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沐王府最後一任主人是誰?他最終的命運如何?

文史磚家


在金庸先生的《鹿鼎記》中韋小寶的七個夫人中有一個叫沐劍屏的,她的身份是雲南沐王府的小郡主。在《鹿鼎記》中這個雲南沐王府還是頗有一番實力的:一度派人混進皇宮刺殺清朝的康熙皇帝,還和天地會的總舵主陳近南討論過明朝皇室的正統問題。在金庸先生的小說中很多幫派都是歷史上曾真實存在過的——天地會就是歷史上曾真實存在過,陳近南也是實有其人的。至於這個雲南沐王府其實也是存在於真實的歷史之中的,那麼這個沐王府究竟是何來歷呢?其實沐王府是當地百姓對位於雲南昆明的黔國公府的習慣性叫法。明代沐氏家族受封世襲黔國公爵位,世代鎮守雲南,從首任黔國公沐晟到末代黔國公沐天波一共傳承18代二百餘年。儘管沐家的正式爵位是黔國公,但由於世代鎮守雲南,實際上位比親王,故而民間也稱黔國公府為沐王府。

沐王府的最後一任主人沐天波在《鹿鼎記》中是沐劍屏的父親。歷史上真實的沐天波生於1618年,崇禎元年(1628年)十月沐天波之父沐啟元暴卒,同年十二月甲辰沐天波奉詔承襲黔國公爵位。顯然年僅10歲的沐天波難以像他的祖先那樣承擔起為大明王朝鎮守邊疆的重任,這一時期本來由黔國公世代執掌的軍政事務均由雲南巡撫代為執掌,至於國公府內的後宅家事則由沐天波的母親陳太夫人及管家阮氏兄弟主持。崇禎十七年(1644年)對當時的東西方世界都可謂是命運轉折之年:位於歐洲西北部大西洋上的英格蘭支持議會的勢力和擁護國王的勢力在馬斯頓荒原激戰,此戰鎖定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局,從此英國進入了全新的時代,而由英國所確立的近現代政治經濟制度最終深刻地影響了全世界。這一年對東方古老的中華民族而言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年:這年三月十九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軍攻破北京城,明朝崇禎皇帝自縊在煤山,然而僅僅過去40天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軍入關與大順軍激戰於一片石。一片石之戰以清軍戰勝告終,此戰後清軍揮師入關剿滅明軍和農民起義軍殘部。

這時的沐天波正是二十來歲的血氣小夥,卻遭逢國家興亡之際,他後半生的坎坷命運在這時就已註定。當時鄰近雲南的四川被張獻忠的大西軍佔領,沐天波同巡撫吳兆元、巡按吳文瀛會商徵調漢族和土司軍隊以防止大西軍入滇。隨後沐天波派李大贄到滇川邊境防守,然而由於李大贄的貪墨殘酷激起了元謀的彝族土司叛亂。順治二年(1645年)九月武定土司吾必奎也繼元謀土司之後舉起了反旗並先後攻陷大姚、定遠、姚安等地,一時間全滇震動。沐天波召集石屏土司龍在田、嶍峨土司王揚祖、蒙自土司沙定洲、寧州土司祿永命、景東土司刁勳等部擊敗了吾必奎叛軍,叛亂平息後沐天波在府中設宴款待參與平叛的各路土司,殊不知蒙自土司沙定洲早有趁天下大亂之機篡奪滇省軍政大權的企圖,在見識過沐府二百餘年積累的財富後更堅定了沙定洲的決心。十二月初一沙定洲親率士卒攻入黔國公府,同時分派部眾佔領省城各門。沐天波對這次意料之外的變故沒任何應急準備,以致於根本無法組織抵抗,只得在心腹衛士的保護下帶著官印、世襲鐵券等物出逃,幸得石屏土司龍在田、寧州土司祿永命相助輾轉到達楚雄,投奔鎮守於此的金滄兵備道楊畏知。由於事發突然,沐天波的母親陳氏、妻子焦氏以及兩個弟弟沐天澤和沐天潤未能逃出,最終一同遇害。

沙定洲佔據雲南省城昆明後挾持巡撫吳兆元並上書南明小朝廷稱:只因沐氏無道,自己才不得不起兵,要求朝廷加封他代替沐天波世代鎮守雲貴。與此同時沙定洲加緊攻打沐天波所在的楚雄城,儘管未能攻陷楚雄,但沿途在蒙化和大理屠城並斬殺了寧州土司祿永命。就在沙定洲氣勢洶洶準備一舉拿下楚雄城時局勢又發生了重大變故:沙定洲儘管陰謀發動政變,但所想的只是取代沐氏家族成為雲南之主,並沒對南明王朝生出反心,因此他的軍隊至少在名義上仍打著明朝的旗號。然而到了順治四年(1647年)大西軍餘部孫可望率軍進入雲南,沙定洲不得不放棄楚雄,轉而回軍與孫可望交戰。孫可望在擊敗沙定洲後引兵西進,楊畏知出兵抵擋,反被孫可望所擒。此時清軍勢大,不少大順軍、大西軍殘部將領迫於清軍的壓力紛紛歸順南明王朝,這令楊畏知對孫可望也抱有一定幻想。在楊畏知以大義相勸之下孫可望表示自己是為黔國公報仇才與沙定洲交戰並以此名義寫信給沐天波,沐天波對孫可望的真實意圖並非沒懷疑過,然而這時沐天波的處境委實糟糕,不得已之下只好派自己的兒子沐忠罕去與孫可望接洽。順治五年(1648年)沙定洲被誅殺,沐天波穿戴整齊前來感謝孫可望為他報了家仇。可當他真見到孫可望之後才發現自己此前的擔心不是沒道理的,因為他發現孫可望狂悖無禮且為人狡詐。順治八年(1651年)孫可望的野心終於暴露出來:這一年已降明的孫可望在貴州後殺了楊畏知並將永曆帝朱由榔劫持到安籠。好在同為大西軍降將的李定國將朱由榔迎入雲南,朱由榔在李定國的保護之下得以在雲南重建南明小朝廷,由於沐家在雲南的赫赫威名使沐天波成為了朝中百官之首。

