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行业动态|比特币被挖完之后矿工要何去何从

众所周知,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枚,现已经被挖出了1700万个,这意味着目前世界上仅剩400万个比特币还没有被开采出来。

随着数量的减少,比特币的挖出难度会越来越难,按它特定的算力挖矿模式来看,大约到2140年所有的比特币会被挖完。

行业动态|比特币被挖完之后矿工要何去何从

那么,当比特币的区块奖励机制已经无法提供丰厚的代币回报时,矿工就不会挖矿了吗?

首先,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叫做『挖矿成本』,其次,单独计算成本是没有意义的。数字货币的挖矿难度都是根据全网算力的多少自动调节的,无非是调节的算法和快慢有区别。如果挖的人多,成本自然就上去了,挖的人少,成本自然就下来了。如果全世界就一个人在挖矿,那么他开着一个笔记本的CPU在挖,比特币也会滚滚而来的。所以挖矿本身的成本就是可变的。

但是当比特币的价格不足支持现有难度下的挖矿成本怎么办呢?如果所有的矿工什么都一样,然后他们彼此用的设备,效率什么都一样,那么这就变成了一个协调博弈:矿工1和2如果都挖,都损失,如果都不挖,都没钱。但是如果一个挖,一个不挖,挖的那个就大赚,不挖的还是什么都没有。

比特币挖完之后矿工会消失吗?

很多人之所以会有“2100万枚比特币挖完就没收益”这种顾虑,主要是误以为矿工收益的唯一来源是“爆块”奖励。但实际上,矿工的挖矿收入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区块奖励,从最初打包一次交易开始,每四年减半一次。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交易手续费。

为了保证自己的交易能够尽快被矿工确认,交易者们通常会额外付给他们一笔手续费,手续费越高,交易被优先打包的可能性越大。而手续费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提高转账门槛,防止区块链中充斥垃圾交易;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矿工竞争记账,使他们在比特币全部被挖出之后,还能够继续为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提供算力保障。这一点在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中,关于激励机制的描述中也可以找到原文:“只要既定数量的电子货币已经进入流通,那么激励机制就可以逐渐转换为完全依靠交易费。”

理论上来说,在所有的比特币都发行完毕之后,只要有足够多的交易需求,矿工们就有理由继续挖矿。另外,从比特币的发展历程来看,真正影响矿工是否继续挖矿的因素,并非是否有矿可挖,而是挖矿的收益如何。在比特币交易量增加、手续费升高;或者比特币价格升高的情况下,挖矿收益可观,矿工们的投入热情就会相应高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