魔王


明朝滅亡是歷史潮流,時代地進步。一個朝代當不適應那個時代了,必將退出歷史地舞臺!實亡於萬曆?這個問題有代商榷,必定那萬曆帝也坐朝四十好幾年皇帝呢!自己兒孫沒本事都賴在老子頭上不合理!萬曆有不想元朝皇帝看到破城了,敢快將皇位傳給兒子地是吧?這邊剛登完基,那邊就拿劍和敵人拼命,結果連一天皇帝還沒當完就開掛了。那王朝才是亡於他父親!


有故事的人127778979


實亡於萬曆,應該是東林黨的說法?東林黨說不用他們國將不國,崇禎用了他們國家亡了,東林黨都當漢奸了。之所以很少有人罵東林黨這是在文化上保護老師,就像宋朝滅亡我們罵秦檜,但秦檜並沒有公開投降當漢奸,而宋朝的漢奸你能說出一個人的名字嗎?這就是文化保護。今天仍然把東林黨當忠臣看的還真不少。東林黨具體亡明的做法與漢朝鹽鐵論理由一樣,不與民爭利廢除了工商稅務致使軍費全部壓在農民頭上,又造成農民起義。漢朝法家把持朝政儒家沒有做成,明朝終於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