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后黄滨村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后黄滨村


咱老家在哪里?村名咋来的?有多少姓氏?出过多少名人?有啥传说故事?一切尽在《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后黄滨村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后黄滨村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后黄滨村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后黄滨村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后黄滨村

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

城关镇后黄滨村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后黄滨村

【地理位置】

后黄滨,位于濮阳县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城关镇政府驻地北1公里处。东与建业新城生活区为邻,西与高新区铁邱村接壤,南与前黄滨以路为界,北与高新区马庄村为邻。

【村名来历】

据《水经·河水注》、《清·光绪开州志》载,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从今浚县、滑县之际东下流入今濮阳北戚城,经今内黄、清丰交界朝东北大海方向流去。由此,后黄滨乃是黄河岸边一村落,即黄河之滨,故称黄滨。1980年以小铁路为界,黄滨分成前后两个大队,该村在铁路以北,故称后黄滨村。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后黄滨村


(古黄河流经图)

【民族人口】

后黄滨村现有孙、高、张、刘、裴、卓、柳、程、王、杨、冯、肖、曾、韩、苏15姓氏,全部为汉族,其中孙、高两姓居多,各占总人口的21%。全村3个村民小组,270户,1130人,耕地1100余亩。

【历史沿革】

后黄滨村由来已久,距今2600多年,世代变迁,最早先民无从考查。高、张两姓为后黄滨较早居民,他们祖籍山西洪洞县,明洪武年间迁居开州黄滨已有多年。孙姓历史悠久,历代名人辈出。据专家考查,孙姓为周王朝“天子”姬姓后裔。元朝之前族系脉络难以弄清,元末以后族谱一清二楚,为原来古澶居民。在后黄滨定居已400余年。

明、清时期后黄滨村归河北省大名府顿丘县胡村一区管辖;1949年建国后,后黄滨仍归濮阳县胡村区管辖;1957年撤区设乡,归丁寨乡管辖;1958年撤乡成立人民公社,一致归王助人民公社管辖;1980年与前黄滨、马庄村分成三个大队;1983—1987年仍归王助乡人民政府管辖;2003年市区更名为华龙区,王助乡后黄滨归华龙区管辖;2004年濮阳市将后黄滨划给濮阳县城关镇管辖至今。

【经济发展】

1949年建国时,后黄滨400多人,耕地大约1000亩,人均不足2.5亩。靠天种地,亩产不过百斤,百姓勉强度日。解放后社会稳定,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农业产量普遍增产,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农民劳动积极性空前提高,水利化、机械化、科学种田快速发展,农作物产量由原来的几百斤,猛增到亩产1000多斤,除完成征购外,户户卖余粮,家家有存款,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同时,私营工商服务一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提高。新农合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村中道路由原来土路变为到现在的水泥路。先后多次被县、镇评为先进模范村(街)和先进党支部。

【教育文化卫生】

旧社会,有文化的人很少,民国时期,村里几百口人中识字的不过十几人。建国后,村里成立了小学。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得到大发展,大专以上毕业生多达78人。

村里有标准化卫生室,一般疾病不用出村。有秧歌舞音乐队、俱乐部、图书室,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文物古迹】

马庄遗址,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后黄滨村北200米,紧靠马庄村西头,故命名为马庄遗址。1981年—1984年,北京大学考古队、安阳地区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先后发掘出土了大量夏、商、周、西汉时期遗迹以及陶、石、骨等各种器物。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后黄滨村


(马庄遗址)

石坝遗址

石坝遗址,位于马庄遗址西侧100米左右。1997年经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钻探试掘,在地面下3.7米发现东汉以前的黄河大石坝,南北长39米,东西宽23米,坝高5.3米,用大小不规则形的青石块筑成,发掘的石坝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防洪治水的智慧。

【古今名人】

孙殿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反清起义。孙殿安是清军中一名下级军官,在同起义军作战中频立战功,以身殉职,清咸丰追记五品。

高清炎,清代秀才,光绪年间,任县城北门联保团团长。

高汝梅(1885—1970),清末秀才,濮阳高级小学教师。

高春山(1913—2001),曾任濮阳县外贸局财会主任。

孙玉清(1915—1984),曾任濮阳县商业局财会主任。

张学先(1915—1961),1947年参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复员后曾任村支书。

张春举(1918—1961),1943年参军,中共党员,曾任第四野战军41军123师368团某营教导员,1956年转业到辽宁省抚顺市石油安装公司工作,曾任辽宁省张家沟硫化铁矿行政科科长。

高同印(1925—1946),1946年入伍,当年牺牲,烈士。

高月清(1925—2013),1946年入伍,淮海战役负伤,6级残疾军人。

刘玉山(1931—2004),1947年入伍,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多次立过战功,复员后曾担任两届村支书,王助人民公社林场场长。

高汝林,保定师范毕业,联保村村长。

卓文立(1931—2007),1949年滑县师专毕业,丁寨联中任教,校长。1951年入党,中共党员,先后在濮阳县民政局、县政府办公室、王助乡、子岸乡、胡村乡工作。

高守信(1931—2011),1952年参加工作,濮阳县城关镇粮所所长。

卓清莲,1936年生,女,中专毕业,1961年参加工作,小教高级。

孙来林,1936年生,1955年入北京炮兵学校学习,部队转业后,担任许昌鞋厂党委书记。

孙泽松,1937年生,专科学历,1963年参加工作,新乡铁路局子弟中学任教,中教一级。

孙来升,1940年生,1960年参军,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转业。曾任劳动局党组成员、纪检书记。

张新芝,1943年生,女,中专毕业,曾任濮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高吉安,1946年生,1963年参军,共产党员,1985年转业到濮阳市教育局工作,在地方受到国家、省、市有关机关的表彰。

