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厚重濮陽·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城關鎮後黃濱村

厚重濮陽·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城關鎮後黃濱村


咱老家在哪裡?村名咋來的?有多少姓氏?出過多少名人?有啥傳說故事?一切盡在《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

厚重濮陽·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城關鎮後黃濱村


厚重濮陽·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城關鎮後黃濱村


厚重濮陽·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城關鎮後黃濱村


厚重濮陽·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城關鎮後黃濱村

厚重濮陽·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城關鎮後黃濱村

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

城關鎮後黃濱村

厚重濮陽·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城關鎮後黃濱村

【地理位置】

後黃濱,位於濮陽縣政府駐地西北2公里,城關鎮政府駐地北1公里處。東與建業新城生活區為鄰,西與高新區鐵邱村接壤,南與前黃濱以路為界,北與高新區馬莊村為鄰。

【村名來歷】

據《水經·河水注》、《清·光緒開州志》載,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從今浚縣、滑縣之際東下流入今濮陽北戚城,經今內黃、清豐交界朝東北大海方向流去。由此,後黃濱乃是黃河岸邊一村落,即黃河之濱,故稱黃濱。1980年以小鐵路為界,黃濱分成前後兩個大隊,該村在鐵路以北,故稱後黃濱村。

厚重濮陽·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城關鎮後黃濱村


(古黃河流經圖)

【民族人口】

後黃濱村現有孫、高、張、劉、裴、卓、柳、程、王、楊、馮、肖、曾、韓、蘇15姓氏,全部為漢族,其中孫、高兩姓居多,各佔總人口的21%。全村3個村民小組,270戶,1130人,耕地1100餘畝。

【歷史沿革】

後黃濱村由來已久,距今2600多年,世代變遷,最早先民無從考查。高、張兩姓為後黃濱較早居民,他們祖籍山西洪洞縣,明洪武年間遷居開州黃濱已有多年。孫姓歷史悠久,歷代名人輩出。據專家考查,孫姓為周王朝“天子”姬姓後裔。元朝之前族系脈絡難以弄清,元末以後族譜一清二楚,為原來古澶居民。在後黃濱定居已400餘年。

明、清時期後黃濱村歸河北省大名府頓丘縣胡村一區管轄;1949年建國後,後黃濱仍歸濮陽縣胡村區管轄;1957年撤區設鄉,歸丁寨鄉管轄;1958年撤鄉成立人民公社,一致歸王助人民公社管轄;1980年與前黃濱、馬莊村分成三個大隊;1983—1987年仍歸王助鄉人民政府管轄;2003年市區更名為華龍區,王助鄉後黃濱歸華龍區管轄;2004年濮陽市將後黃濱劃給濮陽縣城關鎮管轄至今。

【經濟發展】

1949年建國時,後黃濱400多人,耕地大約1000畝,人均不足2.5畝。靠天種地,畝產不過百斤,百姓勉強度日。解放後社會穩定,政府提供技術指導,農業產量普遍增產,人民生活有所改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改革開放,農民勞動積極性空前提高,水利化、機械化、科學種田快速發展,農作物產量由原來的幾百斤,猛增到畝產1000多斤,除完成徵購外,戶戶賣餘糧,家家有存款,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同時,私營工商服務一如雨後春筍,快速發展。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提高。新農合給農民帶來了實惠。村中道路由原來土路變為到現在的水泥路。先後多次被縣、鎮評為先進模範村(街)和先進黨支部。

【教育文化衛生】

舊社會,有文化的人很少,民國時期,村裡幾百口人中識字的不過十幾人。建國後,村裡成立了小學。改革開放後,教育事業得到大發展,大專以上畢業生多達78人。

村裡有標準化衛生室,一般疾病不用出村。有秧歌舞音樂隊、俱樂部、圖書室,安裝了各種健身器材,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文物古蹟】

馬莊遺址,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位於後黃濱村北200米,緊靠馬莊村西頭,故命名為馬莊遺址。1981年—1984年,北京大學考古隊、安陽地區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先後發掘出土了大量夏、商、周、西漢時期遺蹟以及陶、石、骨等各種器物。

厚重濮陽·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城關鎮後黃濱村


(馬莊遺址)