然而就在這時孫可望舉貴州一省投降清廷,降清後的孫可望命令張勝襲擊雲南,明軍李定國、劉文秀部隨即屯兵於交水以防備張勝的進攻。這時南明保國公王尚禮企圖充當內應,卻被沐天波及時發覺,因此使南明王朝得以暫時避免一場滅頂之災。不久孫可望再次向南明投降,貴州因此失而復得。南明小朝廷隨即給文武百官加官進爵,唯獨沐天波以世受皇恩而無以報答朝廷為由拒絕了任何賞賜。事實上這時的沐天波已然認識到南明王朝大勢已去,他也因此有了以身殉國的覺悟。1658年沐王府最後一代主人沐天波讓沐家的男丁全部入贅當地土司家族,以此為家族留下血脈香火,而他自己則在此後不久追隨南明永曆帝朱由榔進入緬甸。進入緬甸後沐天波在第一時間建議永曆帝朱由榔應該和太子各領一軍分別駐紮,這是因為這時的永曆朝廷早已在與清軍的戰鬥中元氣大傷,沐天波擔心緬甸方面會在清軍的壓力之下將南明小朝廷作為獻給清軍的禮物,因此極力主張皇帝與太子分別駐紮一處,以免被人一網打盡。然而他的這一建議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事實上即使永曆帝朱由榔採納了他的建議也對大局於事無補,充其量也就是在最後關頭可能保留一下與人周旋的緩衝時間,但絕無翻盤的希望,畢竟這時南明王朝都已退出國土,基本已無任何實力可言。當然沐天波自己其實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的,只是既已決定以身殉國,那麼哪怕是能爭取一點緩衝時間他也會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在1526年之前緬甸其實是明王朝治下的緬甸宣慰司,那時的緬甸土司是要受制於明王朝在雲南的最高軍政長官黔國公的。儘管此時距離緬甸宣慰使莽瑞體建國稱王已過去130多年,不過緬甸在成為獨立國家後依然作為明王朝的藩屬國存在,而按明代慣例:鎮守雲南的黔國公沐氏在鎮守雲南的同時還肩負著代表明王朝處理與雲南土司及周邊藩屬國關係的重任。沐氏家族因此在雲南土司和東南亞各藩屬國中享有崇高的威望,緬甸國王得知昔日位高權重的黔國公來到自己的領地後邀請沐天波過江參加十五日的緬歷年節。沐天波鑑於南明君臣寄人籬下的現實處境不得不帶著永曆帝朱由榔準備的禮品過江前往緬甸朝廷,可當他進入緬甸朝廷後卻被緬甸君臣強行要求脫下明朝的衣冠服飾,換上民族服裝同緬屬小邦使者一道以臣禮至緬王金殿前朝見。在此之前的兩百餘年間沐氏家族代表明王朝處理與藩屬國的關係時從來都是藩國使者向其行禮,如今寄人籬下的沐天波深知如果自己不肯屈服,那麼南明小朝廷勢必難以保全,萬不得已之下只得向緬甸國王行人臣之禮,這一行為甚至還遭到小朝廷內那些以天朝上國自居的食古不化之徒的彈劾。1661年8月13日緬甸國王在清朝冊封的平西王吳三桂的軍事威脅下抓捕了永曆帝君臣,沐天波在奪刀自衛並殺死九名緬甸士兵後被害。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沐王府即世襲黔國公府。黔國公府之所以被人們叫做沐王府,是因為黔國公在雲南雖權勢熏天,但愛民如子,每一代黔國公都精忠報國,在西南邊陲維護國家的安定和統一。再加上沐王府的始祖沐英又是朱元璋親封的黔寧王,所以人們出於尊重的立場,就稱黔國公府為沐王府。

沐王府的第一代主人是朱元璋的義子、大明開國功臣沐英的孫子沐晟。洪武十六年,沐英與傅友德奉朱元璋之命,出征雲南,討伐元朝餘孽。元朝大部被平定後,朱元璋召回傅友德大軍,封沐英為西平侯,並留下他鎮守雲南。

沐英在雲南功績卓著,為平定和建設雲南立下汗馬功勞。沐英死後,朱元璋追封他為黔寧王,配享太廟。沐英的孫子沐晟在繼任西平侯之後,因功被封為黔國公,世襲。此後,黔國公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

沐王府的最後一任主人是沐英的十一世孫沐天波。

沐天波出生於1618年,1628年(崇禎元年)繼承黔國公爵位,同時繼任雲南總兵官。

沐天波繼位的時候,大明江山已然是千瘡百孔,官場黑暗,各地農民起義不斷。雲南地處邊陲,少數民族眾多,由於雲南官場結網盈利,各地土司相繼反叛,新一代黔國公沐天波就這樣在風雨飄搖中任重前行。

沐天波長大之後,精修文武,立志報國。但是在1644年的時候,大明王朝滅亡。而云南此時又同時遇到四川張獻忠的攻擊和雲南土司吾必奎的叛亂,於是沐天波一方面開始接受南明朝廷的調遣,另一方面尋求另一個土司沙定洲的幫助。