张东景,1950年生,196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少将,硕士生导师,享正军级待遇,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秋景,1953年生,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郑州工学院毕业,先后任濮阳市区土地局副局长、华龙区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

孙庆敏,1957年生,女,共产党员,濮阳市华龙区小教高级教师。

孙喜平,1964年生,女,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共产党员,先后任华龙区妇联主任,濮阳市妇联副主任,濮阳市华龙区人大副主任。

孙海峰,1967年生,大学毕业,硕士学位,共产党员,濮阳市先进模范人物。

【村中故事】

新编话剧《小女婿》

1951年冬,濮阳专属文工团为宣传《新婚姻法》,下乡演出现代时装豫剧《小女婿》,主演现代豫剧名家王善甫。当时后黄滨文人高春和看了此剧演出很受启发,他在不改变原剧情节和剧中人物的前提下,改编成话剧《小女婿》。在村干部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选择演员艰辛排演,终于在1952年春节前夕首场演出,受到县区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春节期间演出多场,每次演出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孙海峰:事业有成 回报社会

孙海峰,1967年出生,濮阳市童话文化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濮阳市工商商会副会长,市慈善总会副会长。

为了回报乡亲和社会,孙海峰有难必帮,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每年春节前夕为后黄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发500元慰问金,多年来向社会累计捐资达百万元。

在童话公司开展职工孝道文化和关心家庭生活活动,弘扬孝道文化,增强员工感恩意识。对家庭贫困的员工发救助金,为市一高学生发放童话为民助学奖学金。

童话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扶助失学儿童,资助大学生上学,接纳下岗职工就业。先后捐助了濮阳县赵庄小学贫困学生、四川地震灾民童话杯歌唱大赛提供奖金和礼品,联合华龙区残联向市直、市区、岳村乡等十多个地方送温暖献爱心救助共60人,每人500元。联合市慈善总会和南乐慈善总会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救助170人,每人资助500元和学习文具。

少将张东景

张东景,1950年1月生,濮阳县城关镇后黄滨村人,中共党员。现任第二炮兵某基地高级工程师,少将军衔。

1968年2月入伍,1970年至1997年先后任排长、连长,基地作训处参谋、旅总工程师、基地总工程师等职,2006年任高级工程师。曾受聘为中国宇航学会第五届发射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武器装备科技奖评审委员会第二届、第三届评委,援外工程项目专家组成员,第二炮兵第五届、第六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二炮兵工程技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师团硕士研究生导师,二炮工程学院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硕士导师。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入选第二炮兵导弹技术专家并任首席专家,同年获二炮前批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自2003年始连续四年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干部一、二等岗位津贴。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是二炮为数不多的专业技术少将,从事导弹专业技术工作40余年,具有多种型号导弹综合控制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张东景参与研究“某型导弹快速发射技术研究”。成果于1982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覆盖项目),成果被用后大大缩短了该型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提高了该型导弹的战斗力水平。此后,他作为主要研究人完成的“某型导弹防高温研究与应用”、“坑道口部快速变形为装研究”,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张东景还撰写了一大批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其中《提高发射装备可靠性是我国战略导弹武器需要全面加强的重大课题》一文在决策科学研讨会上交流;《试析固体型号导弹地面设备存在的问题》被中国宇航学会评为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并刊载在中国宇航学会的专辑上。

风雨同舟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黄滨村两兄弟不分家和睦相处的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孙泽清,孙玉清是亲兄弟俩,他们坚守风雨同舟才能家和万事兴的家风,几十年不分家立户,仍与父母、兄弟、侄男侄女……在一起生活。全家上下四代10多口人团结和睦,齐心协力,劳动生产,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博得乡亲好评。

兄弟二人在父母的谆谆教导下,敬老爱幼,辛勤劳动,勤俭持家,团结邻里和睦相处。

全家人对父母的孝敬无微不至。在贫困年代让老人多吃白面馍,副食尽量多样。冬天烧煤取暖,经常给老人洗头、洗脚,让老人生活舒适、干净。从不惹老人生气,老母亲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太君”。

风雨同舟的好家风也熏陶着兄弟二人。伯父,堂兄早逝,农忙季节兄弟俩尽力帮助他们耕种收获。解放前孙玉清任职村干部多年,他顾全大局,心地善良,济人为乐。村里孙春甫老人孤苦一人,也在孙玉清的帮助为老人养老送终。

解放后孙玉清参加政府工作,街坊邻里有困难求助,他都是热情接待尽力帮忙,被大家称为天底下一好人。

孩子多孝顺 父母得长寿

后黄滨村孙心更老两口,老爷子活了88岁(1913—2001),老太太活了89岁(1910—1999)。村民们都说,他们二老高龄长寿与儿子、儿媳的孝敬、照顾、关心分不开。老人在世时见到乡邻、亲朋好友就夸儿子孙来群、孙来友及儿媳孝顺他们。

在他们家家务要事请示老人,征求意见后再说干不干,生活困难时期老人让吃纯粮馍,其他成员糠粮搭配。改革开放后,率先给二位老人换成小麦白面馍,副食品种增多。家中农活再忙按时不误老人吃饭;老人的衣服被褥经常换洗,室内干净卫生,经常帮老人洗澡、洗脚,老人屋内冬天煤火取暖,夏天电风扇乘凉。农闲时陪护老人聊天、散步、看戏;老人身体不舒适及时就医治疗,加强护理;晚上老人睡觉前儿子儿媳像医生查房一样问长问短,早晨帮助老人梳洗完再吃饭。

孙来群、孙来友兄弟常说,孝顺善待父母,自己的时光也过得高兴,只要老人感到生活愉快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