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認為,教育行業的行政人員,能被稱為“教師”嗎?

沉的行波


這個無所謂。在中國很多教師就是農民工出身。在城市裡的學校,行政後勤人員也不少是走的教師系列職稱。你稱呼老師有什麼不行?


杭帆風順


在教育部門學校教課的老師,校長,教務處以外不能都稱為老師,尤其管後勤的勤雜工,冬季進煤按爐子,及管衛生的後勤進桌椅教具的都不應為教師,另外進教師隊伍能上不能下這是個怪圈,有個別老師教學質量差,沒有教學水平,俗稱南郭先生,在學校裡是混子,這樣的老師嚴重影響一代人,談政治誇誇其談,在教學方面沒有責任心,混到退休,退休金還不少拿,教育部門應分階段清除這樣的垃圾,學生寫字倒拉筆,他都不糾正,這樣的老師我親身所見,早在學生時代的我早已痛恨至今,我很敬佩我的小學老師,他責任心很強,上課管的很嚴,我所學知識都是和他所學。


峰95274


在學校,學生稱呼班主任為老班,帶他們文化課的叫老師,這些我們都能理解。可對保安、對保潔也叫老師,就有點搞不懂了。還有,教育行業的行政人員,能不能稱之為“老師”呢?我以為,他們不能稱作老師。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教師與行政人員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作為傳統意義上的老師,教師的工作崗位在教室,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教師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教師要備課講課批改作業……現在在中國想當一名合格的中小學教師,你還要普通話過關,還要有教師資格證。
而教育行業的行政人員



,情況就比較複雜了。有的是教師出生,有的不是教師出生。是教師出生的,可他現在工作崗位變了,工作職責就不一樣了,此時的他們就不能算作教師了。那些不是教師出生的,他們沒有學過教育學,心理學,他們沒有傳道受業解惑,自然更不能稱作教師。我們不能因為二者上班地點都在學校,也不能因為二者都幹著跟教育相關的事情,就把他們都稱作老師。他們幹著不同的工作,有著不同的考核標準。所以,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必須要分清楚,更不能亂喊亂叫。

二,生活中,要積極指導和主動糾正。平時,我們對好多東西不求甚解,甚至人云亦云,別人怎麼喊我們就怎麼喊,原來怎麼叫我們就怎麼叫。久而久之,習慣了,不好改,也懶得改。一個人錯了還好扶,天下人都錯了,那怎麼扶得起。所以,遵守語言規範,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水豐草美


儘管冬日嚴寒,卻擋不住我回答問題的熱情,教育希語很榮幸能夠受到你的邀請回答這個問題,那麼讓我們仔細分析問題中出現的關鍵詞,然後可以發現,提出的問題確實很有探討意義,也讓很多人產生了困惑,那麼我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對於這個問題,身為學校工作者的我,可能是非常有發言權的。


首先,我們對在校行政人員的稱呼是很講究的,如果他是學科老師,我們肯定是稱他為老師,如果是學科老師兼行政人員,我們可以稱呼他為老師也可以稱呼職位,如果只是行政人員,我們一般不會稱之為“教師”,但還是會稱呼為某某老師。


在這裡,有必要區分一下,“教師”和“老師”。


教師是一個職業,可以是在校教師也可以是機構教師,甚至可以是私人教師,但是能夠被稱為教師的人,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具有教學資質,合法並且是從事教書育人工作的。


而在校行政人員,如果不參與教學,就不能稱之為“教師”,因為細化到職業領域,他就不符合“教師”標準,我們通常稱之為“職工”。


而“老師”是在校工作人員都應該擁有的稱謂,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能稱為老師的人,是能讓我們學到東西的人,任何一個在校工作者都忙碌在自己的崗位上,都有自己擅長的工作,仔細發現,就會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其實“老師”這個稱謂,在各行各業都在用。

凡是能夠教我們本領知識的人,都值得我們敬一聲“老師”!這是對一個人的肯定,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基本的禮貌,尊敬別人可能只需要一句話,就已經能讓彼此心知肚明,更能增進兩人的溝通。


