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行業動態|比特幣被挖完之後礦工要何去何從

眾所周知,比特幣的總量是2100萬枚,現已經被挖出了1700萬個,這意味著目前世界上僅剩400萬個比特幣還沒有被開採出來。

隨著數量的減少,比特幣的挖出難度會越來越難,按它特定的算力挖礦模式來看,大約到2140年所有的比特幣會被挖完。

行業動態|比特幣被挖完之後礦工要何去何從

那麼,當比特幣的區塊獎勵機制已經無法提供豐厚的代幣回報時,礦工就不會挖礦了嗎?

首先,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字叫做『挖礦成本』,其次,單獨計算成本是沒有意義的。數字貨幣的挖礦難度都是根據全網算力的多少自動調節的,無非是調節的算法和快慢有區別。如果挖的人多,成本自然就上去了,挖的人少,成本自然就下來了。如果全世界就一個人在挖礦,那麼他開著一個筆記本的CPU在挖,比特幣也會滾滾而來的。所以挖礦本身的成本就是可變的。

但是當比特幣的價格不足支持現有難度下的挖礦成本怎麼辦呢?如果所有的礦工什麼都一樣,然後他們彼此用的設備,效率什麼都一樣,那麼這就變成了一個協調博弈:礦工1和2如果都挖,都損失,如果都不挖,都沒錢。但是如果一個挖,一個不挖,挖的那個就大賺,不挖的還是什麼都沒有。

比特幣挖完之後礦工會消失嗎?

很多人之所以會有“2100萬枚比特幣挖完就沒收益”這種顧慮,主要是誤以為礦工收益的唯一來源是“爆塊”獎勵。但實際上,礦工的挖礦收入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區塊獎勵,從最初打包一次交易開始,每四年減半一次。而另一部分則來自交易手續費。

為了保證自己的交易能夠儘快被礦工確認,交易者們通常會額外付給他們一筆手續費,手續費越高,交易被優先打包的可能性越大。而手續費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提高轉賬門檻,防止區塊鏈中充斥垃圾交易;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勵礦工競爭記賬,使他們在比特幣全部被挖出之後,還能夠繼續為比特幣網絡的安全提供算力保障。這一點在中本聰的比特幣白皮書中,關於激勵機制的描述中也可以找到原文:“只要既定數量的電子貨幣已經進入流通,那麼激勵機制就可以逐漸轉換為完全依靠交易費。”

理論上來說,在所有的比特幣都發行完畢之後,只要有足夠多的交易需求,礦工們就有理由繼續挖礦。另外,從比特幣的發展歷程來看,真正影響礦工是否繼續挖礦的因素,並非是否有礦可挖,而是挖礦的收益如何。在比特幣交易量增加、手續費升高;或者比特幣價格升高的情況下,挖礦收益可觀,礦工們的投入熱情就會相應高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