不料沙定洲在幫助沐天波平定叛亂之後,勢力得到進一步擴大。沙定洲眼饞沐王府兩百多年來積累的財富,他賴在昆明不走,並最終發動叛亂,帶兵衝入沐王府,將沐王府洗劫一空。由於事發突然,沐天波來不及組織抵抗,便帶著官印和世襲鐵劵在幾名親信的掩護下逃到了楚雄,在金滄兵備楊畏知的保護下,這才安定下來。而沐天波的母親和老婆則沒那麼幸運,他們在亂兵之中逃到一個尼姑庵,尼姑庵被叛亂者包圍,她們為了免遭恥辱而選擇了自盡。

1647年(南明永曆二年,順治四年),原張獻忠(此時已死)部下孫可望在佔據貴陽、遵義之後,進而率兵攻打昆明,沙定洲不敵,被孫可望消滅。同年,孫可望建立興朝,自稱國主。後來,孫可望為了抵抗清朝,便名義上臣服南明,以期望建立統一戰線。沐天波此時的處境十分尷尬,雲南雖然名義上是屬於他的,但是真正的控制者卻是孫可望。沐天波沒有足夠的兵力與孫可望對抗,整日愁眉苦臉,與親友互訴衷腸。

而南明朝廷在被清軍步步緊逼之後,終於撤出兩廣進入雲南。南明皇帝永樂帝朱由榔本以為孫可望會恭迎自己,不料孫可望本就是假裝臣服,朱由榔在雲南屁股還沒坐熱就被孫可望給劫持了。不久之後,孫可望的大將李定國發動叛亂,將孫可望打敗,孫可望帶著整個貴州投降清朝。李定國隨後將永曆帝和沐天波迎接回昆明,沐天波成為百官之首,而李定國則屯兵交水,防備孫可望。

末代黔國公沐天波客死緬甸。

雲南和貴州失而復得,但是南朝廷的氣數也已經耗盡了。沐天波深知南明不會長久,但他依然堅持誓死效忠南明。1658年,清軍進攻昆明,沐天波在將自己的兒子們入贅給雲南當地的土司之後,跟隨永曆帝朱由榔進入緬甸。

在進入緬甸之後,緬人對於沐天波非常尊重,紛紛跪下參拜沐天波。但此時南明兵力稀少,人心萎靡,緬甸君臣擔心他們尾大不掉,居然對沐天波十分不尊重,在邀請他參加緬甸年節的時候,讓他換上緬甸當地服裝覲見緬王。

明朝作為緬甸的宗主國,沐天波作為明朝的黔國公,同時掌管雲南及周邊藩屬國的外交往來,身份十分尊貴。緬甸國王這樣做無疑是在羞辱明朝,但沐天波為了尋得緬甸的支持,同意了這一要求。

1661年,緬甸國王的弟弟莽白髮動政變,殺死哥哥,自立為王,緬甸局勢進一步惡化。這一年,吳三桂屯兵雲南,緬甸新王不想得罪清朝,便命人包圍了永曆帝的住所,情急之中,沐天波挺身而出,奪了一個緬甸士兵的刀,連殺九人之後被緬甸士兵殺死。與沐天波一起遇害的,除了他的幾位老部下之外,還有他的小兒子沐忠亮。第二年,永曆帝被吳三桂絞殺,南明就此滅亡。

從沐英鎮守雲南到沐天波客死緬甸,沐王府經歷近300年的風雨,自始至終都精忠報國,實在難能可貴。沐天波雖然是末代黔國公,但是他以身殉國,也不算辱沒了自己的祖宗。


圍爐煮酒話春秋


大家所熟知的沐王府可能是從金庸的武俠小說《鹿鼎記》裡所瞭解,小說裡面的雲南沐王府有權有勢,在反清復明的鬥爭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沐王府的小郡主沐劍屏也是成為了韋小寶的老婆之一。


但是小說畢竟是虛構的,那真正的雲南沐王府是何種面目呢?最後一任主人及其最終命運又如何呢?

通常所說的沐王府即是世襲黔國公府。第一任主人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義子,他被派出出征雲南,討伐明朝餘孽,後又鎮守雲南,被封為西平候。沐英雖權傾一方,但深愛百姓。


因此,百姓愛戴,以沐王府敬稱。沐英在雲南功績卓越,立下了汗馬功勞,死後又由其孫繼承。如此一代一代世襲直至明朝滅亡。

時運不齊,江山搖墜。

沐天波,是沐英的第十一世孫,崇禎元年,年僅十歲的沐天波繼承爵位,出任了雲南總兵管。此時的大明江山已經是搖搖欲墜:官場腐朽,百姓疾苦,災害嚴重,全國邊境的少數名族動盪不安。


沐天波並未放棄,而是專心學習,勵精圖治,立志報國。直到1644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崇禎帝自縊而亡,大明王朝滅亡。

顛沛流離,輾轉難行。


沐天波所在的雲南,不僅受到四川的張獻忠的攻擊,還遇到雲南土司吾必奎的叛亂,可謂是腹背受敵,無奈的沐天波只能是一方面接受南明朝的調遣,另一面尋求土司沙定洲的幫助。但心懷鬼胎的沙定洲卻在幫助沐天波平息叛亂之後自己發動叛亂,洗劫沐王府。來不及抵抗的沐天波只能逃到楚雄。


在南明永曆二年(順治四年)時,孫可望佔據貴州,繼而攻下雲南,自建興朝,又臣服南明,以此抵抗清王朝。

直到清政府步步緊逼南明,永曆帝進入雲南,但孫可望卻挾持永樂帝,好在部下李定國與沐天波里應外合,控制了局面。但孫可望卻是投降清朝。此時的沐天波重回雲南,他自知南明也氣數將盡。

保全尊嚴,客死他鄉。


1658年,清政府攻打雲南,沐天波帶永曆帝去往緬甸。明朝以往是緬甸的宗主國,因此緬甸國王十分敬重沐天波。但好景不長,1661年緬甸國王的弟弟殺兄篡位。而吳三桂也正屯兵雲南,緬甸新王畏懼清王朝的鐵騎,於是包圍永曆住處,想以永曆的性命換取國家太平。


沐天波拼死抵抗,為南明灑下自己最後的鮮血。身死客鄉。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

喜歡歷史、熱衷碼字

歡迎大家評論留言探討!