石壩遺址

石壩遺址,位於馬莊遺址西側100米左右。1997年經濮陽市文物保護管理所鑽探試掘,在地面下3.7米發現東漢以前的黃河大石壩,南北長39米,東西寬23米,壩高5.3米,用大小不規則形的青石塊築成,發掘的石壩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防洪治水的智慧。

【古今名人】

孫殿安,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反清起義。孫殿安是清軍中一名下級軍官,在同起義軍作戰中頻立戰功,以身殉職,清咸豐追記五品。

高清炎,清代秀才,光緒年間,任縣城北門聯保團團長。

高汝梅(1885—1970),清末秀才,濮陽高級小學教師。

高春山(1913—2001),曾任濮陽縣外貿局財會主任。

孫玉清(1915—1984),曾任濮陽縣商業局財會主任。

張學先(1915—1961),1947年參軍,先後參加過淮海戰役和抗美援朝,復員後曾任村支書。

張春舉(1918—1961),1943年參軍,中共黨員,曾任第四野戰軍41軍123師368團某營教導員,1956年轉業到遼寧省撫順市石油安裝公司工作,曾任遼寧省張家溝硫化鐵礦行政科科長。

高同印(1925—1946),1946年入伍,當年犧牲,烈士。

高月清(1925—2013),1946年入伍,淮海戰役負傷,6級殘疾軍人。

劉玉山(1931—2004),1947年入伍,參加過淮海戰役,抗美援朝,多次立過戰功,復員後曾擔任兩屆村支書,王助人民公社林場場長。

高汝林,保定師範畢業,聯保村村長。

卓文立(1931—2007),1949年滑縣師專畢業,丁寨聯中任教,校長。1951年入黨,中共黨員,先後在濮陽縣民政局、縣政府辦公室、王助鄉、子岸鄉、胡村鄉工作。

高守信(1931—2011),1952年參加工作,濮陽縣城關鎮糧所所長。

卓清蓮,1936年生,女,中專畢業,1961年參加工作,小教高級。

孫來林,1936年生,1955年入北京炮兵學校學習,部隊轉業後,擔任許昌鞋廠黨委書記。

孫澤松,1937年生,專科學歷,1963年參加工作,新鄉鐵路局子弟中學任教,中教一級。

孫來升,1940年生,1960年參軍,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轉業。曾任勞動局黨組成員、紀檢書記。

張新芝,1943年生,女,中專畢業,曾任濮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高吉安,1946年生,1963年參軍,共產黨員,1985年轉業到濮陽市教育局工作,在地方受到國家、省、市有關機關的表彰。

張東景,1950年生,196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少將,碩士生導師,享正軍級待遇,國務院特殊津貼。

張秋景,1953年生,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鄭州工學院畢業,先後任濮陽市區土地局副局長、華龍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經理。

孫慶敏,1957年生,女,共產黨員,濮陽市華龍區小教高級教師。

孫喜平,1964年生,女,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共產黨員,先後任華龍區婦聯主任,濮陽市婦聯副主任,濮陽市華龍區人大副主任。

孫海峰,1967年生,大學畢業,碩士學位,共產黨員,濮陽市先進模範人物。

【村中故事】

新編話劇《小女婿》

1951年冬,濮陽專屬文工團為宣傳《新婚姻法》,下鄉演出現代時裝豫劇《小女婿》,主演現代豫劇名家王善甫。當時後黃濱文人高春和看了此劇演出很受啟發,他在不改變原劇情節和劇中人物的前提下,改編成話劇《小女婿》。在村幹部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選擇演員艱辛排演,終於在1952年春節前夕首場演出,受到縣區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春節期間演出多場,每次演出都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孫海峰:事業有成 回報社會

孫海峰,1967年出生,濮陽市童話文化娛樂有限公司總經理,濮陽市工商商會副會長,市慈善總會副會長。

為了回報鄉親和社會,孫海峰有難必幫,熱衷於公益慈善事業。每年春節前夕為後黃濱村70歲以上的老人發500元慰問金,多年來向社會累計捐資達百萬元。

在童話公司開展職工孝道文化和關心家庭生活活動,弘揚孝道文化,增強員工感恩意識。對家庭貧困的員工發救助金,為市一高學生髮放童話為民助學獎學金。

童話公司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扶助失學兒童,資助大學生上學,接納下崗職工就業。先後捐助了濮陽縣趙莊小學貧困學生、四川地震災民童話杯歌唱大賽提供獎金和禮品,聯合華龍區殘聯向市直、市區、嶽村鄉等十多個地方送溫暖獻愛心救助共60人,每人500元。聯合市慈善總會和南樂慈善總會組織送溫暖獻愛心救助170人,每人資助500元和學習文具。

