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今人如果寫出滕王閣序如此曠世神作,能否名揚天下?

Yo4


我認為不會。

問題也提到,滕王閣序是神作,就筆者看來,滕文用詞之洗練,詞句之優美,意境之悠遠,簡直是神來之筆,千年以降,無出其右,如此神作,哪是想出就出。


眾所周知,駢文寫作講究對賬工整,抑揚頓挫,有時會因為過於追求對仗和辭藻。以致內容空洞,情感匱乏。但是滕王閣序這兩點都做得很好。高朋相會,覓得知音的喜悅。滿腔抱負無法施展的愁苦。對風光無限的讚歎等等都被融為一體。用典也極為頻繁,可謂筆筆生輝,步步生蓮。

王勃是在看望父親途中寫成的滕王閣序,本是有感而發,無心插柳,中國人寫字著文講究自然暢快,蘭亭序能被認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寫的好是一個方面,作者寫作中帶的那股癲狂勁也是主要原因,三尺微命,一介書生,滕王閣序正好符合這種意境審美,受到後世推崇也就不奇怪。


時至今日,就算寫出同等重量級的神作,也無法達到原作的高度,駢文作為一種古老的文體,自白話文普及開始就被拋棄,今人欣賞可以,重操舊業已無必要。

再者說,現代文藝種類繁多,花樣百出,各領風騷三五年,縱有神作,也敵不過後浪前浪連續拍打,想如滕王閣序一般流傳千古,痴人說夢。


日慕鄉關


題主說的是《滕王閣序》如此曠世神作,那麼姑且就認為今人寫的這篇文章和《滕王閣序》的行文風格,遣詞造句之類的都相類似,也就是說仿照《滕王閣序》寫一篇各方面都與之類似但是內容完全不同並且文章質量上完全不輸於《滕王閣序》的文章,那麼這篇文章能否名聞天下呢?

我認為不會

首先因為藝術這種東西,要有一個適合它的環境。就好比北方的農村,你去扭個大秧歌給人家看,他們會喜聞樂見,你要去跳個鋼管舞或者街舞人家會認為你在抽風。唐代本身就流行各種詩詞歌賦,就好像一個特定的圈子比如舉重或者長跑游泳一樣,某個人破了世界紀錄,那麼這個人的名字一定會被這圈子裡的人所傳揚,但是普通人可能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或者說完全不感興趣。現代並不流行唐代那種文章,就算有人寫出了足夠比肩《滕王閣序》的文章,對於普通人來說也不過是某某人破了個世界紀錄而已,他可能會聽說,但是並不會覺得怎樣。

其次,藝術這東西是要有名氣進行加持的,法國人杜尚曾經拿了個小便器當做藝術品去展覽,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工廠流水線裡面生產出來的沒有經過任何改動的小便器。為什麼杜尚拿去就是藝術品,普通人拿去就是小便器呢?因為這裡面有杜尚本身名氣的加持,要不然你試著拿個破輪胎或者二手內褲去?人家一定會把你當成精神病。而《滕王閣序》經過千百年來和王勃之間的互相加持,《滕王閣序》提高了王勃的名氣,反過來王勃的名氣又使得大家都認為《滕王閣序》是真的好,原本種種可能王勃自己都沒想到的東西都被後世解讀出來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事情,就是說一個高中生在雜誌上發表了文章,然後被出版社拿來做閱讀理解題,結果這個高中生自己的文章的閱讀理解自己都沒有拿到一半分),最終《滕王閣序》文學地位被拔高到一個無以復加的高度(不是說《滕王閣序》不好,畢竟能流傳千古就已經說明了這篇文章本身的優秀)。

再者,同一類東西,人們通常都會認為後來的不如以前的,比如各種影視劇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就是因為先來的已經在人們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先入為主的概念了,讓人們認為這個東西就該這樣,後面來的都是模仿的,都不如第一個好。打個比方,有兩個手機廠商都在研究一款新手機,甲先出來了,然後過了一個月乙也出來了,大家一看,乙和甲怎麼一樣啊,那肯定是乙模仿甲的,既然是模仿的那麼乙比甲要差,實際上甲和乙都是獨立研發的,只不過乙進程慢而已。但不管你是不是模仿的,只要你在人家後面出來的,吃瓜群眾就會這麼認為,特別是當甲是已經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和大詩人王勃的時候,就算你是李白,你寫個《將進酒》能出名,要完全模仿寫個《黃鶴樓序》肯定就沒有那麼出名。