青梅煮史


大名鼎鼎的沐王府坐落在雲南昆明,是明朝鎮守在西南邊陲,管理土司及其周邊少數民族的諸侯,從第一代沐英開始,到最後一代沐天波結束,沐王府為大明鎮守了280年的西南門戶,與明朝相始終。

在金庸的小說《鹿鼎記》中,沐王府作為“反清復明”的代表勢力,與清廷勢不兩立,韋爵爺娶得的七個老婆之中,就有兩位出自沐王府,她們是沐劍屏和方怡。


眾所周知,朱元璋當年靠著淮西老鄉和義子義侄而奪得了天下。在平定雲南的過程中,義子沐英跟隨傅友德征討元朝殘餘勢力和鎮壓當地土司,雲南平定後,沐英被留了下來,封為“西平侯”駐守雲南,在沐英死後,朱元璋念他當年的功績和忠誠,追封他為“黔寧王”,兒子沐晟繼承了黔國公的爵位,世代鎮守雲南。

到了崇禎年間,年僅10歲的沐天波繼承了“黔國公”的爵位。而此時大明王朝風雨飄搖,面對農民軍的起義和關外滿清的不斷入侵,明朝已無力迴天,搖搖欲墜。


崇禎吊死煤山後,明朝各地親王開始紛紛自立,成立了一個又一個南明小朝廷。由於沐天波鎮守雲南,在其他政權滅亡後,他開始跟隨永曆皇帝朱由榔舉起“反清復明”的大旗。

但在當時的西南,各方勢力錯綜複雜,不但有李自成和張獻忠的殘部,還有當地土司的地方武裝,永曆皇帝這個皇帝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西南之主。

面對清軍的步步緊逼,張獻忠部將孫可望和李定國決定摒棄前嫌,歸順南明,共同抗清,雖然看似他們有共同的利益,其實卻各懷鬼胎。孫可望後來投降了清朝,李定國雖然拼盡全力,最終還是沒能擋住八旗的鐵騎。


沐天波眼看明祚已絕,自知大明覆興無望。於是把兒子隱姓埋名留在了土司家裡為婿,希望為沐家保留一支香火。自己則深感祖祖輩輩受明朝大恩,即使就是死也要死在皇帝身邊。

隨著清軍的不斷蠶食,沐天波護送永曆皇帝到了緬甸。雖然緬甸曾是大明的屬國,但大明已今非昔比,有道是虎落平陽被犬欺。南明君臣在緬甸並不受人待見,甚至還被緬甸多次羞辱。

後來緬甸國王發動“咒水之難”,包圍了沐天波等大臣,沐天波雖奮力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而被殘忍殺害,次年永曆帝被緬甸交給了吳三桂,在昆明,吳三桂將朱由榔用弓弦勒死,南明就此滅亡。

作為為大明世代鎮守邊關的沐家人,他們知恩圖報,忠君愛國,到了末代黔國公沐天波也是為了保護大明皇帝而死,沒有辱沒了祖先,朱元璋如果泉下有知,我想他應該也會感到欣慰吧。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雲南沐王府的第一任主人,乃是明朝開國名將,朱元璋的養子,西平侯、黔寧王沐英。

沐英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任右將軍,隨徵南將軍傅友德,左將軍藍玉出征雲南。在攻取雲南後,朱元璋下詔,調傅友德、藍玉班師回朝,留沐英鎮守雲南。

沐英在洪武十九年(1386年),重築昆明城,並建造了西平侯府。

而在沐英去世後,朱元璋追封沐英為黔寧王。從此,沐英就有了“沐王”之稱,而西平侯府也被稱為了“沐王府”。

沐英去世後,其長子沐春襲爵西平侯。沐春病逝後,次子沐晟襲封西平侯。

沐晟因戰功,在永樂四年(1406年),被朱棣封為了黔國公。雲南沐氏一族,從此世襲黔國公,世代鎮守雲南,直到南明滅亡。由沐英建造的西平侯府,也變成了黔國公府。

沐王府的最後一位世襲黔國公沐天波,是沐英的第十一世孫。他在崇禎元年(1628年)奉詔承襲黔國公時,才年僅10歲。

崇禎十七年(1644年),闖軍攻陷了北京城,崇禎自殺,明朝滅亡。明朝的殘存勢力,在江南分別建立了弘光政權、魯王政權和隆武政權。當時的局勢非常混亂,而處於最南端的雲南地區,消息閉塞,無法準確及時的掌握到最新的消息。

當時,南明政權曾派人前往雲南,請求黔國公資助糧餉。已經成年主政的沐天波,因為對情況不瞭解,拒絕了請求。沐天波的這一舉動,多被後人誤解為沐天波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當沐天波獲得了更多的消息,得知清軍已經南下,幡然醒悟過來之時,南明的弘光政權、隆武政權都已經滅亡了。沐天波對於之前的作為,也是追悔莫及。

