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天道》中丁元英的為人處世方法很玄妙,其中的深刻禪機誰能參透

《天道》中丁元英的為人處世方法很玄妙,其中的深刻禪機誰能參透

電視劇《天道》有這麼一段話,摘錄如下:

肖亞文問丁元英,為人處世怎麼樣才能做到恰到好處,丁元英說,恰到好處是‘正好’,‘正好’是假的,不是究竟本來,是假的就立不住。肖亞文接著問,那什麼是究竟本來呢?丁元英答道,一切。

肖亞文有點懵,讀者看到這是不是也有點懵?筆者表示有點懵。

問到這,肖亞文就不去求理論了,直接從方法上著手,於是問到:

“你就直接告訴我該怎麼做吧。”

這點很聰明,不知理論的來龍去脈而直接要結論,然後直接拿過來用,這是一條捷徑,好不好用就看接受者的領悟能力了。

丁元英直接給了答案:

“隨緣惜緣不攀援。”

《天道》中丁元英的為人處世方法很玄妙,其中的深刻禪機誰能參透

下面就具體分析一下這套為人處世的理論。

什麼是“正好”?

“正好”就是時間、位置不前不後,體積不大不小,數量不多不少,程度不高不低。

既然要知道這個“正好”的度,那麼首先得測量這個“正好”的度,於是第一步就得製造這樣的尺子,然後從實踐中總結出這個“正好”的度是多少,然後遵循就是了。那麼在這所有之前,必須首先得明白測量對象的內容是什麼。

為人處世,就是處理人際關係,這屬於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範疇。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可以按照兩個維度進行測量,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精神,物質和精神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是物質決定精神,精神反過來作用於物質,咱不去評判對錯,咱只是一凡人,沒有點石成金的本領,不會用自我的意識去改變物質,於是不得不屈服於馬克思主義之下,屈服的極端就會演變成征服。

如果馬克思主義是真理,那就不可被征服了,如果馬克思主義是真理,那還用得著屈服嗎?

《天道》中丁元英的為人處世方法很玄妙,其中的深刻禪機誰能參透

不管怎樣,馬克思主義是以物質為根基的,所以馬克思主義是科學,這一點是肯定而且是不用懷疑的。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談學問,這是一個大前提,沒有這個大前提,學問就構不成學問,沒有這個大前提,學問或者已經超越了學問本身,超越學問本身的學問是什麼,咱這凡身肉體就不要去討論了,要論只能向“懷疑論”上靠了。

按照馬克思主義,現將物質和精神糅合成一個東西——大腦的屬性,它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從這個角度對人進行層次劃分,也就是以思維對現實的反映程度這個視角對人進行層次劃分,這樣的劃分是科學而有效的,簡單而深刻的。不信的話,請往下看。

《天道》中丁元英的為人處世方法很玄妙,其中的深刻禪機誰能參透

看了一篇博文,號稱天下第一博客的博文,纏中說禪的《不同層次的人》,有點啟發。

該文將人分為六層,大眾型,懷疑型,幻想型,理想照進現實型,聖人型,無以命名型。

這是按照“思維”這個維度將人的層次逐步升級的,思維從簡單到複雜,從內到外,從束縛到解脫,從解脫到無所解脫的依次發展。

簡單的思維就是“形式思維”,“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對事物認識不全面,也不深刻。複雜思維或者高級思維是“辯證思維”,“是”的裡面是“不是”,“不是”的裡面是“是”,二者對立統一於事物中,且隨條件變化。

思維的內部與外部該如何理解,按照“形式思維”來理解,“內部”只能是“內部”,“外部”只能是“外部”,按照“辯證思維”來理解,思維的內部裡面就是思維外部,思維的外部裡面就是思維的內部。

《天道》中丁元英的為人處世方法很玄妙,其中的深刻禪機誰能參透

大眾型的思維是“形式思維”。

懷疑型的思維是介於“形式思維”和“辯證思維”之間。

幻想型的思維是“辯證思維”的理論模型。

理想照進現實型的思維是“辯證思維”的理論模型在外部世界的實踐。

聖人型的思維是“辯證思維”的理論模型與外部世界實踐的統一。

無以命名型的思維是“辯證思維”內在的辯證和內在的實證且超越了內在的實證。

如果將人按照上述的思維方式進行分類,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歸納為上述六層人之間的關係,這六層之間的關係有15種,加上各自內部的6種關係,一共是21種。這樣就有了測量對象,這樣的話,尺子也就好做了。

第一步先確認自己是哪類型的人,然後以這個為固定一點,量一下與各個類型人之間的距離。

首先得明白自己處於什麼層次,其次得通過交往得知對方是什麼層次,然後試著交往一下看看怎麼樣才是“正好”,最後遵循就行了。

但是這裡有很多困難,在實踐層面上人連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是什麼層次,更何談知道對方是什麼層次,就算知道自己是什麼層次,要知道對方是什麼層次也只有接觸了才知道,還不知道對方是什麼層次就得先接觸,既然不知道是什麼層次又怎麼知道如何去接觸呢?那就從假設的理論出發,把各個方法提前裝在腦子裡,然後邊接觸邊判斷邊決策。

《天道》中丁元英的為人處世方法很玄妙,其中的深刻禪機誰能參透

各個方法是什麼樣的方法?

層次與層次之間的關係不是對立的關係,因為辯證邏輯是從形式邏輯長出來的,所以是包含與被包含關係。

既然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層次低的就沒有辦法去判斷層次高的,判斷都沒法判斷又怎麼去決策呢?如果去決策只能從自己的層次視角去決策,得出的結果就不是完全的,甚至是錯誤的。所以想要將關係處理的“正好”就是妄想了,保持自己的本來面目去接觸就是所謂的“正好”,不要去想著“正好”,本來就是“正好”。

層次低的在層次高的面前一眼就看穿了,何必去判斷而決策呢,何必想著去“正好”呢?一切本來自如就是“正好”。

《天道》中丁元英的為人處世方法很玄妙,其中的深刻禪機誰能參透

層次內部之間的人與人的思維模式要麼是相似要麼就是相同,他們的本來就是“正好”,也不用去想著“正好”。

形式邏輯的這層,也就是大眾型的這層,人與人之間的思想觀點往往是對立的,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對事物的認識是執其一端的。他們也想彼此恰到好處的相處,但是這由不得他們,這是由他們的思維模式決定的,是由他們之所以是他們決定的。所以他們必須以自己的本來面目去接觸。想用不是他們的方式去處理到所謂的“正好”,都不是他們的本身而是他們的妄想。

綜上,每個人都是處於一定層次的人,又怎能出離本位去度量這個“正好”的間距呢?能度量的只能是脫離所有層次的人,而這樣的人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每個人對應的層次的確定狀態。

所以“為人處事怎麼樣才能做到恰到好處”就是妄想了,因為本來就是恰到好處,除了這個之外,沒有其他的恰到好處,做你自己就行,你自己就是究竟本來,究竟本來就是你自己的思維狀態,你不用去拔高或降低自己的狀態,只需要在自我的狀態中去升級,慢慢去征服天堂地獄之路,隨心隨願隨力,隨緣惜緣不攀援。

以上是對《天道》一些粗淺的理解,讀者有想說話的,請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