但是“教師”就是一個非常嚴格的職業領域,並非在校工作人員都能稱為“教師”。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並能夠解決大家的困惑,如果我的回答還是有讓人疑惑的地方,歡迎在下面留言,我會及時與大家溝通。同時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這些文字都是我通過深入思考,並結合實際生活體會得來的,雖然有些是愚見,也很願意和大家分享,在此非常感謝大家能夠看到這裡,聽我分析,這是我的榮幸!教育希語也很希望大家關注我,一路一起走下去,好的觀點一起展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期待我們都變成最好的自己。

教育希語


教師應在廣義和狹義上劃分,廣義上而言,與教育搭上關係的都可以稱之為教師,狹義上而言目前還在一線教育教學崗位上的才能稱為教師 (包括離退休人員);而脫離一線從教身份的其他人員都不能稱為教師。但教育界就有許多咄咄怪事,那些已經脫離教學,教育崗位的人,不僅霸佔著教師的編制,而且是高級職稱編制,尤為令人堪憂的是他們還決定教育分配機制,決策機制,獎懲機制等話語權,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極大地傷害了一線教師的感情和積極性,某種程度上說,這種現象的存在像毒瘤一樣侵蝕著教育本已破敗不堪的肌體,對教育公平性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對於教育改革來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國家和政府多管齊下,確實改革教育中的弊病,把教育辦成人民真正滿意的教育!


愛在平凡的日子裡


問題都問錯了,你說的不是被稱為教師,而是被稱為“老師”!

我國習慣上對老師的稱呼很寬泛,幾乎凡是在從事教育培訓相關單位的幾乎都叫老師。學校的財務會計、食堂的阿姨大叔,甚至校門口的守門保安,和學校相關的人員幾乎都被稱之為老師。更不用說,本身很多就出身於教師隊伍的教育局公務員了!

現在更加,對老師的稱呼已經不僅僅是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了。就連事業有成的人,就像一些導遊攝影師、導演評書的,都喜歡被人稱之為老師。

這樣的習慣已經成為一種風俗,較真起來找誰說理去?


武大東湖


站講臺 ,執教鞭,向學生傳授知識,被稱為教師,名副其實。教育部門是一盤大棋,各級各類學校除一線教師外 ,行政、後勤等部門的工作人員,沒在一線教學,這是分工不同。他們的身份職業就是教師。“教師”是職業,“老師”是稱呼。在學校,在社會,同事間,領導稱呼為“姓加職務”,教職員工稱為"老師 ”。在社會上即沒在教育部門任職,有的也被稱呼為老師。覺得這種稱呼很時尚。


寧靜致遠2253246


具體說,在學校教育中,學校的育人環境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生態,無論是一線教學人員,還是行政後勤幹部、職工,都肩負著育人的重任。因為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環境,每一個學校工作人員都是學校環境中的組成部分,他們的言談舉止、管理服務都負有育人的功能,正所謂“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於人”。育人者,學生自然稱之為老師,優秀的管理者、服務者在教育學生健康成長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學校公寓管理人員、學校各級管理幹部、食堂工作人員等等,在培養學生良好的紀律、習慣、作風方面最直接,最接地氣,也最有效果。這些工作優秀的工作人員,確實稱得起老師的稱號。

總之,教師稱號不僅限於直接為學生上課,教師的育人功能不可偏廢,傳道授業解惑均為教師之責,教書育人屬於學校全體工作人員的本分。


王邈逾


第一. 我覺得如果按照現在廣義的說法,對別人的尊重的稱呼都稱為老師,那麼教育行政部分在一個教育環境中,為了教育正常運轉,當然可以稱為老師。

第二、如果狹義說法,老師就是指傳道授業解惑的人,為了培養下一代而辛勤工作的人。其他的人都沒有履行這個職責,就不能被稱為老師。

謝謝大家


範老師小講堂


我認為完全可以。學校全體教職工人員由校院領導,教師隊伍,行政人員,各職能處室,學校科研機構等人員構成。行政人員進學校一般對學歷要求也不低,所謂老師是培養人的活動。對培養人的活動中行政人員也包括了很多教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如團委行政人員會教學生怎麼開展學校活動,也教學生如何處理與父母,同學的關係,所以他們也應當被學生尊稱為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