到了順治八年(1651年),南明永曆五年,永曆帝朱由榔在明末抗清名將李定國護送之下,來到了南明僅存的根據地雲南。沐天波作為世代功勳的世襲黔國公,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永曆朝中的大臣之首。

沐天波為了報答大明朝給與沐家的世代皇恩,忠實的履行他的職責,盡心竭力維護永曆帝。當李定國等將領率軍出征時,他就負責維護好永曆帝和昆明城的安全。而且沐天波對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求封賞。

隨著時間的流逝,沐天波意識到,南明大勢已去,已經到了無可挽救的地步,但他並沒有選擇自己逃亡活命,而是發誓與南明共存亡。

沐天波此時唯一的私心,就是希望在他死後,能夠給沐家留下一點血脈。所以,他將自己的多個兒子都入贅到了當地的土司家中,以此希望沐家後繼有人。


很快七年就過去了,到了順治十五年(1658年),吳三桂率清軍攻打雲南,進入了昆明城。

沐天波跟隨永曆帝朱由榔逃入緬甸,到達了曩本河地區。原本緬甸一直奉明朝為宗主國,而明朝離他們最近,職位最高的官員就是黔國公。因此,緬人最開始見到沐天波,都非常的恭敬。

沐天波當時向朱由榔提建議,將太子護送進入邊境地區的茶山,這樣子既可以聯絡李定國等明軍各部,也可以威懾、牽制緬甸,讓緬人有所忌憚。但是呢,朱由榔的皇后捨不得兒子,不同意,也就沒能實行。正因為沒有實行這一計劃,永曆朝廷徹底失去了牽制緬人的所有籌碼,將流落緬甸的所有人,置於了危險的境地之中。

緬人在得知永曆朝廷所處的窘境之後,態度也開始變得惡劣。緬王強迫沐天波等明朝大臣穿戴緬甸的服裝,同緬屬小邦一樣前來參拜緬王,並向緬王稱臣。原本是緬王向大明稱臣,見到黔國公要行大禮,以示恭敬,這時,全反了過來。但沐天波等人,為了保全朱由榔的性命,默默承受了所有的屈辱,甚至還因此遭人參劾。看來國家的強大,才是國民的強力後盾,一點都沒錯呀。

最終,順治十八年(1661年),“咒水之難”爆發。

緬王的弟弟莽白髮動宮廷政變,殺死了老國王自立。已經佔領雲南的吳三桂聽聞消息,派使者前來,重金收買莽白,希望他能夠將永曆等人抓住,並送還清朝。

莽白被收買,準備捉拿永曆等人。他就讓使者統治朱由榔,按約定日期渡河,同飲咒水盟誓,結為盟友。沐天波等大臣,知道其中有詐,商議後,讓朱由榔留守“行宮”,而由他帶領部分文武官員前往赴約,甘願代替永曆帝受難。

這原本就是一場設計好的陰謀,渡河後的沐天波等人,在盟誓地點被三千餘名緬兵團團包圍。沐天波奪刀奮起反抗,殺死數名緬兵。其他人也各找武器反抗緬兵,最終因寡不敵眾全部遇難,其中還包括沐天波最小的兒子沐忠亮。

永曆帝朱由榔,最後也被抓回了昆明,被吳三桂用弓弦縊死。忠良出現的地方,總會有奸佞出場,吳三桂從此再也無法洗淨投清叛明,謀殺君主的罪名了。

而云南沐王府沐氏一族,自沐英開鎮雲南以來,世襲西平侯、黔國公,鎮守雲南近280年。雲南沐氏世代忠良,為大明江山盡心竭力,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明朝的歷代君主,對待沐王府也是恩寵不斷。末代黔國公沐天波,也用自己和小兒子的生命,踐行了對大明朝的忠誠,和對永曆帝不離不棄的誓言。就憑這份忠誠和知恩圖報的品質,雲南沐氏一族就值得敬重。


奕天讀歷史


末代黔國公~沐天波是也。沐天波乃沐英十一世孫,黔國公沐啟元之子,於崇禎元年1628年襲爵,時年僅十歲。沐天波成年後勤於職事,還練就一身武藝,毫無世宦公子哥之萎靡紈絝習氣,平日喜使流星錘,是一位難得的人才,可惜生逢亂世。

1645年明王朝已是土崩瓦解之勢,西南邊地也難太平,武定土司武定奎發動叛亂,引起全滇震動,沐天波為平息反叛,援引蒙自土司沙定州為援,沒想到卻引狼如室。沙定州助沐天波平亂後見昆明守備薄弱,於當年12月發動兵變將沐天波逐出昆明城。天波數年流亡於楚雄、永昌等地,至1648年得到大西軍統帥孫可望的幫助擊殺沙定州,沐天波才重返昆明。

但是此時的雲南已脫離了沐氏的掌控,實際上成了孫可望的地盤。孫可望名義上尊奉永曆帝,事實上則是雲貴兩省的土皇帝,沐天波勢單力薄,不得不仰人鼻吸。

此時的永曆小朝廷偏處於西南一隅,外有滿清壓境,內又黨爭不已,沐天波深感大勢已去,但為維繫家族傳統,誓死忠於明室,以南明共存亡。沐天波將兒子們全都入贅於當地土司,希望在延續沐家血脈的同時肩負起反清復明的重任。

永曆十三年(1659年)吳三桂入滇很快攻佔雲南全境,沐天波追隨永曆帝逃亡緬甸。二年後緬王發起咒水之難,誅殺明殘餘宗室,沐天波臨死前奪緬兵戰刀,連殺九人後壯烈殉國,場面極為悲壯,終年43歲耳。隨著沐天波的被害,近三百年的沐王府也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賀撥嶽


