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黨有號召 我有行動——科技工作者座談“西遷精神”

21日,在2018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國科協、中共陝西省委、光明日報聯合在西安舉辦“弘揚‘西遷精神’科技工作者座談會”。

黨有號召 我有行動——科技工作者座談“西遷精神”

62年前,數千名交通大學師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歌唱祖國”的高歌聲中告別繁華的上海,乘坐“交大支援大西北專列”,投身古都西安,開啟了奮鬥的征程。

“愛國和奮鬥是‘西遷精神’最厚重和最亮麗的底色。”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表示,黨有號召,科技界有行動。老一輩交大人、工大人、西電人等西遷科技工作者為陝西、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座談會上,8位科技工作者代表深情講述了西遷歷史中的感人事蹟,暢談了對“西遷精神”的感悟和認識。陝西的科技工作者發出了《弘揚“西遷精神”,爭做新時代科技創新先鋒》的倡議書。

已是84歲高齡的“西遷”親歷者,西安交通大學原黨委書記潘季表示,在國家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過程中,西安交通大學的老同志發揚愛國奉獻精神,奮鬥了一輩子,“我們走過的60多年無怨無悔”。

“當年,西遷過來以後,條件比上海艱苦,但我們是懷著愛國的情懷來西部奮鬥的。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踏踏實實地幹、去奮鬥,是我們的志願。”“西遷”親歷者們這樣回憶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樸實的話語,蘊含著無盡的深情。為了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交通大學西遷至陝,並迅速建起了校舍、實驗室,沒有因為遷校而晚開一天學,沒有因為遷校而耽誤一節課。紮根西部、胸懷大局,遷校60多年來,西安交大始終與西部的建設和發展緊密相連,學校培養的近25萬名畢業生中,約有40%留在了西部,各個行業的奮鬥戰線上都有西安交大人的身影,這就是老一輩交大人用一腔熱血鑄就的“西遷精神”,是西安交大發展的靈魂動力。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有一些人,有一些故事,也像交大一樣熠熠生輝。從張家口西遷至陝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分三個批次,完成整體搬遷。第三批師生在乘列車行經洛陽時,趕上洛陽發大水,停留了三天,在此期間師生請命參與抗洪救災,受到洛陽市政府高度讚揚。

忘我、犧牲和忠誠

“如果說‘西遷精神’代表著無私、奉獻和服從,‘軍工精神’更是忘我、犧牲和忠誠。”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教授周洲說,長安縣山溝裡的軍工單位、四川安縣西南計算中心是西遷後西北工業大學師生的常駐之地。就是在這些踢一腳球,球就有可能“下山”的地方,西工大師生以極大的努力,完成了對當時主力戰機的改型殲七E型戰機的研製。

多年來,西工大無人機經歷了從靶機到偵察機、從信息平臺到武器平臺的跨越,獲得多項國家級科研獎勵。畢業後就進入無人機行業的周洲,參與和見證了一代產品的研製,也感悟到“西遷精神”和“軍工精神”的力量。周洲說,建軍90週年朱日和軍演中有一款反輻射無人機,正是她畢業後參與研製的第一個型號。這個型號是我國無人機由偵察平臺向武器平臺跨越的首例,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漫長的科研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凝聚了西工大人極大的心血。

陝西省副省長陸治原說,“西遷精神”是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新時代裡,我們要深入挖掘豐富的“西遷精神”,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與會者表示,今天的科技工作者,要像老一輩科技工作者那樣,胸懷報國情,爭當“西遷精神”的傳承者、踐行者,為早日建成創新型國家作出無愧於時代的新貢獻。

本文來源 | 光明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