所以說,現在就算有人寫出了一篇不輸於《滕王閣序》的文章,也不會名滿天下

畢竟,時代變了


何言冬君遲來久


每個時代的主要精神焦點不同,滕王閣序的時代是全民都讀書,且讀的文科,還僅僅是文科裡的一門:語文。那麼有點新聞也是筆墨文字的,大家都是業內人,看得懂,也能欣賞。

今天就不同了,今天的精神焦點不在文學上,更重要的是科學文章,所以霍金出名了。大家關注的是經濟趨勢,所以薩繆爾森出名了。大家對技術創新更有興趣,所以喬布斯出名了。


海螺008


絕對不能,至於為什麼n

你想想,現在文壇那些的水平多麼臭

現在網文的水平多麼低

現在對文字精煉的重視多麼輕浮

現在,有多少還熱愛著古文學?

現在,還有多少。。。還有多少。。。。人

看得懂。。。。


我瘋魔書童


今人如果能寫出《滕王閣序》如此曠世神作,如果要名揚天下,要具備二個條件:


一是作者夲身就是個家喻戶曉的大名家,再出如此神作,那天下傳播媒體肯定會趨之若鶩、爭相恐後地去刊登,眨眼之間這個神作也就會文流天下,使作者錦上添花。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

二是草根作家出此神作,即使有平臺刊出,如果沒有一個大腕推介力捧,也很難文出有名,名震華夏。為什麼呢?所謂要成千裡馬,還要伯樂牽。因為佳篇奇文就即今中國來看,即使沒有網絡這個平臺,光紙媒就能把你淹沒在文山書海,你只作牆角梅花 ,獨自暗香,永無出頭之日。



至此,我用王勃之名句結尾: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泛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我是晉風,願與大家在書法,詩詞楹聯等方面同學習,互交流,共進步!謝謝


晉風


首先從客觀的講,應該是可以,因為從詞句編排到格式和語聲,只要夠大氣夠真實,理論上可以走火,但是時代不同,思想不同也造就很多的不可能。

從歷史來看,古人思想單純,生活在封建迷信的社會里,他們對古人言訓非常重視,看古人讀的書你應該知道,像論語,三字經,詩經,等等,無不以德為先,所以他們認知問題前提是隻有符合古詩人規則,而又傳遞正能量的,他們都認同。

他們遵守三從四德,所以在古代想要乾點事,除自己要有能力,還要迎合大家所遵守的傳來已久的古則,故意造點封建迷信的事來成就自己。

而如今不同,信息時代金錢時代,說起論語,三字經,懂的人還不知道有幾個,更別說踐行,只要有利潤的作品,想要火起來,不是靠人傳人來意會,而是靠網絡操作來踐行,當然不是決定,從網紅不難看出,現代的人認識問題考慮問題都不一樣了,一切以利益圍中心,展開運作,這樣就出現很多造假的現象。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應該知道古人成名靠實踐人傳人,有很多真實認知的人,現在不一樣只要你夠特殊,夠搞笑,互轉的人都會多,真正經歷,根本沒有,為了只是小小的利益,所以明白這些,你就知道如果真正有人能寫出類似滕王閣序,也未必可以火起來。



個人觀點,歡迎批評,留言關注,謝謝


新人新事新發現


近千年來超越滕王閣序的沒幾篇文章 也許再過幾百年會有幾篇超越的 不過現在不會有的 現在文人大多數為了錢臉都不要了你還指望他們超越前賢?還指望他們真心喜歡有人超越自己嗎?就是有這樣的文章他們也不懂 他們也先用來擦屁股了 你還指望他們傳閱四周嗎?


雪裳飛狐


如果寫出來了,肯定名揚天下。問題是現在的教育重心不在國學上,平時的寫作也不用文言文,可以武斷的說,不可能有人寫出如此高度的文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