雲南沐王府最後一位主人,就是韋小寶的岳父,小郡主沐劍屏的父親。

在《鹿鼎記》中,反清復明大業分為兩派,內訌嚴重,一派是來自雲南的沐王府,另一派則是臺灣來的延平王府。沐王府支持桂王系的朱由榔,而延平王府一派則支持魯王系。在金庸老爺子的的刻畫下,這些反清復明不管是智商還是情商,都被小流氓韋小寶碾壓著,充分證明了清朝統治的合理性、康熙的堯舜禹湯特性。

真實的歷史中,有清一朝,全國各地的反清復明勢力大都假託南明小朝廷勢力,其實沒有多大關係。因為自從咒水之難後,南明勢力就已經被連根拔起,只有少數老弱病殘留在緬甸,形成今天的緬甸果敢族。這些果敢族在緬甸生存尚且很難,更不可能花巨資建立江湖幫派深入中華大地進行反清復明大業。

言歸正傳,《鹿鼎記》中講到的沐王府到底是什麼淵源呢?

第一代沐王府主人,名叫沐晟,他是明朝開國功臣沐英的兒子。元朝時,雲南納入中央政府統治,元朝在這裡大量移民,加強統治,直到洪武14年,蒙古人仍然有實力在雲南的大小山谷中,勾結少數民族土司,抗拒朝廷,形成割據統治。可是橫斷山脈從來不曾是割裂中國統一的障礙,付友德、沐英帶領明軍驅逐了這裡的蒙古人。為了表彰沐英的功績,同時加強對元朝的統治,朱元璋封沐英為西平侯,並留下他鎮守雲南。

從洪武十四年到洪武二十五年,十一年間,沐英先後領導了安撫威服曲靖、廣南兩府之亂,平定浪穹等地變亂,平定土著首領思倫發的叛亂,討伐平定東川土酋之亂,平定貴州普安、雲南臨安之變,出兵征討建昌等地叛亂,還雲南人民一個郎朗乾坤。

在洪武一朝的開國元勳中,沐英算是結局最好的。洪武25年,朱元璋針對朝中驕橫臣子、亂臣賊子還沒有動殺機,而沐英在雲南期間表現有太好,於是被朱元璋你當做了好典型進行表彰。正應如此,沐英病死後被追封為黔寧王,擁有親王的待遇。同時沐英的兒子沐晟被封為黔國公,准許世代鎮守雲南。

明朝的開國功臣中,也只有朱元璋的乾兒子沐英享受到了有封地有權力而且世襲罔替的尊榮。而沐英的十一世孫沐天波,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這份信任。

崇禎元年,年僅10歲的沐天波成為黔國公,擔任徵南將軍。作為割據雲南多年的藩王和軍閥,沐天波是合格的。1644年,清軍入關、崇禎被殺、張獻忠覆亡,一系列的變動讓過慣安逸生活的沐天波無所適從。當南明小朝廷請求撥付軍餉時,沐天波一毛不拔。

正是因為沐天波對南明小朝廷的不支持態度,讓雲南境內反對沐天波的勢力越來越大。叛軍一度佔領昆明,沐天波只好逃亡楚雄。正在此時,張獻忠餘部與朱由榔小朝廷已經合流,與沐天波合作擊敗叛軍,沐天波成了朱由榔小朝廷的大臣。

沐天波祖祖輩輩給明朝做官已經有近300年,因此他眾望所歸成了朱由榔小朝廷的領頭人。可是,張獻忠餘部孫可望掌權,兩人交惡,孫可望投敵。大西軍另一餘部李定國雖然曾兩次擊敗清軍,可是最終南面落入失敗境地。

眼見南明小朝廷日薄西山,沐天波把兒子們入贅給雲貴地區的很多土司,希望能夠開枝散葉,保留沐王府一點香火。

在清軍的步步緊逼下,沐天波、馬吉祥、李定國等人的選擇有兩條,第一條是北上三峽地區,與李自成餘部夔東十三家合兵一處,佔據有利地形繼續抵抗;另一條則是投奔緬甸,依附緬甸勢力謀求東山再起。

對於沐天波來說,與李定國合作已經是斯文掃地,再去和李過、袁宗第那些“弒君”的闖賊合作,大明江山實際上已經滅亡了。

基於這種考慮,沐天波、馬吉祥帶領南明小朝廷共3000多人進入緬甸。不久後,緬甸王莽白髮動“咒水之難”,沐天波等人全部被殺,朱由榔成為人質,後來送給了吳三桂被勒死。

咒水之難時,手無寸鐵的南明君臣3000多人被緬甸軍隊包圍,沐天波奪刀反抗,連殺9個緬甸兵,力戰而死。沐天波在人生最後關頭奮戰而死,沒有辜負祖先沐英的英名。

咒水之難發生在1661年,朱由榔死於1662年,夔東十三家最後一個根據地被滅,李自成侄孫李來亨自焚,則是在1664年。臺灣的明鄭政權覆滅,則到了1683年。如果沐天波他們能夠漂洋過海逃到臺灣,還能多活20年。

最後多說一句,電視劇《木府風雲》中的木家,和沐英的黔國公完全不是一回事。木府風雲中的木家那是麗江的一個土司,地位遠不如沐英家高。


歷史知事


看過《鹿鼎記》的朋友都知道,在韋小寶七個如花似玉的老婆中,有一位是來自雲南沐王府的小郡主沐劍屏,而沐劍屏的父親、末任黔國公沐天波,是位誓死效忠明朝的封疆大吏。其實,沐天波在歷史上確有其人,那麼他究竟有怎樣一段傳奇的人生?