少將張東景

張東景,1950年1月生,濮陽縣城關鎮後黃濱村人,中共黨員。現任第二炮兵某基地高級工程師,少將軍銜。

1968年2月入伍,1970年至1997年先後任排長、連長,基地作訓處參謀、旅總工程師、基地總工程師等職,2006年任高級工程師。曾受聘為中國宇航學會第五屆發射試驗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武器裝備科技獎評審委員會第二屆、第三屆評委,援外工程項目專家組成員,第二炮兵第五屆、第六屆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第二炮兵工程技術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師團碩士研究生導師,二炮工程學院導航制導與控制學科碩士導師。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入選第二炮兵導彈技術專家並任首席專家,同年獲二炮前批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自2003年始連續四年享受軍隊優秀專業技術幹部一、二等崗位津貼。曾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是二炮為數不多的專業技術少將,從事導彈專業技術工作40餘年,具有多種型號導彈綜合控制系統的專業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張東景參與研究“某型導彈快速發射技術研究”。成果於1982年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98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覆蓋項目),成果被用後大大縮短了該型導彈的發射準備時間,提高了該型導彈的戰鬥力水平。此後,他作為主要研究人完成的“某型導彈防高溫研究與應用”、“坑道口部快速變形為裝研究”,分別於1997年和1998年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此外,張東景還撰寫了一大批具有學術價值的論文,其中《提高發射裝備可靠性是我國戰略導彈武器需要全面加強的重大課題》一文在決策科學研討會上交流;《試析固體型號導彈地面設備存在的問題》被中國宇航學會評為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並刊載在中國宇航學會的專輯上。

風雨同舟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後黃濱村兩兄弟不分家和睦相處的事在當地傳為佳話。

孫澤清,孫玉清是親兄弟倆,他們堅守風雨同舟才能家和萬事興的家風,幾十年不分家立戶,仍與父母、兄弟、侄男侄女……在一起生活。全家上下四代10多口人團結和睦,齊心協力,勞動生產,操持家務,日子過得其樂融融,博得鄉親好評。

兄弟二人在父母的諄諄教導下,敬老愛幼,辛勤勞動,勤儉持家,團結鄰里和睦相處。

全家人對父母的孝敬無微不至。在貧困年代讓老人多吃白麵饃,副食儘量多樣。冬天燒煤取暖,經常給老人洗頭、洗腳,讓老人生活舒適、乾淨。從不惹老人生氣,老母親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老太君”。

風雨同舟的好家風也薰陶著兄弟二人。伯父,堂兄早逝,農忙季節兄弟倆盡力幫助他們耕種收穫。解放前孫玉清任職村幹部多年,他顧全大局,心地善良,濟人為樂。村裡孫春甫老人孤苦一人,也在孫玉清的幫助為老人養老送終。

解放後孫玉清參加政府工作,街坊鄰里有困難求助,他都是熱情接待盡力幫忙,被大家稱為天底下一好人。

孩子多孝順 父母得長壽

後黃濱村孫心更老兩口,老爺子活了88歲(1913—2001),老太太活了89歲(1910—1999)。村民們都說,他們二老高齡長壽與兒子、兒媳的孝敬、照顧、關心分不開。老人在世時見到鄉鄰、親朋好友就誇兒子孫來群、孫來友及兒媳孝順他們。

在他們家家務要事請示老人,徵求意見後再說幹不幹,生活困難時期老人讓吃純糧饃,其他成員糠糧搭配。改革開放後,率先給二位老人換成小麥白麵饃,副食品種增多。家中農活再忙按時不誤老人吃飯;老人的衣服被褥經常換洗,室內乾淨衛生,經常幫老人洗澡、洗腳,老人屋內冬天煤火取暖,夏天電風扇乘涼。農閒時陪護老人聊天、散步、看戲;老人身體不舒適及時就醫治療,加強護理;晚上老人睡覺前兒子兒媳像醫生查房一樣問長問短,早晨幫助老人梳洗完再吃飯。

孫來群、孫來友兄弟常說,孝順善待父母,自己的時光也過得高興,只要老人感到生活愉快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