沐天波的先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養子沐英。沐英因征戰有功,被明太祖授以鎮守雲南的重任,並因功獲封為西平侯。沐英去世後,朱元璋准予其子孫承襲西平侯爵位,世代以總兵官掛徵南將軍印,鎮守雲南等地。明成祖年間,第三任西平侯沐晟因從徵安南有功,被進拜為黔國公,此後子孫世襲此爵位,直到南明滅亡。


從沐英於洪武十六年(1383年)出鎮雲南開始,到南明覆亡(1661年),沐家為明朝世代鎮守雲南,幾近300年。在此期間,沐家的權勢日漸增長,儼然已成了當地的土皇帝(“沐氏在滇久,威權日盛,尊重擬親王。”見《明史·沐英傳》),而這也是民間將他們稱為“沐王”的緣故。而沐天波,正是最後一任“沐王”。



沐天波是沐英的第十一世孫,黔國公沐啟元之子,於崇禎元年(1628年)襲爵,當時還只是個年僅10歲的幼童。由於沐天波年紀太小,根本沒有履職的能力,所以總兵事務只能交由雲南巡撫代理,府內事務則由母親陳氏及管家主持,數年後才親自履職。


沐天波雖然屬於官N代,但身上卻毫無公子哥萎靡墮落之風,不僅勤於職事,還練得一手好武藝。沐天波擅使流星錘,能將這件兵器舞的上下翻飛、出神入化,每每令觀看的人看得眼花繚亂、膽戰心驚(“天波故善流星錘,常攜袖中...出錘舞,縱橫盤擊,觀者皆披靡。”見《西南紀事·卷八》)。以此可見,沐天波的確是一位難得的人才。



明末雲南的官場生態非常黑暗,不僅大小官員貪汙腐化,就連沐王府也加入其中,由此引發多地土司叛亂,而這種局面到了南明時期,變得愈發危峻。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武定土司吾必奎發動叛亂,令全滇震動。沐天波為平定叛亂,便援引蒙自土司沙定洲等人為援,沒想到卻為自己招致更大的災殃。


原來沙定洲在幫助沐天波平定叛亂後,因為貪圖後者的權勢和財產,加之目睹昆明守備力量單薄,遂於當年十二月發動兵變,將沐天波驅逐出城。沐天波逃出昆明後,先後逃難至楚雄、永昌等地,在得到原大西軍將領孫可望的支援後,才於永曆二年(1648年)艱難擊殺沙定洲。


然而“王者歸來”的沐天波尷尬的發現,此時的雲南早已脫離他的掌控,實際上已成為孫可望的地盤。雖然孫可望名義上臣服於永曆帝,但在事實上仍是雲貴兩省的“土皇帝”,沐天波既然沒有實力跟他對抗,便每日裡謹言慎行,平時只與親友通過書信傾訴衷腸。



永曆帝因在兩廣無法立足,便只好逃奔孫可望,結果被後者扣押在貴州安龍。此時,孫可望與大將李定國矛盾日深,雙方最終兵戎相見,在失敗後便投降了清朝。李定國擊敗孫可望後,便將永曆帝迎往昆明,而在此過程中,沐天波也頗有功勞。


此時的永曆小朝廷僻處西南一隅,不僅要抵禦數十倍於己的清軍,更需要擺平內部紛亂不已的黨爭,局勢之危峻可想而知。沐天波深感大勢已去,但出於維護沐家的傳統,最終決定以身殉國,誓與南明共存亡(“久,知國勢去,誓身殉。”引文同上)。



與此同時,沐天波還把兒子們全部入贅給各地土司,希望下一代能開枝散葉,在保留沐家血脈的傳承的同時,肩負起反清復明的重任(“使其子分贅各土司,冀存先祀。”引文同上)。在《鹿鼎記》當中,沐劍屏的哥哥沐劍聲作為“沐王府”的主人,所從事正是聯合各派別、各族民眾進行“反清復明”的事業。


李定國有心壯大反清復明事業,只可惜獨木難支將傾大廈,沒幾年時間便連遭清軍重創。永曆十三年(1659年),清軍統帥吳三桂攻佔雲南全境,失去賴以存身之地的沐天波跟隨永曆帝逃難到緬甸,於兩年後的“咒水之難”中慘遭緬人殺害,終年才43歲。



沐天波臨死前曾奪取敵軍的戰刀反抗,在連殺九名緬兵後,才壯烈殉國,場面極為悲壯(沐天波死難的情節,見英國曆史學家哈威所著《緬甸史》的中譯本)。伴隨著沐天波的遇害,“沐王府”就此走進歷史。次年,永曆帝在昆明被吳三桂縊殺,南明就此覆亡。


史料來源:《明史》、《西南紀事》、《緬甸史》等


文史磚家


“沐王府”是民間百姓對雲南黔國公府的一種尊稱,沐王府的先祖是明朝開國功臣,一代名將沐英。


沐英八歲被朱元璋收為養子,十二歲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洪武十四年與傅友德,藍玉一起徵雲南,雲南平定後沐英奉命鎮守,不過沐英在世時爵位是“西平侯”,直到沐英次子沐晟在永樂年間因軍功被朱棣晉封為“黔國公”,世襲罔替。

從此沐氏子孫為大明朝鎮守雲南二百多年,兢兢業業,從未有過任何不臣之心,堪稱明朝忠臣世家之典範。

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沐天波承襲黔國公爵位,沐王府迎來了它最後一位主人。

此時的大明朝內外交困,已經行將就木。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此時的雲南隨著張獻忠的入川也已是危機重重,雲南各地叛亂不斷,第二年,雲南蒙自土司沙定洲起兵進攻昆明,並攻入黔國公府,沐天波倉皇出逃楚雄,但他的母親,妻子以及兩個弟弟均死於戰亂。

後來原張獻忠手下大將孫可望進軍雲南,大敗沙定洲,沐天波回到黔國公府。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原張獻忠手下另一大將李定國迎南明永曆帝入雲南,沐天波誓死效忠南明政權,併成為朝中重臣。



順治十五年,清軍攻入雲南,沐天波隨永曆帝逃入緬甸。此時的永曆帝雖然逃到了緬甸,但國內依然還有李定國,鄭成功等效忠南明朝廷的將領堅持抗清,其實力不可小覷,所以緬甸政府尚能善待永曆帝一行人,然而隨著清軍實力的逐漸強大,緬甸政府對永曆帝的態度開始有所改變。

順治十八年,緬甸老國王莽達的弟弟莽白髮動宮廷政變,他殺死莽達,自立為王,此時的莽白不願再為了永曆帝而得罪強大的清王朝,所以莽白決定配合清軍剿殺緬甸境內的南明政權。

之後莽白便策劃了“咒水之難”,三千緬軍將南明永曆政權大大小小42名官員全部斬殺,沐天波在奮力反抗後,終因寡不敵眾而身死,與沐天波一起遇難的還有他的小兒子沐忠亮。

在殺死南明所有文武大臣後,緬軍隨即攻入永曆帝的住所,殺掉永曆帝的隨從300多人,軟禁永曆帝,第二年吳三桂進入緬甸,莽白將永曆帝交給吳三桂,而吳三桂將其押回雲南,在昆明將其絞死,南明正式滅亡。


鹹魚閒聊


答:提這個問題的人,可能是個金庸武俠小說迷。

因為,金老的封筆之作《鹿鼎記》有提到過雲南沐王府。

書中寫,雲南沐王府的小王爺沐劍聲帶一票人馬潛入皇宮行刺,以嫁禍吳三桂。他們與天地會眾訂立誓約:沐王府和天地會誰殺了吳三桂,誰就可以令對方聽命,從朱三太子和朱五太子中選一位作為擁立對象。

這個沐劍聲還有個妹妹,名叫沐劍屏,是第一主角韋小寶的七房美妻之一。

《鹿鼎記》第十四回《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是這樣介紹沐劍聲身世的:“沐劍聲之父沐天波為吳三桂所殺,他日日夜夜所想,就是如何殺了吳三桂。”

沐劍聲和沐劍屏都是小說虛構人物,沐天波卻是實有其人,而且,他就是雲南沐王府最後一任主人。

有趣的是,金庸的《鹿鼎記》之外,朱貞木的《羅剎夫人》也有提到過雲南沐王府。

朱貞木是和還珠樓主、白羽 、鄭證因 、王度廬齊名,並稱為“北派五大家”的武俠小說家,《羅剎夫人》是其代表作之一。

《羅剎夫人》不但寫了沐天波,還寫了他的弟弟沐天瀾,並且,男主角就是沐天瀾。

沐天瀾家勢顯赫,揮豪多金,師出名門,武功高強,卻為羅剎夫人所征服,成了羅剎夫人的裙下之臣。

羅剎夫人天縱神功,手下有一大群忠心不二的怪猿,稱霸南疆,根本就不把沐天瀾的身家背景放在眼裡,她這樣告誡沐天瀾:“我知道你小心眼兒,老以為你們沐府畫棟雕樑,一生享用不盡。在我眼內,你們沐府和那敗落戶一般,已經成了殘朽不堪的危廈,經不得一陣風雨,便要倒塌了。”

從羅剎夫人的話裡也可以看出,沐天波、沐天瀾時代的沐王府已經風燭殘年,搖搖欲墜了。

但是,沐天瀾這個人物,仍然是虛構的。

沐天波卻在《明史》中有傳。

該傳開首就介紹說:“黔國公沐天波,黔寧昭靖王(沐)英十一世孫也。崇禎三年,父啟元薨,嗣立,掛徵南將軍印。”

沐天波先祖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義子,在大明開國過程中多建奇功,死後得追封為黔寧王,子孫世襲黔國公,世鎮雲南。

有趣的是,大旅行家徐霞客遊歷雲南,在《滇遊日記》記,他到雲南時,沐天波的父親沐啟元“隕”,沐天波世襲黔國公一爵,擔任徵南將軍,“時僅歲一週支也”。

南明弘光、隆武政權相繼覆滅,永曆政權由粵移桂,由桂入黔、滇,沐天波對天立誓,自己寧舍一命,不捨大明。

果然,隨著吳三桂率領的清軍攻入昆明,沐天波追隨永曆帝朱由榔逃入緬甸,最後死於緬甸人反起的咒水之難中。

《續明紀事本末》記:“緬使招從臣飲咒水”,“殺之無或免”。

《明史.沐天波傳》記:“緬酋莽猛白要百官計事過河,以二十人執一人,無脫者。馬吉翔而下,文武四十二人,惟天波出袖中錘擊殺十餘人,死。”

英國曆史學家哈威所著《緬甸史》對沐天波之死寫得更詳細:沐天波死前奮起還擊,連殺九名緬兵,壯烈殉國。

《明史.沐天波傳》對沐天波之死評價很高:“洪武勳舊同國終始者,魏國、黔國及誠意數家,而致命竭忠,天波尤著!”

一句話,沐王府與大明王朝相始終——大明王朝走向終結,沐王府也畫上了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